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空间飞行器绕飞中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研究

空间飞行器绕飞中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研究

时间:2020-11-17 来源:乌哈旅游
第2期 2013年4月 中IiI鼋;纠譬研宪限学椒 Joumal of CAEIT Vo1.8 No.2 Apr.2013 doi:10.3969/j.issn.1673—5692.2013.02.002 空间飞行器绕飞中控制系统的半实物 仿真研究 马卫华。悄 勇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北京100039) 摘要:为解决空间飞行器绕飞中控制系统的仿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TX实时操作系统的半 实物仿真平台,通过1553B和VMIC进行各设备的信息交互,使“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有效地 结合,实现了在机械、电气、控制与软件等多学科交互作用下控制系统特性的仿真与验证。该仿真 平台在部分实物短缺情况下,可采用仿真机对这些实物进行功能和电气接口的模拟,提前进行控制 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仿真验证的可信度和重复使用率,为在轨服务装备和 反卫星作战武器控制系统的仿真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并以美国轨道快车的试 验条件为输入信息,进行了实际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 关键词:空间飞行器;绕飞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RTX(Real—Time extension) 中图分类号:v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692(2013)02-119-()6 Research on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 in Fly-Around MA Wei—hua,HE Yong (Beijing Aerospace Automatic Control Institute,Beijing 100039,China) Abstract: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imulation on spacecraft’S control system in fly—around mission,a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Real—Time extension(RTX)was proposed.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mong devices is conducted by using 1 553 B and VMIC,which effectively aombine combined the“virtual environment”and“real environment”achieving achieved the validation of the control system with interaction of muhidisciplinary work of mechanics,electricity,controlling and software.Even under the circumstane of equipment absence,this simulation platform can carry out th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experiment on the functioned and electrical interface by simulation method.The platform simu- lation can not only accelerate the research,but also has great extendibility,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both the reliability and reuse of the simulation.It is a very effectiv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plat— form,which can be broadly used in the simulation of control system of orbit services facilities as well as anti—satellite weapons,and the real time control system has also been validated regarding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orbital express as input information. Key words:spacecraft;fly-around control system;hardware—in-the-loop;RTX(Real-Time extension) 收稿Et期:2013-03-21 修订日期:2013-04-02 122 I鼋雹;珂.鼍f研宪藏哥瓤 2013年第2期 飞轮动力学模型 : … ㈩ 式中,Jw为飞轮的转动部分的转动惯性量; 为飞 轮的角动量;∞ 为飞轮的角速率; 为飞轮轴的驱 动合力矩。 飞轮轴的驱动合力矩的计算公式为 =KM Uw一 (2) 式中, 为飞轮的力矩电压系数;Uw为飞轮的控制 电压; 为飞轮的摩擦力矩。 飞轮的摩擦力矩的计算公式为 =  ̄/l l+C +sign(∞ ) (3) 式中, 为气动阻力力矩系数;C 为飞轮的粘性摩 擦力矩系数; 为飞轮的动摩擦力矩;sign( )为 ∞ 的符号函数。 2.2飞控计算机 飞控计算机是空间飞行器控制系统最主要的设 备,它用于采集光纤惯组和可见光相机的测量信息, 输出控制指令,控制飞行器按预定的任务进行在轨 作业。飞控计算机的硬件部分由CPU、1 553B和 DI/DO、继电器模块、电源模块及数据转换电路等组 成,各设备之间通过板间电连接器或线束相连实现 相互通讯。 飞控计算机在绕飞中的导航算法主要为扩展卡 尔曼滤波,其计算流程包含以下5步。 (1)真实值与估计值的偏差 的一步递推: ( +1/k)= ( +1/k)6X(k/k); (2)协方差矩阵P(k+1/k)计算:P(k+1/k)= (k+1/k)P(k/k) (k+1/k)‘+Q(k+1); (3)增益K(k+1)计算: (k+1)=P(k+1/k) 日 。(k+1)[日(k+1)尸(k+1/k)日(k+1) + R(k)]~; (4) +1时刻 的估计值 X(Jj}+1)计算: 6X(k+1)= x(k+1/k)+K(k+1)[Y(k+1)一 ( ( +1/k), )]; (5)协方差矩阵P更新:e(k+1/k+1)=[,一 +1)H(k+1)]P(k+l/k)踪。采用对飞控计算机绕飞中姿态跟目标指向的 制导方式,相对轨道制导采用C—W制导法,即通过 沿轨道坐标系的Z向的冲量产生沿 向的轨道运 动,如图4所示。 i ;—亡一 广~ L  I :;l \ :△z=一 L… 一 △ X 4^T I — ~ 一I  IrZ 图4径向冲量导致切向的轨道运动轨迹 所需的速度增量l AL l=l△ l=0.25Axto。 ∞为目标器轨道角速度。 空间飞行器质心轨道坐标系(简称轨道坐标 系)0。 。YoZ。原点为飞行器质心O。,O。Z。轴从飞 行器质心指向地心,O。X。轴位于轨道平面内垂直于 O。 轴,并与飞行器飞行方向一致。O。Vo轴与 0。X。轴和O。Z。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所选的PD控制律为 = 6 + 6 (4) 式中, 和 分别为比例和微分控制参数; 为空 间飞行器与目标星的位置/姿态偏差; 为 对时 间的一阶导数。 2.3三轴转台 三轴转台是检测和评价光纤惯组的主要设备, 由机械台体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有正弦摇摆、位置 跟踪和速率跟踪等多种运行模式。 三轴转台的主要特性包括:三轴的位置精度不 2013年第2期 马卫华等:空间飞行器绕飞中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研究 123 超过2角秒;位置重复性不超过1角秒;角位置分辨 率不大于0.075角秒;在内框、中框和外框频率不超 过1O Hz、9 Hz和9 Hz时,三轴的幅值偏差不大于 11%;相位偏差不大于11度;转台安装的方位对准 误差不大于1分,转台内框基准面与当地水平面的 误差不大于1分;内、中和外框的运动范围受限制。 2.4目标模拟计算机 目标模拟计算机的功能主要是根据仿真机提供 的相对位姿信息生成可见光相机所观察到的图像, 即根据目标器的几何参数和来自仿真机的数据,建 立目标器的3D模型,再采用透视投影的方式,将可 见光相机所观察的图像显示到目标模拟计算机的屏 幕上。建模软件采用OpenGL,透视投影函数为 J void gluPerspective(GLdouble fovy,GLdouble as— pect,GLdouble zNear,GLdouble zFar)。 这个函数创建了一个对称透视视景体,参数f0. vy为指定视景体视野的角度,以度数为单位,l,轴的 上下方向,aspect为指定 平面上视景体的宽高比, zNear和zFar为指定观察者到视景体的最近和最远 的裁剪面距离。 2.5光纤惯组与可见光相机 光纤惯组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测量飞行器的姿态 角速度和加速度,由光纤陀螺和加速度计组成。光 纤陀螺的接口是通过1553B总线直接与飞控计算 机相连。本系统选用的光纤陀螺指标主要为:测量 精度不低于0.02。/s,测量范围不小于2O。/s,质量 不大于2.5 kg,最大功耗不超过15 w。加速度计的 测量原理将在后期研究中进行专门的研究。 为了能够更真实的模拟可见光相机的成像过 程,采用工业相机对目标模拟器进行拍摄,其指标如 下:成像范围10~200 1TI;视线角测量精度优于 0.3。;CCD像素数目1 024×1 024;视场角为20。× 20。;捕获时间不大于10 S。 3 半实物仿真平台的仿真验证实例 3.1仿真条件 轨道快车(OE,orbital express)于1999年11月 提出,由“太空自动化运输机器人”(ASTRO)与“未 来星/货舱飞行器”(NextSat/CSC)组成,其在验证卫 星添加燃料、更换重要部件和其他紧急修理技术的 同时,展示了美国的太空掳星技术。轨道快车运行 在高度为492 km、倾角为46。的近地圆轨道上,其在 轨任务包括分离、远场交会、近场交会、接近操作、最 终接近、捕获和电池传送、可更换单元的移除与替换 及燃料传输等操作 。 选其接近操作中120 in×60 m的椭圆绕飞条件 作为仿真输人信息,目标器运行轨道为近圆轨道。 这一阶段,轨道快车的绕飞时间约为0.25个轨道 周期。 3.2结果分析 按照前文给出的平台设计方案与输入信息,得 出如图5~图7所示的仿真结果。分析这3幅图可 得以下结论:所提的半实物仿真平台能够将仿真机、 目标模拟器和三轴转台模拟的虚拟环境与光纤惯 组、可见光相机和飞控计算机等飞行所需的实物有 效结合起来;飞行软件在绕飞模式下的算法是有效 的;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各种测量和执行部件的电气 与通信接口稳定、正常;信息管理合理。 进一步分析各图中的数据,可得绕飞周期约为 0.25个轨道周期,与轨道快车的绕飞周期相接近, 且绕飞段的运动轨迹也与轨道快车在轨试验的轨迹 相一致,这从另一方面考证了所提平台的可行性与 有效性。 一 U .60 ——————一 40 一 — ./ —2O 0 ,O n 1 }O 120 l0O 80 6O 40 2O (  1图5相对位置变化曲线 x10‘ 4 l — 3 I 2 …‘1 l…………一:; ■-.u‘ ..・I. 一一.且 .. L.U-L 甘O r l一 ……1 1……’' ’rr lr 一 — 一 .1 .2 .3 -4 200 400 600 800 1 000 1 200 l 400 t 图6相对姿态变化曲线 {-s Qp/0 124 中I鼋鼋;珂譬q雹豫学瓤 2013年第2期 5 1 1 5O  O 5 O 1 5 1 n 2 j j} _●_‘ _一 u● Ijj妊f;t r j止t-一i■LJk. 一 。. 虹 氲一  k 唧 ■ 1呵 r一 ! r。【砸l蟹1‘r‘  孵 l删’呵ll 唧 ●●●● I^……~wxI I—— I 200 400 600 800 1 000 l 200 1 400 t 图7相对姿态角速度变化曲线 4 结 语 为开展空间飞行器绕飞中的控制系统仿真试 验,提出了一种基于RTX实时操作系统下的半实物 仿真平台。此平台以装有RTX的仿真机为核心,配 有三轴转台和目标模拟计算机来模拟空间飞行器的 在轨运动,使用可见光相机和光纤惯组来获取相对 运动参数,通过飞控计算机来使飞行器按预定轨迹 运动。平台采用RTX技术来解决实时性的问题,通 过1553B和VMIC进行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使 仿真机、目标模拟器和三轴转台模拟的虚拟环境与 光纤惯组、可见光相机和飞控计算机这些飞行所需 的实物有效结合起来,并实现了在机械、电气、控制 与软件等多学科交互作用下,对控制系统任务调度 的实时性、通信接口的正确性、信息管理的合理性以 及控制算法有效性的仿真与验证。最后,以美国轨 道快车绕飞的试验条件为输入信息,进行实际控制 系统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此仿真平台下绕飞的 关键参数仿真结果与美国轨道快车绕飞的试验数据 很相似。 所研究的仿真平台不但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还能够提高仿真验证的可信度和重复使用率。通过 仿真机对实物(如光纤惯组和可见光相机)功能和 电气接口的模拟,可以在部分实物短缺情况下,提前 进行绕飞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加快研制 进度。 参考文献: [1]HIROHISA K.Fly—Around Motion Control Based On Ex— act Linearizati。n with Ad印tive Law[J].Joumal of Guid一 ance,Contr01,and Dynamics,2005,28(1):167.169. [2]赵懿,杨新,林宝军.基于HLA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数 学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5,22(6):4649. [3]刘良栋.卫星控制系统仿真技术[M].北京:宇航出版 社,2003. [4]张银辉,程见童,杨华波,等.小型固体火箭控制系统 设计与半实物仿真验证[J].固体火箭技术,2012,35 (1):28-33. [5]P TOBBE,A MATRAS,D WALKER,et a1.Real—Tim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of Ares I Launch Vehi— cle[R].AIAA 2 009-6 130. [6]KIM B,VELENIS E,KRIENGSIRI P,et a1.Designing a Low.Cost Spacecraft Simulator『J].IEEE Control System Magazine,2003,26(4):26—37. [7]DONGWON J,PANAGIOTIS T.Modeling and Hared. 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for a Small Unmanned Aeri-- la Vehicle[R].ATAA 2 007—2 768. [8]王峰,曹喜滨,邱文勋,等.小卫星控制系统半实物仿 真验证平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0(11): 1 681.1 685. [9]闵春红,刘理,华创录.一种基于RT X的实时动态红 外半实物仿真系统[J].系统仿真技术及应用,2009, 11:350—352. [10]马继峰.基于RTX的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接口技术 研究[J].航天控制,2012,28(2):56-62. [11]何勇.绳系卫星空间交会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2]SHREINER D,NEIDER M W J,DAVIS T.OpenGL Pro— gramming Guide:The Ofifcila Guide to Learning OpenGL, Version[M].Beijing:Pub1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 dustry,2006. 『13]MULDER T A.Orbital Express Autonomous Rendezvous and Capture Flight Operations:Part 1 of 2.mission de— scription,AR&C exercises 1,2 and 3[J].Advances in the Astronautical Sciences,2008,130:1 649.1 668. 作者简介 马卫华(1970一),男,山东人,硕 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飞行控制系统研究 工作; E—mail:heyong2004@163.com 何 勇(1981一),男,江西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 导航、制导与姿控系统仿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