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历史试卷(一)
第I卷 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民间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 2.秦朝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3.“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和民主的光辉旗帜”是学者们对民主革命时期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度概括。这场“斗争”应该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国民革命运动 D.五四运动
4.下列两幅图代表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B.“九二共识”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罗马法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
A.习惯法的形成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C.公民法的形成 D.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
6.“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首相是帝国唯一的大臣,首相之下不设立各部。”上述材料应出自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 )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中国的振兴 ④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8.唐朝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A.耦犁 B.曲柄锄 C.曲辕犁 D.翻车
9.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0.秦商鞅变法时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并且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重征商税,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海禁政策 C.农商皆本 D.重视商业
11.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属于图中第3阶段发展原因的是
A.外国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欧洲国家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 12.1979年,可口可乐、波音等美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成为第一批在华外企。这说明了 A.中国已经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B.中国企业开始面向国际市场 C.中国已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中国开始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13.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在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史称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科技成就是
A.珍妮纺纱机 B.水力织布机 C.蒸汽火车 D.电灯
14.1921年春,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开始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
15.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并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16.王守仁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是
A.凄清婉约 B.刚健豪放 C.通俗易懂 D.沉郁悲壮 18.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这句话体现了 ( ) A.因信称义 B.先定论 C.君权神授 D.社会契约
19.雪莱著名的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体现的文学风格是 (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0. 他打破绝对静止的时空观,改变着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他爱好和平反对战争。文中的“他”是指 (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第2l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共40分。 21.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我们的领导机关,就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这一方面来说,只是一个加工厂。”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
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改革也本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保障民主权利制定了哪些政治制度?(6分)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1分)列举两条改革开放后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举措。(6分)
22.(1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3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7分)
(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 (4分)
23. (13分)阅读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一)驱逐鞑虏。今之满洲……和中国多事,长驱入关,来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其政府,还我主权……(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的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民族的国家。 ——1911年《军政府宣言》 材料二: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国家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
——1912年孙中山《宣告各友邦书》 材料三:(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6分)
(2)据材料二、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区别?影响孙中山产生区别的主要历史因素是什么?(7分)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而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第I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A 2.B 3. D 4.C 5. D 6. D 7. A 8.C 9.D 10. A 11. B 12. C 13. D 14. B 15. A 16.D 17.A 18.A 19.B 20. C 第Ⅱ卷
本卷共3小题;第2l题13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3分。共40分。
21.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分)
(2)一届人大。(1分)平反冤假错案(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环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大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时期)(列举任意两点6分) 22. 答案: (1)严格的等级制度。(3分)
(2)思想主张:主张易服。(3分)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2分);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2分)
(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4分)
23. (1)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的宗旨是推翻清政府统治。(3分)局限: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还没有提到反帝国主义。(3分)(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已取得的特权,承认不平等条约;1924年他则明确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4分)历史因素:斗争的屡次失败,孙中山接受苏俄的建议与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带有反帝反封建内容的新三民主义。(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