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学法指导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地理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
1.地理学法指导的意义
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体现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8]俄国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新教学论》中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我国新课程改革精神不谋而合:教育要以人为本,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提出: “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在各个不同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身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地理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从地方、区域乃至全球视野看待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特殊的思维品格、思辩能力和创造素质。为了实现地理教育的个人价值和社会功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2 初中地理学习方法现状分析 2.1.学生无养成预习习惯,自学效果差
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1至2分钟的时间用于学生自习,可大部分学生阅读教材时走马观花,对新知识了解十分的模糊,没有思考过哪些知识可通过自己探究便能掌握,哪些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哪些知识又是难以理解的,更无法抓不住要点,预习效果不佳。 2.2未充分利用地图或者不会使用地图
2
“地图是地理学的眼睛”,可见地图是地理信息非常重要的载体。在教科书中有着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这些地图几乎能把所有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完整、形象、直观、生动的呈现出来,易于理解。而学生利用地图的情况却是差强人意。学生往往会忽视了配合相应的地图去学习,文字和地图脱节,使得知识抽象化,内容枯燥,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4]。
地理学科的很多知识往往需要直接笔记在相应的图上,可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未认识到这一点,做笔记时都很随意,随便在书本上的一块空白处写。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
2.3知识“死记硬背”,无概括、归纳等综合思维能力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迅速,但仍是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难以弄明白,只有选择死记硬背知识,经常会出现学生把知识点弄混淆。甚至,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地理的关键就是靠谁的“背”功厉害。这种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头疼,也由此严重影响了地理学科的兴趣性和吸引力。同时也不可能把地理学好,地理学科是集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知识,是研究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特征,所以学生不需具有综合逻辑思维能力,用概括、归纳、总结、比较等思维方法去学习地理,才能把地理学好。
2.4学生学习仅关注课本,缺乏生活性、实践性
九年义务地理课标就强调:地理学科的特点五性:就有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地域性、思想性),然而我们学生在学习中甚至包括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课本,而缺乏生活实际的联系,仅研究本本,忽略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馈赠。学生感觉不到自己的身边处处有地理,认识不到学习地理的有趣性、有用性及重要性。 2.5学生地理学习缺乏练习和检测
众所周知,九年义务阶段地理科目是被认为“副科”,不纳入升学考试科目,仅是学业水平测试。因而在学习中没有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去学习,就是看书了,也不做题,不训练,学而不练无真功夫哦,测验考试更谈不上了,所以学生缺乏练习,地理知识不牢固。 3.原因分析
3.1社会、学校及学生对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普遍偏低
由于初中地理教育的不重视和取消升学考试的资格,同时受到应试教育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很多学校,一些所谓的“副科”如:初中地理,长期处于
3
被忽视的对象。从学校的领导到老师,到家长,到学生自身均对地理学科不重视。
3.2教育者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传统知识观和认识论思想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组织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书本知识的权威性,灌输知识,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束缚学生思维发散,遮蔽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学生扮演的角色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认识过程的被引导者。教师忽视对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法的能力的培养。一般情况,上课就是把书本知识给学生讲一讲,重点知识在书本上划一划,教材中的图示让学生看一看,课本上的习题叫学生做一做,教学内容就讲完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学生是被动的,仅是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而老师也没有引导学生怎么去学,采用何种方法去学,效果最佳,所以师生都是按本本完成,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欠缺。 3.3学生缺乏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兴趣,这样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学生“学”轻松,教师“教”轻松。但是,肯定会存在有学生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动机,对这门学科持有一种“无所谓”的心态,从不会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是合适自己的,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别的同学是怎样做的等等。
4.初中地理学法指导对策与建议 4.1 学会使用教材
地理教材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工具,又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应该重视教材,学生在课堂上认真阅读课本,习惯做自学笔记,回答一些问题等不同的途径来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程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的考虑,学会使用教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4.1.1 “语意式”阅读法
这种阅读方法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来阅读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它适宜于课本中那些篇幅较长,知识点却不多,层次较清楚的章节。用一至两分钟的时间来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阅读,先找出一些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有必要时可以简单做读书笔记。勾画出关键词,看不懂的疑难问题作上标记,试着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括。教师也可以选择在自学前提出一两个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有针对性,目的性阅读;自学完后,老师通过一两个问题来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采取“语意式”阅读的方法不仅能够节
4
省课堂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4.1.2“提纲式”阅读
就理论性强,或者较为抽象,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相关内容,可选用“提纲式”阅读法,即引导学生疏理出主要知识点,列出提纲,读懂教学整个内容,多看深思,为其指出思路,使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培养自学能力。从而达到降低自学难度的目的。
无论是“语意式”阅读法还是“提纲式”阅读法,预习教材时都必须做到 “三读”、“四到”、“五边”的原则:简单知识需快读,重点知识需反复读,疑点知识需慢读;阅读时要时时做到心到、口到、眼到和手到;边阅读,边读图,边思考,边总结,边笔记;[1]预习的方法:圈、点、批、注、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4.2 图文结合
读图,用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文字是思想意识的反映, “无文之图”便是学生的难以理解的“天书”,“无图之文”则是毫无生气的说教。只有图与文字的配合,方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等。文字依托地图,方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2.1重视地图作用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类插图课堂上的常见工具—地图册,一定要学会把知识点落实在图中,例如:把学习中出现的重要地理名称在地图中圈出来,易懂易记。有时可以动手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呈现出相应知识。课后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分析地图,学会认识 地理特征、原理、成因等。努力做到“心中有图”。 4.2.2学会读图
直观读图法:各种地图中,有些地图信息是可以很直观提取的,而直观读图法多适用于讲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如在讲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时,可先让学生在地图上分别找到1月份气温最高、最低的地区,再观察从北向南气温的变化规律,算出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温差。便可很轻松地知道“我国1月南北温差大,相差近50摄氏度”。
纵向联系法:地理知识也和其它学科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过程。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读地图,便可知道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在学习中国气候特点之一 “气候复杂多样”时,联系以前所学习的“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国干湿地区\"和“中国地形图\"等诸多影响气候的诸因素,便可得出结
5
论:“疆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海远近差别极大,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地形类型齐全、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横向对比法:进行地理学习的横向比较时,往往需借助地图,这样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及其成因等。 4.2.3简单填图、绘图
培养学生获得地图知识,关键能记图,只看图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记住地图中的有效信息。因此会填图和绘图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勾画轮廓:将较薄的纸(或画图本的纸张)放到大洲(区域或国家)的图上,将边缘轮廓复印到纸上勾画,同时还要勾画出重要的经纬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赤道)穿过的大洲(地区或国家),以便初步确定空间位置。轮廓勾画好之后,可以练练自己眼力,看看这些轮廓像什么:如我国大陆象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渐渐培养学生地理形象感。
一些重要的山河分布,可用简单绘图的方法把它们描出来,理解记忆。如:讲到长江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地图上描出长江主干流,同时画出长江流域的简图,是由 “w”加”V”字形组成。再把知识标注在简图中。知识清晰,明了。
填绘图:填绘是用符号或颜色将地理知识绘到图中。填绘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出,体现重要知识点;运用符号时,无论是点、线、面都应根据地理事物的类别加以区别;在彩绘时,还可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时可以用 “点”来表示,有时可以选择划斜线等。一定要有注记即配上相应的文字。如这个“点”为“成都”,这条“线”是沪杭线,这片“面”(区域)是四川盆地。而彩绘某一区域图,至少需要填绘这几方面:
A位置:填上相邻的大洲和海洋(海洋一般用蓝色)
B 地形:一般用棕色表示高原,绿色为平原,褐色为山地,三角形代表山峰,旁边最好总结出地势的高低分布状况,
C河流:一般用蓝色表示,在河流沿岸标注名称。
D城市:首都、省会城市和港口等用不同的符号圈来表示。 E工农业:绘出重要的农作物分布区及重要的工业区。
填绘地图时最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填写。如在填绘分区地图时,按照顺时针方向,先填周围一圈,再“填充”其它。
最初绘图时,学生应该照着课本地图,将重要知识有条理地绘到画图本上,边图边记。等到基本掌握了绘图步骤后,就可以关着书填绘。如果某一项的内容记得不全,先“空”一下,绘其他的,再复习课本知识之后进行默绘刚才“空”下的,这样坚持下去,慢慢地学生会对地图的归纳与总结能力提高,
6
同时也会改变知识的记忆方式,不是机械地记忆,而是图文合一,学生会发现知识变得形象而生动,记忆的速度也会大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学会听课
在地理课堂上,思路紧跟随老师,思维发散,具有创新性;教学的重点,难点要及时做标记;识图时注意顺序:读名称,看图例,再读图。 4.4 知识层次
掌握地理知识主要有四层次,分别为:了解、记住、理解和应用,如:课本中阅读材料的内容,了解即可;对于某些非常重要的地理事物名称或其他,不仅要记住,还要记准;抽象的知识需要理解记忆,而非机械记忆;把知识内化后,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每一层次当然必不可少的就是辅助工具—地图的使用。
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避免了知识的枯燥无味,知识点易张冠李戴的弊病,知识记忆深刻。既掌握了基本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探究性和自主性。 4.5 勤做笔记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相互活动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位学生来说,听课当然不能仅仅是单纯的用耳,这样往往很容易注意发生转移,听课质量不高。必须要动脑、动手、动口,适时地做些听课的笔记,这是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学习过程中,勤做笔记非常重要,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有助于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有助于增强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课后复习,起到消化巩固的作用。特别注意:地理学科的笔记最好做在课本上,选在课本适当位置上,做到笔记的内容是有使用价值,简明、扼要、整洁,千万不要耽误听讲。而做笔记内容在三个方面最有价值。
本课的知识要点:教师在讲课时,一般都会把本课的知识要点加以归纳总结,以提纲式的板书形式条理化展现出来。这是笔记最基本的内容,学生可以把它抄在每课课题的上面,形成本课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各节的重难点知识:在很认真听教师讲课的同时,对于老师讲授的重要知识内容,应该马上在课本文字相应处用自己喜欢的“固定的符号”加以标注,引起注意。一般难点的知识较为抽象,这时就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的知识基础,理解掌握。
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有些时候教师会选择进行知识延伸,这些内容在教科书中没有,这时,学生更应该认真地听并且做好笔记。例如:在学习“判断方向”时,一般都会拓展到“两极地区特殊的东西方向判断法”即北极按逆
7
时针的方向自西向东转,南极按顺时针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转,就需要学生马上在“方向”这一段旁边记录下来,理解记忆,以便复习巩固。
地理学科很特殊,笔记不光可以用文字来表示,对于较难的知识,可以用简图的形式画出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更利于知识的形象掌握。例如,在学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时,关于地形雨的知识,初一的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绘一幅地形雨的简图,配上简要的文字说明,就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迎风坡”,什么是“背风坡”,还把“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不同”直观展示出来了(图1);再如 关于“南北两极的东西方向判断”的知识,也可以用简图的形式来做笔记(图2):画上一点,字母表示北(或南)极(N或S),周围画出逆(或顺)时针箭头,写上东西方向(E或W),这样简单又很直观,有利于对难点知识的形象理解;又如区分山谷和山脊时,把规律性的“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用示意图画出来,这是既方便又形象的记忆方法(见图3)。。
4.6 科学记忆地理知识
“地理不难学,就是不好记”,这是某些学生的感受。的确,初中学生他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显得尤为的重要。 4.6.1及时复习
初中地理课程的每课时教学目标较少,可以利用课后短短的十分钟及时复习即可,这是克服遗忘非常好的办法。重复记忆,加深对知识理解。 4.6.2发挥想象
很多时候,学生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会使难以理解、无聊的知识变得十分的有趣。
如: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时,把所需要记忆的材料同某种具体的事物、数字、字母、汉字或几何图形等联系起来,借助联想加以记忆。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观察中国各省区的轮廓,得到有趣的发现——山东像大拇指,云南像一只美丽的孔雀,甘肃的“身材”骨瘦如柴,黑龙江像一只美丽的黑天鹅(见图4)。再如江苏省是一位姓苏的男子在打太极,青海省是一只“青青”奔跑的兔子等等。增添了趣味性的同时又加强了记忆。
图4 部分省区轮廓
当然即使是面对同一个轮廓图,每个人的形象感觉也会不同,有人可能觉得台湾省的轮廓像香蕉,有人却认为它像纺缍,这些不重要,只要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记住它便好。
8
4.6.3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注意体现时代性。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实践,高于生活实践,又用于生活实践。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地理,是一把学习的钥匙。新课标明确指出:新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调动学生的经验,侧重基础性的生活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体会学习地理的意义。 4.6.4对比记忆
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对比记忆,抓住它们之间的异同。
如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二城市的名称、位置需要我们特别记住,旧金山的位置偏北,洛杉矶的位置居南,我们就可以按上北下南的方位判断,可把两城市简单记忆为“上山吓鸡”,对比起来记忆觉得轻松又有趣。 4.6.5归纳记忆
有时,学生会认为地理知识“散\"、“乱\"、“杂\",不知如何去归纳知识,像是没有规律可言。这些知识的掌握就很有难度,因此学会抓住地理规律,也就是抓住了学习地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窍门。
直归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组合,直接归纳出其规律内容。诠释这种学习方法最好的莫过于:秦岭—淮河这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归纳后可得到以下几点: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其分布;年降水量800mm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范例法:就是选取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例题,通过解析,从中归纳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以下题为例。
下列关于等温线凸出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在北半球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b.在南半球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c.在南半球夏季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d.在北半球暖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 经过对例题的分析,归纳出的规律有:
①就纬度方向看,无论是一月还是七月,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海洋上和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出的纬度方向正好相反。
9
②就其实地方向看,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一月陆地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北凸出;七月陆地等温线都向北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南凸出。
③由于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则夏季,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冬季则相反。
④洋流对海上等温线的影响是,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
范例法既是规律指导解题实践的过程,也是从中归纳理解规律的过程,这样学用结合,可以达到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4.7 注意观察生活
地理学科是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生活离不开地理。因此,学习地理知识,既要了解书本内容,还要多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热爱生活。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天气多变,会下雨为什么世界最冷的地方在南极而不是北极…..
平时多阅读地理书籍,观看电视新闻,报刊等相关地理的内容,扩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5.教师在教学过程合理引导,突出学法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可分为:地球和地图、世界总论和区域、中国总论和区域等三大部分,也可分为基础地理知识(地球、地球仪、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学法不同。现在以“认识中国区域”三个教学片断分析说明。
【案例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片断 课前准备:
将班级原有的八个小组分为两个大组,分别代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请学生回家后,利用网络查询、查询书籍等活动来收集资料,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进行素材准备。
课堂辩论活动:
出示辩论话题: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哪个地区自然条件更好? 正方观点: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 反方观点: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 主持人宣布辩论的一般程序和规范。
正反双方由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和自由人按顺序开始辩论。 全体同学补充观点和论据。
10
正反双方作总结陈词。
全体同学评出“最佳辩手”1名、“最佳口才”2名、“表现最佳”同学2名,并进行奖励。
指导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 评价标准如下:
(1)能较好地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水平包括合作、交流、倾听等技巧。
(2)能较好地表达自己小组的科研成果,关注说理的条理性、论据的充分程度。
(3)注意力集中,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作好记录之一。 问题透视:
在案例1中,执教者试图通过学生课前网络查询、查阅书籍等活动来收集资料,然后通过双方的辩论证明各自的观点,从而得出南北地区存在哪些差异。辩论活动丰富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与同伴学习交流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案例1中区域地理比较法的运用还有几点至得我们考虑。
首先,执教者将班级的学生硬性分为两个大组,并没尊重学生的意愿。同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的局限性,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对于北方的自然和人文方面没有基本的生活经验,而北方的学生正好相反,这对理解、感悟南北差异带来些许困难。因此,辩论的前提就会是学生觉得不是十分公平,学生因为缺乏对另一个区域足够的感性认识和生活体验,导致不能将南北差异进行充分的比较。
其次,面对“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好还是北方自然条件好”的辩题,辩论的空间是有限的。“好与不好”涉及评价的认知过程,一旦缺乏有效的、多样的信息支持,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完全掌握评价自然条件优劣的基本框架,辩论的过程容易陷入“以感性认识代替理性思考”、“以个人喜好代替客观评价标准”的泥潭,学生最后将辩论大赛变成了举例大赛。
第三,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行为习惯、表达能力、归纳能力等综合素养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更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否则,学生上完本课后就觉得是上了一节语文课,既没培养出地理的思维能力,也不能对本节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做出归纳总结。
11
第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显然想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法学习区域地理,但是对比较策略的当前初中地理课堂,几乎每一节课都用到比较法,但是很少有教师将学生运用比较法的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体系,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也没有着眼于培养运用比较法能力的具体措施,在教学和活动中也没有将比较法的实施要素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的剖析及实践指导。反反复复地运用比较法,目的只有一个:发现规律。导致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比较法探究事物,根源在于教师没有认识到比较法也是一种方法,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方法,一种可以并且需要转化为能力的方法,教师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要将比较法的运用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因而教师没有对比较法的内涵进行研究,没有对比较法的教育策略进行研究,就学生运用比较法的能力,缺乏系统的指导与训练,所以比较法就成了游离于学习方法以外的方法,教学活动停留在授之以鱼的层面。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为学生大件脚手架,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完成自己无法独自完成的任务。但是脚手架并不仅仅是为了产生直接的效果,而是为了慢慢地培养学生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有效运用分析比较策略,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案例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第八章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学片断 (播放“黄土高原”的一段无声影像)
从录像中不难看出,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最真实的写照。水土流失,为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黄河,下游被称为悬河,就是因为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河床堆积而成。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这么严重?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教师:(拿着实验后的两个量杯)请同学们谈谈这两个实验说明的问题。
教师:对,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请同学们归纳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
教师: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千沟万壑还是因为千沟万壑导致的水土流失
学生:从北京向西穿过太行山脉可以到达黄土高原,首先进入的是山西省。
12
学生1:“黄土塬”:黄土覆盖的较厚的平地,又称“黄土平台”。四周流水切割顶面广阔平缓,面积一般在数平方千米上,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地区。
学生2:“黄土梁”:长条状的黄土高地......顶面一般比较平坦。 学生3:“黄土峁”:顶部浑圆......
学生讨论: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了解“风成说”。 学生:我觉得雨水对黄土有冲刷的作用。
学生:流动的河流也能携带大量的泥沙,比如泥石流多发生在秃山上。 录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分钟)
学生:三名学生配合做课本第69页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关系的实验: 学生1:植被覆盖很好的坡地,被雨淋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看量杯内的水量和土量)。
学生2:植被破坏掉的坡地,被雨淋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看量杯内的水量和土量)。
学生:说明水土流失严重是由黄土高原缺少植物保护造成的。 学生(某个小组归纳)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黄土本身 人为原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 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学生1: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
学生2: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还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学生设计: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恶性循环图。
(学生折腾了半天,并没有做出理想的实验结果。) 问题透视:
在上述案例中,强调学生参与、活动、操作、实践、探究和体悟,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起学术研究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加速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恢复。这个理念正逐渐被一线教师所接受和应用,地理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操作演示、情境表演等被广泛运用。然而,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一味的追求课堂形式而不考虑教学效果,是对新课程的曲解。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成了问题情景这一先进教学手段或方法的“奴隶”。本例
13
中,这个实验的效果和成功率教师心中没底,限于条件也不能这样“一厢情愿”地设计活动方案。显然,这样的活动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我们强调活动情境要有严禁周密、合乎情理的科学设计,就是要研究教材(新课程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研究教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方法),把握学情(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生活经验),把握合理性(合乎情理、地理原理和认知规律)和必要性(适时、适度、有效),精心打造活动方案,是活动情境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有益桥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活动,才有可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和科学的思维品质,这正是地理课程目标——着眼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所要求的!
策略导引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或方面,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思维过程;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以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地理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区域性,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实际上就是掌握区域间的异同与要素间的关系。因此,区域间的分析与比较是通过对区域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对比,揭示区域间的差异和要素间的关系,从而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区域特征及预测区域发展趋势的思维活动。区域分析与比较的要素是分析与比较什么,如何进行分析与比较和分析与比较的结果,区域分析与比较的特征是问题性、同一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其中区域分析与比较中的问题是那些明确解决方法的结构良好的问题。因此,从区域分析与比较的内涵、要素和特征可以看出,学生运用区域分析与比较的策略主要包括提出问题、获取与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四种,而且这四种能力之间是递进的关系,前一种能力是后一种能力的基础。下面结合案例3进行说明:
【案例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片断 导课:尽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但是两地区也存在很大差异。
设疑: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人文环境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教师引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自然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那么自然环境主要包含哪些因素?
生:(影响因素: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
学生活动:前后桌为一个讨论小组,任选一个方面,利用教师提供的图表和资料,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利用资料进行验证)
14
(学生根据需要,选择教师提供的资料和图表) 资料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年内各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图 四个城市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 比较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根据上面的比较,总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 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气候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资料2:地形图 读图,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 地形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通过探究,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文环境的差异。 教师引导:请大家总结,自然环境有哪些差异呢?列表格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利用教材的图片和图表,分析河流流量、植被的差异,填写下表。 北方地区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植被 河流流量(大或 南方地区 小) .........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环境的差异也很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探索未知的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是以提出问题为前提的。世界由问题构成,问题解决是人类的存在方式。没有问题,便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也就无从进行研究。问题解决水平也是人们智力与能力的核心反映。因此个体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相当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2001)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样,学生掌握区域分析与比较策略的过程也不例外也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前提。而区域分析与比较中的问题多是结构良好的问题,即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区域分析与比较的问题是什么。因
15
此,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以下步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设置情境、呈现图表、确定对象和提出问题。在案例2中,教师先是利用教材上的景观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其次,引导学生对两个区域的景观图进行分析,并将区域内各自然要素进行列表比较,从而确定了分析比较的对象,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在此,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课本之外两个区域不同点进行补充,在进一步完善比较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欢乐。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环境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2.提供资源,引导学生获取和整理解决问题的材料
区域分析与比较的问题一旦提出后,就要获取和整理解决问题的材料。因为区域分析与比较材料的欠缺,会影响学生进行区域分析与比较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以下步骤培养学生获取材料与整理信息的能力:锁定来源---选择角度----进行编码----整理信息。例2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的不同,从而锁定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其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对原因进行了分解,确定可以从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上进行分析比较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第三,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素材,便于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最后,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小问题,结合原有的知识体系,对信息进行整理和深加工。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进一步获取了解决问题的素材,避免了在海量信息下所造成的思维混乱,明确了谁与谁比,比什么的分析比较运用策略,既清理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思路,培养了学生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能力,更是掌握了运用分析比较策略的前期步骤。
3.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对已有信息深加工
学生在获取与整理完地理信息后,就要对所提出的区域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从而找出区域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各要素的异同及相互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以下步骤培养学生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选择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拓展。案例2中,教师明确学生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两个区域的气候、地形进行特征分析,通过拓展引申到区域自然要素对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链接起来,实现信息的深加工。
4.整理信息,从分析比较中解决问题
学生在分析与比较完所提出的问题后,就需要对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地理事物或现象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获得学习
16
区域地理的某项知识经验和策略。案例2中,通过运用分析比较法,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文环境的差异,并将区域自然要素主要方面的差异通过列表的方式归纳总结出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了问题。
中国区域地理涉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多样,知识涉及面广,对学习能力尚有待加强的初学者来说,大量的地理概念、规律、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运用比较法进行学习,一般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比法 借比法 类比法 专比法 综合法
总之,正确应用比较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系统化,形成“知识——能力——实践”的网络,还可以较好地将各种地理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以及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进行整理和归纳,从而全面的把握不同区域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各种地理事物和区域特征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林宪生.地理教学基本理论问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0. [2] 柳海民.教育原理[M].长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3] 程晓堂.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1999,(9):8-10.
[4] 刘国营,刘平.道听“图”说—浅谈地理教学地图的阅读技巧[J].教育学,2005,(5):10-12.
[5] 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6] 王树生.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9 [9] 常华锋.初中地理新课程教育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1-42.
[10] 杨新.地理教学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4-55. [11] 周慧.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J].广东教育,2006,(9):2.
[12]张伟婧主编.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引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