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例分析偏误的来源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即第二语言学习者所形成的与母语和目的语两者都不相同的个人独特的语言系统。偏误分析认为偏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这些偏误的来源归结为语际迁移、语内迁移、学习语境、交际策略和文化迁移。
一、语际迁移,即母语知识向目的语迁移。
母语(或第一语言)的负迁移会产生偏误,就外国人学汉语为例,主要指学生受母语或第一语言的影响,把母语或第一语言的某些语法规则搬到汉语里。
例如,学生在回答否定形式的是非问句时,由于受到英语的影响,时常把否定和肯定回答搞反。
如:(1)“你不去逛街吗?”——*“不,我不去。”(“是,我不去。”)。
(2)“你没见她吗?”——*“是,我见到她了。”(“不,我见到她了。”)。
又如:(1)*“我们的校园很大和很漂亮。”(又大又漂亮)。
(2)*“他汉语说得清楚和流利。”(又/既清楚又流利)。
(3)*“我们大家唱歌和跳舞。”(又唱歌又跳舞)。这是把英语“and”的用法套用在汉语上而造成的偏误。
另外,学生在使用“也”、“就”、“都”、“才”等副词时,也可能由于受到母语(或第
1
一语言)的干扰而用错位置。
二、语内迁移,也称语内干扰
语内迁移指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目的语内部规则相互迁移。这种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主要是过度泛化,即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则错误地或不完整地归纳和学习造成的结果。这种偏误很可能是由一个目的语规则对另一个目的语规则产生的影响而造成的。
例如:(1)尽量不应该把两个人相比。(应该——要)
(2)他们不要伤害走路的人。(要——愿意)
这种混淆汉语助动词的句子并不是母语干扰造成的,而是由于不能正确的区分目的语规则的细微差别造成的。
又如:(1)*“我比他很高。”
(2)*“她的房间很干干净净的。”
(3)*“她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4)*“老师说得很清清楚楚。”等
这些句子的偏误是副词“很”的过度泛化造成的,应删去“很”。
又如:(1)*“我每天早晨一个小时锻炼。”
2
(2)*“他今年两次去了上海。”
(3)*“我们好几天在那儿玩。”
这些句子为状语的过度泛化,句中的数量词组应放在动词后面作时量补语。
再如:学生因为学过“陈述句+吗”的是非问句,在使用特指问句时,常常给特指问句也加上一个“吗”,说成*“你什么时候去吗?”,*“你怎么去的吗?”等。
三、学习环境的影响
除了属于学生方面的因素外,外部的学习环境也是可能产生偏误的原因之一。这里所说的学习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指教师不够充分的讲解和引导、甚至是不正确的示范,教材编排不当或解释不严密,课堂训练或练习的偏差等。
以汉语的离合词为例,离合词在词汇意义上相当于一个词,而且又能在外语中找到对应的词。如果教材对离合词的用法没有特别加以说明,而教师在课堂中又不适当地提醒,学生在使用这些词时就容易产生偏误。如把“见面”(to meet)、“帮忙”(to help)、“结婚”(to marry)、“睡觉”(to sleep)等跟其对应的外语词等同起来,结果出现*“我想见面见面老师”、*“你多帮忙我”,*“玛丽结婚杰克”、*“他睡觉得很晚”这样的说法。
又如,动态助词“了”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或实现。由于“了”表示完成,与英语的完成时态有某些相近的地方,但又不相同,学生常因此而用错,如说成*“我去年来了中国。”,*“他昨天去了机场接我。”等。其实,“了”虽表示完成,但受使用环境及说话人主观愿望的影响等因素,有时动作完成也不用“了”。如果教材及课堂教学对“了”表示
3
动作完成的使用条件没作进一步的说明,学生便感到难于掌握。
另外,一些语法点、句型的偏误常常是由于课堂训练不当而引起的。比如有的老师脱离具体语境,让学生反复进行“把”字句和非“把”字句的转换练习,给学生的印象是用不用“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一样,又由于外语里没有相当于“把”字句的形式,所以学生对待“把”字句常常采取回避的策略。
四.交际策略的影响
主要指学习者在目的语习得过程中的某些交际策略可能成为偏误的来源。由交际策略造成的偏误与语际、语内迁移有交叉。造成偏误的交际策略大体有迁移、过度泛化、简化和回避等。
(一)迁移指学习者在遇到困难时求助于已知的第一语言知识去理解、运用目的语,有可能由此而产生偏误(实际上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母语负迁移);
(二)过度泛化指学习者采用推理的方法,把新获得的目的语知识不适当地扩大使用而造成偏误(实际上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三)简化指学习者有意减少他们认为的目的语的冗余成分,或者将带定语、状语、补语成分的复杂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
例如:(1)*“他生气了,他不能说话。”(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2)*“她提着行李,她急急忙忙地走了。”(她提着行李急急忙忙地走了)。
4
(3)*“她们穿得漂漂亮亮,她们去参加联欢会。”(她们穿得漂漂亮亮地去参加联欢会)。
(四)回避指学习者在对某一语法形式感到没有把握时,就尽量避免使用。回避的方法通常是以简单的句式代替复杂的句式。代替的结果不仅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来的意思,而且说出的句子也不地道。
例如,尽量不用“把”字句:
(1)*“他扔果皮进垃圾箱里。”
(2)*“他放衣服到箱子里。”
(3)*“请给我你的词典。”
(4)*“他摆书在书架上。”等学生因回避“把”字句而造成了偏误。
又如尽量不用补语:
(1)*“饭太多了,我不能吃。”(应说“吃不下”)
(2)*“她笑了,她那么可爱。”(应说“笑得那么可爱”)
(3)*“这双鞋子太小了,我不能穿。”(应说“穿不下”)。等学生因回避补语而造成了偏误。
5
五、文化迁移
文化因素负迁移,即母语文化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干扰。这种负迁移主要体现为语用上的不得体。研究发现其实一些偏误并不完全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了语言形式上的偏误,或是语言使用上的偏误。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受本国文化的影响,或是由于未能正确理解目的语文化所造成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传统习俗、语言和礼貌问题等都不可避免地对英语学习产生负迁移影响。
外国人多对狗、猫、鼠等小动物宠爱有加,体现在他们的文化里,就可能经常出现“You are a gay dog”或“He is a lucky dog”之类的赞美。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多年的文化积淀会使你开始时很难接受对方的这种比喻和赞叹。再比如对颜色的理解,乍一看,“blue picture,the blue-eye boy,to be green eyed,green hand,in the black,gray mare”等词是很让人费解的,各自对应的译法分别是“黄色电影、红人、嫉妒、没经验的人、不欠债、母老虎”。因此,不少受到负迁移影响的中国学生抱怨有些英文翻译成的中文感到无法理解。的确,如果只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恐怕是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词组的。
又如,在英美学生学习汉语时,常常不会发汉语中的第四声。因为在英语中,发第四声通常带有生气的意味,而在中国这只是四声中的一个声调,不带任何特殊的含义。这就是一种文化上的差异,使学习者有一种心理上障碍,造成偏误。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