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阶加纯滞后对象模型辨识方法及其应用

二阶加纯滞后对象模型辨识方法及其应用

时间:2023-08-09 来源:乌哈旅游
过程控制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0,37(9):21—24 Control and Instruments in Chemical Industry 二阶加纯滞后对象模型辨识方法及其应用 王维贺 ,王平 (1.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57;2.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 针对二阶加纯滞后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实现了一种辨识方法,该方法由系统的阶跃响应采样数据构 造非线性方程组,再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系统参数,利用该方法分别对换热器和加热炉出13'温度进行模型辨识, 具备较高的辨识精度,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将该方法辨识得到的换热器出口温度模型应用在内模控制方 案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为其工业应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二阶加纯滞后对象;模型辨识;最小二乘法;内模控制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932(2010)09-0021-04 1 引 言 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对象通常具有高阶、非最小 相位或是含有稳定零点的特性,使得对象模型非常 ,,(f) 【1一南e崔+南e ]+ )( 圳 (3) 复杂。即使能准确辨识模型,其复杂性也使得控制 器的设计变得困难,因此有必要使用典型对象对系 统进行逼近 。 由于0≤t≤ 时,Y(t)=W(t),而当t≥7I时 有: lfoy(f)d = ㈩dt+/}w(c)d +—r) (4) 很多实际工业对象可以用一阶加纯滞后模型描 述,但是对于诸如换热器、加热炉的温度对象,可以 等( _e- r, +1)+ 1 )+ ( ~ ) 观察到其温度阶跃响应曲线动态部分呈s形,特性 与一阶加纯滞后模型特性相差甚远。对于这种高阶 特性,可以考虑采用二阶加纯滞后模型描述其动态 特性,如式(1)所示。 正, 一f5 ),( )zdt= y(t) d + ”(z)dt : Gp(s) (1) + (/3 e~ )+ f)dt 为了简单快速地获得较准确的对象模型,不断 有人提出新的基于过程阶跃响应的模型辨识方法。 但是由于纯滞后时问Jr经常是一个过程变量的函 [(/3+1) r+(卢 +/3+1) ] (5) ( ≥ £) 利用式(4)和式(5)可得到: 数,r的估计必定存在误差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 基于阶跃响应输出构造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解 y㈩ =÷ ( ) + [ ,,(Oa—aK( 一r)+ , +1)一 0)a3 方程组的方法,辨识二阶加纯滞后连续传递函数模 型的参数。将此种模型辨识方法分别应用在换热器 和加热炉出口温度对象的模型辨识中,均取得了较 好的辨识效果。同时,利用换热器出口温度进行内 模控制,也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进一步验证了模 型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2模型辨识算法 令: +r ̄q3+1)[1 y(t - ̄(o-一r)+0Ia_ (B+1)一J t )出] J 0 J 0 + 卢[y( )一aK一 ( )] 一 K[(卢+1)Tz7+( +卢+1) ]+J, t口 w(t)dt J 0 ( ≥f) (6) A( )=J y(£)dt J 0 针对式(1)所定义的二阶加纯滞后对象模型, 阶跃输入幅度为 时,阶跃响应为: B( )=f y(t)tdt J 0 f)= l卜 e 令 = e专](f ) (2) ) J。£ ( )dr一盯J。 (t)出一 (JB+1)J。 (t)出一 ( ) 收稿日期:2010-06-28(修改稿) ,加入自噪声 ( ),则: ・22・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第37卷 则式(6)可以简化为: B( )一 ( )一 (or) =【y(or)A( )一号 2 ×[ (卢+1)K 一号】 ] ( ≥ )(7) 对式(7)可进行最小二乘运算,对采样点 = m ,(m+1) ,…,(m+三一1) 构成线性方程组, 为采样间隔且m ≥f: 9)=F+△ (8) 其中: =[咖 (13+1)K Kr KT 】, Y(mT) A(mT ) 一号(m ) am 一号 Y((m+1)T) = A((rn+1) ) 一詈(m+1) ) (m+1) 一号 M M M M M Y((,n+L一1)T)A((,n十L一1) ) 一号((m十 一1) )。 d(m+ 一1) 一詈 B(mT)一m (m ) 一n(m ) F= B((,孔+1)T)一(m+1)T A((m+1)T) 一 ,A: .r2((m+1)T)B(m+L一1) 一(m+L一1)T A((m+ 一1))Ts 一 ((m+£一1) ) 由式(8)可得参数 的最小二乘估计为: (茎堑) =( ) 矿厂 (9) 第一列:记 由式(9)得到的估计值 是有偏的 ,因为 ==]二二二 录当前时间 二二[ (kT)是零均值相关噪声,△和 相关,这里采取的 第二列:记 ———r_一 录当前输出 解决办法是使用辅助变量最小二乘法 ‘。辅助变量 二二[ l 第三列:记 矩阵z满足两个条件:lim 矩阵为非奇异阵; 。 录当前输入 n— ∞ , 竺 =]二= l换行l 1 lim Z ( 一F)=0。参数的渐近无偏估计可以 n一, (壹堡笙壅) 由式(10)计算: 图1基于VBS的数据采集流程图 =(Z 妒)一 Z F (1O) 3模型辨识算法的实施 3.2对象模型辨识 3.1数据源读取 辨识算法的计算步骤为: 过程数据的获取是对象模型辨识的前提,工业 (1)对待建模对象施加幅度为0c的阶跃作用,利 现场的生产数据多数保存于控制系统自带的实时数 用VBS采集阶跃响应过程数据,读取数据源文件; 据库中,若要获取一段时间内的过程数据,均需要针 (2)计算采样周期和采样数据长度; 对数据库提供的接口,采用OPC等方式进行数据采 to- (3)计算f集 。本文在西门子过程控制系统PCS7内建的 J Y(t一口 )dt和JJ 一口 y(t)tdt; WinCC环境下,建立了数据采集的解决方案,利用 (4)计算矩阵 和F; VBS脚本编辑语言将归档数据导出到txt文档中,可 (5)二乘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模型参数。 4辨识算法验证 , 对指定时间段的归档数据进行读取与处理。VBS程 序结构如图1所示。 本文分别针对高级多功能过程控制实训系统上 的换热器和加热炉的物料出口温度对象进行了模型 基于VBS进行数据采集的难点在于实时读取 辨识,图2和图3分别是换热器和加热炉的工艺流 和计时功能的实现。实时读取功能通过VBS函数 程示意图。高级多功能过程控制实训系统是具有工 HMIRuntime.Tags()关联WinCC变量实现;计时功 业级对象特性的高精度仿真系统,换热器和加热炉 能的实现则调用对象WScript的Sleep属性,利用全 的出口温度阶跃响应曲线动态部分均呈s形,具有 局函数创建对象,在实现计数功能时调用该对象属 典型的高阶特性,在此用二阶加纯滞后对象模型对 性,从而实现延时计数的功能。 其进行逼近,验证模型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第9期 王维贺等.二阶加纯滞后对象模型辨识方法及其应用 。23- 针对换热器热流出El温度,初始状态时冷流阀 辨识算法计算得到的模型为式(11): 卜一-O.498 6 e- ̄ ̄s阶跃变化到开度为 60% ,获取阶跃响应数据,模型 ~ ……~一… 图2换热器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加热炉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4将该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与真实对象的阶 化到70%,获取阶跃响应数据后,由辨识程序得到 跃响应曲线相比较,可以看出,动态响应过程基本重 其二阶加纯滞后模型为: 合,最终稳态值略有偏差。 G(5)= (12) 该辨识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与真实对象的阶跃 响应曲线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辨识模型和真实对 = 象的阶跃响应曲线基本重合,可见本辨识算法有效。 丑 荽 蕞 赠 ~ _l 壬 图4换热器对象与模型阶跃响应比较曲线 簇 盛 # 针对加热炉最终出口温度建模,初始工况取进 料阀开度在50%,燃油和风量配比为8.12,初始燃 油阀开度在50%,给定20%的阶跃使燃料阀开度变 图5加热炉对象与模型阶跃响应比较曲线 ・24・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第37卷 5辨识模型在内模控制中的应用 本文在获得换热器出口温度的辨识模型后,将其 应用在内模控制中,内模控制结构与文献[6]所示结 构相同。稳定工况为热物料阀的开度30%,换热器出 6结束语 大多数工业对象均具有高阶、非线性、大滞后的 特性,其动态阶跃响应过程可以近似归结为二阶加 纯滞后对象的辨识问题。本文针对二阶加纯滞后对 口温度60℃。内模控制器滤波器参数A取为90,将 内模控制器投自动后,首先修改出口温度设定值为 加℃,系统稳定后再将热物料阀的开度改为80%,得 到出口热物料温度响应曲线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 热物料出口温度能够很快稳定在设定值,无超调,对 象传递函数模型的参数辨识问题,基于阶跃响应输 出构造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解方程组的辨识方 法,得到辨识精度很高的数学模型,实例验证了本方 法的有效性,同时辨识模型成功应用在内模控制中, 为各种利用对象模型进行先进控制的方法提供了良 于热物料负荷的扰动变化抑制明显,说明辨识模型在 好的工业应用验证。 内模控制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全亚斌,张卫东,许晓鸣.二阶加延时模型的阶跃响应辨识 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6):954—956. [2] 王修中,岳红,高东杰.二阶加滞后连续模型的直接辨识 [J].自动化学报,2001,(5):728—731. [3] 樊厉,林红权,高东杰.过程控制常用连续模型的直接辨 识法及应用[J].控制工程,2006,(4):310—313. 『4]方崇智。萧德云.过程辨识f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33—156 [5] SIEMENS.深入浅出西门子WinCC V6[M].北京:北京航天 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131—148. [6] 杨大勇.内模控制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 图6换热器热物料出口温度响应曲线 机与现代化,2007。(12):49—51.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Second-order plus Time Delay Model WANG Wei.he。,WANG Ping (1.Shenzhen Das Intellitech Co.,Ltd.,Shenzhen 518057,China; 2.College of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litng University fo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Chian) Abstract:An identification method was achieved for second—order plus time delay transfer function model of the ob- ject,which samples data from the system’S step response to structure of nonlinear equations,and an estimation of system parameters was made through the least squares method.Using this method,the outlet temperature of furnace and the heat exchanger were both made the model identiifcation.It could provide hihg identiifcation accuracy nad the validity of the method was verified.The identiifcation model of the heat outlet temperature iS applied in internal mod— el control which achieves the better control effect and supplies a feasible solution for the industrial叩plication. Key words:second-order plus time—delay object;model identiifcation;least—squares method;internal model contorl (上接第2o页) Ret ̄are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hase Control Strategy in Batch Control Based on¥88 Standard CHEN Xiao—fang,LIU Shan—zhong (College of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nan Unievrsity fo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471003,China)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terminology and model of batch process control standard ISA¥88 Was introduced.Ex— plained in detail how the batch control system realized the batch execution.The batch control software based on¥88 standards WaS developed.Wiht the practice of preparation of brewery wort as example,the speciifc technique of reei— ep implementation was ven.The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contorl strategy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difi— culty of recip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I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le batch contro1. Key words:batch control;recipe;wort preparation;phase;procedure function char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