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期匆匆的又将过去,回顾这段日子,感觉总在“忙、乱、急”中穿行。下面我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得与失,现总结如下:
首先,对高效课堂我想说“爱你不容易”。“高效课堂”其实是很不错的理论,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将近20xx年的教师来说,自己已经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与习惯,学习并实践中,一下子就如同要摸着石头过河,战战兢兢。打破以前的思维模式,多在“学”上下功夫。研究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基础,从而确定自己的“教”,教什么、怎么教。好像倒了个,先学后教。在模式的学习应用中,我想重新回到20几岁,刚刚参加工作,要换回当年的热情还真不容易。
“高效课堂”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这些理论挺吸引人的,教学中我经常自觉的去运用这个模式,特别是学校组织的“高效课堂”三轮赛讲中,我在第三轮比赛。每一轮中人人有分工,或讲课、或主评、或补充发言,不知不觉中学习、感知模式,期间收获颇丰。我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位)计算》获得很多的老师的好评。
研究学生原本就是我的弱项,以前我更关注的是教材,需要掌握点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而学生怎么才能轻松的学会,他们是怎么学习的,会遇到什么困难常常想的不很多,觉得只要自己讲的清楚透彻,学生听懂就能学好,事实上听懂和学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时,我侧重备自学指导,将教材与学生放在一起去琢磨:学生从书上能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应该会什么、怎么才能会;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去帮助学生自学。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位)计算》的自学指导:
(一)仔细看书76页例2,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的王老师要买( ),买( )套,一套( )本。
问题是————————?
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1分钟后汇报,比一比谁看书最细致)
(二)继续看书
1、重点看三位小朋友的解决方法。
橙色衣服的男孩是( )算的。
绿色衣服的男孩是用( )法算的。
女孩是用( )计算的。
2、试着填一填:
先用3去乘( )位上的( ),得( ),怎么写?
再用3去乘( )位上的( ),再( )进上的( ),得下的数写在( )位上。
(2分钟后,比比谁会列竖式计算)
设计时我本着帮助学生看懂书,架起教材与学生学习的桥梁,注意了它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还是后教的环节,这部分自我感觉处理的不够细致,对学生的学情暴露的不够充分,处理起来贪快,就是为了当堂训练的达成。模式的精华就在后教的环节,学生学习的结打通了,当堂练习才更容易达成目标。这会成为我以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其次,大班教学提高质量真不容易。三年级学生正处于过渡期:思维习惯由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书写习惯由铅笔转向钢笔书写;学习状态由半游戏转向纯粹理性的学习,诸多的转折好像学生得从头去适应,转折不好,学生以后的学习会受很大的打击。由于校舍维修工作的开展两班合并教学,看似教学工作减半,课少了,可任务一点没少,是不是意味着更得高效了呢!事实上并非如此,让老师头疼的问题接踵而至,安静的课堂少了,老师们声嘶力竭的呼喊,学生滥竽充数的、不自觉的越来越多,作业书写潦草,家庭作业总有些“不带的”,有效的办法似乎赶不上“新生”事物的脚步。老师们的感觉很累、很累。怎么办?
好的书写习惯不能丢,1、作业本封面上应写明年级(班)、学生姓名,封面和封底都需保持清洁,最好包书皮。2、作业本写字迹要端正、清楚、整齐。3、每次作业开始都要写上日期和作业内容。4、作业中的直线要求用直尺画。5、应用题写答语时,要另起一行,先写“答”。
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要强化。看、听、想、做要做到。注意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
最后,在自我提高学习中。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喜欢坐下来静静的思考,思考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学生的成长问题,品位着工作中的苦与乐,用自己笨拙的笔法抒写下每一天的感受,用心去体验生活与工作,感悟着其中的快乐。每一次的进步,都像给了我注射了兴奋剂,使我有了向前冲的劲头。我知道,我要用心去品味。
每一学期的结束,其实也就是每一学期的起点,在这之间,我不断的思考,思考自己怎样才能更有艺术的去教育学生,去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知识无止境,因此,我要努力,不为别的,只为孩子们的那双清澈的眼睛,只为自己的那跳动的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