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坊中学发展历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2: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01:52
涂坊中学自1959年设立以来,历经沧桑,不断发展。
初期,学校设施简陋,无校舍,无设备,借用大祠堂作为校舍,上下厅为教室,厢房为宿舍,左横屋为教职工住房及办公室。师生员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教学。
1960年,学校根据上级指示,学生户粮关系迁至学校,国家开始供应粮油。拨款兴建校舍,选择火烧坪作校址,建起了四间土木结构的教室。
1961年,学校领导建议另选校址,选择在红坊村与河甫村之间的乱翠岗上建新校。上级拨款兴建校舍,学校迁至乱翠岗,招生规模扩大。
19年,学校奉命复办,县派黄霞林同志到校任副校长,学校在乱翠岗所建校舍继续使用。学生人数增加,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受到广泛赞赏。
1965年,地区教育局拨款在乱翠岗建砖木结构教室,同时建教师宿舍,学校教学活动更加活跃。
1966年,学校“文化大”期间秩序混乱,新生无法上课,老生仅读“语录”、“报纸”。1968年,学校更名为涂坊中学,教学秩序逐渐恢复。
1969年,学校春学期改为春季招生,同时招收高中新生,增设高中部,实行班级建制。
1970年,学校修建土木结构礼堂(膳厅),为学生提供餐饮服务。同时,学校开始发展经济作物,如菌种场、农场等。
1971年,学校增设高中部,招收高中新生。教师队伍得到充实,教学课程也有所调整。
1972年,学校修建土木结构教学楼,同时开展农业大寨运动,加强与当地生产大队的合作。学校办学环境得到改善。
1973年,学校恢复秋季招生制度,并组织师生进行体育活动。1974年,学校政治课内容有所调整,教学秩序再度混乱。
1975年,学校实行校队挂勾制度,师生参与农业大寨运动,同时开展“五·七”指示工厂活动。学校设备得到改善,办学环境进一步提升。
1976年,学校师生参加“毛灵堂”吊唁活动,并揭批声讨“四人帮”罪行。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校开办迎考复习班,学生考入大学。
1978年,学校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夏始,修建教室,提供教学场所。同时,初中恢复三年制,学校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1980年,各学科开始采用统编教材,初中恢复三年制,学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1981年,学校管理由校政治处副主任李日文代管,兴建土木结构图书馆。1982年,刘胜柏病逝,学校行政工作由涂宽营同志主持。
1983年,高中部并入河田中学,涂坊中学集中精力办好初中教育。
1984年,上官昌永被任命为校长,学校进行全面整治,改善校园环境。1985年,筹建校内厕所,校园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1986年,学校教职工团结一致,形成良好教学风气。1987年,拆除旧礼堂,重建新礼堂,学校设施进一步完善。
1988年,学校自筹资金改建教工食堂,同时兴办塑料厂,经济状况得到改善。
19年,学校在原礼堂旧址上新建二层砖混结构教学楼,提高教学设施水平。
1990年,上官昌永被任命为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91年,黄荣全调离学校,上官昌永接任校长。
1992年,学校自筹资金兴建第二层学生公寓,同时开始兴建水泥球场。1993年,三层教学大楼开始奠基,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1994年,学校新建三层教学大楼,自筹资金购买生活设备,改善师生生活条件。1995年,学校首次制定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996年,学校荣获教育教学进步奖,教学设施得到改善。1997年,学校通过“普九”评估验收,教学质量得到认可。
1998年,学校继续做好“两基”验收后的填平补齐工作,教学质量得到提升。1999年和2000年,学校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001年,李启万调任校长,涂成斌任副校长。2002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进一步,获县中考成绩“四率”总分农村组全县第一名。
2003年,学校建成第二幢教职工宿舍,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同时,学校计算机知识普及,形成校园宽带网,教学环境得到改善。
2004年,涂成斌任校长,学校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教育投入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