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实体经济重在制造业
作者:陆娅楠
来源:《企业文化》2018年第01期
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可规模上的辉煌难以掩盖品质上的缺憾、品种上的缺失,以及品位上的缺乏。
日前,*总书记来到徐工集团考察,坐进新型起重机驾驶室,问性能、询价格,并鼓励企业不断创新。他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十九大之后,*总书记的首次调研就来到制造业企业,被视为“为实体经济加油打气”之举。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公司、广西南南铝加工公司、山西钢科碳材料公司……近年来,*总书记深入企业调研,做出了“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把实体经济抓上去”等重要论断,体现了对经济发展的深刻认识,彰显了对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本、兴国之基。以创新顶住近年来工程机械业的大波动,主要指标连续27年稳居“中国第一”;以“徐工工业云”平台重构全球产业链,领跑“中国智造”,徐工集团正是中国实体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今天,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体经济能否“壮筋骨”“上台阶”,直接关系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话语权。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重在制造业,也难在制造业。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减税等政策促进制造业回流,新兴经济体也在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吸纳制造业投资。双重挤压下,“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传统竞争力正在消失,唯有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爬,才有可能在全球经济版图的重构中,活得下去、活得更好。
更需重视的是,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可规模上的辉煌难以掩盖品质上的缺憾、品种上的缺失,以及品位上的缺乏。一面是“傻大黑粗”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跌成了“白菜价”;一面是中国百姓海外扫货,让洋品牌赚得盆满钵满。满足新时代的新需求、新期盼,将眼光从数量投到质量、从速度转向效率,才能实现制造与消费的双赢,从跟跑变为并跑甚至领跑。 挺起创新的脊梁,才能为实体经济壮骨健髓。2012年起,我国研发经费增速连续4年下滑,其滞后反应出现在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多年来首次负增长。而随着2016年科研投入增速重回10%以上,目前工业企业利润不仅保持了高增速,企业利润率也恢复到了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新常态下,“铺摊子”“拉架子”的旧路不好走,也行不通了,“中国制造”唯有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依靠创新引领,弘扬工匠精神,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的研发上下苦功,在精细管理与创新设计上多用心,才有可能在并跑途中弯道超车,脱颖而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仅是市场主体的事儿。破解长期积累形成的结构性问题,还需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机制性障碍,优化营商环境,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多立路标、少设路障。相信改革的力度和热度将决定“中国制造”由跟跑变领跑的速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