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日:加快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农业经济 加快辽宁省县域经济发辰的对策措施 苏东日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葫芦岛市分校,辽宁 葫芦岛 125000) [摘 要]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概况入手,重点分析了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内部差异和与发达省份之 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对策;措施;辽宁 近年来,在辽宁省实施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推进社会 1.1 经济规模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下,特别是在2008年提出实施县 辽宁省共辖44个县域,县域总面积为130898k ,占全省 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以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令人瞩目,对辽 土地面积的88.44%,县域总人口为2370.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 宁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010年全省县域GDP达8467.83 的55.76%。2004~2008年,辽宁县域经济GDP总量占全省经济 亿元,同比增长26.31%,占全省GDP总量的45.88%。 GDP总量在36.97%左右波动.2010年县域GDP为8467.83亿 元.占全省GDP的比重增长至45.88%,即从2006年开始,辽宁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县域经济总量呈增长态势,特别是2009年增长迅速,较2008 95.54%。一些地方(例如:城市郊区、城中村等)也实行了最低生 快提高农民素质。 活保障制度等一些有利于农户生活与发展的规章制度,这是甘 3.5逐渐消除城市发展所形成的无形壁垒 肃省农村发展的一大进步。但与城市居民相关制度比较,在种 实现农户家庭转型,需要消除城乡壁垒。除了消除有形的 类、范围以及保障度上的差距仍十分悬殊。因此,甘肃省农村社 城乡户籍身份制度的差异.还需要消除在居住、教育、医疗、就 会保障制度应逐步进行调整和完善,既要有利于保障农户享受 业等方面城市和农村的差别政策和无形的“技术”壁垒,使农民 同等国民待遇和农村人口的有序流动,又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 在居住、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能享受与城市居民 振兴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相同的国民待遇。改革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农民进入城市、融入 3.3-3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前述已经提到:农户家庭经营在今 城市的一系列制度.实现农民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后一段时间仍继续发挥作用.但这种制度对于甘肃省农村农户 的城市化.消除他们的认识障碍、政策障碍、制度障碍、素质障 经营主体的转型和提升都有制约。自2005年以来,中央政府连 碍等,增强城市对农民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续l号文件及相关会议政策文件,都提出在土地政策稳定的前 参考文献: 提下.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甘肃各地也进行了有益的尝 [1] 曹阳,当代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 试。但是,农村土地流转应依据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具体包括: 科学出版社.2007. ①流转土地的农户利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 土地流转的机制 [2] 公德俊、李宝华、潘成傻.农户家庭经营状况实证分析LJ].辽宁经 是否健全:③农户土地流转后相关制度特别是保障制度能否跟 济,2002,(5):24-25. 上;④农户分流(或进入城市的渠道及政策)的预期;⑤流转土 [3] 陈世雄、曾令香,新时期农户家庭经营的组织创新研究LJ].农村展 地的农户发展环境状况等等。这些内容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反 望2001,(10):18—19. 映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组织经济建设能力,我们不能简单 [4] 史清华,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农业经 济问题2000,(7):175—176. 的只针对农村孤立地考虑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 【5】 贺雪峰,小农经济还得维持3O年【J].贵州社会科学,2010,(10):4—10. 3.4加强农民文化及技能培训 [6] 蔡防、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M].上海:格致出版社, 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实现农户家庭经营的转型尤为重要。实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践表明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对市场的预期、新技术、新品种理解 [7] 闫玄梅、元新娣、史清华,农户经济非农化与农民增收LJ].生产力 和掌握的较快,更容易接受新思想,并且农民文化素质高的地 研究,2005,(4):37—3 9 .方,农户组织化程度就高,家庭经营也发展良好;反之,发展缓 [8] 刘晓平、宁立功,新型小农经济发展LJ].特区经济,2010, :175—176. 慢。所以.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经营主体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实现农户家庭给经营转型,必须以提高农 作者简介: 民的文化素质为前提。据统计,甘肃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 陈秉谱(1965一),男,汉族.现为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 动力占42.5%,全国同期为52.7%,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林经济管理,项目投资活动分析。 这也是农户家庭经营发展缓慢的一个症结,同时也影响农户家 王晓蓉(1984一),女,汉族,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 区域与发展。 庭经营的转型。因此,要把农民教育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尽 -93— 农业经济 年增长了5.36个百分点(详_见表1),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113, 县域经济在辽宁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辽宁省进入 全国百强县的县(市)由2009年的7个增加到10个。 表1 辽宁省县域GDP情况(2004 ̄2010年) 1_2工业化进程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3卷第04期(总第291期) 2 辽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 2.1 辽宁县域经济内部的差异 由于自然资源、产业结构、支柱产业等等的不同.导致各县 (市)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也不同,从而造成辽宁县域经济发展 的内部差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可以分为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 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区域绝对差异反映的是区域问在经济发展 规模和程度上的差异;区域相对差异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速 度的差异。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一般用标准差和极差来衡量. 标准差越大,表明绝对差异越大,反之亦然;极差越大,表明绝 对差异的极端情况越严重.反之亦然。 仅从44个县(市)人均GDP指标来看,2004年最高的为长 海县23191.88元,最低的为朝阳县3073.95元,二者相差 20117.93元,即极差为20117.93元,计算县域人均GDP标准差 为5431.14元;而2010年最高的为长海县73216.71元.最低的 为建昌县7893.54元.二者相差65323.17元.即县域人均GDP 2010年辽宁 44个县f市)规模以 上工业企业实现 主营业务收入 13022.16亿元.比 上年增长51.41%。 工业产业集群具 有一定规模的有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1年辽宁统计年鉴及康平县的塑编、新 2011年统计快报 民市的制药和印 刷包装、普兰店市的互感器、庄河市的家具制造、海城市的矿产 加工、凤城市的汽车配件、辽阳县的电子信息和汽车配件、灯塔 市的日化工业、铁岭县的专用车配套、北票市的粉末冶金等产业 集群:已明确发展方向的有彰武县和台安县的木材加工、东港市 的机械装备制造、义县的电力电器、昌图县的换热器、凌源市的 极差为65323.17元,计算县域人均GDP标准差为16636.88元 2004~2010年,辽宁44个县域人均GDP的标准差与极差均呈 增大趋势,县域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增大。 玻璃制造、建平县的陶瓷和冶金铸造、喀左县的紫砂和铸造加 工、朝阳县的稀有金属加工等;超百亿元工业产业集群达到9个: 法库县的陶瓷、辽中县的装备制造、瓦房店市的轴承、庄河市的食 品加工、海城市镁质材料、大石桥市镁质材料、辽阳县的钢铁精深 加工、开原市的起重设备、铁岭县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 1.3产业结构 结合辽宁经济的实际情况,全省44个县(市)按经济发展水 平可划分成3类:I.经济发达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地理位置优 越、工业 表3 辽宁44个县域人均GDP的标准差与极差(2004~2010年) 是县域经 济支柱产 业,如普 兰店市、 从产业结构看,2004~2010年。辽宁省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 比例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例呈总体上升趋势,第三产 业比例相对稳定.在29%~32%之间波动。2010年辽宁省44个 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的配置格局依次为16:54:3O.与2004年的 大石桥 市、东港 市等县 (市);Ⅱ. 经济较发数据来源:根据辽宁统计年鉴整理 达的地区。其主要特征是:自然资源禀赋好,特色资源型工业占 三次产业结构24:45:31相比,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 业和服务业在继续提升.并且第二产业比重突破了50%。 表2 辽宁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产值占县域GDP 比重情况(2004 ̄2010年) 单位:% 1.4生活消费水平 当地主导产业地位,如稻米、河蟹、石油及矿产等资源丰富的盘 山县、大洼县,旅游资源丰富的宽甸县、桓仁县等:Ⅲ.经济欠发 县域经济是 民生经济,更是富 民经济。到2010 年.44个县域农民 达地区。其主要特征是:农业资源较差,无主导的工业或服务业。 如辽西地区的北票市、建平县等。 2_2辽宁县域经济与其他省份县域经济的差异 人均纯收入均值 为8176.18元,城 一虽然2010年辽宁省44个县域GDP达8467.83亿元,较上 年增长26.31%,县域经济跨越式的发展其成为辽宁经济社会 镇在岗职工工资 数据来源:根据辽宁统计年鉴整理 发展的新增长极,但是县域经济长期以来都是辽宁经济发展的 一均值为26778.26 块“短板”,制约着辽宁全面振兴和全面小康,与同为沿海省 元:从2004年到2010年,辽宁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城 镇在岗职工工资均值6年间分别增长了129.20%、176%。这表 明.辽宁44个县(市)的农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水平 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适度提高收入水平有利于拉动国 内需求带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吸引资本,凝聚人力和财力。 -份的江苏、浙江、山东相比,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 首先是百强县数量上的差距。根据2011年8月发布的《第 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辽宁省仅有l0个,占辽宁省县域 总数的22.7%:全国百强县中江苏、浙江、tit东三省占的比例最 94— 苏东日:加快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大:江苏省29个,占江苏县域总数的58.O%;浙江省24个,占浙 江县域总数的41.38%;山东省26个,占山东县域总数的 28.57%。 农业经济 工作: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的生产企业和外贸出口企业, 要积极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 投入.国家银行新增支农贷款占新增各项贷款的比例不能低于 15%,优先安排农业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项 其次是百强县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的差距。根据《第十一届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10年 县域GDP,辽宁省为419.21亿元,与县域经济强省江苏、lh东的 目,切实增加对“三农”的贷款面,提高贷款投放额。要积极推荐 符合条件的县域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 3.3整合工业园区资源.发挥扩散及集聚效应 创建农业科技园区,以本地农产品为主要原料,发展以农 612.24、484.19亿元分别相差193.03、64.98亿元。 再从县域人均规模上来看,辽宁县域差距仍然很大。以 2008年为例.辽宁县域人均GDP为22211.32元,全国县域人均 表4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四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情况 GDP 为 省份 人几(万人) GDP(亿元) 1603098 .产品加工和服务基础的主导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辽 宁县域农副产品增值。农民增收。完成对乡村建设的资金、技 术、管理、信息等渗透。实现工业与农业的关联,有利于促进农 元.辽宁在 村经济发展。改变主导产业趋同、生产经营散乱而引起的市场 占有水平低及价格形成机制无优势的现状,辽宁县域经济发展 规划中应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品牌观念,善于发 全国排名第 7位资料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 .比 2007年有 掘本地区的优势。辽宁县域在园区建设中要统一规划,合理布 局,注重产业关联度与企业问的分工合作,延长产业链条,避免 所提高。县域人均GDP最高的省份是浙江省,为35268.84元, 辽宁与浙江相差13057.52元:辽宁县域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内收入为892.69元,全国平均值为2412.22元,辽宁在全国排 产业同构而出现的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 3.4加强区域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名第12位。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的37%,排在第1位的是上 海,为31658.92元。辽宁与上海相差30766.23元,仅相当于上 搞好县域经济不仅要在区域内部,更要在区域之外发展。 外向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 展县域经济,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而市场是开放的,县域经济 也必然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外向化县域经济要积极主动地融入 海的3%.与人均GDP最高的浙江也相差1301.23元,相当于浙 江的40.69%。总的来说,虽然辽宁县域的人均GDP已超过全国 平均水平.但是财政收入却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很大。2008年, 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县域是江苏省的昆山市,为218984.09 元,辽宁省人均GDP最高的县域是长海县,为46689.19元,仅 相当于昆山市的21.32%。由此可见.辽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 国内和国际统一的大市场,跳出县域的范围。在更大的区域内 进行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确立竞争优势。同时要牢固树立 开放性的思维和观念。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格局。这样通过区域问的合作产生缩小差距的协调机制,最终 实现优势互补、要素互换、取长不短,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3.5壮大民营力量.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3对策措施 3.1 切实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 改革开放的历程告诉我们:民营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 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 的快速发展,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就现在的形势 来看,县域工业发展的优势及路径选择,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 省市两级财政每年应在预算内安排一部分专项贴息资金, 扶持县域中小企业发展,培植县市骨干和支柱财源:建立财政 县城相对于城市地租比较低廉.可以通过接纳城市工业转移实 激励机制,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在财政资金投放上适当优 先:挤出部分财力帮助困难较大的县市消化部分财政赤字挂 现县域工业发展。二是以当地特产资源为依托,建立起以特产 加工为主的特产产业。三是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扩大产业链 帐;加大对县(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财政保运转确有困难 的地区,实行资金调度余额管理办法,允许县乡合理调用除扶 贫、社保、救灾、国债资金以外的部分专款保基本工资发放:适 当调低贫困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比例;逐步完善 和规范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财 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改进资金使用方式、扩大财政政策运 作空间,引导和启动社会资金的综合投入。 3_2各级金融部门要充分发挥投入的主渠道作用 要坚决贯彻择优限劣、适度扶持的原则,克服对发展县域 条,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3.6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创新人才引进及激励机制 通过不断研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制 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的企业家和高科技人才,为其提供投资 创业的优越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各地各企业实际合理运 用各种人才激励方法,留住人才,建立一支专业技术队伍、技工 队伍、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一 [1]孙雅静,关于辽宁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与思考【I].渤海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1):109-112. 经济的畏难情绪和借贷心理,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改制改组和依 法破产,运用信贷杠杆,活化不良贷款,积极做好呆帐坏帐核销 [2 J 陈旭南,扩大对外开放与促进辽宁县域经济发展问(下转P120) -95— 农业经济 也不对农村的低压电网进行维修和经营,由于在农村电力市场 上和最终的消费者打交道的是电工,而电工又是村委会雇佣的 工人,也没有对低 电网维护和经营的义务,尤其是村委会的 电上经常是几年就会更换,这样的情况下更不能保证低压电网 壅私f经}齐皇科技2012年第23卷第04期(总第291期) 果不树立商品和效益的观念,当外部竞争者增多的情况下尤其 是出现外资运营的情况下则会导致部分电力企业的倒闭 4.2树立竞争观念 在目前多种能源并存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力氽业只有依靠 自己的服务,价格和质量赢得未来的市场,建立一支完备的营 的长期运行稳定.但真IE符合拥有农村低压电网产权的是乡管 理站以及村委会,但乡管理站和村委会在进行电网维护时候并 没有尽到应有的义务 3.2农村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和落后的电力质量之间的矛盾 销队伍,目前核电能竞争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燃油和太阳能行 业,电能是一种没有污染的能源,在与其他能源竞争时要发挥 自身优势,不仅赢得目前的市场更要赢得未来的市场。 4.3树立服务观念 我国的农村电力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无法满足农 村用户的需求。农村电网供电市场长期以来相对较弱。电力网 络一直较工业用电来说相差较远.由于农村电力用户对电能质 在对农村电力市场进行开发时,要采用快速、有效、简便、 多样等手段提供优质的服务,尽可能的做到用电话来沟通.上 门服务的原则,注重服务质量和客户的满意度。 4.4灵活利用价格去开拓市场 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与比较落后的农村的供电市场产生了很 大的矛盾,设备相对比较陈1日,检修时间过长,农村变电所不够 合理等制约农村电力市场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尤其是l0KV 农村市场的用电方式也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目前的用电 客户种类比较多,尽量的减少企业的损失,尤其是在企业获利相 对较少的时候进行设备的检修,不干扰企业的正常的经营.对居 民和工业用电采取不同的价格方式,实行不同的计费方式。 4.5储备一只较强的营销队伍 负荷分配不均匀,使部分线路供电容易出现“阻塞”现象,在夏 天的供电高峰期经常会由于电力线路负荷过重出现断电现象. 公用变压器的布置非常少,供电半径太长等不利因素都是目前 农村供电出现的问题。 3.3农村电力市场服务意识极度缺乏 供电企业在选拔营销人员时标准要高,并且把企业的服务 意识作为营销的理念灌输给我们的营销人才。并提高营销岗位 的待遇;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对营销人员的教育培训。既要进行 营销理论的系统培训,又要在营销实践中加大考核力度。不断 选拔优秀的营销服务人员走上领导岗位。 4.6加快农村电力设施建设的力度.积极的完善农村电网 农村用电市场并不是遵循市场机制,由于用电的客户可以 选择的企业只有一家,因此,一些垄断思想使得我国农村对用 电户的态度较差.尤其是在一些用电户没按时间交清电费时采 取拉闸限电的措施.根本没有理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 系.当出现停电时根本不会通知用电户,也不会说明具体的停 电期限,有时候根本不按照相关的程序停电,甚至是一家用电 户维检修电路出现全村停电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不是 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损害了广大用电户的真正的利益.伴随着 用电质量的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使得 I广大的农村用电户觉得只是材料用的先进了一点,服务意识仍 然没有显著的提升。 目前的农村电网是比较薄弱的.现在我国正投巨资对农村 电网实施改造,农村供电企业要抓住机遇,既要保证质量还要提 高我国农村电力改造的科技含量,全面实施农村电网的改造,实 现农网的一体化管理,积极地开发农村有潜力的电力市场。对农 村用电客户,实施服务农村,顾客至上的原则,坚持以市场化为 导向,在保证广大农村用电客户满意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效益. 既为顾客提供较好的电能,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协 4以市场营销观念积极的开发电力市场 调统一,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用电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4.1 树立商品和效益观念 [1] 高海波.电力市场中的电价及其本质探析U].电网技术. 在商品市场上积极的用供求机制去调整营销战略.尽管目 前我国的农电市场是一个垄断阶段,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 的深人,在未来的时间会出现承包甚至是转包等一系列的运营 【2] 李瑞珍、李风荣,电力市场中实时电价的探讨U].电力学报. [3] 李科峰,农村电费收费模式改革探讨[硕士学位论文].西南财经 大学.2002. 机制,如果增加一部分运营商势必会增加竞争的力度,有了市场 的竞争就会使得价格有个均衡点,即供求机制决定的均衡点。如 作者简介: 邱雁庄,男,华北电力大学在职研究生。 (上接P95) 题的研究U].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02-103. 【3] 马占东,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及成因LJ].国土与自然 资源研究,2008(11:14-16. (10):26-27 作者简介: 苏东日(1972一)。女.汉族。辽宁省兴城市人,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葫 【4] 董雪、崔莹,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对辽宁省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 技。2008(24):281-283. 芦岛市分校农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综合改革。 [5] 胡世亮,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U].农业经济。2009 —120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