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2: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核磁共振谱是一种基于原子核在强磁场中能级现象的科学原理。在特定的磁场条件下,如1.41T,原子核的能量状态会出现微小的,当它们吸收射频电磁辐射(频率范围为10^-9到10^-10纳米,对应于4到900MHz)时,会发生能级跃迁,形成了核磁共振(NMR)现象。NMR与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相似,都是光谱分析的一种,但研究对象是磁场中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行为。
1924年,Pauli提出了关于核磁共振基本理论的预言,指出某些原子核具有自旋和磁量子数,会在磁场中。1946年,Purcel(哈佛大学)和Bloch(斯坦福大学)分别发现了并验证了这一现象,他们的贡献在1952年赢得了诺贝尔奖。同年,Varian公司开始商业开发相关仪器,并制造出第一台高分辨率的NMR仪。1956年,Knight的研究揭示了元素在化学环境中的状态会影响NMR信号,这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自那时以来,核磁共振技术迅速发展,成为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工具。通过与其它仪器的结合,已经鉴定出十几万种化合物。特别是在70年代,采用超导磁体和高灵敏度的核磁共振仪,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脉冲傅里叶变换技术使得C、N等元素的核磁共振分析变得普遍,而计算机解谱技术则使得复杂谱图的解析更为便捷。然而,测量固体样品的高分辨率技术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挑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突破。
核磁共振波谱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NMR )NMR是研究原子核对射频辐射(Radio-frequency Radiation)的吸收,它是对各种有机和无机物的成分、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有时亦可进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