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风·鄘风·干旄作品鉴赏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6:5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3:41

《干旄》一诗,历代学者对其主题解读众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记载,就有十三种之多。其中,毛诗序以“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为主流,朱熹的《诗集传》则倾向于“卫大夫访贤说”,而现代学者则提出“男恋女情诗说”。然而,从诗歌文本本身分析,似乎“卫大夫访贤说”更为贴切。毛传解释“四之”、“五之”、“六之”为驾车马匹的不同配备,但马瑞辰和孔广森对此提出质疑,指出“聘贤者用马为礼”的含义更为准确。古代文献显示,聘贤之礼常以弓旌车乘,这与“访贤说”相符,而“男恋女情诗说”虽能解释,但证据不足。


全诗采用赋体和重章叠句,但“彼姝者子”这一句的重复,强调了“姝者”的关键地位。毛诗说认为“姝者”是好美善的大夫,朱熹则认为是贤人,他们都以“之”指代卫大夫。无论是“告以善道”还是“答其礼意”,“之”都指向被访的贤人,诗中“何以畀之”揭示了访贤者渴望交流和敬重的心情。


从艺术角度看,诗的结构严谨,如“在浚之郊”至“在浚之城”和“良马四之”至“良马六之”,从远至近、从少至多,展现访贤的诚意。疑问句“何以畀之”等则生动描绘了访贤者的急切心理,诗意盎然。


邓翔在《诗经绎参》中认为,《干旄》对东汉张衡《四愁诗》有所启发,特别是张衡诗中的赠物与回报,反映了“好美善说”。虽然邓翔的观点是基于“好美善说”,但关于此诗对后世的影响,他的观点仍有其价值。


扩展资料

《国风·鄘风·干旄》,先秦四言诗,出自《诗经》。《诗经》收入诗篇时段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此诗一般被认为是赞美卫文公群臣乐于招贤纳士。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