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

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

时间:2021-11-29 来源:乌哈旅游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第l2卷总第51期) Jail 0fInner[Vim ̄iaAgficulua-alU ty( l SdmoeEdlma) Na 3 2010( 12 Sum No.51) 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 ●杨琳瑜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内在统一的。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 益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弘扬先进文化、倡导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进一步改善民生、构 建和谐社会。对于强化党和政府主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有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构建基层 文化阵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开展公益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不断完善机制保障;建立健全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成因;文化权利;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0)O3一O232一O3 2006年1O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 征:其一,公平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应是公平分配的服务,公共文 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化设施和公共文化资源应均等分布,尽可能保证人人都享受到政府 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求加强公益性文化没施建设, 提供的同等程度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均等性突 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6月,胡锦涛总 出地体现了社会平等的伦理要求。其二,公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 书记主持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8月, 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全体公 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1O 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社会效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应降低收费或免 月,十七大报告再次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宗旨。胡 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强调:加强公共 费供人们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体现着政府公共管理的人 文化眼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加强公共文化 文关怀。其三,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和特色应 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该是多样的,应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尽量提供多种相应的 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化服务和产品。其四,便利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是近 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距离的、经常性的服务,使人们随时随地能够方便获得。其五,普及 会的必然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快建立覆 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面向大众,为全体公民所普遍享用。 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 公民共同分享丰富的、基本无差别的文化内容,有利于新知识、新观 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 念的传播和普及。 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Z建设公共文化体系的意义 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 (1)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1984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 有重大意义。 的《世界^权宣言》第27条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 一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 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对由于他所创 、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 1.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 受保护的权利。《宣言》第22条补充说人人.有权通过国家的努力和 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 国际合作,实现自己的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他或她的尊严和人格自 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主要涵盖公共 由发展中不可剥夺的一部分。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大常委 文化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机构和人才、活动主体、活动方 会做出决定,批准我国政府于1997年1O月27日签署的《经济、社会 式、事业经费六个基本要素。公共文化服务不同于市场化的经营性 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根据公约规定,自我国将批准书交存联合国 文化产业,具有公平均等性、公益性、多样性、便利性、普及性等特征。 秘书长之日起3个月后,公约开始对我国生效,公约所宣布的权利将 公共文化服务不同于市场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具有如下特 被普遍行使。也就是说在我国管辖范围内人人都平等享有公约所 * 收稿日期:2OlO—O2—28 作者简介:杨琳瑜(1981一)。女,河南漯河人,中共漯河市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信息化、电子政务、文化管理等研究 ●杨琳瑜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 宣布的各项权利,包括人人都平等享有文化权利。然而,由于我国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相当一部分群众还不能充分地、平等 地享受文化权利,平等的文化权利还停留在法律框架内。所以,只有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有可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享 受文化权利。 (2)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证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 是对—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的基本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就是要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除生存权外的基本的文化权利, 实现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90美元。国家统计局资料显 示,全国人均收人在1000美元以上的约占1/10,也就是说中国已有 1.3亿人口、大约4000多万个家庭步人中等收入国家的收入水平。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这 种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标 志着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标志着其科学技术的先进程度,更标志着 其社会的进步程度。只有保持社会主义文明程度的高水平,才能够 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个富足、安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 构建—个体系完善、功能齐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广大人民群众 提供先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全社会 的精神文明程度提供保障。 (4)满足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需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决 定民族的兴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 聚力之中,—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民族。同样,地方 文化也是—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现代经济发展 的历史表明,—个国家、—个地方的文化底蕴越深厚,对现代经济发 展适应程度越高,其发展的动力越足。竞争力越强,发展后劲越大。 因此保护人类历史文化遗存、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发展独具特色 的民间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与义务。 二、当前公共文化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政策法规刚性支撑体系缺失 国家、省、市现行的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 规范性文件,大部分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设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但是在微观的执行层面上,缺乏刚性的 政策支撑,特别是在经费保障、经济政策、捐赠制度、人才队伍建设、 管理体制等等方面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要求而缺乏具体的政策规定, 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这与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都不相适应。体制 性障碍继续困扰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管理 的部门分割、行政壁垒,各级政府的行为不到位和责任落实不咀瞻也 都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Z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不足,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 文化发展的差距日益拉大 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总量偏少,中央财政2006年的 文化事业费只占其全部支出的0.39 ,远低于一般国家的1 以上 水平。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也较大,农村文化投人明显不足。尽 管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增长较快,但由于基数小、比例低, 公共文化经费的增长速度仍大大低于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文 社 会 化行业一直处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文 化事业的发展进程。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 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3.资金投入少。自然导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为基层群众服务的多数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 许多县级图书馆购书费得不到保障,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 经费紧缺,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 实,无法正常演出。有的公共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政府保障资金没有 完全到位致使公共博物馆难以为继。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文化设施更加落后,基层文化服务功能有所萎缩。有的地方公共文 化基础设施或利用率不高或挪作他用。还有的乡镇基本无综合性 文化站,有的村社(社区)基本无活动室及相应设备,也无专兼职人 员。有些地方广播电视覆盖率低,收视效果差。还有一大批民问艺 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景点根植于民间,由于多年得不到保护, 濒临灭绝和消亡的边缘。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的需求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 足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严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对 生活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但由于资金投人的不足,人才的缺 乏,致使文化服务产品单一,人们对很多文化活动的兴趣不浓参与亦 少,更谈不上创建文化服务品牌了。同时,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 足,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短缺,能够向社会成员分配的文化财富十分有 限,文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偏高。其中突出的问题还有弱势群 体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农村和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缺I:1巨大,公共文 化服务产品分配不均,社会不同群体无法共同享有文化成果,农民群 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广大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享有的 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较大反差。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缺少很多地方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的呈老龄化趋势 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些项目吸引不了很多的参与者,致使人才 十分缺乏。这是由于编制、职称的瓶颈效应使得留人难,很多文化工 作部门编制少、待遇低,这直接影响到了队伍的稳定性。 三、加快推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 措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实质就是整合重组各种文化资源,以 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服务最优化的目的。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并大 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是要通过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条途径,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利益问 题,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面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状况,要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出发,根据建设现代服 务型政府的要求,遵循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场化、社会化及规范化的 建设规律,明确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价值理念和目标任务, 真正把公益文化事业做大、做强、做实。 1_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构建基层文化阵地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 众日益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为人民 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此, 应重视建设多层次、多类型的公共文化设施,既发挥大中型公共文化 设施的骨干作用,又重视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的基础作 23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第12卷总第51期) 用,使各级各类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 化设施相互配合,发挥最大效用。建设和完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需 要我们着眼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构建既 重点突出又兼顾全面、既纵向分级又横向网格、既符合现实需要又利 (3)要利用重大契机开展文化活动。要充分利用2O08年奥运 会、2010年凿博会在中国举行的机遇,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在参 与中认同,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实现自身价值。政府应努力发挥 引导作用,搭建平台,给予资金、人员、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为公益文 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良 保障。同时,充分依托各类社会力量,调 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机制保障 于长远发展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1)要增加投入,加快建设。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 参与,保证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资源,着力推进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 设。在建设—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特别要注重直接面对普 公共文化服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 通大众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2)要仔细梳理,发掘潜能。认真梳理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资源, 发挥已有设施的潜在作用,强化设施的功能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最 大限度地运用好现有公共文化设施。 (3)要注重考核,确保有效。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必须坚持 ‘专用、公用、常用”的理念,相关部门制定标准、定期检查,确保公共 文化设施高质有效运行,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设计功能。要切实保 障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的公益性,创新体制机制,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 的良好运行提供有力支持,为社会各群体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2.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文化产品和服 务。当前和今后—个时期主要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 书看报、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需求,从而增强实效,扩大覆 盖面和影响力。要通过源源不断地向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公共文化 产品和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公共文化产品 及时有效供给。 (1)发展多主体。充分调动各类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主体的 积极陛、主动陛,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特长,提高精神文 化产品的导向性、大众『生和专业性。 (2)促进多样化。探索和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形 成各类公共文化产品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拓宽公共文化产品生产 供给渠道,促进各种途径相互补充,共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 求。 (3)提高针对眭。认真开展文化需求调查,切实把握社会各群 体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与供给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做到需求与供给相匹配。 (4)把握层次性。在大力推出精品力作、积极打造文化品牌的 同时,不断推出小投入、小制作,普通群众看得懂、学得会、喜闻乐见 的通俗文化‘【/J、品”,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落实这些 工作的关键,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吸收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政府 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推动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为人民群 众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一 3J 开展公益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个重要内容,是积极开展各种公益 文化活动,,鼓励和吸引人民群众参与,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 活。公益文化活动既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也包 括人民群众自发组织、志愿参与的各种文化活动。 (1)要利用重大节庆开展文化活动。如劳动节、国庆节、青年节、 妇女节、儿童节等,通过活动,进一步倡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 断激发^们的爱国热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要利用传统节庆开展文化活动。如春节、清明、端午、重5日节 等,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的 民风民俗。 234 求,与时俱进地创新运行机制。 (1)推进多元服务机制。推动建立社会化运作机制,鼓励社会 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产 品生产、组织配送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益的最大 化。 (2)探索服务便利机制。为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参与 公共文化活动创造各种方便条件,使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以最便捷、最 经济的路径,被人民群众所享用,特别是重视完善社会特殊群体、困 难群体享受文化成果的渠道和形式。 (3)建立信息网络机制。充分利用新兴信息网络技术,积极推 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 更大、影响力更强,提高管理和运行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4)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发挥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 一整套运行考核标准,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 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估,推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建设和运行完备、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党委、政府和 社会各方的支持,需要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提 褓障。 (1)完善政策保障 研究制定一批免税优惠、奖励和惩戒等相 关政策,营造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环境,鼓励各类文 化主体发展,促进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扶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规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提高投入保障。着力保障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资 金投入,提高对于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投 入,形成政府投入主导、社会各方参与、企业公益资助的多元化投入 机制。 (3)加强人才保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大批拥有专业 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产品创作人才,一大批热衷文化参与、具 有—定水平的群文人才,一大批懂文化、懂市场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等。 (4)实现技术保障。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手段创新,打 开眼界,善于吸收,加快应用高新科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水 平,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性能。 5.建立健全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领导是关键, 体制是保证。 (1)要增强责任意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 的主要责任主体,应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人经济、社会发展总 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评价—个地区 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2)要转变行政理念。进一步树立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的 理念,进一步实现文化管理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小文化”向 “大文化’’、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3)要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党委统—领导,文(转第253页) ●刘 锐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酒店员工流火原因分析及对策——以徐州开元名都大酒店为例 社 会 现象,有的人才为了追逐高薪,不惜在外资酒店“高职低就”。 三、酒店员工流失的应对策略 1.建立确实可行的绩效评估体系 酒店通过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估体系,合理化酒店目 前的薪水,为留住员工作好物质基础。让员工认识到通过自己的 努力,可以得到酒店公正合理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得到报酬, 实现员工目标,从而留住员工。 2.尽量消除酒店餐饮员工工作时间长度的不确定性 比如实行轮岗培训制度,饭店可以组织各部门员工参加餐饮 服务工作的培训,使饭店每一个部门的员工都成为潜在的、替补的 餐饮服务员。饭店内其他各部门的工作时间及班次和餐饮部门的 有所不同,这其中既存在相互交叉,也存在相互独立的工作时间 段。因此,在必要的时候,譬如说餐饮服务员该班次工作时间过 长,或者身体无法承受,而本部门的员工又调度不灵的时候,就可 以征调其他部门的服务员充当餐饮服务员来接手他的工作,为客 人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有效地控制餐饮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度, 缓解他们生理上、心理上的疲劳感。还可以人性化安排餐饮员工 的工作时间表。可以参考餐饮员工非业内交际对象的休息时间, 协调调度,以尽量使其一致或者最大程度的重叠。另外也可以调 用实行非全时工作日的工作人员。实行这种制度,一方面,可以吸 引更多的劳动者,参加社会劳动,可解决劳动力资源匮乏的矛盾, 另~方面,还可以提高社会就业率。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早就通过 立法形式来鼓励采用非全时工作日工作制度。 3.关注员工职业健康、提高员工满意度 职业健康状况与酒店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身 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良好的状况下,员工表现很高的满意度和忠诚 度,工作效率很高。相反,持续性的腰酸背痛、精神萎靡以及压力 大不但降低员工的服务质量,而且影响酒店岗位的稳定性,产生 员工的高流失率。因此,酒店管理者必须重视员工个人的职业健 康,通过改善其健康状况来提高满意度,进而提升饭店总体的服 务水平。 4.重视职业培训 培训能够帮助员工更好的独立工作,使酒店管理更有效;可 以帮助员工参与酒店日常管理,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可以培育员工 良好的团队精神;可以增强酒店凝聚力,吸引并留住人才。因此, 酒店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改变传统的培训观念,把培训变 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如酒店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进修获得职 称或学位的员工报销部分学费、报名费,有条件的可以根据员工所 学专业情况进行岗位调整或晋级等,甚至选送优秀的员工到国内 外著名的酒店管理学院深造。希尔顿饭店集团就特别重视对优秀 人才的培训,积极选拔员工到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康奈尔大学饭店 管理学院进修或进行在职培训。 5.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采用多层次的级别和职 位,使员工感到工作有奔头,更加努力地在岗位上工作,得到更 多的晋升和发展机会。酒店还可以通过轮换岗位、安排临时任务 等途径变动员工的工作,给员工提供多种多样的积累经验的途径, 使他们熟悉多样的工作,提高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当酒店职位 发生空缺时,首先应在酒店内部进行公开招聘补充,店内无法补 充时再从店外招聘补充。美国马里奥特(Marirott)酒店集团就是 一直采用内部晋升法,员工只要好好干就有提升机会,其管理人 员有半数以上是通过内部晋升而得到提拔的。 ] 6.塑造开放、平等的企业文化 酒店的成功运营离不开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的发挥。因此, 酒店应加强与员工沟通,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为员工营造一种开 放、平等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能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开放、平等型文化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 性,增强员工工作责任感,使员工更清楚地了解管理人员的要求和 期望,更愿意和管理人员合作,做好服务工作。酒店还可以进一步 采用授权方式,把一部分决策权下放给员工,让员工根据具体隋况 对顾客的问题做出迅速的反应。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督导、帮 助与赞扬员工,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 作满意度。口 参考文献: [1]邹益民,陈业玮.饭店企业大学生员工流失现象分析和对策研究[J].商业经 济与管理,2oo2(12):44—45. [2]田喜洲,蒲勇他国内外旅游企业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述评[I].旅游科 学,2007(4):35. [3]蒋丁新.饭店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郑向敏,马东升.我国饭店员工职业压力与健康现状分析——以青岛市饭 店为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5—62. [5]张伟.饭店业员工流动策略研究[J].饭店现代化,20O3(2):31—33. (接第234页) 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政府部门分工负责,文联、作协、记协等人民团 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建设的合力。 (4)要改进工作方法。可尝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 会议制度、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监督联络员制度等,实施责任联动和组 织保障机制、经济补偿和典型激励机制、全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机制 等。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更多地寓于引领和教育于人民群 众乐于接受的文化服务之中,提高宣传文化工作的有效陛。口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IN].人 民日报,2006一lO一19(2).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 [N].人民日报,2OO7—1O一25(1). [3]胡锦涛.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提供思想文化保证[N].人民日报,2008--01—23(1). [4]闰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理论学刊,2007(12):l12 ll6. [5]王霞.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E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7(11):23—24. [6]孙家正.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J].现代企业,2005(3):2. [7]巩玉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取向及职能定位口].中共青岛市 委党校学报,2008(2):27—30. [8]朱嘉兴.“和谐海西”视域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刀.内蒙 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3~54,59. [9]王京生.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大事抓紧抓好[J].求是 杂志,2007(24):52—53. 厂10]王克群.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与对策[J].延边党校学报, 2008(3):7—9.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与建设调研课题组.关于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的调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3):39—42. [12]何继良.关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若 干问题思考口].毛泽东x 、平理论研究,2007(12):5—10,78. [13]张永新.加-决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中国职工 教育,2008(5):45—47. 2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