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我国历史上人们为追求公平做了哪些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2:16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22:38

人们为公平,曾大力推均主义。
要求平均分享一切社会财富的思想。平均主义产生的基础是小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平均主义者企图用小型的分散的个体经济的标准来改造世界,幻想把整个社会经济都改造为整齐划一的平均的手工业和小农经济,进而要求消灭一切差别,在各方面实现绝对平均。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农民要求平分封建阶级的土地财产,建立一个有饭同吃、有地同耕的理想社会,从摧毁和瓦解封建所有制角度来说,平均主义具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意义。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平均主义抹杀劳动报酬上的任何差别,否认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把社会化大生产倒退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是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要求的。
  平均主义的认识根源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平等观念。平等观念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没有超越一切经济条件或经济关系的绝对平等。平均主义往往把任何差别都看作像阶级差别一样的“不均”,一概加以反对,认为毫无差别的平均分配绝对好。这种平等观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念。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平均主义与按劳分配原则迥然相背。它否认以劳动作为分配的根本尺度,否认劳动者在劳动复杂程度、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和劳动成果等方面的差别,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劳动报酬的差别 。平均主义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①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力求上进的精神。②涣散劳动者队伍,腐蚀劳动者的思想,不利于劳动者的团结。③助长人们的懒惰思想,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不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因此,只有彻底清除平均主义倾向,才能真正贯彻和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22:29

中国历史上,能说得上相对公平的应该算是科举取士了。在大多数的时候,这种考试的程序基本上还能维持相对的公平性,至少比现在公要公平、透明了。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