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舆情危机影响因素研究

网络舆情危机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7-31 来源:乌哈旅游
网络舆情危机影响因素研究 王玉洁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应首先分析影响舆情危机发生的因素 问题。网络舆情危机中的主体广泛,环境复杂以及载体多样造成了影 610031) 响其发展的因素也是大量存在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有可 能影响网络舆情危机的走向。同时,各种因素之间又是通过各种途径 和方式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从而表现出时网络舆情危机影响的合力效 络媒体而言的,主要依靠某种机械装置,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定 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等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 电视、报刊、广播三种基本媒体形态。传统媒体虽然没有网络媒体 那样的资源优势、时效优势、互动优势以及内容丰富、全面服务和 高度参与的特点,但在网络舆情危机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 用。第一,其与网络媒体一道作为网络舆情的传播平台;第二,很多 传统媒体都适时推出自己的网络电子版,和纸质媒体形成同步;第 三与其他网络媒体之间通过相互转载的方式相互沟通,共同推动 网络舆情的扩散和传播;第四,传统媒体对网站进行大量的求证、追 踪和深度挖掘,最终推动事件的发展和问题的解决。 (四)意见领袖 应。为了4 ̄5-ff析,我们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来归纳网络舆情危机 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网络舆情;影响因素;主体因素;客体因素 一、主体因素 (一)政府 政府是公共事件的主要管理主体。因此,政府的公共管理行 为以及对待网络舆情的态度,是网络舆情危机发展变化中最为关 键的构成因素。政府可以借助于网络公关行为和大众传媒的力 量,去回应网络上的质疑和批评,成为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核心主 体。因此,政府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埘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影响,二是对网络舆情危机解决的影响。 在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前,有效的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一方而可以最 大限度减少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同时即使有危机爆发的隐患和 诱因,也可以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在网络舆情危机的解决过程中, 良好的政府应对,可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而不当或错误的政府反 应,不仅可以成为网络舆情危机的助燃器,可能还会起到催化剂的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 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 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意见领袖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对媒介 和政府的信息进行选择、判断和演绎,然后传达给其他网络成员,实 现对网民意见的引导:另一方面对网络成员的意见、舆论进行汇 总、归纳和补充,然后反映给媒介和政府。同时,他们还介入大众传 播,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解释,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 二、客体因素 (一)事件 ‘ 作用,促使网络舆情危机的变异和失控。 (二)网民 网络舆情危机都是由特定的事件作为中介刺激因素的,也就是 说必须有一定的特定事件发生,继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这个特定 的事件,可以发生在网络上,如网络曝光公务员出国费用清单,韩峰 网络日记报告等,虽然,各类公共事件层出不穷,其本身应具备一定 的特点。(I)内容的关心性。即该事件能引起大家普遍的关注度和 共鸣感,如一些权益侵害事件、司法不公事件、贪污腐败事件都是公 众平时比较关心,其一出现便能吸引大家的目光,聚集大量的民意。 (嗽达的新异性。上网发帖之人,或转帖之人都希望自己的帖子能 被更多人关注,最可行的做法就是包装和加工,使事件的表述更为匪 在我国一般意义上的网民是指,半年内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 岁及以上中国公民。因此,大多有关中国网民的调查研究都是基 于这样的概念和理解。截止201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 人,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在总人IZJ中的比重从25.9%提升到 34.30k, ̄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网民是网络信息的发出和传播 者同时也是网络舆情危机的制造者,作为网络舆情危机的主体因 素,其总体规模、内部结构以及网络素养等方面都会深刻影响网络 舆情危机的发展变化。具体而言,网民总体规模,不仅决定了网络 舆情危机的影响空间,而且也限定网络舆情危机的可变力量;网民 的结构,不仅影响网络议题的选择,也影响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程 度:网民自身网络素养的状况,更是会影响网络舆情表达的理性和 合理性程度。因此,网络舆情危机起源于网民群体,而后又因网民 夷所思,最大限度挑战人的底线和刺激人的眼球。(3)事件的争议性。 这种争议,一是事件本身具有争议性,容易激发人们追求真相的好奇 心。二是对事件态度的争议性,主要是形成小同意见群体的激烈辩 论,推动更多人的参与和关注,使事件不断升级。因此,具备上述特 征的当公共事件本身,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网民普通心态,有机契合 起来的时候,便会成为危机引发的导火索。 (二)环境 群体的具体情况,而受到诸多影响和限制。 (三)媒体 1、网络媒体 当前,事件本身是网络舆情的导火索和起源,但也不能忽视环 境在网络舆情危机中的作用,这种环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 环境,主要是事件发生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 从传播角度讲,网络媒体也可以称作“第四媒体”,就是借助国 际互联网提供的信息平台,以电脑、电话等作为终端设备,以文字、 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新兴媒介。 网络媒体是网络舆情危机的策源地和扩散器。网络对危机事件具 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有些危机本身就发端于网络。因而,研究网 络媒体特点以及其在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和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 用,对于有效预防和引导网络舆情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2、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通常也称为“平面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 国际等社会情况。二是类似经验。历史都是惊人的相似,任何事 件都可以在历史的尘埃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对于特定事件而言, 如果之前有类似的经验事件的发生,那么这些事件包括事件的处 理经验都会成为人们记忆的影子而影响该事件的舆情变化。 (三)传播技术 目前,网民的网络技术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领域,一是信息获 取,如浏览网页新闻、使用搜索引擎;二是网络娱乐,如网络音乐、网 (下转第64页) 62— 过Kindles阅读器及安装kindle的移动终端都可以阅读这些图书 馆的电子书:纽约公共图书馆、休斯敦大学图书馆、加州Rancho Mirage公共图书馆、杜克大学等则与itouch/ipod合作;OCLC与 Sony Readers合作,等等[15]。2010年11月30日,美国排名靠前的 更智能和人性化的服务,数字时代将更多的给图书馆人带来机遇 而不是挑战。 【参考文献】 [1]Wofld Digital Library ̄EB/OL],2009 20所大学(多是私立大学)图书馆,19家提供移动图书馆服务El6]。 回到国内,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了国内最早 的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拉开了移动图书馆在国内的应用帷 幕。许多公立图书馆开通“掌上图书馆”业务。上海图书馆提供的 移动服务包含了其他图书馆没有的阅读器外借、二维码、手机电子  ̄23http://www.nitrd.gov E3]Lynch,C.(2003).Colliding with the real world:Heresies and unexplored questions about audience,economics,and control ofdigital libraries.In A- P.Bishop.N.A.Van House&B.P.Buttentidd(Eds.)Digital library use: Social practice in design and evaluation.Cambridge,MA:The M1T Press 书,实现了手机版“M-Library”El7]。北京大学图书馆的3G移动图 书馆实现了电子资源的统一检索和全文阅读[183。截止2011年4 月3日,国内图书馆(包含学术与公立)开通短信服务的有34家,开 通WAP的有16家[19]。服务内容多为图书事物提醒、读者信息 提醒、公共信息通报。 由于图书界版权现状,公益性图书馆在得到丰富内容资源上 应该说有先天优势。这应该成为公益性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基 于资源基础,再对内容加工整合,提供更加友好的操作界面,引入更 便宜的移动上网服务,大幅降低用户使用费用,将是未来移动图书 馆服务发展目标。 5.结语 E4]a、承鉴.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图书情报 技术,2001(6) [5]周和平.关于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问题E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5) 1-63肖珑.CALLS与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EJ].图书情报工作,2005(11) E7]朱婕.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J].现代情报,2003 (12) [8]戴艳清.数字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绩效提升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 实践。2011 ̄) [9]方正数字图书馆http://www.apabi.cn. [10]书生数字图书馆http://www.shusheng.net,http://www.2ldmedia.com [11]超星数字图书馆http://www.sslibrary.com r12]:http://www.baike.baidu.corn/view/3066550.htm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图书馆人已经意识到眼前的挑战与机遇。 相比于万维网的庞杂,数字图书馆如果能更经济的整合资源,提供 (上接第62页) 络游戏;三是互动参与,如即时通信、网上发帖、回帖;四是网上消 费,如网上购物、旅游预订。而符合网络公共领域特征和行为的主 评论和链接等。一般来说,论坛也提供邮件功能,如果需要私下的 交流,也可以将想说的话直接发到某个人的电子信箱中。如果传 统的论坛发帖更多是文字的形式,那么随着贴文的图片化和视频 化,在人们越来越信奉“无图无真相”、“视频见证一切”的心理的背 景下,发帖的内容更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从而更容易造成网络舆 情危机的传播和扩散。 3、即时通讯 要集中在互动参与领域,主要借助网络论坛(BBS)、网络聊天 (Chatting)、博客(Blog)、维客(wiki)、电子邮件(E—mail)等网络工具 而实现的。下面主要介绍个人博客、网络论坛和即时通讯三种主 要的传播技术。 1、个人博客 博客(Blog) ̄初的名称是Weblog,I ̄1 web和log两个单词组成, 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3.53亿人,比 2009年增长8025万,增幅达29.5%。互联网从信息发布平台到娱 乐游戏平台,从交易支付平台到通信交流平台,不断催生着先进的 网络软件和技术。就用于信息交流而言,目前有着大量的即时通 讯技术和软件,在信息快速发布、交流、沟通和传播中扮演着极其 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腾讯QQ,这是最早的国产即 时通讯的先驱。这些与QQ提供的某些功能有极多相似但又表现 不同的设计,加上微软公司雄厚资金、技术的支撑,MSN在即时通 按字面意思就是网络日记。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网页。Blog的 内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有展示自我的,如张贴日记、照片、自己的 作品,有链接和转载其他网站信息的,有专门评论他人思想和社会事 件的等等。目前,各大门户网站都设有博客板块,如搜狐博客、新浪 博客、网易博客等,而且各大网站博客之间还提供相互之间的链接 和联盟。我国博客群体数量巨大,其中很多博客的博文有很高的浏 览量和评论数,其所带来了社会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互动性强、 使用门槛低、更新便捷的特性使微博用户对内容的更新比传统博客 更为活跃,同时,也必然提高博客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力。 2、网络论坛 网络论坛03BS)就是“电子公告板”,是Intc ̄net上的一种电子 讯领域,尤其是娱乐工M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都为我们进 行即时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广阔和自由选择的应用平台和 技术,当然技术的多样化和分散化,也为政府进行技术的控制和监 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参考文献】 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 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 表达即时的网络信息传播和沟通平台。像黑板报一样,网络论坛 按不同的主题分为许多版块,版面的设立依据是大多数用户的要 求和喜好,用户可以阅读别人关于某个主题的看法,也可以将自己 的想法毫无保留地贴到论坛中,主要的方式就是发帖、转帖、跟帖、 -I1] ̄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化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 (4) [2]刘毅.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J].前沿,2016(10) [3]毕宏音.网民的网络舆情主体特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8(4) [4]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o7(6) —— 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