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剔红剔红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2:4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16:05

剔红,一种精美的漆器工艺,起源于宋元时期,至明清时期发展至巅峰。其制作过程独特,首先在器物胎型上涂上数十层朱色大漆,待干燥后雕刻出浮雕纹样,故又称"雕红漆"或"红雕漆"。明黄成的《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记载了这一技法的特点,宋元时期的剔红工艺细腻精致,藏锋明显,雕刻的纹样圆滑且富有层次。


根据漆色的不同,剔红有多种变体,如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和剔犀,其中剔红作品最为常见。元代雕漆在前代基础上不断创新,名家辈出,如张成、杨茂和张敏德等,嘉兴成为重要的制作中心。元代雕漆作品既有出土珍品,也有传世佳作,但国内收藏品数量有限,许多流失海外。元代剔红品种主要为剔红、剔黑和剔犀,以盘和盒最为常见,图案涵盖了花卉、山水、人物和花鸟等,各具特色。


以花卉为主题的剔红作品,通常以*素漆为底,细致雕刻出盛开的花朵和含苞待放的花蕾,主次分明,富有层次。山水题材的作品则通过雕刻出天锦、地锦和水锦三种锦纹,生动展现楼阁、人物与自然景观,体现出文人士大夫的洒脱与超凡气质。


在北京,剔红通常指的是包括剔红在内的多种雕漆技艺。每件剔红作品的厚度和漆层数会根据制作工艺有所不同,明清时期的剔红有薄有厚,有的甚至可达上百道。颜色上,深红近紫、正红、浅黄等各有千秋,以色泽纯正、光泽明亮为佳。而刀工的精良程度,则是衡量剔红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差异极大。


扩展资料

雕漆品种之一,又名“雕红漆”或“红雕漆”。此技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明黄成《髹饰录·坤集·雕镂第十·剔红》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宋元之制,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其法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少则*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