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之研究

中国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之研究

时间:2022-04-12 来源:乌哈旅游
中国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现状之研究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部

贺瑛

摘要:运用访谈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的方法,通过对目前中国高尔夫专业教育的相关文献、培养层次、专业分类、教育形式的分析,提出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最终促进高

尔夫专业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高尔夫教育 发展现状 问题所在

随着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市场对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近年来,高尔夫教育市场发展迅速,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高尔夫专业。然而所谓的高尔夫专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它只是某个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都称之为高尔夫专业)。深圳大学于1997年最早成立高尔夫学院,目前已培养了近千名毕业生在高尔夫相关领域任职。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凭借其在旅游管理方面厚实的教学理论基础和特殊的“理论+实践”教学模式,也于2003年开设了旅游管理(高尔夫与休闲管理)专业,在高尔夫专业教育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京体育大学等体育院校也开展了高尔夫专项班。其后,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同济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武汉经贸职业学院、河北体育学院等也纷纷开办了高尔夫体育选修课、高尔夫管理方向和体育技术方向的专业课。

然而,高校开办高尔夫专业教育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办学经验、师资力量、教材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在不断摸索中。

一、国内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有关文献 国内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现状相关文献:

韩烈保在《中国高尔夫教育和科研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中国高尔夫教育现状总体特点是:办学类型多样化,办学主体多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职业教育尚无全国统一的职业认证7体系。(2)高等教育发展较混乱,国家教育部未对此产业之教育学科做出正式规定和承认。(3)师资严重缺乏。(4)教材严重缺乏。(5)办学主体多元化、国际化,但缺乏统一管理。(6)教学方面存在较大盲区,尚未涉及的教育方面主要有高尔夫制造业,如球车、服装、球具等。

王晓钧在《中国高尔夫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和特色工程》中指出我国的高尔夫高等教育,无论在专业教师、研究人员的配备与培养上,还是在课程体系设置的全面性、合理性,在课程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都与高尔夫运动的发展速度呈明显的不协调态势,远远满足不了高尔夫教育形势的需要。

张兆略,马宗仁在《我国高尔夫人力资源需求与高校培养匹配关系的研究》中指出现阶段高校的课程设置满足的是高尔夫球会基层专业服务人员,课程设计深度不够,含金量太少,培养目的不明确,课程设置与球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国内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迅速

(一)目前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规模。随着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我国的高尔夫教育逐渐兴起,各级各类培养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办学机构相续成立。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开设高尔夫专业教育或高尔夫课程教学的学校已达83所(公办学校66所,民办学校17所),预计在今后的5年内,将会超过100所,但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上,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表1-1所示,高尔夫专业教育涵盖了中专以上所有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4所,本科院校31所,专科院校25所,中等学校27所,专业证书培训3所,一般培训6所。如: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3个层次的草业、草坪管理(高尔夫球场)专业;同济大学高尔夫商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和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联合)开设了研究生课程。“专业证书培训”,是指与国外联合开展的专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培训。如同济大学高尔夫商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与英国爱姆伍德高尔夫学院联合开展的“圣·安德鲁斯国际高尔夫球场管理专业发展证书”的培训。“一般培训”,是指院校自行组织的各种培训。如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举办的高尔夫俱乐部管理研修班和高尔夫职业教练研修班,复旦大学举办的高尔夫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委培班等。

表1-1 我国高尔夫专业层次统计表 办学层次 研究生教育 本科生教育 数量(所) 4 22 专科生教育 33 中等教育 27 专业证书培训 3 一般培训 6 (二)我国高等院校高尔夫专业教育分类。在没有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目录》的情况下,我国各高校都将高尔夫作为现有专业中的一个发展方向。依次是:(1)通过文化教育大类的体育类,将其附设在体育服务与管理、运动训练、社会体育等专业,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2)通过旅游大类的旅游管理类,将其附设在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如: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3)通过财经大类的工商管理类,将其附设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如:同济大学高尔夫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4)通过农林牧业大类的草业科学类,将其附设在草业科学专业,如: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在培养方向的名称上,各校根据自身的目标定位和专业属性,力求体现自己的特色。如表1-2所示。

表1-2 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学校分类统计表 单位:所 学校类别 本科院校 高职高专 中等专科 中等技校 合计 体育院校(系或专业) 旅游与管理院校 农林院校 5 18 4 6 33 8 9 6 0 23 9 3 2 0 14 其它 4 0 0 0 4 小计 26 30 12 6 74 (三)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形式。在56所开办高尔夫教育的高校中,有24所学校实行的联合办学,占比

42.9%,9所学校与境外合作,占比16%,说明我国的高等院校在高尔夫专业教育办学方面已走上了内引外联之路。表1-3说明:其一,我国高校目标定位在不断走高,力争缩短与发达国家高尔夫专业教育上的质量差距。其二,通过与球会联合、优势互补、市场接轨,整合有利资源,从而解决教学场地不足的困境。

表1-3 我国高等院校高尔夫专业教育办学形式统计表 单位:所 办学形式 与境外合作 校际之间合作 与球会联合或合作 独立办学 本科院校 高职高专 小计 6 3 9 2 0 2 10 3 13 13 19 32 合计 31 25 56 表1-4 我国中等学校高尔夫专业教育办学形式统计表 单位:所 培养形式 与球场(高球学校)联办 与高球协会联办 定单(定向)培养 学历与技工双证制 中等专科 职业高中 中等技校 小计 6 3 7 16 0 2 0 2 6 3 7 16 0 2 4 6 从表1-4可以看出目前中等学校在高尔夫专业教育的办学形式上主要是以市场为龙头,紧密联系就业,采取定单(定向)培养或联合办学相结合的方式。67%的中等学校都有与高球会所签订合作协议,根据需求针对性培养相关实用人才。该办学形式具有极强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务实性。 三、中国高尔夫专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对深圳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辽宁职业学院和涉外经济学院等几所高校的专业教师做了关于影响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效果的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2所示,其中师资力量缺乏、教材缺乏、实践时间少是影响教育效果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比例分别为100%、100%、93%。

图1-2 影响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效果因素的排序 因 素 师资力量缺乏 教材缺乏 实践时间太少 课程内容空泛,与实际脱节 学科笼统,专业知识肤浅 办学硬件条件差 高尔夫专业课程门类太少 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差 比例(100%) 排序 100 100 93 91.1 84.2 83.9 81.3 80.4 1 2 3 4 5 6 7 8 缺乏职业认证体系 80 9 高尔夫进入中国已有二十几年了,但中国的高尔夫专业教育总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办学中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1.师资力量缺乏。教师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既缺乏高尔夫专业知识,也缺乏实践经验,对高尔夫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新兴专业教师缺位并不奇怪,关键是要找到提高师资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目录之外的师资进修是不会做出安排的,而高球运动的主管职能部门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没有担负教师培训的职责。目前各校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走出去,请进来”,培训的力度和水平远远达不到应有的程度。 2.缺乏权威、规范性教材。到目前为止,全国尚无权威、规范性的高尔夫专业教材,各校使用的均是根据自身课程设置编写的校级教材,其知识性、理论性、现实性和先进性还需通过实践检验,预计这种做法仍将继续。另外,教材的形式单一,缺乏视频教材,高尔夫专业是操作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应充分利用视频教学直观形象的优势。

3.专业课程设置薄弱。我国高尔夫专业课程设置带有明显的拼装色彩,覆盖领域较窄,没有突出专业特色,部分内容存在重复现象;课程设置缺乏规范和协调,科目的设置、课时的分配、内容的选择均由各校自行决定,差异较大;课程内容空洞,与实践需求脱节严重,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4.缺乏教学场地,实践太少。实践是保证高尔夫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高尔夫专业办学的硬件条件较差,缺乏自己的高尔夫球场、高尔夫室内练习场等。由于高尔夫球场造价成本颇高,办学机构基本没有能力单独建造一座高尔夫球场。不少学校由于没有自己的练习场,造成学生在练习场练球的机会很少,部分学校的高尔夫专业学生,四年专业学习过后对高尔夫球场以及球场的运作依然很陌生。

5.人才培养数量、质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鉴于以上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高尔夫专业人才总体数量少、素质不高,无法满足高尔夫市场的需要。据中国高尔夫协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高尔夫消费群体的需求量为1000个高尔夫球场,而现有的高尔夫球场加上比赛场地、训练馆仅有300多个。每个球场所需技术工作人员300人左右,按现在缺口600个球场计算,目前国内至少缺位18万左右。 6、高尔夫专业教育办学存在功利性、随意性。

文献资料表明,部分学校在高尔夫专业开办过程中,因生源、师资、场地等各方面阻碍而中途辍办。在教学计划、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各院校存在明显差异,应尽快予以平衡和改进。 缺乏对高尔夫文化理念的教育

7、高尔夫教育离不开高尔夫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近年来,随着高尔夫产业的迅猛发展,高尔夫教育步伐也不断加速,在借鉴发达国家办学成功经验的同时却忽略了对高尔夫文化的传承,忽视了对高尔夫文化和礼仪的教育。高尔夫文化主要诠释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举止行为绅士是高尔夫文化的精髓,是高尔夫产业发展的根本。通过进行高尔夫文化教育使学员懂得礼让、谦和、自律,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晓钧.中国高尔夫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和特色工程. [C].深圳:中国高尔夫协会,2005:62-70. [2]韩烈保.中国高尔夫教育和科研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C].深圳:中国高尔夫协会,2005:57-61.

[3]张兆略.我国高尔夫人力资源需求与高校培养匹配关系的研究. [C].深圳:中国高尔夫协会,2005:117-121. [4] 金银日,汝安.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对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影响的研究[J].产业论坛,2004,(38):28-31.

[6]宁自衡.美国高尔夫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C].深圳:中国高尔夫协会,2005:89-96.

[7]黄登峰,陈才发.美英高尔夫管理专业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114-117. [8]聂国朝.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标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23(3):69-73. 工作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体育学部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4102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