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一”?还是算了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7: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4:09
“孩子第一”,还是算了吧!
(这是一篇较长的文字,谢谢您能够耐心读完,期望能引发思考、有所启迪)
第一:自己;
第二:伴侣;
第三:孩子;
最后:父母。
这是曾经的网红papi酱提出的一段关于女性人生重要的排序,颇受争议,也引发诸多思考和讨论。
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新鲜,挺早就看到过,是一个西方课堂关于谁能陪伴你到老的“残忍”排序,用粉笔在黑板上把亲朋好友一个一个划掉,最后一个留下的是 “伴侣”,他(她)才是能够陪你到最后的人。那堂课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排序不单是家庭更是 社会 问题,不分性别,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排序,引发思考也好。
事实上,如果平日里不经思考,让人们下意识地选择,“孩子第一”往往选的最多,而自己通常放在最后,因为在父母眼里,孩子比自己更重要,昭示着爱的伟大。
正是因为“孩子第一”,所以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自以为在无私的付出,其实“为了你好”某种意义上对部分人来说就是一种“情绪勒索”,唠叨着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任由自己的情绪蔓延,理直气壮地找借口。情绪勒索就是一张碎嘴,不停地以挑刺的方式抱怨、贬低他人,给自己某方面的自卑心理找平衡,给自私增加合理性,以“为了你好”之名的狭隘感性。(可能过于直白的话,听着不适,但冷静想想,是否就是如此?)
papi酱自曝和她母亲吵架,大吵之后也无奈,因为母亲退休后的日常,就是每天在家待着,子女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其实子女成人之后,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但父母总是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不甘冷落且习惯性介入子女的生活乃至他们的新生家庭,一手造就“妈宝”和“巨婴”,却责怪子女不会这个不会那个,这是一个荒诞的逻辑。生活不仅仅只有子女而是要有自己的生活,令人悲哀的是,很多父母、子女根本没有这样的思维意识,“希望你们的幸福感不是全都来自于子女,你们的幸福感,应该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组成”。
王朔在《致女儿书》中形容一部分中国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身边太多这样的情形,深以为然。
太多的父母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或是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在子女面前一遍又一遍强调自己的付出和牺牲:
“爸爸妈妈卖房卖血、砸锅卖铁也要……
要听话、乖,不然就……
如果当初不是为了你,我就会……
我一切都是为了你而活……”
父母不断地强调自己的牺牲,不外乎是在时刻提醒子女看到自己的付出,希望子女能够听话,努力地学习、工作,掏心掏肺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牺牲式的爱,却很可能成为沉重的枷锁,往往事与愿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回到文章开头,排序的理由。因为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最长,伴侣其次,能够陪孩子一段成长的时光,烦恼并快乐着,直到他们渐渐消失在拐角处,至于父母排在最后,为人儿女亦为人父母,多少能够理解人性里的趋向,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孝顺并不冲突。
有一句揭示本质甚至难以让人接受的说法,所谓“孩子第一”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潜意识里希望在孩子的世界里“自己第一”。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以牺牲的名义,进行“爱的绑架”,甚至就连牺牲这样的词,很可能不过是为他们糟糕的人生找一个借口,自我安慰罢了,这样的说法挺伤人,只是自欺欺人太多罢了。
看过一篇文章《妈妈,你要学着!》,标题不言而喻,母爱是伟大的,但有一部分的母亲却是因为控制欲太强、无知而“扭曲”的爱而坑了自己的孩子甚而再下一代,可悲的影响和传承。把自己人生过得很糟糕,抱怨和责怪别人总是容易的多,但这条容易的路根本就走不通,可惜有一部分人难以明白,怨天尤人是常态,怨妇就是这样炼成的,可怕的是还能“遗传”。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大多数母亲都能给孩子“牛奶”,但能给予孩子“蜂蜜”的母亲并不多。“牛奶”是对孩子的照顾和关心,而“蜂蜜”则是对生活的热爱。事实上很多母亲给不了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她们自身就不快乐,爱别人的前提,是首先要爱自己。母亲(当然也包括父亲)与孩子,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断奶”,彼此学会,相互关爱的,保持适度的距离。这一点契合古语的劝诫“是亲三分客”,并非是矫枉过正的冷漠,而是合适的度,马未都先生提出“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把握好度,值得体会。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原生家庭的问题本来就是爱恨交加,现实中更多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生活和 情感 的习惯性依赖和排斥,相爱相杀同时又“完美”复制,远不是非黑即白这么简单。难免会带来“伤害”,即便是伤害,路需要一步步走,不迈出第一步,往后的人生,面临更多的会是坍塌。凡事不要归结于原生家庭,部分上一代人的“无知”和局限,不否认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成为理由和借口,毕竟能否改变取决于自身,跟风蹭热度就拿最近热播的《都挺好》里苏明玉说事儿,她就是一典型。因为是少数的个案,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所有原生家庭之痛,说到底,唯有两个字可以解决:。
儿孙自有儿孙福,所以,学会放手。推翻自己已有的认知是艰难的,那么尝试接受一点新的价值观。即使对某一种或是某些人的观点因为偏激而不能认同,也尽量将自己抽离出来,站在旁边理性地看待一下,换位思考、相互尊重从来都是必要的。
人活着,要过的是自己的日子,请把自己放在首位,努力去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4:14
“孩子第一”,还是算了吧!
(这是一篇较长的文字,谢谢您能够耐心读完,期望能引发思考、有所启迪)
第一:自己;
第二:伴侣;
第三:孩子;
最后:父母。
这是曾经的网红papi酱提出的一段关于女性人生重要的排序,颇受争议,也引发诸多思考和讨论。
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新鲜,挺早就看到过,是一个西方课堂关于谁能陪伴你到老的“残忍”排序,用粉笔在黑板上把亲朋好友一个一个划掉,最后一个留下的是 “伴侣”,他(她)才是能够陪你到最后的人。那堂课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排序不单是家庭更是 社会 问题,不分性别,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排序,引发思考也好。
事实上,如果平日里不经思考,让人们下意识地选择,“孩子第一”往往选的最多,而自己通常放在最后,因为在父母眼里,孩子比自己更重要,昭示着爱的伟大。
正是因为“孩子第一”,所以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自以为在无私的付出,其实“为了你好”某种意义上对部分人来说就是一种“情绪勒索”,唠叨着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任由自己的情绪蔓延,理直气壮地找借口。情绪勒索就是一张碎嘴,不停地以挑刺的方式抱怨、贬低他人,给自己某方面的自卑心理找平衡,给自私增加合理性,以“为了你好”之名的狭隘感性。(可能过于直白的话,听着不适,但冷静想想,是否就是如此?)
papi酱自曝和她母亲吵架,大吵之后也无奈,因为母亲退休后的日常,就是每天在家待着,子女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其实子女成人之后,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但父母总是为自己的付出而感动,不甘冷落且习惯性介入子女的生活乃至他们的新生家庭,一手造就“妈宝”和“巨婴”,却责怪子女不会这个不会那个,这是一个荒诞的逻辑。生活不仅仅只有子女而是要有自己的生活,令人悲哀的是,很多父母、子女根本没有这样的思维意识,“希望你们的幸福感不是全都来自于子女,你们的幸福感,应该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组成”。
王朔在《致女儿书》中形容一部分中国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身边太多这样的情形,深以为然。
太多的父母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或是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是在子女面前一遍又一遍强调自己的付出和牺牲:
“爸爸妈妈卖房卖血、砸锅卖铁也要……
要听话、乖,不然就……
如果当初不是为了你,我就会……
我一切都是为了你而活……”
父母不断地强调自己的牺牲,不外乎是在时刻提醒子女看到自己的付出,希望子女能够听话,努力地学习、工作,掏心掏肺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牺牲式的爱,却很可能成为沉重的枷锁,往往事与愿违,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回到文章开头,排序的理由。因为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最长,伴侣其次,能够陪孩子一段成长的时光,烦恼并快乐着,直到他们渐渐消失在拐角处,至于父母排在最后,为人儿女亦为人父母,多少能够理解人性里的趋向,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孝顺并不冲突。
有一句揭示本质甚至难以让人接受的说法,所谓“孩子第一”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潜意识里希望在孩子的世界里“自己第一”。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以牺牲的名义,进行“爱的绑架”,甚至就连牺牲这样的词,很可能不过是为他们糟糕的人生找一个借口,自我安慰罢了,这样的说法挺伤人,只是自欺欺人太多罢了。
看过一篇文章《妈妈,你要学着!》,标题不言而喻,母爱是伟大的,但有一部分的母亲却是因为控制欲太强、无知而“扭曲”的爱而坑了自己的孩子甚而再下一代,可悲的影响和传承。把自己人生过得很糟糕,抱怨和责怪别人总是容易的多,但这条容易的路根本就走不通,可惜有一部分人难以明白,怨天尤人是常态,怨妇就是这样炼成的,可怕的是还能“遗传”。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大多数母亲都能给孩子“牛奶”,但能给予孩子“蜂蜜”的母亲并不多。“牛奶”是对孩子的照顾和关心,而“蜂蜜”则是对生活的热爱。事实上很多母亲给不了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她们自身就不快乐,爱别人的前提,是首先要爱自己。母亲(当然也包括父亲)与孩子,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断奶”,彼此学会,相互关爱的,保持适度的距离。这一点契合古语的劝诫“是亲三分客”,并非是矫枉过正的冷漠,而是合适的度,马未都先生提出“亲人要生、生人要熟、熟人要亲”,把握好度,值得体会。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原生家庭的问题本来就是爱恨交加,现实中更多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生活和 情感 的习惯性依赖和排斥,相爱相杀同时又“完美”复制,远不是非黑即白这么简单。难免会带来“伤害”,即便是伤害,路需要一步步走,不迈出第一步,往后的人生,面临更多的会是坍塌。凡事不要归结于原生家庭,部分上一代人的“无知”和局限,不否认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成为理由和借口,毕竟能否改变取决于自身,跟风蹭热度就拿最近热播的《都挺好》里苏明玉说事儿,她就是一典型。因为是少数的个案,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所有原生家庭之痛,说到底,唯有两个字可以解决:。
儿孙自有儿孙福,所以,学会放手。推翻自己已有的认知是艰难的,那么尝试接受一点新的价值观。即使对某一种或是某些人的观点因为偏激而不能认同,也尽量将自己抽离出来,站在旁边理性地看待一下,换位思考、相互尊重从来都是必要的。
人活着,要过的是自己的日子,请把自己放在首位,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