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3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7分钟前
马勒对于庞大的乐队编制运用得游刃有余,这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显著,如第八交响曲,因其首演时的“千人交响曲”之称而闻名。尽管这个名字带有争议,但它确实反映了该作品对乐队规模的极致要求,总计超过1000人的阵容包括7名独唱演员,两个大型合唱队和一个庞大的乐队,配备有四支长笛、短笛、四支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和低音大管,以及数量众多的铜管、号角和打击乐器,甚至包括管风琴和大量的弦乐器。马勒对此充满自信,他将其解读为“整个宇宙的共鸣”,认为音乐超越了人的声音,触及了星辰和太阳的运行。
早在15年,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就已展示了对大型编制的娴熟运用,它需要庞大的弦乐组、笛类、单簧管、大管、圆号、小号,以及单独的打击乐器组、长号、大号和定音鼓等。这些配置体现了马勒对音乐形式的突破和对复杂乐器组合的把控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马勒的九部交响曲和一部合唱交响诗中,第四交响曲相对较小巧,反映了他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的纯净和质朴。但这并不妨碍他展现其卓越的配器技巧,他能完美驾驭众多乐器,将复杂转化为卓越的表现,这使得他的音乐理念得以惊人的呈现。
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德国后浪漫主义交响曲作曲家。升F大调《第10交响曲》(Symphony No. 10)(1911),1924年首演《柔板》与《炼狱》两乐章,1960年首演库克的五乐章版本。(马勒《第十交响曲》有五个乐章的完整的缩编总谱,由英国学者库克于1960年发现,并依据之编纂了一份演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