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扶掖(yè) 谮害(jiàn) 恁地(nèn) 强聒不舍(guō) ....B.拮据(jū) 诘难(jié) 朴刀(pō) 味同嚼蜡(jiáo) ....C.腼腆(tiǎn) 诓骗(kuāng) 恣睢(zī) 吹毛求疵(cī) ....D.怄气(òu) 抽噎(yē) 枘凿(ruì) 恪尽职守(g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项是 ( ) A.宽宥 游弋 顷家荡产 黯然失色 B.惊骇 劫掠 言简意赅 人迹罕至 C.漫延 惺忪 矫揉造作 眼花瞭乱 D.殒落 缄默 富丽堂皇 好意难确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星光璀璨,汉字是它的基石。 ....
B.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C.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令人流连忘返。 ....
D.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 B.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加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1 / 9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红衣青年仿佛一个完全的外行。
C.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 D.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6、下面五个句子被打乱了,结合上文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是一场苦旅,需要我们跋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的朋友,谁都会有,他们来过、又去过,也曾替换过 ②贴心的朋友能分享你的喜悦与秘密,也能分担你的哀愁与难题 ③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会像石子一样,慢慢地沉入记忆的长河
④回忆往昔,那时你才会领悟“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不容易” ⑤在你痛楚的时候,陪你一起静静地流泪
A.②⑤①③④ B.④②⑤①③ C.①②④⑤③ D.②⑤①④③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提困难,以“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杜甫《望岳》)
(6)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用鹤的形象,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刘禹锡《秋词》)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
2 / 9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
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⑧qiān 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⑩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同舍生皆被绮绣 .②一见辄能诵 .③喜从滑稽酒者游 .④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
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烨然若神人 秦王怫然怒 ..
B.心善其说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C.久而乃和 而聪明衰耗 ..
D.然负此自放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用斜线为下列句子断句,限三处。
每 阅 一 事 必 寻 绎 数 终 掩 卷 茫 然 辄 复 不 省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⑵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3 / 9
5.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蜗牛很“牛” 蒋骁飞
①在很多人眼里,蜗牛是羸弱的小动物,它们行动迟缓、不堪一击,遇到天敌,几乎只能坐以待毙。然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随处可见其踪影,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一个种群能如此繁盛,一定与其强大的适应力有关。其实,在适应环境方面,蜗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
②蜗牛足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被称为活板,就相当于蜗牛壳的大门。蜗牛一旦预感到危险,就会把自己的身体缩回蜗牛壳中,用活板封住蜗牛壳的口,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直到它感觉到警报解除,才会再次出来活动。那么蜗牛在壳中一次能待多久呢?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躲在壳里的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的程度,仅仅能维持呼吸、循环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
③在日本,有一种叫蚤蜗牛的蜗牛,它们可以“迁徙”——从一座岛屿迁移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另一座岛屿上。大家都知道,蜗牛行动极其迟缓,每天的生活区域通常只有几平方米,蚤蜗牛难道能借助什么神秘力量“飞”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④科学家最终揭开了谜底。有一种叫暗绿绣眼的鸟特别喜欢吃微小的蚤蜗牛,但有一小部分的蜗牛被鸟吞食之后,能忍受住鸟儿的消化液,最后随粪便被鸟儿排出体外而逃生。日本研究人员裕也一郎说:“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受到地域限制的无翼陆生无脊椎动物,尤其是蜗牛为什么能够迁移到很远的地方?也许通过以下解释可以揭开这个谜底—
4 / 9
—它们借助鸟儿的足、肠胃,抑或是龙卷风,被散布到更加广阔的区域。”动物的消化液腐蚀性极强,能将钢铁溶化,一些看似弱不禁风的蜗牛却能在其中安然无恙,并借助“鸟的翅膀”成功地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生存策略。
⑤在我们的意识中,快速、攻击、凶猛是强者的象征,但自然界的逻辑似乎并不如此,不然,缓慢、羸弱、渺小的蜗牛为何也能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生生不息?
(选自2018年第4期《思维与智慧》)
1.结合全文来看,蜗牛的“牛”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析其作用。
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
3.第④段画线句“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去掉?请简析原因。
4.读完本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呵护生命
耶鲁大学做过一个实验:摆放一株植物,让一个人正常地从植物旁走过,植物没事;再让另一个人拿着斧头做要去砍植物的样子,然后走掉。结果仪器检测出植物的脉冲电流有明显的变化:每当这个“正常人”走过,曲线平静,“凶手”走过,曲线波动大。一株植物,尚且如此敏感,有爱恨情仇,何况人呢?
迪拜建造摩天大楼和新城的时候,对一波一波的海浪冲击,须有良策:既要阻挡海浪对人工堤岸的冲刷,又要不阻挡海水的流动。
经过实验,建造了很多两个镰刀形对接但口子错开的环形防波堤。建成后,效果不错。不过,似乎海浪对沙子的冲刷稍大一些,如果长期冲刷,沙子会堆积在堤岸,越积越多。工程师想了一个办法,在海底堆积固体,减缓冲刷力。放什么固体呢?不是水泥墩,而是原状的大石头。他们从很远的山区开采出大石头,载重车一辆辆运来,挖掘机“扑通扑通”倒入海里。工程虽缓慢,但后来的效果
5 / 9
非常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不久之后,出现了一个奇迹:大石头与海沙间,长出了嫩嫩的海草,随水摇摆,更惊喜的是,有了海洋小动物,五颜六色的小鱼游来游去。这就是说,扔进大石头,意外改变了海底的生存环境。
北美加州西部落基山的森林里,生长着珍贵的红杉木。树很高大,最高的达110米。树龄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都有,树干红棕而粗壮,枝叶茂盛,浓荫蔽日,宛如童话世界。近年来,已成了一道风景,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但人们行走于林中,有一个隐患:树高处的枯枝会跌落,伤及行人、车辆和物品。
森林工作人员便想了一个办法,用望远镜巡视观察可能要跌落的枯枝,用升降绳索上去,电锯锯掉枯枝。再用绳索把锯断的枯枝慢慢吊下来。这个过程要花5~10分钟。吊到地面,落稳当,解开绳索,抬掉枯枝,绳索上升,再去吊另一根枯枝。这么“窝工”,为什么?他们说,树冠下有好多生命:搭窝的小鸟、蹦跳的松鼠、繁忙的昆虫、鲜嫩的花草,扔下枯枝会砸伤它们的。
东欧与俄罗斯交界处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种浅灰色翎毛带斑点的鸳鸯。雌鸳鸯孵蛋时,为了安全,要飞到十几米高的大树的树洞里孵化。一个月后,小鸳鸯就破壳出世了。在这温暖的窝里,小鸳鸯一般待一天,就要离开,因为肚子饿了。
这时,小鸳鸯将有一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考验:飞到地面去。但窝巢距离地面十几米高,小鸳鸯不会飞,怎么到达地面呢?只见鸳鸯母亲站在树洞边,“嘎嘎”叫几声,挪动脚步,察看地面,张开翅膀飞下来,边飞边滑翔,稳稳地落在厚厚的落叶上。它站稳,仰头看着树洞边的小鸳鸯,开始“嘎嘎”地叫唤。
第一只小鸳鸯学着母亲的样子,边“飞”边滑翔下来。娇小的身体在空中摇摇晃晃,快接近地面,身体已经失去平衡了。但因身体轻盈,双翅展开着,虽颤颤悠悠,下降速度却慢,而落叶很厚,足有一尺多,它的身体栽进去,溅起树叶,像人跳入蹦床被弹起来。
飞落成功了!它站起来,兴奋地跑向母亲。第二只,第三只……一只只安全地降落到落叶中了。母亲领着它们朝河边行进,半个小时后,欢快地进入河水。
落叶,一片片落叶,谁又能想到堆积千百年,结成一床厚厚的棉被,接受小鸳鸯的新生?而林场工人,知道这个秘密,从不清扫落叶,有时还加厚落叶。
在生活中,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一个细节、一个物件都留意一
6 / 9
点儿,说不定就是一个呵护生命的惊喜。
1.文章写了几件“呵护生命”的事件,请加以概括。 2.文章用耶鲁大学的“植物实验”开头,有什么作用?
3.文章所写事件范围广、跨度大,遍布几大洲;事例取材也丰富、多样,涉及到建筑、树木、鸟类等几个方面。文章的这一特色,对你的写作有何启发?请谈谈你的认识。
4.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具有怎样的作用?
四、写作题(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以“唱给 的赞歌”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④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要求:①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③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7 / 9
参考答案:
一 B B C A B D
(1)芳草萋萋鹦鹉洲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学而不思则罔 (5)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二
1.被同“披”,穿着 就 交往 大概,恐怕 2.A
3.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4.⑴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⑵年长后容易忘记,也许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
5.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减退,用勤奋来弥补。 三
1.分布广,数量多,适应环境能力强,自我保护能力强。
2.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运用具体而准确的数字,准确有力的说明了躲在壳里的蜗牛躲在壳里的时间之长,自我保护能力之强。 3.不能去掉,“大约”是表示不确定,说明经过鸟消化后仍然有活着的蜗牛,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可从“适者生存”“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角度来谈。
8 / 9
1.①迪拜建摩天大楼,在海底堆积大石头,改变海底生存环境;②北美加州西部洛基山,锯掉枯枝,保护生命;③东欧与俄罗斯交界的森林里,林场工人保护小鸳鸯。(能说清基本事件,意思到即可。)
2.①耶鲁大学的“植物实验”,创意新奇,诙谐有趣,以此开头,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为下文列举事实,论述观点做好了铺垫;③这个实验,也与标题“呵护生命”暗合,可谓开篇扣题。
3.对我写作的启发:在写作说理性文章的时候,要尽可能多地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材料,使说理真实有力,不至于偏颇空泛。(意思到即可) 4.表达方式:议论、抒情。作用:①概括上述事件,明确表达自己“我们对这个世界……呵护生命的惊喜”的观点。②照应标题,总结全文,使得文章结合完整严谨。(意思到即可)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