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美国生态文学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作者:田云燕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7期
摘 要: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较为严峻,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和人民开始逐渐正视这一问题,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极为重要。本文从十七、十八世纪美国的生态文学为基础,探究其中的生态内涵,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和中国生态观的建立提出新的尝试。 关键词:美国文学;生态文学;环境
作者简介:田云燕(1992-),女,河北邢台人,天津外国语大学2015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1
关于生态文学的研究,王诺教授给出了比较较为确切的定义: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间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预警是其突出特点。
而就美国生态文学而言,其发展并不是从建国之初就发展起来的,在殖民地时期,“欧洲移民的大肆涌入使美国人此时的文学创作明显受到欧洲各国文化的影响,是欧洲在文化在北美大陆的延续,尚不能称其为美国文学,美国文学史上符合当代生态文学定义的最早作品是梭罗的《瓦尔登湖》”
一、十七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思想
如果说梭罗是美国生态文学的自然之子,那么美国生态思想的发掘可要追溯到殖民时期了。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源源不断的欧洲移民涌入这片未经开拓的处女地。十七世纪的英国移民约翰·史密斯的《新英格兰记述》、清教徒威廉·布雷德福的《普利茅斯拓荒记》以及巴罗威在其《北美大陆首航记》一书中写道,由海路接近新大陆时,会先有“阵阵清新怡人的香气入鼻,令新移民精神为之一振。……这里森林茂盛,树木高大挺拔,果实累累。即使是盛夏,随处可见成群的鹿、野兔和狐狸。”正如《寻归荒野》一书中所言“总之,史密斯和布雷德福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们有关新大陆和自然的种种影像:纯洁的处女地、富饶的伊甸园、恐怖的丛林、咆哮的荒野。”这些都说明早期文学作品对美国开垦之初富饶的自然资源以及移民者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进行简易的描写,故相对于此时的作品而言,它们大多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述早期移民者的朴实生活,包含着浓重的生活气息,外加移民中传教士、探险家、军人居多,所以早期作品主要以传教、开荒和领土扩张等的功利性意义更为主要,此时他们对的书写更多被称为“自然书写”而非生态文学。 二、十八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思想
威廉·卡伦·布莱恩特,作为美国最早的自然主义诗人之一。他经常被称为“美国的沃兹沃斯”。 布莱恩特最为著名的山水诗歌《死亡随想》,开头几句的描写:“热爱自然的他与她的有形形式密切合作,且她会说各种语言……死亡就如同将他囚禁于土牢,但是透过坚定信任的支持与安慰,进入坟墓就如同被舒服的躺椅层层包裹,他将带着愉快的梦境沉沉睡去”不难看出布莱恩特视死亡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类的命运以及最公平的结局便是回归自然,回到人类的来源处。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作为一个浪漫主义情怀的作家,除了对美国本土文化的書写,他也在作品中抒发自己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并渴望能够回归自然的生态主义思想和对自然的人道主义情怀。正如欧文在《大草原之旅》中所言:“人类天生是一种掠夺性的动物,不管变得怎样文明开化,还是会轻易陷入其毁灭的本能。我发现自己贪婪和残暴的倾向在大草原上与日俱增。……许多地方已经被践踏得一片泥泞;倒卧的树木被砍得支离破碎,一些巨大的碎片散落在地上;篝火的余烬上,还残留着一些剩余的烤鹿肉和烤牛肉,周围则散落着兽皮、羊角、鹿角、野牛和鹿的骨头,还有没来得及烤的大块腿肉、毛尚未拔除的火鸡”。从十八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叶,不得不提的一位美国作家便是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了。他著名的作品《皮袜子故事集》中的《拓荒者》和《最后一个莫西干人》,都表现了在殖民战争中,人们为确定在北美边陲的霸权地位对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荒野进行的无情践踏。“轻轻的白云变成了浓黑的乌云平……静如镜的湖面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怒涛”这些描述揭露了人类先进文明与大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类想要利用征服自然的企图。《大草原》中90岁的主人公班波仍充当领路人,最终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也正与贪婪无度的殖民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热爱自然,最终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
从殖民时期的约翰·史密斯、威廉·布雷德福、巴罗威等的早期自然生态描写到十八世纪威廉·卡伦·布莱恩特华、盛顿·欧文、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等的作品中美国生态文学的萌芽,美国生态文学不断发展,其中最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态活动最简单的描写其实就是人们对于美好环境的一种最朴实和简单的渴求,中国人民也是一样,希望的是蓝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清澈的河水,在生态渴望上面,中美两国人民都有着最一致的渴望。而中国不缺渴望,缺的是表达,我们在树立这种价值观的同时,应该通过各种作品把渴望表达出来,创作出更多属于我国的生态文学作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