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二周七年级历史教案(7.8)

第二周七年级历史教案(7.8)

时间:2021-08-31 来源:乌哈旅游
年 级: 七年级 科 目: 历史 教 者: 周 次:4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甲骨文、金文和竹帛书。《诗经》和屈原、商周的青铜艺术、钟鼓之乐。 2.指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学习甲骨文、金文、大篆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比联想的思维能力。教师指导学生以图表、归类等方式自学“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的内容和春秋战国时期突出的科技成就,指导学生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列表、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甲骨文、《诗经》和屈原。 三、教学难点:对一些专门的科学知识如甲骨文、节气等较难讲述清楚;本课内容较多,头绪复杂,比较难于掌握。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的先秦时代,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一、从甲骨文到竹帛书 1、商朝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2、商朝和周朝的金文 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 为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3、战国时期的竹书和帛书 教师直接点题,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然后提问学生:和我们刚刚学习的甲骨文和金文比较,竹书和帛书的最大进步在哪里?加深学生对书写材料的变化的认识。 二、硕果累累的科学技术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总结。 三、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经》 教师总结指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订,全集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在我国历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 2、屈原和《离骚》 教师提问: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都要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谁?这种民俗反映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呢? 3、钟鼓之乐 3、编钟 编钟由青铜铸成,分三层排列在刻满彩绘花纹的钟架上,气势宏伟而壮观。最上层的叫钮钟,是用来定调的,中层叫甬钟,有三个半八度音阶,能演奏各种乐曲,声音清脆嘹亮,悦耳动听。下层也叫甬钟, 年 级: 七年级 科 目: 历史 教 者: 周 次:4

因为形大体重,所以声音深沉宏亮,用这套悬挂的编钟,至今仍可以演奏出古今中外的各种乐曲。 四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