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物体得到的正电荷是本来就存在于它其中但没有显出电性的还是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0:38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0:07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使物体的正负电荷数不相等;失去电子的带负电荷,得到电子的带正电荷.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的其他物体;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来判断.                  


       

当两种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所以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摩擦过的梳子可以吸引水流,说明摩擦使梳子带上了电荷,简称带了电.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负电。      

       

 
       
       

当两种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所以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数目不相等。        

       

       
       

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造成的,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本领强的得电子带负电,束缚本领弱的失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因为电子是带负电的,所以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解答:摩擦起电过程是得到和失去电子的过程,因此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当某种物质失去了电子时,物质的电子比质子少,带正电;当某种物质得到了电子时,物质的电子比质子多,带负电。

个人建议: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有一种电现象叫“电中和”,发生“电中和”时和摩擦起电一样,并不是电荷凭空消失,而是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时,电子从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从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摩擦起电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电子而带了负电,电子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0:07

摩擦起电过程中,物体得到的正电荷是这样来的。
通过相互摩擦,该物体原子中的电子转移到其他物体。
该物体原来是电中性的,现在缺少了负电荷,所以显示出正电性,我们就说它带有正电荷。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0:13

摩擦起电时,物体得到的正电荷是本来就存在于其中的。因为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数相同。所以原子是中性的。对外不呈电性。摩擦以后,核外一部分电子币带走。于是,原子由于失去了部分电子,呈现正电性。因此,这个物体就带正电,而且摩擦的另一个物体就带负电,因为他得到了带负电的电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0:13

物体带电的原因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打破了正负电荷的平衡(中和现象),多余电子带负电,缺少电子带正电。

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可以移动,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感应使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而正电荷处在原子核中是不能移动的。

因此,摩擦后物体带正电,是这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使物体缺少了电子而带正电,即原子核内的正电荷数比原子核外的负电荷数要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10:10

这是因为组成物体的原子本身都具有它天生的带电结构。
在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容易从一个物体跑到另一个物体上。
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为带有正电荷;另一方则得到电子,显示为带有负电荷。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