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会惰化效应现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天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8分钟前

法国学者马克斯·瑞格曼(Ringelman,1913)通过拔河比赛的实验揭示了社会惰化效应这一现象。实验中,他要求被试在单独与群体情境下拔河,并用仪器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这表明,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人数越多,个人出力越少。


这种现象在其他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并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例如,前苏联私有土地仅占总农用地的1%,但产量却占农业总产量的27%;在匈牙利,农民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在中国,自1978年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作物总产量每年递增8%,这一速度是过去26年平均增幅的两倍半。


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揭示了在集体行动中,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个人责任感减弱,从而导致整体效率降低的现象。


社会惰化效应不仅体现在体力劳动中,也存在于智力和创新领域。在团队合作中,成员可能会倾向于依赖他人,减少个人贡献,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表现。因此,了解并应对社会惰化效应对于提高团队协作效率、激发个人潜力和促进集体成功至关重要。


扩展资料

所谓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另也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