...有教无类”的教育方法提出问题或不懂之处,能解决就更好了。两 ...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1: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4分钟前
有教无类人为本 仁礼相成德为首
——浅谈《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史学家。有人说:“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笔者每每翻阅,感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学习与借鉴。
一、继承“有教无类”办学思想,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公平。孔子从教40年,据说弟子有三千之众,贤者也七十有二。像颜路、颜渊等等是穷人,子贡等是富人;仲弓、伯牛、子张等是贱人;而孟懿子、南宫敬叔是贵族之子。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孔子创立的“有教无类”办学思想,在今天看来就是:“教育均衡与公平”。
孔子是私人办学的真正开创者。他创建的学校,没有院墙,没有篱笆,没有门卫,更没有高大雄伟的建筑,甚至没有固定的讲堂,向全社会完全开放,与外界没有一点屏障。正因为孔子讲学没有固定的场所,因而整个天地间无处不可以为场所。《孔子游春》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既可“游乎淄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也可寄情山水之间,指点“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的人生感悟和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既可在出访、周游列国的旅途中,告诫学生“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也可在陈蔡绝粮之际甚至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告诉学生“君子固穷”之志和生命存在的庄严。虽说孔子没有固定的学校,但天地间无处不是孔子的学校。在山巅,在水涯,在林中,在庭院,在途中……总之,对孔子来说,无处不可以为教,亦无时不可以为教。
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揭示了教育不是某部分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的问题。孔子教导人的,不是如何挣大钱、发大财、当大官,而是人如何才称得上是人,怎样才能算作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孔子告诉我们做人比发财更根本、更基础、更富有根源性。要做人,就要修己。现实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有许多不文雅、不合规矩、不合法度的东西,有许多贪欲、偏执、矫情,这些东西不合乎人道之常,人情之常,偏离了生活的常态,难道不需要“修”吗?不需要“理”吗?修己就是修理自己,打点自己,使自己心态、行为由不正归于正,这里并没有远离生活常态的更高深、更玄远的东西。修己何分阶级,何分富贵贫贱,何分男女老幼,而是人人应为能为,能知可知的事情。孔子教育思想的意义就在于将礼乐教化不分族类、不分老少向所有人敞开,实践“有教无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地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快慢班”、“择校风”屡禁不止,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时难以实现教育均衡。为此,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毋庸置疑,要在我国全面实现教育均衡公平,还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义务教育法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只有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教育均衡公平的美好理想。
二、继承“仁礼相成”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这里的“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孔子不仅把“学会做人”,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并十分注重师表的作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段文字,可以看作是孔子对为官者的一种行政品格的概括,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对老师的一种要求,从后面这个角度看,就可以知道,孔子信奉的是“身教”而不是“言教”。孔子曾多次表达过对巧言令色者的厌恶。也曾当着子路的面说“是故恶夫侫者。”在信奉“身教”这一点上孔子又特别强调道德修养,所谓身正与不正,指的是品行端正与否,演绎下来,可以这样说,老师的品行端正了,学生们就会跟着学,老师品行不端正,即使你叫学生去做什么,他们也不会听从,这里可以看到榜样的力量,也可以看到德育的渗透。
孔子关于“仁礼相成”的教育思想及其人生价值,主要包括:一是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二是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这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三是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孔子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体现了他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子曰:“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在孔子看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极为重要。
三、坚持“学以致用”教学目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孔子在培养人才中强调:“文、行、忠、信”。(《述而》)把“文”放在首位。孔子开设6门课:礼、乐、射、御、书、数。礼与乐都是人文教育。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诗是指文化教育,礼是指礼仪道德教育。他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说明孔子十分重视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及人文素养的培育。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诵《诗》三百,授之以政。”(《子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八佾》)“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孔子将“乐”的内含之一“诗”出来了,“诗”在这里,是的艺术。诗尚情,礼尚理。在人格的建造上,诗的作用主要为“兴”,即启动人的情兴,为接受礼的教化做准备心理,或者说提供一个心理基础。这是因为,诗是用语言作为传达方式的,主要取语词表情的功能,但是由于语词毕竟是概念的形式,它也必然具有理性的内容。正是这理性的意义方面,使得诗直接地达于礼。礼主要从理念与行动相统一的意义上谈人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包括家庭中与长辈、平辈、下辈的关系等等。因而它对于人格的塑造,处于关键的地位,它是人的主心骨,是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人得以在社会生存的基本原则,故说“立于礼”。“乐”的形式为乐音,它不同于语言,纯是情感的符号,表意很困难,虽然乐是抒情的,但是此情因为经过理性的过滤,溶解了理性的内容,这理性的内容,就是上面讲到的仁。由于理性的内容完全溶解在情感之中,它对人格的薰陶深入到心理的深处,因而收效是更为持久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这样,乐就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格结构。所以在人格的成就上它高于礼。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我们实施新课标,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和特长兴趣培养颇有启发。
四、坚持“因材施教”教学原则,遵循学生个性差异。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实施因材施教,遵循学生个性差异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遵循学生个性差异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于当前我们依法实施素质教育颇有启发。大家知道,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多种能力,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吸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合群能力等等。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模式,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学生所谓“主课”考试分数和升学率高低作为教育的评价方式,高分则优,胜者为王。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学有所长、和谐发展之目的。
《论语》中,孔子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还有许多具有真理性的东西。如教学相长,学思行结合,文道结合,启发教学,循序渐进,温故知新等等。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与扬弃,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