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米芾

米芾

时间:2022-09-18 来源:乌哈旅游
 目 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引言 ··············································· (1) 一、米芾生平略述 ·································· (1)

1.“米颠”之名 ······································ (2) 2.“集古字”的学书经历 ································· (3)

二、书法艺术特点及其作品赏析 ························· (3)

(一)《苕溪诗卷》 ···································· (4) (二)《蜀素贴》 ······································ (5) (三)《珊瑚帖》 ······································ (5)

三、米芾的书法审美思想 ······························ (6)

1.尚趣 ············································ (6) 2.自然 ············································ (8) 3.平淡 ············································ (8)

四、米芾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 (9) 参考文献 ·········································· (10) Abstract ··········································· (10)

论米芾书法

摘要: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米芾,是宋朝“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是“宋四家”(苏、米、黄、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风潇洒奔放,又在法度之中,正如他的为人一般: 险而不怪,奇正相生。米芾主张用自然、率真的笔墨技巧来表达作者自身的内心诉求与真实情感 ,注重书法在的技法方面的体现,他“尚趣”、“平淡”、“自然”的书法观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米芾;书法风格;尚趣;影响

米芾是一位将“宋尚意”书风发扬光大的一个重要书法家,他的书法观跟他的本人性格是紧密相连的。在北宋书法推崇“尚意”书风的的时代背景下,米芾以欹侧优美的神采和天然率意的真趣独占一席之地。因此,探讨米芾书法风格的形成过程及其书法思想对后代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米芾生平略述

1“米颠”之名

人称其为“米颠”,但“米颠”之名从何说起?在中国书法史上,像米芾这样的奇异之才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宋史》上有这样的记载“冠服效唐人,风神萧散,音吐清畅,所至人聚观之。而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所为谲异,时有可传笑者。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

兄。”可见其大致有三点:冠异服、好洁癖、石癖。

他常以奇冠异服来惊世骇俗,唐巾深衣,高檐帽碰到轿顶,于是直接撤轿顶而坐;他又有洁癖,使用专门的巾器,洗完手之后不用毛巾擦干,而是两手相拍到干,不允许他人手摸藏品,向好友展示藏品时,离人一丈之外;米芾对石头十分着迷,曾经膜拜官署前丑石为兄,于工作期间,常常因为玩石头而忘记工作。对砚的喜爱程度同样痴迷,对砚有一定的研究,并著有《砚史》 一书,此书针对各种砚台的生产地、色泽度、及工艺流程等做了非常详实的阐述。“吾首”是米芾对自己收藏的砚台的尊称,喜爱到如此境界,不免有些让世人不解,

但恰恰是如此才能体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的如痴如醉。他不仅热衷于收藏,更热衷于临摹。米芾学习书法是极其勤奋的,以致于“一日不书,便觉

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 1 ] ( P170 )古人都在坚持,作为现代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刻苦练习呢?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2“集古字”的学书经历

米芾生平广泛学习前人经验,不局限于一家,他所写的《自叙》一文中总结了自己的学书经历:“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摩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

弃钟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 [1](p176)

米芾向古代大家学习的第一位便是颜真卿,米芾说:“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在米芾的书法中有许多独具特色的用笔,如“门”字右上角的塌肩及竖钩的陡起,再有其经常使用的“蟹爪钩”,这些全都出自于颜真卿《争座位帖》。颜真卿不常运用的这些写法,到米芾的帖中便成为常见的手段,并将这种写法贯穿始终,成为自己独特的风格,从这点上能看到他的明智善学的地方。

第二个是欧阳询。米芾在初期的学习中便意识到欧氏书法中“印版排算”的弊端,由于那时的欧阳询尚未能够摆脱学习王羲之书法的束缚,相比他还是喜爱欧阳询的行书。他能够发现欧体极尽变化之能,静者如对至尊,动者又跳荡飞动。“笔力险劲”,这恰恰是米芾从学习欧阳询的字中的最大收获。之后所书的帖中还是能看到险绝的特点。但是在米芾转入学习魏晋书法之后这些特点就淡然消失了。 第三个是沈传师。沈传师的行书在世上已经很难再看到。只有仅存的《柳州罗池庙碑》。盛中唐之后,字的体势向宽博的一面发展开来。米芾在《自叙》中说:“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

[1](p176)

沈氏对米芾的影响在其对书法结构的表现出了宽博的一面,使

其受益匪浅。总的来说,沈传师对米氏的影响比欧阳询更为深刻。 第四个是段季展。段季展是中唐书时期的书家,名气不是很大,其书法到宋代已经失传了。米芾称赞段季展书是“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以名气大小而妄为耳鉴,展现了卓越的见识。有记载称沈传师

[2](p87)也是学的段季展。那么米芾自说“善书者只得一笔,我独有四面”、

“臣书刷字”[1](p176),都能找到原由了。

第五个是褚遂良。米芾《自叙帖》中说“慕褚而学最久”,可见对其书法影响最深刻的应是褚遂良了。米芾钟爱褚书的原因,在于褚书用笔最丰富多变,结体同样极为生动。米芾说:“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惟褚遂良小字如大字。其后经生祖述,间有造妙者。大字如小字,未之见也。”[3](p213)可以看出米芾最看重的仍是褚遂良的

小字行书。米芾在《书评》内是这样叙述他的:“褚遂良如熟驭阵马,

[1](p176)

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若非米芾对褚遂良钦慕许久并学习

时间颇长,也许不可能将褚遂良说的这样透彻。在跋尾书这一类字中,最能看到褚氏的神采韵味,如《向太后挽词》。

米芾于长沙完成任职之后,特地去了黄州,拜见谪居了三年之久的苏轼。两位大家初次相见,苏轼对他的书法大肆夸奖道:“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得到了苏轼的指点,米芾的书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这一次转变,可以说是其一生中的大事。之后学习二王书法,但更加倾向于王献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获得了二王的真迹,加以学习。学习意识到一味的模仿古人对自己书法发展的局限,使他能够从二王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晚年勤奋扎实的学习,使他的书法出神入化,自豪的宣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经历了勤奋艰苦的学习之后,终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迸发出极大的能量:“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5](p176)

二、书法艺术特点及其作品赏析

米芾在用笔上,擅长利用各种形式的变化组合,在整体上给人一种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展现了他沉着痛快淋漓痛快的书法风格。其字起笔重,中间轻,转折处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变化多端,下笔的着重点由于字形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偏长之横画,一波三折。蟹爪钩独具特色,独一无二。自称“集古字”,“刷字”,是指他用笔迅速而下笔有力,将自我情感、用笔力度、结构体势完美的呈现出来,追求刷的韵味、气魄、力量,追求自然。[4] (P145)其后期创作大至诗帖,小至尺牍、题跋,都具备了酣畅淋漓、倚侧变幻的特点和快刀利

[3] (P146)剑的气势。刷这个字将米芾书法的神采鲜明准确的表现出来。

无怪乎苏轼说:“米书超逸入神。

(一)《苕溪诗卷》

《苕溪诗卷》可称为中国书法史上最重要的书法作品之一。此作

品抄录了米芾自创的六首五言律师,在苏州书写完成。对米芾书法概括最为准确的当属苏轼,他称赞其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此卷就是表现米芾行书“沉着痛快”这一特点的最好例证。

《苕溪诗卷》用笔中锋居多,一笔中粗细兼备,下笔迅速,纵横恣肆。特别是运锋过程中,用笔变化之丰富,线条转折之连贯,提按起伏之飘逸,毫无造作之态。其结体呈长形,中宫稍稍收紧,保持了重心的平衡。长画纵横,伸展自如。整卷结字整体感受微微向左倾斜,多攲侧之势,在险劲的笔势中寻求整体的平衡。全篇书风率真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意韵横生,体现米芾中期创作的典型风貌。

(二)《蜀素帖》

“蜀素”是北宋时四川制造的质地精良丝绸织物,卷上的乌丝栏亦是编织出来的,工序复杂,可见是专门用来提供书写用的。古人邵子中将一段蜀素装裱成卷,想请大家赐以墨笔传给后代,传了三代后仍无人敢在卷上挥墨。元祐年间,米芾接受林希邀请,游玩苕溪,游玩中林希拿出珍藏的蜀素卷,邀请米芾在其上落墨,然米芾丝毫没有犹豫,执笔挥墨,连续写了自作了八首诗。卷中数诗都是当时记录出游或送行之作。

《蜀素帖》写于乌丝栏内,其险绝的气势没有受到其限

制,此帖用笔丰富多变,正侧藏露,长短粗细,形态多变,体现了他“刷字”的独特风格。结字俯仰斜正,变幻莫测,并以欹侧为主,展示了动态的美感。由于蜀素表面粗糙,书时需全力以赴,很是考验书写者的功力。董其昌于《蜀素帖》后评价道:“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此外,因为丝绸织品不容易进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从而使的整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美动人。 (三)《珊瑚帖》

米芾有收藏珍品对的习惯,常年的学习临摹大家作品,使得他有了很高的鉴别能力。《珊瑚帖》是记录其获得名画及金座珊瑚笔架后的狂喜之情。此贴为到现在发现所最先使用竹纸的书写创作。纸质为特有的浅黄色,纸上竹纤维偏多。

此作较其中年之前作品,笔势流走畅达,随意而书,神韵自然,飞腾跌宕,形式感也更具意趣,好像感受到其挥运时心花怒放、眉飞

色舞的情形。写至“珊瑚一支”,用浓墨重笔,字形放大,然而只用文字记述还是无法表达他内心的欢喜之情,故用图来记录,之后又作诗表意。

三、米芾的书法美学思想

1尚趣

“尚意”书风是北宋书法突出的时代特点。在这中书法风气的影响下,以米芾为代表的“尚趣”书风区别于“尚意”书风推崇的“意”的一点是,“尚趣”更加注重内在情感的表达、更加突出自我情感的表达、更加注重真性情,更具艺术气息。苏轼、黄庭坚、米芾三位大家都是宋朝“尚意”书风的典型代表,米芾的尚趣与他们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更自由地追寻书法“趣”的意境。

在书法创作中,创作者抓住内心情感的强烈情绪,通过墨色变化、线条的粗细转折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而且这种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感染他人,这便是米芾所表达的“趣”。书法之“趣”较之别的艺术形式不同之处在于笔法、结构、章法等产生线条、墨色等变化,由此来表现创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和精神诉求。“趣”源于天然,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的趣。因此“趣”对于书法创作来讲,不之是让整幅作品散发光彩的“点睛之笔”,更是书法艺术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的。 2自然

米芾主张在创作过程中对自然的表达。在执笔方面,主张“五指包管法”,在墙壁上写字这种方法是最适合的。米芾《自叙》云:入学之理,在先写壁。作字必悬手,锋抵壁,久之,必自得趣也。”于创作心态方面,注重厚积薄发,苦尽甘来,要注重过程的积累及书写过程的经验总结。只有这样在落笔时不用刻意为之,主张“放笔一戏空。”在书法创作中,对布局的安排以及字距、疏密及行距之间的

照应关系,使其形成统一的整体。在笔法结字方面,反对“一笔书”,主张浑然天成。 3平淡

苏轼说,淡是“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绚烂之极也”。同样,平淡亦是米芾不懈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他觉得较之北方画家李成过度写实的山水,南方画家董源和巨然的山水画更为淡然平和。他们平淡飘逸的创作风格,成为后代文人争相借鉴学习的典范。米芾传承了董源、巨然的技法,以云山、烟雨和潇湘烟云等风景为素材,使用水墨烘染和横点皴法来表现笔墨交融之美。米芾山水画同样表现出了天真平淡之方面,和他的儿子米友仁共创了别开生面的“米氏云山”,成为了中国水墨画大写意画派的开山鼻祖。

四、米芾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米芾书法及其美学思想对后代的书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众多的米芾的学习者们的带领下,米芾书法的“趣”的内涵也得到了丰富和更深的发展。米芾之后对其书法学习者很多,探究其原因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米芾书法转益多师,尤其是经历了“集古字”的过程,积聚了深厚的传统笔法。学习米带的书法不单单可以学习到米芾独特的书风,还可以上溯到历代书法大家,对学书者的发展是很有利的。第二是米芾书法风格的潇洒多变适宜学书者表达强烈的思想情感。

宋以后,米友仁、吴据、徐渭、王铎和沈曾植都是学习米芾书风的佼佼者,并取得一些成就。另外还有一批书法家或多或少的学习过米芾或者受到过米芾的影响,例如王庭药、张即之、祝枝山、董其昌、沈尹默等。所以这些人都根据自身所处时期的审美观念和自己的学识素养、个人体验,都在用笔、点画、结体、章法、布白和墨色上面有各自不同的继承和发展。

米芾书法独具一格之面貌、探索真趣的书法美学思想同狂傲不羁的性格让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有很大的名望,影响深远。米芾作为“宋四家”中标新立异的个体,作为引领“尚意”书风的重要力量,获得后世追随和尊敬,在中国书法史有着及其重要影响和地位。

参 考 文 献

[1]莫武.中国书法家全集 • 米芾[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2]《宣和书谱》卷十二《行书六•米芾》.

[3](宋)米芾《宝晋英光集》补遗《书评》.商务应书馆,1960. [4]钟明善.中国书法史[M].石家庄: 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1. [5]马宗霍.书林藻鉴 • 书林记事[C].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4.

Theory of MiFei calligraphy

Abstract: MiFei, a famous calligrapher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period, the song dynasty \"is meaning\" model of the wind. He is \"song four calligrapher\" (Sue, rice, yellow, CAI), one of the top again. Its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 style is bold and unrestrained, and strict in thy testimonies, as he generally: risks and do not blame, no phase. MiFei advocates the most natural and spontaneous ink technique to express the author's own feelings, emphasizing techniques of calligraphy in the aspects of performance, he is boring \\"pedestrianism\Key words: MiFei; Calligraphy style; It is boring; impac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