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9: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14:22
近代时期,苦艾酒曾被误传具有致幻效果,这主要源于19世纪Valentin Magnan医生的研究。他研究了250例酒精中毒患者,发现喝苦艾酒的人比喝普通酒者更容易产生幻觉。这一发现促使了反对者对苦艾酒的批评,而支持者如艺术家和作家则感到失望。图卢兹-洛特雷克和梵高等艺术家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观点的流行。
然而,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苦艾酒并不会直接引起幻觉。早先认为的活性成分侧柏酮实际上是一种GABA受体拮抗剂,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肌肉痉挛。19世纪的廉价苦艾酒中可能添加了有毒物质,这可能是导致人们误认为苦艾酒致幻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一篇论文指出侧柏酮与大麻中的活性物质THC有相似结构,可能具有相似的受体亲和力,但这一理论已被否定。苦艾酒对精神的影响除酒精外,其作用尚无定论。一些人认为苦艾酒能刺激思维,有助于解酒后清醒,这可能与其中的草药成分有关。Breaux等专家认为,草药成分可能产生兴奋和镇静的效果,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清醒效果。但长期饮用苦艾酒对人类的具体影响还不清楚,其草药成分已知具有止痛和抗寄生虫的作用。
曾有观点认为过量饮用苦艾酒会导致不同于普通酗酒的特殊效应,催生了“苦艾酒中毒”这一概念。然而,1984年Magnan的实验表明,苦艾酒中的侧柏酮含量并不足以直接致幻,且大部分传统苦艾酒中侧柏酮含量极低,符合欧盟标准。研究表明,侧柏酮在老鼠身上的半数致死量远高于实际可能摄入的量,且酒精的高浓度更具毒性。实际上,高剂量的侧柏酮会对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但达到这种剂量需要大量苦艾酒,很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苦艾酒是一种有茴芹茴香味的高酒精度蒸馏酒,主要原料是茴芹, 茴香及苦艾 (wormwood) 药草(即洋艾 (Artemisia absinthium))这三样经常被称作「圣三一」。酒液呈绿色,当加入冰水时变为混浊的乳白色, 这就是苦艾酒有名的悬乳状状态。此酒芳香浓郁,口感清淡而略带苦味,并含有50度以上高酒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