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徐秉业的人物经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8:0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3小时前

1932年4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7岁时父亲便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代,日本侵略者对祖国东北人民的蹂躏和奴役以及清贫的家庭生活不仅使他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也激励他发奋努力学习,成绩每年在全班名列第一。
1947年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市立市西中学高中,在校期间担任校学生会秘书长。
1951年考入南开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2年,经过考试被推荐进入北京俄专二部(留苏预备部),在那里学习一年俄语。
1953年,又被选派到波兰华沙工业大学波语系学习一年波兰语。
1954年,在华沙工业大学工业建筑系学习,在这期间,祖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使他受到很大的鼓舞。他曾聆听了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对出国人员的亲切谈话与谆谆教导,这使他坚定了为祖国发奋成才的决心。他和同学郭仲衡等中国留学生分外刻苦学习,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使该系系主任感到惊讶和不解:“为什么所有的中国学生都在班上考第一名?为什么波兰人学习赶不上中国人?”
1960年他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硕士学位论文《折板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计算》答辩,获得了华沙工业大学硕士·工程师学位。
1960年毕业后回国在清华大学经短期实习后,又去波兰科学院基础技术问题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W·奥尔沙克(Olszak)教授。这时他参加了较多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当时国际上力学界的一些著名大师如Ph·霍奇(Hodge)、Л·И·谢多夫(Cедов)、P·H·拉包特诺夫(Paбтнов)、W.诺瓦茨基(Nоwacki)、B·B·索柯洛夫斯基(Cоколовский)等精湛的学术报告,对他以后在学术上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他的波兰同事Z·姆鲁思(Mroz)、P·波任纳(Perzyna)、A·萨乌楚克(Sawcauk)等人后来都成了波兰固体力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1963年11月,他的论文《在温度和外载荷的作用下圆板的极限和大挠度分析》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获得了波兰科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
19年从波兰回国后,他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聘为教员,历任教员,副教授,教授。
1979年,被清华大学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升为教授。
1986年,被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0年,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塑性力学专业组副组长。
1990年,任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