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10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分钟前
早在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提及:“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里的“浮梁”是江西景德镇的浮梁县,它与徽州相邻。由于交通不便,徽州的茶叶需经徽饶水道运输到浮梁进行交易,浮梁自那时起便成为国内茶叶的重要集散地,也是徽商外出的重要通道。徽商通过这条水道,将徽州的茶叶运送到浮梁进行贸易。
浮梁县本身是茶叶的盛产地,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僧人就开始种植和采集茶叶。到了唐代,茶叶的加工和贸易开始兴盛,浮梁在《敦煌变文集》中被描述为“万国来求”的地方。中唐元和年间,浮梁已经成为了赣北、皖南茶叶的主要集散地,税收丰厚,如《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元和八年(813年)浮梁每年茶叶交易量达到七百万驮,税收超过十五万贯。白居易的诗句也证实了浮梁茶叶市场的繁荣,其“仙芝”、“嫩蕊”等名茶以其独特的形美、色艳、香郁、味醇闻名,历经宋、元、明、清数代,成为久负盛名的品牌,甚至被列为贡品。明汤显祖在其《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中,以生动的笔触赞誉了浮梁茶的卓越品质。
然而,无论是歙州茶还是浮梁茶的销售通路,徽饶水道以及徽杭水道起着关键作用,它们支撑着这些茶叶跨越千里,流通到全国各地。
徽饶水道,由北道昌江河(阊江)与南道乐安河(婺江)构成,是徽州与饶州之间进行商业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一条水上移民之路,与徽杭水道齐名。元末明初的洪武赶散时期,该水道将徽州与饶州两地的移民输入皖西南的安庆地区,成为瓦屑坝移民的水上生命线,被誉为皖江文化的文脉之源。作为水上商路,《休宁县志》提道:“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而商之通于徽者取道有二:一从饶州鄱、浮,一从浙省杭、严,皆壤地相邻,溪流一线,小舟如叶,鱼贯尾衔,昼夜不息。”其中的“饶州鄱、浮”指的就是流经祁门、浮梁、鄱阳的昌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