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乱花渐欲迷人眼, 。2. ,江春入旧年。 3.老骥伏枥, 。
1
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 , ; , 。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6.在学习中,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言 , , 。
7.“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一个“月”字的上下句 , 。
8.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 , ; , 。
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 。
11.在我们所学的《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弟子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两句名言是 , 。 12.工作学习中,我们要“ ”,向先进人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学识与修养,见到不好的人与事,还应该“ ”来反省自己。(用《〈论语〉十则》文中的语句回答) 13.何当共剪西窗烛, 。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朋友的诗句是: , 。
15.近几年美国颁布各种法规促使国内安定和平,却插手别国内政,制造矛盾。
对此,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 , 。来劝诫美国政府。
16.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与“儿童”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两句与“亲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君问归期未有期,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
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2.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3.《过故人庄》诗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
是 , 。
24.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5.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6.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7.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9.《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子
是 。 30. ,小桥流水人家。 31.秋风萧瑟, 。
32.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33.《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
“ , 。” 34.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
,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5.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阐述光明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
④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故乡是人生之根,请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名句。
(诗人名)说: 36.腾蛇乘雾, 。
37.待到重阳日, 。 38.商女不知亡国恨, 。
3
39.一曲新词酒一杯, , ?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40.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 41.常记溪亭日暮, 。 , 。争渡,争渡, 。
42.人们常用朱熹的两句诗 , 。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43.日月之行, 。 44.潮平两岸阔, 。
45.枯藤老树昏鸦, , 。夕阳西下, 。
46、《过故人庄》中诗人与朋友把酒闲话的句子是 , 。 47、《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 。 48、《钱塘湖春行》中交代诗人行踪的句子是 , 。 49、《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 , 。50、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请写出与这段话意思相同的两句诗。 , 。
三 诗歌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作者借助大海形象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伟大抱负的两句是: , ; , 。 2、《次北固山下》诗中既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 。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 。 4、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开放,芳草如茵。游客骑马踏青,陶醉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真可谓《钱塘湖春行》中所写“ , ” 5、崔颢在《黄鹤楼》中写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天净少 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 。 6、《龟虽寿》中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从而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与对未来宏图大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 。 , 。 7、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诗中写农家的劳动生活的诗
4
句是: , 。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 。 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环境幽静,消除人心中俗念的诗句是: , 。后人根据“ , 。”得出一个成语“曲径通幽”,形容景色幽雅,也富含一定的哲理。 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友人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 1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中写亲人盼询归期,从而抒写诗人与亲人间互相思念的真挚之情的诗句是: , 。抒写诗人希望与亲人会面的诗句是: , 。 11、晏殊在《浣溪沙》中以诗入词,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千古名句的是: , 。 12、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 。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 , 。 1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 , 。
《童趣》阅读训练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项为之强 ( )( ) 2、徐喷以烟 ( )( ) 3、果如鹤唳云端 ( )( ) 4、以从草为林 ( ) 5、兴正浓 ( ) 6、方出神 ( )
7、鞭数十,驱之别院 ( )( ) 8、必细察其纹理 ( )
9、昂首观之 ( )( )
10、为之怡然称快 ( ) 一、 解释下列词语
1. 明察秋毫 2. 怡然自得 3. 怡然称快 4. 庞然大物 5. 夏蚊成雷 6. 定神细视
5
7.神游其中: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5.故时有物外之趣 6.不觉呀然一惊
四、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家。
2.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什么?
3.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
5.“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6.“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7.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
8.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6
1.《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 ,字 , 代
9.阅读下列古诗,谈谈这首诗包含的情趣。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论语十则》阅读训练题
一、根据原文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 , ?” 2.子曰:“ ,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 , 。”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5.子贡问曰:“ ?”子曰:“其
恕乎! , 。” 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子曰:“由,诲女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三、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 .2、吾日三省吾身 ( ) ..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 ) 殆( )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 )是( )知( ) 6、温故而知新 ( ) .7、士不可以不弘毅 ( ) ....
7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 ..9.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 .10.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 .
四、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至少写出四个)
五、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论语》是记录 的书,共 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2. 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
3.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4.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5.“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6.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山市》阅读训练题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数年恒不一见 ( )( ) 2、层层指数 ( )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 )( )( )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 ) 5、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 )
8
6、倏忽,如拳如豆。 ( )
7、碧瓦飞甍 ( ) 8、唯危楼一座 ( ) 9、直接霄汉 ( ) 10、黯然缥缈 ( )
11、人烟市肆 ( ) 12、窗扉皆洞开( ) 13、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 14、城市依稀而已 ( )
二、选出划线词意思不相近的一项( ) A.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B.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C.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D.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 三、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2、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3、然数年恒不一见 ..
4、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5、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6、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四、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市”?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至少写出三个)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7、请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通 通
9
8、"一切乌有"中的"乌有"一词意为 ,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
。
9、除"忽"一词外,请从文中依次摘出五个表时间的词,并分别加以解释,再说明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0、山市的出现经历了三个阶段,从 发展阶段;
一、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 )( )(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 ( ) 3、未若柳絮因风起 ( )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 )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 )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 ) 7、尊君在不? ( )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 9、与儿女讲论文义 ( ) 10、友人惭 ( )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三、翻译下列句子。
《世说新语》阅读训练题
到
为初生阶段;
为
是高潮阶段。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三、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世说新语》是由 交代了哪些要素?
(朝代) (人名)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什么背景?极精炼地
3、《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10
4、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6、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7、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8、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
9、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你受到什么启发?
10、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阅读训练题
一、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1、天雨墙坏 ( )( ) 2、智子疑邻 ( ) 3、不筑 ( )
4、其邻人之父亦云 ( )
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 )( )( ) 6、其家甚智其子 ( ) 7、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 8、马无故亡而入胡( )
9、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10此独以跛之故( )
11、此何遽不为福乎:(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天雨墙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其家甚智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何遽不为福乎?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5、暮而果大亡其财
6、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7、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这两片短文的文体是 。《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 ,是 (时代)著名 。《塞翁失马》选
自 。
2、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成语 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