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下列食品运用发酵技术的是( )
①葡萄酒 ②地瓜干 ③甜面酱 ④老酸奶 ⑤火腿肠 ⑥豆腐.
A. ①③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⑥ D. ②④⑥
2.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食物,人仍可以存活几周;如果没有空气,人可能连几分钟都
无法生存。人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氮气含量减少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3. 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
吸等来缓解,原因是( )
A. 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 C. 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 B. 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 D. 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
4. 下面是人体四种生理过程的流程表达式,其中错误的是( )
A. 人在平静时吸气: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 B. 人体的肺循环路线:右心室→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左心房 C. 尿素排出体外经历的结构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 D. 受精卵在人体内生长发育经历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5. 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的“工程
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 “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C. “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D. 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细菌细胞内得到了成功表达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6. 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
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红色,dd,Dd 或 DD B. 黄色,dd,Dd 或 dd C. 红色,Dd,Dd 或 dd D. 黄色,Dd,DD 或 dd
1个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是7. 人受精卵完成一次分裂的过程中,( )
A.
B. C.
D.
8. 看电影是良好的体闲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刚进电影院时,感觉伸手不见五指的原因是瞳孔较大 B. 黑暗中不小心碰到其他物体迅速收腿是简单反射
C. 光线进入眼睛的次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D. 电影情节使人感动得流泪,这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复杂反射
9. 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害虫已能进
化出很强的抗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和加强便产生了抗药性 B. 害虫在争夺食物和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
第1页,共24页
C. 农药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抗药性害虫数目逐渐增多 D. 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了抗药性
10.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组成的多道防
线。下列免疫物质中( )
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②血液中的溶菌酶③唾液中的溶菌酶 ④水痘抗体. A. ①②属于第一道防线 B. ①③属于第一道防线 C. ②③属于第二道防线 D. ②④属于第三道防线 11. 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 B. 白酒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 制作酸奶时,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 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杂菌繁殖 12. 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
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 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B. Ⅰ叶肉细胞、Ⅱ叶绿体、Ⅲ线粒体 C. Ⅰ种子植物、Ⅱ孢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D. Ⅰ内分泌腺、Ⅱ垂体、Ⅲ肝脏
13. 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湘潭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
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 ) A. 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 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变异性 C. 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
D. 由环境条件引起甜度的变化不遗传
14. 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分别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进行 B. ②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 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要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D. ①②过程均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5.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 在较浅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一定比在较深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髙等 C. 同源器官是生物进化在解剖学上的重要证据 D.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6. 下列谚语或成语与对应的生物学解释不相吻合的是( )
A.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变异现象 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C.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 大树底下好乘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7. 如图表示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第2页,共24页
A. 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 B. 45℃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 C. 60℃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 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18. 某农科所培育出了甲、乙两种花生,取甲、乙果实各40个,对其长轴长度进行测
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长轴长度(毫18 20 米) 甲的数量(个) 0 0 乙的数量(个) 3 7 22 1 10 24 3 10 26 6 5 28 10 2 30 10 2 32 5 1 34 3 0 36 2 0 A. 甲、乙两种果实的长轴长度均存在个体差异 B. 所有乙果实的长轴长度均大于甲果实的长轴长度
C. 表中最后1列数据表示,长轴为36毫米的花生果实,甲有2个,乙有0个 D. 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与乙果实的差为5.8毫米
19. 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试管婴儿”在本质上相同的是( )
A. 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
B. 将葡萄的枝条插入土壤后生根成活 C. 利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后代
D. 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
20. 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3只小狗,对甲、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
丙狗不做处理.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如表(单位:微克/100毫升血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甲 5.8 乙 0.1 丙 6 0.1 2.8 3 A. 甲狗切除了甲状腺,乙狗切除了胰腺 B. 丙狗在实验中作对照 C. 甲狗、乙狗均发育停滞
D. 甲狗发育正常,乙狗生长停滞
21. 松、竹、梅都有不畏严寒的高洁风格,因而被誉为“岁寒三友”,得到古今文人的
广泛赞美。下列关于它们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能够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 B. 松的种子裸露,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 竹和梅的叶片都具有网状叶脉,茎中都具有形成层,能不断地长粗 D. 竹由地下茎生出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竹子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第3页,共24页
22. 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
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 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D. 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
23.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分子生物学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 B. 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C. 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
D. 对几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就能总结出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 24. 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图中含氧丰富
的血管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甲、乙、丙 25. 大蒜素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下列关于我市名优特产-花官大蒜的描述,正确
的是( )
A. 大蒜良好的品质既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 B. 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C. 不同品种的大蒜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
D. 大蒜含有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6.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达,
正确的是( )
A. 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 B. 菩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C. 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色后呈
黄白色
D. 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汽熏蒸黄白色的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
光部分不变蓝
27.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千焦),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4页,共24页
A. 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 B. 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 C. 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28. 近期美洲出现了一种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虫媒病,病原体为塞卡病毒(Zika
Virus).我国科学家现已证明,塞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有直接关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 B. 塞卡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C. 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D. 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
29. 如图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 A中的血压来自心脏的左心室 B. 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
C. A中的血液是静脉血,C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D. 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30. 研究发现,人的酒量大小与基因有关。若体内缺乏某种显性基因(用R表示),会
导致酒精的彻底分解受限而易脸红,这样的人酒量较小,那么( ) A. 该事例表明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DNA片段 B. 喝酒不易脸红的人能够产生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 C. 喝酒易脸红的人的子女体细胞中至少有一个基因r D. 若某人喝酒易脸红,则其父母必有一方喝酒易脸红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31. “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
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
(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
[______]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_____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______
第5页,共24页
形成视觉。 (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_____反射。
(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
[______]______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_____状态,胸廓上下径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
(5)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5.0分)
32. 中小学积极践行“阳光体育”活动,尤其是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班班有特色,人
人都参与”,朝气蓬勃的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1)“阳光体育”活动需要氧气和能量。甲图中a、b、c、d、e表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b过程氧气经过______作用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______结合运输到组织
______进入血液,细胞。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______】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为运动提供能量。
(2)运动一段时间后,皮肤的______会产生汗液由甲图d过程排出,甲图中标明的排泄途径还有______条。
(3)运动中还要加强自我保护。某同学不小心创伤了前臂,乙图中根据出血状况,A是______出血。
(4)“阳光体育”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______。
(5)运动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关节的灵活性与______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以及______分泌的滑液有关。阳光下,皮肤能合成______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的发育。
33.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是生态系统
的重要成员,认识并研究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意义。
(1)春夏时节,我们到崂山游玩,可以在阴湿的溪流边看到矮小的苔蘚植物,在丛林中还能发现很多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与梅和竹相比,松的主要特征是______。
(2)扇贝、梭子蟹、黄鱼是青岛市民餐桌上常见的
美味海蟹,某同学对这三种动物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分类,将动物分类群①和类群②的依据是______。
(3)蚂蚁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其发育过程是______。蚂蚁和青蛙在生殖上的相同特点是:______。
第6页,共24页
蚂蚁的群体内部有负责生殖的蚁后和雄蚁,有负责觅食、筑巢、照料卵和幼虫等工作的工蚁还有专门保卫的兵蚁,这体现了社会行为的哪方面特征?______。 (4)在我们身边还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这些生物在生物圈中最重要的作用是______。
34. 如图是被子植物繁殖过程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花的结构中______(填图中数字)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校园里的柳树每年春天长出的新叶,是由芽中的______发育来的。
(2)图中的花有艳丽的花冠,可推断该植物传粉需要借助______;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是异花传粉,与自花传粉植物相比,异花传粉植物的优越性是______。 (3)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中,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由胚珠中的[______]______受精后发育而来。种子萌发后,细胞经过______形成各种组织、器官。贯穿植物体六大器官的组织是______。
(4)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将同种植物的100粒种子平均分成两组进行实验,培养温度和实验数据如表:
项目 每天累计萌发的种子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9 4 12 7 20 10 30 14 40 20 45 28 48 38 50 50 实验组(25℃) 对照组(18℃) ①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温度外的其他培养条件应相同,特别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______等。
②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35. 近年来,我市部分蔬菜种植基地构建了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模式,该
模式是将沼气池、养猪、大棚蔬菜栽培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人处于第______营养级;沼气池中绝大部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
(2)将大气中的碳转化为生产者体内的碳是通过蔬菜______实现的,请写出表示该生理活动的反应的式:______。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目的是______。
(3)超市里我们经常看到无子西瓜,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而导致不能产生种子,则这种变异属于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4)西瓜变质后容易招引果蝇,果蝇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①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A.或A.表示)取一对灰身的果蝇培养,子代果蝇中既有灰身也有黑身,则这一对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第7页,共24页
②某同学捕捉到一只灰身雄果蝇,为确定该果蝇的基因组成该同学设计了两种方案:
第一种:从上述实验的子代果蝇中随机取一只灰身雌果蝇和这只果蝇杂交。 第二种:从上述实验的子代果蝇中随机取一只黑身雌果蝇和这只果蝇杂交。 你认为第______种方案是可行的,请简述否定另一方案的理由______。
第8页,共24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①酿制葡萄酒要用到酵母菌,运用了发酵技术;
②地瓜干、⑤火腿肠、⑥豆腐等都不是发酵食品,没有运用发酵技术; ③甜面酱要用到霉菌,运用了发酵技术; ④老酸奶要用到乳酸菌,运用了发酵技术; 因此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有①③④。 故选:A。
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
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2.【答案】C
【解析】解:①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所以呼出的气体温度升高,故①正确; ②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水产生,因此呼出的气体水分增加,故②正确;
③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氧含量减少,故③错误;
④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但是氮气含量基本不变,故④错误; ⑤人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有二氧化碳产生,因此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故⑤正确。 因此,①②⑤叙述正确。 故选:C。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环境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掌握人体内发生的两个气体交换,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3.【答案】B
【解析】解: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在短时间内突然从低海拔上升至高海拔处,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造成不适。需要张大嘴做咀嚼运动,并大口吞咽空气,这样做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解除不适。因此,“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 故选:B。
咽鼓管是咽与鼓室相连的通道。鼓膜外通过外耳道与外界相通,鼓膜内(中耳的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口腔相通。
第9页,共24页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这样保护鼓膜的原因。 4.【答案】B
【解析】解:A、人在平静时吸气时: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A正确;
B、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B错误;
C、尿素排出体外的主要过程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尿道→尿液,C正确;
D、生殖的过程是两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而“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胚胎→胚泡→胎儿→新生儿”是个体发育的过程,D正确。 故选:B。
(1)人在平静时吸气时: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人在平静时呼气时:胸廓缩小→肺回缩→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出肺。
(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即肺循环的流程图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3)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尿素是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而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尿液通过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即尿素排出体外的主要过程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4)生殖的过程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运动、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胚胎发育过程。 5.【答案】B
【解析】解:A、科学家把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了能够生产生长激素的“工程菌”,因此“工程菌”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A正确;
B、“工程菌”生产生长激素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基因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能遗传给后代,B不正确;
C、“工程菌”生产的生长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C正确;
D、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在细菌细胞内得到了成功表达说明基因控制性状,D正确。 故选:B。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6.【答案】B
【解析】解: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是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
“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形成种子胚的遗
第10页,共24页
传图解如图:
,
从遗传图解看出,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Dd或dd。所以“若将红色番茄( 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Dd或dd。 故选:B 故选:B。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则红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果皮黄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
(3)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成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果皮或种皮的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 7.【答案】A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变化曲线如题干中的A所示。 故选:A。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如图:
第11页,共24页
(2)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 8.【答案】A
【解析】解:A、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刚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黑,什么都看不到,是由于光线弱,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物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眼球的瞳孔变大的缘故。A错误。 B、黑暗中不小心碰到其他物体迅速收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是人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B正确。
C、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视觉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C正确。
D、被电影情节感动的流泪,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A。
(1)眼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眼球的结构如图:
(2)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
第12页,共24页
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视觉的形成过程以及反射的类型。 9.【答案】C
【解析】解: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可见C正确。 故选:C。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害虫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10.【答案】C
【解析】解:①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属于第一道防线,②血液中的溶菌酶和③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④水痘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故选:C。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图: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
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等。 11.【答案】C
【解析】解:A、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而不是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故不符合题意;
B、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C、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然后冷却。再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乳酸菌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容器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最后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培养1天。故符合题意;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
第13页,共24页
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发酵。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冷藏食物不易变质的原因,发酵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2.【答案】B
【解析】解:A.DNA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基因与DNA是包含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故该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
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存在于叶肉细胞中的细胞器,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并列关系。故该选项符合图示关系。
C.种子植物中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故该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 D.肝脏不属于内分泌腺,故该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基因;叶肉细胞、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类群和内分泌腺之间的层次关系。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 13.【答案】D
【解析】解: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又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因此,题干中“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大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泰安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的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D。
此题考查的变异的类型,解答时可以从变异原因和类型方面来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类型和原因。 14.【答案】D
【解析】解:A、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所有的活细胞,有光无光都能够进行,A错误;
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错误; C、因为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应该促进光合作用①,减弱呼吸作用②.C错误;
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D。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第14页,共24页
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
要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内容考查的较多,应熟练掌握。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15.【答案】B
【解析】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
B、简单、低等的生物化石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少(不是没有),而复杂、高等的生物化石多,B错误;
C、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C正确;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思考解答。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16.【答案】D
【解析】解: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A正确;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大鱼、小鱼分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是捕食关系,B正确;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 D、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 故选:D。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等几种方式。 (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能影响环境。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解释、 17.【答案】A
【解析】解:A、通过图示可以看出酵母菌发面时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A正确; B、通过图示可以看出45℃时放出二氧化碳量与30℃时放出二氧化碳相同,发面效果相同,B错误;
C、通过图示可以看60℃的环境中酵母菌还能存活,但活动量很低,C错误;
D、发面过程中如果密封,当氧气量耗尽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也会产生酒精,D错误。
故选:A。
如图表示的是利用酵母菌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从0℃开始随着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碳产生量逐渐升高,37℃左右时二氧化碳产生量最高,后随着温度升高二氧化碳产生量逐级减少,60℃以后酵母菌停止活动。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要学生掌握酵母菌发酵的原理以及识图能力。 18.【答案】B
第15页,共24页
【解析】解:A、如甲乙两个品种之间存在着的长轴长度差异就叫做变异,同一品种之间存在着的长度差异也叫变异。A正确;
B、从对甲和乙两个品种的花生种子的长轴长度进行抽样测量的数据来分析,品种甲种子颗粒普遍较品种乙要大,B错误;
C、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长轴为36毫米的花生果实,甲有2个,乙有0个,C正确; D、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22+24×3+26×6+28×10+30×10+32×5+34×3+36×2)÷40=29.1mm
3+20×7+22×10+24×10+26×5+28×2+30×2+32)乙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18×
÷40=23.3mm
两者的差是29.1-23.3=5.8mm,D正确; 故选:B。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分析图表及掌握变异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答案】D
【解析】解:ABC、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将葡萄的枝条插入土壤后生根成活和利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ABC错误。
D、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为有性生殖,D正确。 故选:D。
(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3)常说的试管婴儿是设法使精子与卵子在体外相遇并受精.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明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即能正确答题. 20.【答案】B
【解析】解:通过分析此实验表中的数据可知,丙不做任何处理,甲乙分别切除某种内分泌腺,因此丙组是对照组,甲乙是实验组。乙组的小狗生长激素含量过低,切除的是垂体,甲组的小狗甲状腺激素过少,因此甲组切除的是甲状腺。乙组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乙组的小狗会生长缓慢,发育正常;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甲组的小狗会发育迟缓,生长停滞。可见B正确。 故选:B。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结合分析本探究中的表格数据,即可解答.
21.【答案】C
第16页,共24页
【解析】解:A、松、竹、梅都是种子植物,都能够产生种子,故不符合题意。 B、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种子是裸露的,故不符合题意。 C、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梅是木本科双子叶植物,叶脉为网状脉,其茎内的维管束中有形成层,形成层是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茎加粗;竹子为禾本科单子叶植物植物,叶脉是平行脉,虽然是木质的,但其只有节部居间分生组织,茎长高的速度很快,但茎不能无限加粗,故符合题意。
D、竹子的地下茎--竹鞭上能形成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的竹子,是用茎进行的营养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绿色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和繁殖后代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据此答题。
“岁寒三友”中的松是裸子植物,竹、梅是被子植物。 22.【答案】B
【解析】解:A、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图中有好氧细菌,因此表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正确;
B、图中表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不能表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错误;
C、绿光处好氧细菌少,表明绿光处氧气少,因此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D、光照不同处好氧细菌的多少不同,表明光照不同产生的氧气不同,因此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正确。
因此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故选:B。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3)图中好氧细菌多,表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好氧细菌少,表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少。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对照试验的特点。 23.【答案】D
【解析】解:A、科学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比较不同生物同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研究发现:生物之间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小,亲缘关系越远。A正确。
B、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某些器官在基本结构、各部分和生物体的相互关系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彼此相同,因此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B正确。
C、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C正确。
D、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由鱼类的一心房一心室,到两栖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到爬行动物的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安全的隔膜,再到鸟类和哺乳类的两心房两心室。因此由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可知,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因此,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D错误。
第17页,共24页
故选:D。
1、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别就越大。
2、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3、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4、各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能直观说明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趋势。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注意灵活答题。 24.【答案】B
【解析】解:乙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甲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丙是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动脉含氧丰富。 故选:B。
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注意: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相适应的特点。 25.【答案】A
【解析】解:A、大蒜良好的品质既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有关,正确;
B、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都是同一个物种,这体现了生物基因的多样性,而不是物种的多样性,错误;
C、不同品种的大蒜都是同一个物种,因此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错误; D、大蒜含有的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中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它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等都是根吸收的,错误。 故选:A。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也受环境影响。
(2)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三层次的内容,即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大蒜有紫皮、白皮、红皮等不同品种都是同一个物种。 26.【答案】D
【解析】解:A、当时范•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他当时不知道,增重的物质除了部分来源于水以外,主要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错误;
B、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B错误; C、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避免叶绿素影响显色效果。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脱色时要隔水加热,C错误;
D、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D正确。 故选:D。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动力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进行探究性实验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第18页,共24页
关键是熟悉相关实验的方法步骤。 27.【答案】D
【解析】解:A、并不是营养级越低个体数量越多,如在食物链:松树→松毛虫→鸟中,松树的数量会少于松毛虫的数量。故A错误;
B、丙的能量来自于乙的一少部分,乙的能量来自于甲的一少部分,二者的能量之和少于甲的能量,因此与甲的能量不相等。故B错误;
C、在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率为10%-20%,因此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多。故C错误;
D、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200,第三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30,因此第二营养级
200×100%=15%.故D正确。 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
故选:D。
(1)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2)生态学上把食物链中的各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率在10%-20%之间。
100%。 计算方法为:能量传递率=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该题考查了能量流动的知识,属于高中范畴,要把握好两点:一是明确物质和能量的方向是单向性的,另一个是能量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28.【答案】D
【解析】解:A、抗生素主要是杀菌,而这种虫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种虫媒病,错误;
B、塞卡病毒寄生在动物的活细胞内,因此属于动物病毒,而不是属于细菌病毒,错误; C、为了预防该传染病,要尽量消灭蚊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保护易感人群,错误;
D、患者和塞卡病毒的携带者都是该病的传染源,正确。 故选:D。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根据寄生生物的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以及病毒的分类。 29.【答案】C
第19页,共24页
【解析】解: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A、A肺动脉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右心室,A错误;
B、A是肺动脉,C是肺静脉。与A相比,C管壁薄,弹性小,B错误; C、A肺动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C肺静脉中的血液是动脉血,C正确; D、B段是肺部的毛细血管,D错误。 故选:C。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以判定A段是肺动脉,B段是肺部的细血管,C段是肺静脉。 认真识图,可找出其中的规律来轻松掌握。 30.【答案】C
【解析】解:若体内缺乏某种显性基因(用R表示),会导致酒精的彻底分解受阻而易脸红,这样的人酒量较小。由此可见:喝酒易脸红的基因是rr。 A、该事例不能表明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DNA片段,A错误;
B、喝酒不易脸红的人的基因是RR或Rr,可见喝酒不易脸红的人能够产生一种配子或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喝酒易脸红的基因是rr,只能够产生一种的配子,B错误; C、喝酒易脸红的基因是rr,其子女体细胞中至少有一个基因r,C正确;
D、喝酒易脸红的基因是rr,其父母的基因可能都是Rr、Rr,都表现为喝酒不易脸红,D错误。 故选:C。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31.【答案】(1)2 晶状体;视网膜;视觉中枢 (2)复杂 (3)3耳蜗
(4)舒张;升高 (5) a→b→c→d→e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视觉的形成过程,复杂反射的特点,听觉的形成,肺通气的过程,反射弧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复杂反射的特点,肺通气的特点,反射弧的组成和传递途径,结合图进行分析。 【解析】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第20页,共24页
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2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复杂(条件)反射。
(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3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4)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胸廓上下径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升高。
(5)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缩手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a→b→c→d→e。 故答案为:
(1)2 晶状体;视网膜;视觉中枢 (2)复杂 (3)3耳蜗
(4)舒张;升高 (5) a→b→c→d→e
32.【答案】气体扩散 血红蛋白 A 吸收 汗腺 2 动脉 社会适应能力 关节软骨 关节囊 维生素D
【解析】解:(1)根据分析可知:图甲中a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的过程;b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是组织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d表示废物由皮肤排出,e表示尿液的排出过程。其中b过程中氧气经过气体扩散作用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组织细胞。b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c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a]吸收作用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 (2)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真皮下是皮下组织,皮肤有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附属物。汗腺是形成汗液的器官,由甲图d过程排出。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甲图中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b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e泌尿系统排出尿液(水、无机盐和尿素)、d皮肤排出汗液(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甲图中标明的排泄途径还有2条。
(3)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图丙中A是动脉出血,B是静脉出血,C是毛细血管出血,题干某同学不小心创伤了前臂,并立即去医院救治,应是A,因为血液呈喷射状,属于动脉出血,应立刻去医院救治的出血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4)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入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5)关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以润滑关节软骨。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关。动促进青少年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如运动会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其灵活性与乙图中
第21页,共24页
的阳光下皮肤能合成维生素D,促进了人体对钙的吸收,有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 维生素D的前体(生成维生素D的原料)胆固醇存在于皮肤中,当阳光直射时会发生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3,D3分子被运送到肝脏并且转化为维生素D的另一种形式25位单脱氧胆固醇,这种形式的效用更大。
故答案为:(1)气体扩散 血红蛋白 A.吸收 (2)汗腺 2 (3)动脉
(4)社会适应能力
(5)关节软骨 关节囊 维生素D
b是肺泡与血液(1)从图甲可以看出a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的过程;
的气体交换,c是组织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d表示汗液由皮肤排出,e表示尿液的排出;
(2)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3)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
(4)血管有三种: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包扎急救。静脉出血应该在远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只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即可。
(5)健康是指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解答。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这就要求我们对于相关的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33.【答案】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 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有无脊柱 受精卵→幼虫→蛹期→成虫 变态发育 各个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解析】解:(1)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与梅和竹相比,竹的主要特征是种子外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2)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如蚯蚓、昆虫等。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在陆地环境中的蜗牛,生活在海洋环境中的乌贼、鲍鱼、扇贝、牡蛎等。(3)蚂蚁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4个时期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青蛙的发育特点是变态发育,因此蚂蚁和青蛙在生殖上的相同点都是变态发育。蚂蚁的群体内部有负责生殖的蚁后和雄蚁,有负责觅食、筑巢、照料卵和幼虫等工作的工蚁,还有专司保卫的兵蚁,这体现了各个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的特征。(4)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答案为:(1)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2)有无脊柱
(3)受精卵→幼虫→蛹期→成虫;变态发育;各个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第22页,共24页
(4)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1、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 2、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4、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明白动植物的分类依据和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4 胚芽 昆虫 后代往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8 卵细胞 分裂、34.【答案】
分化 输导组织 水分、空气 种子在25℃时比18℃时更容易萌发
【解析】解:(1)花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属于器官,植物完成传粉与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发育情况为:
,
可见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且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2雄蕊和4雌蕊(合称花蕊)。种子中的胚芽发育为茎和叶,胚根发育为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柳树每年春天长出的新叶,是由芽中的胚芽发育来的。
(2)虫媒花的特征是:花朵大而有颜色鲜艳的花冠,具有特殊气味(如具芳香的气味或臭味)及甜美的花蜜,花粉粒少且大、表面不平、具各种沟纹,突起成刺。所以此花属于虫媒花,借助昆虫传粉。异花传粉与自花传粉相比,是一种进化方式。因为异花传粉的花粉和雌蕊来自不同的植物或不同花,二者的遗传性差异较大,受精后发育成的后代往往具有较强大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3)双子叶植物内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内,子叶是由卵细胞受精后发育的。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就是细胞分化。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种子萌发后,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
(4)①除温度外,水分也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②从数据可以看出:该种子在25℃时比在18℃时更容易萌发。 故答案为:(1)2、4;胚芽;
(2)昆虫; 产生的后代往往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3)8卵细胞;分裂、分化; (4)①水分、空气;
②该种子在25℃时比在18℃时更容易萌发。
图中:1是萼片,2是雄蕊,3是花瓣,4是雌蕊,5是子房壁,7是极核细胞、8是卵细胞。
结合一般探究实验的步骤进行类比解答即可。
第23页,共24页
35.【答案】2、3 分解者 光合作用 实现能量
Aa 二 上述实验的子代果多级利用,使能量充分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可遗传 Aa×
蝇中灰身雄果蝇的基因不确定,可能是AA或Aa
【解析】解:(1)图中,人吃蔬菜属于第二营养级;人还吃猪肉,因此人又属于第三营养级。所以人处于第2、3营养级。沼气池中的绝大部分生物是腐生生物,主要靠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将大气中的碳转化为生产者体内的碳是通过蔬菜的光合作用实现的,表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式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
沼气池的目的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充分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3)可
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而导致不能产生种子,则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4)取一对灰身的果蝇培养,子代果蝇中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说明灰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并且这对灰色果蝇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它们的基因组成都是Aa; 因为随机选取的子代灰身雌果蝇的基因组成有可能是AA,这样的话无论捕捉到的灰身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他们的后代均表现灰身,无法确定其基因组成,所以应选用黑色的雌果蝇进行杂交。 2、3 分解者故答案为:(1)(2)光合作用
实
现能量
多级利用,使能量充分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3)可遗传
Aa;②二 上述实验的子代果蝇中灰身雄果蝇的基因不确定,可能是AA或(4)①Aa×
Aa。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产者植物是第一个营养级,直接吃生产者的初级消费者动物是第二个营养级,吃初级消费者的动物是第三个营养级,…。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5)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社会行为的特点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
第24页,共2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