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泰山石刻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23:5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10:29

一泰山石刻的含义
所谓石刻,从广义上说,是指以岩石为原料,经过物理加工而成的文化产品。
广义的石刻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用岩石制成的各种工具。如原始社会所使用的石刀、石斧和至今尚有使用的石碾、石磨等。
第二类:用岩石加工制成的建筑材料。如石柱、石础和石坊、石亭的构件等。
第三类:用岩石雕成的艺术品。如石狮、石翁仲、石雕像、汉画像石等石雕艺术品。
第四类:镌刻文字的石刻。
本书所指的“泰山石刻”,专指分布在泰山区域内(包括泰山上下及泰山周围的莱芜、长清、新泰、肥城、平阴、东平、宁阳等地)刻有文字的石刻,即所谓狭义的石刻。汉画像石和石阙若刻有“题记”等文字,亦列为泰山石刻。
古人把金刻、石刻视为一体,统称“金石刻”,其学科称“金石学”。其中的石刻,即指刻有文字的石刻;金刻指镌刻浇铸在钟、鼎等金属器物上的文字。宋赵明诚《金石录》即把金刻、石刻集为一书,凡三十卷,著录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二千种。清冯云鹏、冯云鹓合著的《金石索》,把金刻、石刻、砖刻等集为一书,凡十二卷。
其中《金索》六卷,分为钟鼎、量度、杂器、泉刀、玺印、镜鉴等类;《石索》六卷,分为碑碣、瓦砖两类。凡所著录,上起商周,下迄宋元,皆绘其图像,摹其文字,并附以考证。
为了集中力量研究好泰山石刻,本书对于金刻、砖刻、瓦当刻、水泥刻、木刻等暂不涉及。
二泰山石刻的源头
我国有文字的石刻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石刻文字是上层建筑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
商周时期,青铜器开始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使用,至周代后期铁器开始使用,石制镌刻工具被金属工具替代,为石刻文字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石刻文字在这种条件下相继出现。其特点是数量少,字数少,记载的内容简单,能流传至今的少之又少。
《墨子》一书曾多次出现“著之竹帛,镂之金石”的记载。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可见春秋战国之际已有金刻文字和石刻文字。
关于在泰山上刻石,《管子》、《庄子》都有记录。《管子》云:“无怀氏封泰山,刻石纪功。”庄子曰:“易姓而王,封于泰山,禅于梁父者,七十有二代。其有形兆垠堮勒石,凡千八百处。”(《续汉书·祭祀志》注引)
不过相比之下金刻文字保留时间较长,故后世出土的钟鼎文字相对较多;而石刻文字保留时间较短,故后世存留的石刻文字相对较少。虽然泰山至今未发现商周及更早时期的石刻文字,但通过上述记载可以推测,先秦时期泰山已有刻石存在,且数量不菲:“凡千八百处”。这对研究泰山石刻的起源,大有裨益。
考古证实,商代已有石刻文字。
1935年,在安阳殷墟出土《石殷断耳》,耳上刻文12字,经考证属殷代帝乙、帝辛时期的遗物。
1973——1974年,在江西清江县吴城村出土带符号或文字的器物38件,上有66个符号,其中石质器物(石范)3件,上刻符号6个。
1975年又陆续出土77个符号,其中在石器上刻划的符号有4个。可见石刻文字是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出土《公乘得守丘》刻石,刻文2行19字,经考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唐初在陕西岐州三畴原发现的石鼓,唐兰先生考证为战国时期秦献公十一年的遗物。石鼓共10个,每鼓分刻一首歌颂帝王狩猎的四言诗,为大篆体。
从以上商周时期的刻石,可见其演变的趋势是:文字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到繁,其书体由符号到象形文字再到大篆体。
据《史记·封禅书》引管子的话说:“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韩诗外传》云:“古封泰山禅梁父万余人,仲尼观之,不能尽识。”又据汉班固《白虎通义·封禅》云:“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皆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迹以自效也。”说明禹、汤、周成王等帝王来泰山封禅,皆有刻石记功之举,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早就毁坏或埋没,没有流传至今罢了。
世传湖南衡山的《岣嵝碑》、贵州安顺《红岩刻石》、朝鲜《锦山摩崖古字》、河北赞皇《坛山刻石》、江苏常州《吴季子墓碑》及浙江卫州《比干墓字》为商周时期的刻石,是最早的石刻文字。但经详细考证,皆为赝品。《石殷断耳》文字、《吴城石刻》符号、《公乘得守丘刻石》和《石鼓文》,是我国石刻文字之始,但在历史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
既有实物存在,又有历史记载相印证的最早石刻文字,当为秦《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此乃中国真正的石刻源头。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