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21: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8分钟前
蕅益,明代的一位著名僧人,净土宗的第九代祖师,原名智旭,号西有沙门,籍贯为吴县(今属江苏)。他的生涯与佛教有着深刻的联系,起始于对儒学的热爱和对释老的排斥。然而,一次偶然阅读袾宏大师的‘自知录’和‘竹窗随笔’,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决定焚毁自己的辟佛论,转而投身于佛教的研究。
在他为父亲守丧期间,聆听到了‘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成为他出家之路的起点。二十二岁时,他专注于净土宗的念佛修行,第二年更是发下四十八愿,自称为“大朗优婆塞”,表达了他对佛教的坚定信念。
蕅益师承深厚,他曾研习华严、天台、唯识等佛教经典,试图融合禅、教、律等多种体系,追求佛教的全面理解与实践。然而,在实际修行上,他更倾向于将念佛作为核心,这反映出他对于实践佛法的执着与独特见解。
值得注意的是,蕅益还兼治儒家和景教,主张佛、道、儒三教的交融,他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当时文化交融的特色,试图在多元的宗教文化中寻找到自己的道路。
明代高僧(1599~1655),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 号智旭字蕅益,又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浙江杭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其著『弥陀经要解’乃为调和禅与念佛。门人成时师别编其遗文\‘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十卷。师与憨山、紫柏、莲池大师被称明代四大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