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自动离职的法律影响

教师自动离职的法律影响

时间:2024-07-31 来源:乌哈旅游

擅自离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按旷工处理。自动离职需符合5种情况才有补偿。劳动部门建议遇到问题可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处理自动离职争议的依据有《劳动法》、《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等文件。

法律分析

自动离职、擅自离职的含义是相同的,都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这种不辞而别的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常常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也往往要追究该劳动者的责任。用人单位对擅自离职的职工可按旷工处理,给予除名。按照国家规定,自动离职的劳动者不享受任何待遇。

5种自动离职有补偿

这5种情况是: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部门指出,遇到上述5种情况,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又拒付劳动报酬和补偿金,职工可以在规定的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直至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前,处理自动离职争议的主要依据有:

(1)《劳动法》。

(2)《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

(3)《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废止)

(4)《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的通知》(劳人计[1983]61号、劳人计[1984]39号)。

(5)《全民所有制单位技术工人流动暂行规定》(劳人劳[1987]14号)。

(6)《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职工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3]83号)。

结语

擅自离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应承担责任。根据国家规定,自动离职的劳动者不享受任何待遇。然而,对于以暴力、威胁或违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情况下的自动离职,劳动者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处理自动离职争议的依据主要包括《劳动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等相关法规。劳动者应理性对待离职问题,确保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自身形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修正):第五章 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 第四十五条 国家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培训,鼓励设立专门的职业教育师范院校,支持高等学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职业教育教师;鼓励行业组织、企业共同参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

产教融合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岗位,接纳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第一百零一条 机关聘任公务员可以参照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进行公开招聘,也可以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

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工资经费限额内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五章 考 核 第三十九条 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职位、职务、职级、级别、工资以及公务员奖励、培训、辞退的依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