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现代文学史答案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答案整理

时间:2021-01-11 来源:乌哈旅游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一、填空题

1、陈独秀 《青年杂志》 2、《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3、胡适

4、1924 北京

5、1923 北京 晨报 诗镌 闻一多

6、1918 《人的文学》 人道主义 个人主义 7、莽原社 《未名》 8、林纾 1920 9、1921 沈雁冰 10、东京 成仿吾 11、钱玄同 刘半农 12、南京 吴宓

13、《小说月报》 《诗》 14、北京 胡适 15、章士钊

16、林纾 蔡元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D 3、A 4、A 5、B 6、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BCD 2、ABCD 3、AB 4、ABC 5、ABD 6、AB 7、ABD 四、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以革新版的《小说月报》作为会刊,倡导文学为人生,被称为“为人生派”。

2、“林译小说”:林纾在晚清开风气之先的与人合作用文言翻译的欧西小说(163种)。 3、“学衡派”:以1922年1月南京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的。主要成员有吴宓、梅光迪和胡先骕等。一方面他们对“五四”思潮激进的反传统倾向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他们又低估了新文化运动废文言崇白话的意义,带有复古主义的倾向。

4、“双簧戏”:文学革命倡导过程中,由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汇集种种旧文人反对文学革命的言论,同时由刘半农复信辩驳,都在《新青年》刊载出来,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

5、“新小说”:1902年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而兴起,并依托现代传播手段的一种小说。

6、“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出版《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强调文学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天才、灵感。又被称为“为艺术派”

7、“诗界革命”:晚清文学革新运动的一个部分。1899年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其精神是“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8、“甲寅派”:因章士钊主持的《甲寅》杂志而得名。章士钊时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他在《甲寅》杂志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反对甚至公开提出取消白话文。遭到新文学战线的一致反击,很快就偃旗息鼓了。

9、“《人的文学》”:周作人1918年发表的倡导新文学的文章。要求新文学应该以人道主义为本去观察研究和分析社会人生的问题。其人道主义指的是一种个体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10、“桐城谬种”:这是钱玄同五四文学革命中抨击旧文学的用语。“桐城派”是清代中叶的一个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多是安徽桐城人,因而得名。钱玄同把它们斥之为“谬种”, 是对这种充满封建思想、形式上表现出复古师古倾向的封建文学的严厉批判。

11、“周译小说”:指周树人、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 12、“平民文学”:周作人1919年《平民文学》提出的一种文学观念。强调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写普通的思想与事实”,“不必记英雄豪杰的事业,才子佳人的幸福,只应记载世间男女的悲欢成败”。

13、《文学改良刍议》:胡适1917年1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文章提出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并具体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兴起。

14、“选学妖孽”: 这是钱玄同五四文学革命中抨击旧文学的用语。“选学”指的是古代一部文学集子《文选》,由梁朝太子萧统编选,是一部文章总集。这部书后来成了人们写文章的一种范本,成了一门学问,因此叫选学。钱玄同把它斥之为“妖孽”,是对这种充满封建思想、形式上表现出复古师古的封建文学的严厉批判。

15、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事”主张。同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由此,一场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内容的文学革命运动爆发,称为“文学革命”。它既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其直接的背景和动力则是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

16、《文学革命论》:陈独秀发表在《新青年》上,呼应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一篇文章。文章提出了旗帜鲜明的“三大主义”,表达了更加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

五、简答题

1、由周作人提出,指出新文学即是人的文学,亦即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但这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从而确立了中国新文学的中心观念,为新文学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2、内容:“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核心就是从批判复古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流弊的角度提出废除文言、兴白话。 意义:实现了文学存在形式的变革。

第二章 鲁迅(一) 一、填空题

1、绍兴 1936 2、呐喊 1925

3、1918 《新青年》 《狂人日记》 4、魏连殳 《在酒楼上》 5、风波

6、周树人(鲁迅)

7、《狂人日记》 8、怀旧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B 5、A 6、D 7、A 8、B 9、C 10、B 11、A 12、B 13、A 14、D 15、D 16、D 17、C 18、C 19、A 20、A 21、C

三、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ABCD 4、AC

四、术语解释

1、《狂人日记》:鲁迅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2、《阿Q正传》: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流浪雇农形象阿Q。

3、“独语体”:鲁迅散文诗《野草》形成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是排斥他人,作者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深处,捕捉自我表现微妙的感觉、情绪、心理、意识(包括潜意识),并进行更高层次的这哲理思考。

4、“看/被看”:鲁迅小说的一种情节、结构模式,主要体现为人物之间“看/被看”的二元对立,如《孔乙 己》《药》。

5、《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间连续发表在《莽原》杂志上的10篇回忆性散文的结集,原总题名为“旧事重提”,是作家步入中年之后,对自己家乡和早年生活往事与道路的“反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名篇。

6、《野草》:是鲁迅20年代中期写作的散文诗结集。以诗的意象呈现了作家这时期内在心理的紧张,与对绝望的反抗。

7、《呐喊》:鲁迅1923年结集的第一本小说集,收《狂人日记》《故乡》等小说,取名《呐喊》意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所以明显地保留着“五四”高潮期奋起呼唤的特色。 8、阿Q: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其性格特征是面对屈辱,用一种虚幻的形式来麻醉自己而取得精神平衡或胜利的精神胜利法。

9、“精神胜利法”: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其特点是遇到失败或处于不利的情况下,用自我安慰、自欺欺人等手段来获取精神上的优胜,掩盖实质上的失败。

10、“闲话风”:鲁迅散文《朝花夕拾》所形成的一种风格,其特点是其氛围自然、亲切、和谐、宽松,作者与读者平等对话。 五、简答题

1、主要有:一是形成两个第一人称叙述者“我”与“余”,从而展开两重叙述,两重视点;二是白话日记中“狂人(非正常)的世界”与文言小序的“正常人的世界”,构成相互的颠覆与消解,在双重否定中深化了形象与作品的思想内涵。

2、平等亲切的对话,真率的抒怀;“任心闲谈”,带有一点幽默和雍容,显出余裕、从容的风姿;行文结构上的随意性与 “原生味”语言趣味的追求。 六、分析论述题

1、结构方式上,打破传统小说首尾完整、顺序发展的习惯,而以主人公的心理跃动、变化来组织情节。艺术表现上,改变第三者客观描写方式,而采用主人公心理直接自我

倾诉的写法,作品中的一切叙述、描写,无不带上主人公的主观色彩。

2、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根本特征是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粉饰态度:或盲目自尊,或麻木健忘,或向弱者专家屈辱,或自轻自贱,而更有甚者,是自欺欺人,以虚妄的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实际的失败,求得心灵上的自安自足。其结果是使阿Q更深地陷入悲惨的境遇,最后糊里糊涂地送掉了生命。

3、作品在叙述闰土沦落的故事的同时又讲述“我”的故事,彼此渗透、互动,构成复调。“我”失望于故乡而离乡,寻梦而归乡,现实中闰土故事促使“我”从幻梦中惊醒,使“我”再次离乡而别求希望。作品表现其间的是人生永远循环的绝望情绪,与力求打破循环,挑战绝望的反抗精神。

4、阿Q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的个体生命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而他的一切挣扎,包括起而造反,无不是一次次更大的绝望,当物质上的企求陷于绝望之时,就转而去寻求精神上的安慰作为补偿,如此,“精神胜利法”的接受就无可厚非,但其结果,却确实让人坠于更深的绝望。答题要点:无论外在行动还是精神胜利,都表现阿Q试图摆脱绝望困境的挣扎,但这种挣扎只能使他陷于更深的绝望。

5、 土谷祠之梦所表现的阿Q“革命”理想,本质上反映出受压迫农民自发要求改变生存现状的渴望,但其行动的支配思想,却是封建正统思想,以及农民狭隘的报复思想。这种“革命”即使成功了,也只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而不可能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出现。但只要有一个坚强的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阿Q的错误思想、糊涂观念是可以在斗争中逐步改造的。

6、《死火》中的“死火”,表现出“冻灭”与“烧完”间的两难选择,但终于选择了与对手同归于尽。《影的告别》中的“影子”,陷于或被黑暗“吞没”,或在“光明”中消亡的两难境地,而最后选择了独自抗击黑暗。《过客》中的“过客”,生下来就一直在走,却并不知道“从那里来,到那里去”;明知“前面是坟”,却偏要向前走。

7、在这一结构模式中,鲁迅发现,启蒙者的真实奋斗,崇高理想,在茶客的闲聊中而被完全颠覆了其严肃的意义。鲁迅还发现,启蒙者被自己的启蒙对象所“吃”,愚昧的民众于是具有了“被吃”与“吃人”的双重身份。鲁迅借这一模式,向启蒙者、被启蒙的民众乃至启蒙运动本身提出了质疑与批判。

8、结构方式上,打破传统小说首尾完整、顺序发展的习惯,而以主人公的心理跃动、变化来组织情节。艺术表现上,改变第三者客观描写方式,而采用主人公心理直接自我倾诉的写法,作品中的一切叙述、描写,无不带上主人公的主观色彩。

9、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设定参考答案。评析中两点不宜动摇,一是这一人物辛亥时期曾一度兴奋、激动过,二是他对自己今天的消沉深感痛苦。根据答题中的理解及理解的依据给分。

10、孔乙己与酒客之间,孔乙己、酒客与叙述者小伙计“我”之间,小伙计与隐含作者之间,分别构成作品“被看/看”关系的三个层次,深刻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荒谬性,知识者可悲、可笑与群众麻木、残忍的双重悲喜剧,以及单纯的少年被看客同化的精神悲剧。

11、《过客》中的“过客”从记事起一直在往前走。究竟走到哪里去,能否到达,他都不知道,亦都在所不计,只是顽强不懈地往前走。鲁迅自称:《过客》的主旨就是“明知前路是坟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

12、狂人形象是一个率先觉醒的启蒙先驱,不仅发现了封建礼教(任意道德)“吃人”的真理,诅咒“吃人的人”,并且致力于唤醒与劝转同胞去了“吃人的”“心思”,成为真的人。但是由于两个价值世界的隔膜与对立,被迫复归“清醒”——赴某地候补。

13、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根本特征是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一种令人难

以置信的粉饰态度:或盲目自尊,或麻木健忘,或向弱者专家屈辱,或自轻自贱,而更有甚者,是自欺欺人,以虚妄的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实际的失败,求得心灵上的自安自足。

14、“枣树”意象所体现的,一是既知道“秋后要有春”,也知道“春后还是秋”的乐观而清醒的认知态度;二是“一意要制”天空于死命的韧性的战斗精神;三是不得理解、反遭伤害的孤独感。

第三章 小说(一) 一、填空题

1、《一叶》 张资平

2、1919 冰心 《晨报副刊》 3、1921 《沉沦》 第一 4、冰心 《两个家庭》 5、1902 梁启超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A 5、D 6、B 7、B 8、C 9、B 10、D 11、C 12、B 13、B 14、D 15、A 16、A 17、C 18、D 19、C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BC 4、ABC 5、ABC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 11、ABCD 12、BD 四、术语解释

1、《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刻画小市民知识分子小说的代表作,对一个小学校长在军阀战争中张皇失措,苟且偷安的表演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2、“问题小说”:五四时期适应思想文化领域除旧布新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小说潮流,主要代表作家有冰心等。

3、《沉沦》: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也是新文学的第一部小说集。表现留日学生的悲剧生活,包括《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等小说。

4、“乡土小说”:在鲁迅的影响下,20年代中期出现,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代表作家有鲁彦等。

5、“零余者”:郁达夫小说的一种人物形象,其特征是遭到社会的挤压,但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只能在精神上与社会处于势不两立的对立之中,以愤世嫉俗或变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6、《超人》:冰心“问题小说”的代表作,表现一个仇恨人类的“超人”受到“爱”的感化的转变。

7、“自叙传”:郁达夫提出的小说主张,不过并不是为自己立传,而是要求赤裸裸写出自己的心境。 五、简答题

1、原因有二:首先是思想启蒙运动的激发,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是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直接刺激(文学理论倡导与西方文学的启示)。

2、作品中“超人”何彬由憎(仇恨人类)转向泛爱人类,实际上体现了作家用“爱”的哲学来治疗社会问题的一种主观努力。

3、叶圣陶小说创作的艺术特征:冷静地揭示小市民及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写实性描写中不动声色的讽刺;平实洗练的叙述语言。

4、潘先生在军阀战争中张皇失措,苟且偷安的表演,显示出他是一种卑怯自私、随遇而安的灰色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他们在动荡的社会环境的夹缝中求生存而又朝不保夕命运的合乎逻辑的形象展现。

5、乡土小说基本特征有三:首先是客观写实性。 其次是地方色彩与乡土气息。再次是 “隐现着乡愁”。

6、影响主要有三点:一是给文坛带来了泥土气息;二是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小天地,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三是推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7、要点有三: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乡民陋习(“陈四桥人”性格)的批判;并体现出殖民主义冲击下宗法制农村人性的异化。

8、注重地方风物的描述,对浙东的民俗环境和乡土生活方式的真实观照,感伤的语调;开掘人物的心理,坚持对乡民的批判态度,审美上偏重对恶、丑陋的事物的深入体验。 9、主要特征有三:一是强调作家的自叙,袒露自己的内在心境;二是塑造出了一个零余者形象系列;三是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感伤美与病态美。

10、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是五四时期一部分彷徨于歧路的知识青年;其特征是遭到社会的挤压,但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因而只能在精神上与社会处于势不两立的对立之中,以愤世嫉俗或变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反抗。这些零余者形象,是作者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对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的探索。

11、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设定参考答案。评析中把握两点,一是这一留日学生以“性的苦闷”为核心的病态特征,二是由这病态特征所折射出来的自觉的人格追求与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伤。根据答题中的理解及理解的依据给分。 12、本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根据学生的阐述情况灵活给分。

13、与《人力车夫》比较,《薄奠》不仅同样表现出对人力车夫命运的人道主义关怀,而且更能揭示他们品质的高贵,为人的纯朴;与《一件小事》比较,《薄奠》却未能在肯定劳动者人品高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他们学习的命题。 14、用冲淡质朴的笔调表现尚未被现代社会污染的宗法制乡村世界,表现带有古民风采的人物的纯朴美德;田园牧歌境界与艺术上的诗化表现。

第五章 郭沫若 一、填空题

1、《女神》 1921 2、《女神》 《星空》 二、单项选择题

1、 C 2、C 3、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3、BCD、 四、术语解释 1、《女神》: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虽然出版于1921年(晚于胡适的《尝试集》),但却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成为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2、《屈原》:郭沫若抗战时期创作的“战国史剧”的代表作。以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陷

害的史实讽喻制造了“皖南事变”的国民党当局。

3、“失事求似”:郭沫若提出的历史剧创作原则。所谓“求似”,就是历史精神尽可能准确把握与表现;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实是尽可以出入的”。实际上就是追求一种讽喻现实的文学。 五、简答题

1、本题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视阐述情况给分。结合作品3分。

2、郭沫若的历史剧遵循“失事求似”的创作原则,不重外在的历史事实的真实而注重内在的历史精神的真实;强调历史剧的主观性与抒情性,使之成为戏剧的诗。 六、分析论述题 1、郭沫若将泛神论哲学的精神概括为:“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 泛神论思想的推动,使郭沫若物我无间地把整个大自然作为抒写对象,构成一个壮阔的形象体系;它使郭沫若思绪飞腾,产生《女神》式的奇特想象;还使诗人把宇宙万物视为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从中看到“动”的精神与创造的“力”,赋予笔下的形象飞动的色彩。

2、形象特征有三,1、“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的泛神论思想,使诗人将整个大自然引领入诗,使形象壮阔无限;2、“我即神”的泛神观,帮助诗人将大自然充分人化,人与自然合一,形成形象的奇特性;3、泛神论推动诗人发现宇宙万物所蕴含的“动的精神”与“创造的力”,赋予形象以飞动的气势。

3、其艺术成就主要有二点:一是火山内发式的情感狂飙与升腾飞动的艺术想象,形成一种壮阔的形象体系、奇异的想象与飞动的色彩;二是创造了绝端自由自主的诗歌形式(自由诗体)。从而开辟了一代新诗风,成为现代新诗的奠基作。

4、虽然晚于胡适的《尝试集》,却是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具体成就有:一是火山内发式的情感狂飙与升腾飞动的艺术想象,形成一种壮阔的形象体系、奇异的想象与飞动的色彩;二是创造了绝端自由自主的诗歌形式(自由诗体)。从而开辟了一代新诗风。 5、《女神》拒绝改良,拒绝“补天”:“新造的葡萄酒浆,不能盛在那旧了的皮囊”,“破了的天体”“我们尽他破坏不用再补他了!”,而要去海外寻找一个全新的太阳,以“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女神之再生》)《女神》强调创造之前,首在破坏,“一切的偶像都在我面前毁破!”(《梅花树下醉歌》)因而呼唤“不断毁坏”“不断创造”的“力”,(《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而赞美一切革命的“匪徒”。(《匪徒颂》)而在烈火中自焚以获得新生的凤凰则体现了鲜明的创造精神。 6、首先,《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开辟鸿荒的大我”——“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其次,《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与创造精神的形象;一个追求个性解放与自由精神的形象。同时,《女神》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是诗人自我灵魂,个性的真实表现与袒露。

7、 “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愤怒诅咒旧世界的腐朽,大胆扬弃因袭的旧我,热烈向往生动、自由、净朗、华美的新世界。充分体现了彻底破坏旧世界创造现世光明的社会理想。

8、 “天狗”的精神特征,一是极度的自我扩张。诗歌以此达到张扬个性、蔑视传统偶像的目的,而与“人的解放”的时代精神作了呼应。二是彻底的自我否定,在变动不居中追求自我完善。诗歌以此表明,否定传统,必须敢于正视自我与传统的精神联系,从而呼应了彻底否定传统的五四精神。

9、《女神》在标举“自由创造”,张扬自我,突破传统美学“温柔敦厚”诗风的同时,又高歌“悠久”、“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传统境界而不自觉地消释了自我。诗人推崇惠特曼的奔放,又倾心于泰戈尔的宁静;崇尚屈原,又无法抗拒陶渊明、王维的蛊惑。这

表明,《女神》艺术上并不成熟,但也为新诗艺术以后多方面发展作了尝试。

10、其特征有:一是以“失事求似”的原则进行创作,强化作品的现实讽喻性(现实性与时代性);二是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人物、情节等的诗意特征)。

11、《屈原》的诗意特征,外在形式上是吟诗、歌舞场面的插入,内在韵律底蕴上则是强烈的抒情性:在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当渐次推向高潮后,以长篇抒情独白方式作酣畅淋漓的喷发,从而取得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

第六章 新诗(一) 一、填空题

1、《繁星》 《流云小诗》 2、《新梦》 《哀中国》 3、1920 歌谣化 4、胡适 第一首 5、李金发 《微雨》 6、《尝试集》

7、《冬夜》 康白情 8、《红烛》 《死水》 9、杭州 汪静之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D 5、C 6、D 7、D 8、C 9、C 10、A 11、B 12、B 13、A 14、D 15、A 16、D 17、D 18、C 19、D 20、B 21、B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 3、ABC 4、ABD 5、ABD 6、BCD 7、ABD 8、ABCD 9、ABD 10、BD 四、术语解释

1、新诗“歌谣化”:指20年代初期新诗借鉴民间歌谣写作新诗的倾向,主要代表诗人有刘半农、刘大白等。

2、《尝试集》:胡适1920年出版的一部白话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3、“诗体解放说”:胡适在《论新诗》等文章中提出的诗歌主张。认为新诗要摆脱旧诗词曲的束缚,不但要用白话,还应不拘格律,向自由诗发展。 4、“作诗如作文”:胡适提出的诗歌革新的主张,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

5、“胡适之体”:五四时期胡适以《尝试集》为代表的诗体,主要特点是明白清楚、朴质平实。

6、“小诗”:五四时期流行的一种即兴式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予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7、“湖畔诗人”:指1922年4月以湖畔诗社名义出版的《湖畔》诗集而得名的一群年轻诗人。他们是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和冯雪峰等。他们的诗集中表达了“五四”青年的爱情觉醒。

8、《湖畔》:1922年出版的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诗歌合集,湖畔诗派也因此而成名。

9、“新月社”:开始是1923年由胡适、徐志摩等发起在北京成立的一个文化社交团体(新月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倡导格律体诗歌的新月诗派,以1926年《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主要代表,故又称为“格律诗派”。

10、“新诗格律化”:闻一多提出的新诗艺术主张,主要体现为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三美”。

11、诗的“三美”:闻一多提出的诗歌格律化的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12、《死水》:闻一多的代表诗集,集中体现了他“三美”的新格律诗主张。

13、象征派诗歌:主要指20年代中后期提倡“纯诗”,受到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影响(暗示/象征)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代表诗人有李金发等。

14、“纯诗”:1926年由早期象征主义诗人穆木天提出,主要观点一是强调诗与散文具有不同的领域,二是强调诗歌有自己独特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15、《新梦》:蒋光赤1925年出版的诗歌集,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五、简答题

1、内涵: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以白话词语替代文言,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的散文化。 意义:对中国传统诗歌语言与形式的一次有组织的反叛,为新的诗歌语言与形式的创造开辟了道路,推动了现代白话诗的产生和发展。

2、一是用白描手法如实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如刘半农《相隔一层纸》《学徒苦》等。另一类则是通过托物寄兴,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如胡适的《鸽子》《老鸦》等;也有的是直接表现某个抽象意念,如鲁迅《梦》,胡适《一念》等。 3、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为实现这一原则,新月派在诗歌艺术上作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或抒情客观化)的创造。其次,是加强诗歌中的叙事成分。

4、特点有二:一是浓烈、繁富的诗的意象,二是凝练的艺术形式。

5、三美理论:音乐美(节奏和谐)、绘画美(辞藻色彩鲜明)、建筑美(节的均齐,句的匀称)。

6、原因有二:一是闻一多诗歌创作中,既有对传统美学理想的认同,又有对传统美学境界的怀疑,诗歌里充满了矛盾的张力;二是本性激烈热情却又自觉追求感情的克制。把矛盾与激情压抑在凝定的形式中,就形成了沉郁的风格。

7、闻一多诗歌的独特作用与贡献:浓烈、繁富的诗的形象,冲破了早期白话诗平实、冲淡的狭窄境界;将解放了的新诗的诗神收回到诗的规范之中。

8、徐志摩诗歌特点:飞动飘逸的风格;以新颖美妙的意象表现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情与独特个性;以多样化的诗韵形式传达灵动的诗意。

9、 “纯诗”概念首先由穆木天提出。 具体内涵:一是诗与散文有着不同的领域:诗抒发作家内心情感,文反映社会生活;二是诗与散文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常借暗示,忌说明;文常借助概念,要求清楚明白。其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原则。

10、艺术特点主要有二:一是表现人的内心感觉,在远距离的事物中发现诗的联系,截断意象之间的关联性,突出“暗示”在诗歌中的作用;二是大量、自觉地选用了文言词语。

11、冯至抒情诗的特色:一是处处表现出艺术的节制,形象明净;二是着意追求诗情的哲理化,使诗歌具有一种“沉思”的调子;三是在形式上采取了半格律体。

第七章 散文(一) 一、填空题

1、《新青年》 2、随感录 2、叛徒 隐士 3、瞿秋白

二、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B 6、B 7、C 三、多项选择题

1、ACD 2、BCD 3、CD 4、ACD 5、BC 6、ABC 7、 ABD 四、术语解释

1、“《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新文化运动中,在《新青年》杂志上创作杂文进行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的作家,主要有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和鲁迅等。

2、“‘言志派’散文”:“言志派”是周作人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尤其是对以他自己为代表的一派新散文的理论概括,认为现代散文是明末公安派散文的复活,核心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自由地抒发和表现作家的个性。

3、“冰心体”:冰心散文的文体,其特点是一行云流水似的文字,倾诉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4、“语丝体”:由《语丝》周刊形成的,注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

5、“现代评论派”:以《现代评论》杂志而得名的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曾在20年代中期与周氏兄弟为代表的语丝相对立,在散文领域主要有陈西滢的《西滢闲话》等作品。 五、简答题

1、周作人的散文多作闲谈体;选材极平凡琐碎,又有特别的情趣;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产生涩味与简单味;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

2、 “冰心体”散文: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冰心体”散文的文体追求就是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将白话文、文言文和西文完美地融合。这对建立与发展现代文学语言是卓有贡献的,但是格调偏旧。

3、观察精确细腻,意境细密浑圆;充满真情至情的温柔敦厚的情致;文字清秀、朴素、精到。

第八章 戏剧(一) 一、填空题

1、余上沅 戏剧系

2、1907 《茶花女》

3、上海 《戏剧》 爱美剧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B 5、B 6、B 7、D 8、D 9、D 10、B 11、A

三、多项选择题

1、AD 2、ACD 3、AD 4、AB 5、ABCD 四、术语解释

1、“文明新戏”:话剧初创时期的名称,指不同于传统戏曲,借鉴西方的,以言语、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

2、“天知派新戏”:辛亥革命前后(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组成的新剧团体进化团所演出的新剧。其特点一是设立“言论派小生”专擅演讲,二是采用“幕表制”,由演员即兴表演。

3、“幕表制”:早期话剧演出的一种体制。特点是没有话剧剧本,只有简单提纲,全凭演员演出的即兴发挥。

4、“爱美剧”:即业余的非营业性的戏剧。20年代被广泛提倡,第一个“爱美的”戏剧团体是1921年在上海成立的民众戏剧社,发起人为沈雁冰、郑振铎、欧阳予倩等。 5、“国剧运动”:由美国留学归来的赵太侔、余上沅等倡导,以1926年《晨报》副刊《剧刊》为阵地,主张在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的‘写意的’和‘写实的’两峰间,架起一座桥梁。”不过由于缺乏实际绩,很快走向沉寂。

6、“社会问题剧”:五四期间,受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以戏剧的形式探讨社会问题的话剧,如胡适的《终身大事》等。

7、《终身大事》:胡适五四期间模仿易卜生《娜娜》创作的话剧,开“社会问题剧”之风气。

8、《名优之死》:田汉前期/五四时期戏剧的代表作,以一代名优刘振生的死(“美的毁灭”)抨击了黑暗的社会,并在艺术上作出了新探索。 9、《一只马蜂》:丁西林五四时期的独幕剧。通过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爱情而不得不“说谎”,表达了对这“不自然”的社会的讽刺。 五、简答题

1、特点有三:以农村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在现实主义基调中又表现出浪漫主义特色(人物的感伤与抒情性);浓郁的戏剧性与传奇性。 2、两大主题:“生命的永恒诱惑”和“美的幻灭”。

3、戏剧具有“喜剧趣味”;讲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注重结尾的艺术,常有出乎意外的惊人之笔;语言机智蕴藉幽默。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一、填空题

1、1930 鲁迅 2、胡秋原 苏汶 3、1932 华汉

4、蒋光慈 春雷社 觉悟 5、1928 太阳社 6、柔石 殷夫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D 三、多项选择题 1、AC 2、ABC 四、术语解释

1、“京派”:30年代在中国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

为主要阵地形成的一个作家群,主要代表有沈从文、朱光潜等。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2、“左联”: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2年成立于上海,是一个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文学团体。其主要成员有鲁迅、周扬等。

3、“第三种人”:在胡秋原与左联的论争中,《现代》的杜衡则用“苏汶”的笔名以“第三种人”的身份,发表了《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等文,为胡秋原辩护,卷入了论争。因而也受到左联的批评。

4、“新月派”:依托1928年创刊的《新月》杂志的一个作家和文化人群体,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等,其文学理论代表为梁实秋,倡导“人性论”,从而与左翼阵营发生过论争。

5、“论语派”: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后又有《人间世》《宇宙风》问世所形成的一个小品文流派。倡导一种自由自在表现作家个性的性灵的文学。

6、“性灵文学”: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后又有《人间世》《宇宙风》问世所形成的一个小品文流派。倡导一种自由自在表现作家个性的性灵的文学。 7、“民族主义文艺运动”:1930年由国民党官方倡导,由王平陵等发起的一种文学运动,出版《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等报刊,其核心是要取缔“多型的文艺意识”,而统一于“民族意识”。实际上就是推行国民党的“党治文化”与“党治文学”,为国民党的政治服务。

第十章 茅盾 一、多项选择题

1、ACD 2、ACD 3、ABC 二、术语解释

1、“社会剖析小说”: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分析,从典型环境中来解释和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成长历史的一种小说,以茅盾的《子夜》为代表。

2、《子夜》:茅盾小说的代表作,以30年代初民族资本家吴逊甫的悲剧命运展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与时代,表现了作家的思考。

3、《蚀》三部曲:茅盾小说的处女作,由《幻灭》《动摇》《追求》三部中篇组成,表现了大革命前后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三、简答题

1、传统农民形象,一方面勤俭忠厚,另一方面又狭隘保守。 四、分析论述题

1、茅盾总是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中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矛盾性及其发展变化,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子夜》将吴荪甫置于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中等资本家朱吟秋以及工人等三方面的社会关系中刻画,表现他发展民族工业的勃勃雄心以及手腕、魄力,表现他身上的两面性。此外,小说还展开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父亲吴老太爷的关系,与妻子林佩瑶的关系,与下属屠维岳的关系等,表现吴荪甫封建家长的封建作风,破格重用人才的大胆与勇气等,从而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现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而随着情节发展,吴荪甫性格中强的因素不断让位给弱的因素,最后精神崩溃。吴荪甫性格的外强中干,是其所属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先天不足的投影。 2、《蚀》的第一部《幻灭》中的女主人公静女士对革命由天真、幻想到失望幻灭而终至退回个人小天地中;第二部《动摇》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方罗兰,处身于革命与

反革命的严重冲突中,不断动摇、妥协;第三部《追求》中的男男女女在大革命失败后盲目地挣扎而终不免失败。——正好表现出大革命前后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即革命到来之前的昂奋和革命既到的幻灭,革命斗争剧烈的动摇和革命失败后不甘寂寞的追求,从而构成大革命前后部分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3、这是一类从性格气质、生活追求到道德伦理观念都迥异于传统东方女性,而受着欧风美雨的新思潮直接影响而产生的西方型女性,如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张素素、梅行素等。她们崇尚享乐,厌恶灰色平庸的生活,追求刺激,有着强悍、泼辣的个性,活跃、旺盛的生命力。在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中,茅盾主要在肯定她们思想性格反封建的叛逆精神,强调她们“是能够革命的”。不过到《子夜》林佩瑶的身上,作者已加浓了批判的因素。写于四十年代的《腐蚀》,则对其女主人公赵惠明同情中含有更严峻的批判,其利己主义,已成为她堕落为国民党特务的内因。茅盾对时代新女性前后态度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二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中国社会文化心理、观念的变化。 4、赵惠明曾是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但严重的个人利己主义,贪图享乐,终于使她堕落为国民党特务。不过在鬼域丛中,她也饱受创伤与痛苦,因而她仍是复杂的人物,不泯的人性与个人主义、缺乏节操等的冲突,构成了内心向善与从恶的起伏搏斗,在进步力量的帮助下,最后走上了自新的道路。

5、《子夜》全书19章,可分开端(1—3章)、主体(4—16章)、高潮、结局(17—19章)三个部分。开端部分第一章以吴老太爷不得不从乡间家中来到上海起笔,将小说置于土地革命的大背景下,而且以其猝死象征封建地主阶级旧的一章已经告终,而开始了资产阶级的历史悲喜剧。二、三章又借吴老太爷的丧事,让小说的主要人物全部出场,三条主线全面铺开。主体部分三条主线、多种人际关系穿插展开,而以吴赵斗法为主,渐次推向高潮。高潮、结局部分写吴荪甫背水一战,彻底失败。全书情节发展张弛相间,前后呼应,多种矛盾在相互纠缠中层次清晰地逐步展开、推进,有机地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但第四章与全书游离,结尾过于匆促。

6、吴荪甫是30年代中国富有进取精神的民族资本家形象(“新人”)。他有现代管理的经营之才,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刚毅、顽强,果断;但另一方面又具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封建性,在30年代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深的社会背景中,他更多的表现出其内在的软弱性,在他精明强干的表象里隐藏着的是色厉内荏,果决善断的背后是狐疑惶惑,坚强自信的背后是悲观绝望,胸有成竹的背后是张皇失措,从而在对手面前显得固执而虚弱,在工人农民面前显得凶恶而残暴,在亲人和属下面前显得专横而孤独,最后导致精神的崩溃与事业的失败。这种矛盾的性格正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他的悲剧命运正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社会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7、鲁迅的短篇小说通常结构单纯,情节简单,矛盾冲突也不复杂,往往以一个人物为中心,配置少量陪衬人物组合而成。如《祝福》即以祥林嫂为中心人物,以她二次出现在鲁镇为主要情节,以她作为一个再嫁的寡妇遭到全镇的歧视为主要矛盾。茅盾作为一个长篇小说艺术家,他所追求的是宏大而谨严的布局,其作品往往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而又严密。如《子夜》,涉及人物80余个,以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所遇矛盾构成三条线索,穿插发展,组成纷繁而严密的网络结构。?

第十一章 老舍 一、填空题 1、离婚

2、舍予 《骆驼祥子》 3、惶惑 4、月牙儿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A 5、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E 2、AC 四、简答题

1、从本质上来说,虎妞也是一个受害者。由于父亲刘四的专横自私,耽误了她的青春,30多岁还没有出嫁,形成了她变态的心理。但她要从祥子健壮的体魄中夺回失去的一切,她的“爱”显得泼野恣肆,令祥子难以接受。更重要的是她与祥子的人生道路是根本歧异的。虎妞始终都幻想着有一天搬回车厂去继承父亲的财产;而祥子却始终坚持做一个自由车夫的质朴理想。虎妞控制家庭经济的专横使祥子感到渺小和窝心,因而虎妞成为了祥子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灾难。

2、祥子是一个勤劳、节俭、要强、坚韧,而又狭隘、保守的底层贫苦市民形象。他为了做一个“自由的车夫”而三起三落的遭遇揭示了旧中国底层人民的苦难;而他的“堕落”则潜隐着作家对其性格中负面文化因素的反思。

五、分析论述题

1、首先,“京味”表现为取材的特色。 其次,“京味”还体现在作家描写北京市民庸常人生时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例如,讲究体面;讲究礼仪;性格懒散等。

2、首先是通过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使得作品有了社会批判的内涵。其次,作品也同时揭示和批判了祥子自身固有的缺陷,他的小生产者的自私心理和个人奋斗的思想。 3、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正派市民等几种不同的人物系列。(1)老舍写得最好的是老派市民的形象,这些人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老舍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对传统文化中消极落后而进行批判。(2)老舍对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持非常谨慎以至拒排的态度,这表现在他对“新派市民”形象的漫画式描写上。(3)与老派和新派的市民形象系列相比照,老舍的笔下又出现了正派的或理想的市民形象。

第十二章 巴金 一、填空题

1、灭亡 新生 2、雨 电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B 5、D 6、D 7C、 8、D 9、D 10、C

三、多项选择题

1、ACE 2、BD 3、ABDE 四、术语解释

1、《爱情三部曲》:巴金早期作品,由《雾》、《雨》、《电》三部中篇合成。它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

2、《激流三部曲》:巴金描写封建家庭腐败和衰落的作品,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它揭示了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表现了青年的反抗斗争。

3、“青春型”创作:指巴金前期的小说创作。多书写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汪洋恣肆,特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和《家》。 五、简答题

1、万恶的战争和黑暗的社会是造成这一汪文宣卑琐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汪文宣的悲剧更主要在于期望通过自己的牺牲来调和母亲与妻子之间的无休止的冲突所带来的精神痛苦。他是在难以超越自己的精神局限而走向死亡的。 六、分析论述题

1、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形象,是一个大胆然而又幼稚的“叛徒”。一方面,他在高家最早觉醒,并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他敢于对抗高老太爷;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支持觉民逃婚,大胆向婢女鸣凤表示爱情,他公然揭穿尊长“捉鬼”丑剧;最后毅然离家出走。显示了五四一代青年的成长与觉醒。另一方面,他也难免存在历史局限与弱点,思想和行动尚显幼稚,还留有封建思想影响的痕迹。

2、《家》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显示作家精于构思的能力。人物塑造上内心世界刻画突出。热情澎湃的诗的笔调。

3、这是一个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但又受制于家庭中特殊的地位的约束,造成他性格的矛盾。行动上委曲求全,陷于痛苦的泥沼中但毕竟是个善良的弱者,最终有所醒悟。

4、巴金前期创作风格:(1)、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2)、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3)、语言行云流水,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都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

第十三章 沈从文 一、填空题 1、湘西 2、翠翠 3、沈从文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B 5、B 6、B 7、B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1、ACE 四、术语解释

1、“湘西世界”:沈从文用小说、散文创造的文学世界。这一世界着力表现和赞美湘西下层人民的原始质朴、自然优美、和谐自由、健康完美的生命形态,在与城市的对峙中来批判现代都市文明。其代表作是《边城》。 五、分析论述题

1、小说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的地方民族性格,加上乡村风俗的自然美的渲染,由此托出作者心向往之的那块人类童年时期的湘西神土(A),小说借用“梦”与“真”构成的文学图景,同文本外的现实丑陋相比照,让人们去认识这个民族过去的伟大处与目前的堕落处。(B)这就是沈从文的诗体乡土故事的主旨。

2、主要是因为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或叫做文化小说,诗小说,抒情小说。这种小说具体而言一方面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则注重抒情主人公的确定,纯情人物的设置,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事的调和。

第十四章 小说(二) 一、填空题 1、吴组缃 2、咆哮了的土地

3、《现代》 新感觉派 穆时英 4、柔石 典妻 5、《呼兰河传》 6、废名 芦焚 7、山峡中

8、生死场 八月的乡村 9、芦焚 10、刘呐鸥 11、李健吾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C 5、A 6、A 7、A 8、C 9、A 10、C 11、D 12、D 13、C 14、A 15、B 16、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CD 3、ABD 4、ABD 5、ABD 6、CDE 7、ABCE 8、CE 9、AB 10、ABE 11、AC 12、ACD 四、术语解释

1、《现代》杂志:1932年5月创刊、1935年终刊的文学杂志,由施蛰存主编,以倡导和推动现代派诗歌和现代派小说著称。

2、“京派”小说:是指30年代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活动于北平追求文学独立性的文学流派。它以一种从容、宽厚的古典式审美取向对乡村中国和平民现实进行描写,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小说样式。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等。 3、新感觉派:3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现代派小说流派,以《现代》为主要阵地,特点是用现代派的手法来表现都市社会病态的人性与生活,追求瞬间印象与感受,描写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

4、东北作家群:指30年代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的一群青年作家,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他们以日寇践踏下的东北故土为取材视域,表现了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粗犷的地方风格,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

5、大河小说:指李劼人30年代创作的连续性历史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以四川为背景,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20年间广阔的社会图景,具有宏伟的构架和深广度,被称为“大河小说”。

6、“革命十恋爱”小说: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革命文学”中流行的小说模式,往往虚构革命者的恋爱故事,写革命战胜爱情或为爱情所累,或写情感在革命中升华,形成了一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公式化、概念化写作倾向。

7、革命的浪漫蒂克: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革命文学”创作中出现的凭政治观念

和主观想象而展开情节的文学倾向,如“革命十恋爱”的主题模式,突变式人物等,被称为“革命的浪漫蒂克”。 五、简答题

1、(1)致力于民族生命与文化的思考;(2)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与诗歌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

2、五四退潮时期青年女性的叛逆者形象。对“真的爱情”的执着追求,显示超越“五四”的历史进步;但始终局限于个人主义视界内与环境的灰暗,又使她的追求便常常陷入困惑与矛盾之中并形成了狷傲怪僻的性格,从而使她的反抗带有病态的色彩。 3、(1)将主观感觉印象投射进客体中去,使主观感受客观化,构成一种“新现实”;(2) 蒙太奇式结构;(3)语言的现代探索。(分析略) 4、(1)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深入人物的心理意识,刻画出人物的复杂性格;(2)清丽别致而又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分析略)

第十六章 新诗(二) 一、填空题

1、中国诗歌会 《新诗歌》 2、《血字》

3、戴望舒 现代 我的记忆 4、戴望舒 叶圣陶 5、卞之琳

6、李广田 何其芳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B 5、B 6、A 7、B 8、D 9、C 10、B 10、B 三、多项选择题

1、ABE 2、BCD 2、AD 四、术语解释

1、后期新月派: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除徐志摩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为代表的南京青年诗人群,表现出向自由诗发展的趋向,强调“纯诗”立场。

2、诗的“歌谣化”: 中国诗歌会的诗歌理论主张,强调诗歌“成为民众歌唱的东西”,因而吸取民间歌谣来创作诗歌。它是左联倡导的“文艺大众化”运动的一部分。

3、中国诗歌会:1932年成立于上海,是左联领导下以《新诗歌》为阵地的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中国诗歌会要求“诗的意识形态化”和“诗与诗人的大众化(提出了‘歌谣化’主张)”,在扩大诗的表现领域、扩展诗的美学风格的同时忽视了诗歌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

4、“汉园”三诗人:指1936年因合作出版《汉园集》而得名的三位青年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和卞之琳。他们是更加注重将东西方诗学融合的新一代诗人。 五、简答题 1、(1)形成: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派演变而成的。以戴望舒《我的记忆》(1929)为标志。

(2)特点:一是纯然的“诗”;二是写“现代”的诗。

2、这是一匹身衰力竭、举步维艰、不堪重负但又坚韧地面对人生的艰难的老马的形象。这既是在珍重压迫下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形象写照,又表达了作家的苦涩人体验和坚忍

地面对人生困难的人格抒怀。

3、(1)由“主情”向“主智”的转变;(2)“诗的非个人化”。

4、其艺术特点有:在日常会话的语调中显示出一种潇洒自如而又简洁淳朴的散文美;以日常生活的新鲜意象代替远离生活的浪漫意象。

5、严肃地正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注视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显示出农民的精神联系;艺术上认真而执著的“苦吟”作风。

第十七章 鲁迅(二) 一、填空题

1、《补天》《故事新编》 2、《热风》《坟》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DE 3、BCE 4、ABCE 三、简答题

1、(1)批判性、否定性与攻击性的特色;(2)“反常规”的“多疑”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3)“个”与“类”统一的类型形象;(4)主观性;(5)自由创造的语言。 2、(1)有意打破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糅”;(2)前后对立或翻转的模式,造成庄严与荒诞的互补与消解。 四、分析论述题

1、在鲁迅生命的最后阶段,仍坚持自己艺术的非正统性,寻求新的突破。创新之一是对古人进行新的激活。创新之二是追寻与表现“古”、“今”之间的联系。创新之三是小说中存在着“庄严”、“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互相补充渗透与消解。

2、此题的论述,内容上应涉及鲁迅杂文的“百科全书”以及“人史”的性质。在具体阐述中,应做到观点正确,条理清楚,有具体材料作证。

3、第一是鲁迅的杂文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一部活的中国人的“人史”。第二是它所具有的文体意义,鲁迅的杂文具有某种“先锋性”、“不可重复性”和“个人性”。

第十八章 散文(二) 一、填空题

1、画梦录 芦焚 日出 2、唐弢 徐懋庸

3、包身工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4、1936 中国的一日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B 三、多项选择题

1、ACD 2、ABD 四、术语解释

1、“鲁迅风”杂文:在30年代国民党文化围剿中,《萌芽月刊》、《前哨》、《北斗》等一些刊物发表的左翼作家的杂文,这些杂文都深受鲁迅影响,现实批判性很强,主要作家有瞿秋白、茅盾、唐弢等。

2、“开明”作家群:指30年代聚集在开明书店周围的一群散文作家,他们大多是上海立达学园的同事,主要有丰子恺、夏丏尊、叶圣陶。他们的作品平淡如水,明白如话,擅长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的哲理,追求高远的情境,严谨而有韵致。

3、幽默闲适小品:30年代前期由林语堂创办的《论语》、《人世间》和《宇宙风》等刊物所倡导而形成的一种小品散文。其特点是追求幽默、闲适的情趣,独抒性灵的写作。 五、简答题

1、特征:一是题材庞杂,无所不谈;二是追求幽默的情味;三是娓语式笔调。

2、特色有三:(1)“独语”的调式;(2)感觉结构,意象的拼贴与组合。(3)精致的风格。地位:抒情散文的新发展。

3、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艺术性、严密的逻辑性与鲜明的形象性融合;特别是选择典型人物(如芦柴棒)和细节来加以特写式的表现,具有雄辩的说服力和强烈的艺术效果。

第十九章 曹禺 一、填空题 1、日出 2、胡四

3、现代主义(或表现主义) 4、《日出》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A 5、C 6、C 7、D 8、A 三、多项选择题

1、AE 2、ABC 3、ABCE 4、BD 四、简答题

1、通过对“远古北京人”、“今日北京人”和“明日北京人”等三类北京人的比较,对没落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否定。

2、作为一个苦大仇深的农民,仇虎“复仇”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在复仇的具体对象消失后,仇虎“父债子还”的“复仇”却使他陷入精神困境之中。仇虎的悲剧是被封建精神异化的悲剧。 五、分析论述题

1、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由学生自由阐述。

2、该剧同时展现了下层妇女被离弃的悲剧;上层妇女个性受压抑的悲剧;青年男女幻梦破灭的悲剧;劳动者反抗失败的悲剧。所有的悲剧最后都归结到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因而虽然作家并没有显明地意识到“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却不自觉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家庭与社会的罪恶,并发出了自己愤怒的控诉。

3、(1)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是揭露带封建根性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罪恶。

(2)从生命哲学角度来说,表现的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憧憬及其困扰和恐惧。 (3)从神话—原型批判角度来说,表现的是英雄复仇的主题。 (任选两角度即可)

4、首先是不再以过分的偶然性来编制戏剧结构,而注重展开日常生活,即将关注与表现的重心由传奇转向平凡,由变态转向常态。其次,也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而借鉴印象派绘画的散点技法,用片段的方法,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

(除以上角度外,还可以从由家庭转向社会;从“人的挣扎”的困境描写转向“人被作弄”

的困境描写等角度,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至少选择2个角度)。

第二十章 戏剧(二) 一、多项选择题

1、BDE 2、ACE 3、AB 二、术语解释

1、“国防戏剧”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为适应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而提倡和发动的戏剧运动。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的主题,要求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功能,在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剧。代表作有《放下你的鞭子》等。

2、南国社:1927年由南国电影剧社改组而成的一个文艺团体,主要成员有田汉、欧阳予倩、徐悲鸿、洪深、陈白尘等,后来又创办南国艺术学院。主要开展戏剧活动,演出《名优之死》《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等戏剧,为社会所注目。

3、上海艺术剧社:1929年由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等人发起,在上海成立的一个戏剧团体,出版了《艺术》《沙仑》等戏剧刊物,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 组织普罗戏剧的演出,揭开了左翼戏剧运动的序幕。

4、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来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提出了“演剧大众化”、“戏剧走向农村”的口号,加强了戏剧与实际革命运动和工农群众的联系。

三、简答题

1、(1)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2)主副线交织,同步展开;(3)象征性;(4)含泪的微笑。

2、在同一舞台空间里,同时展开五户人家的悲喜剧;以林、匡、杨的内在情感的冲突作为结构主线,其余各家人的活动穿插其间,既主线突出,结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3、特征有二:从人物内心的矛盾来分析人物行动,醉心于人性的剖析;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构思奇巧而追求趣味性。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一、填空题

1、1938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老舍 《抗战文艺》 2、1942 毛泽东 3、葛一虹

4、陈铨 《战国策》 陈铨 5、毛泽东 解放区 二、单项选择题 1、D 2、A 三、术语解释

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简称文协,包括各方面

的代表作家,由老舍主持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标志着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孤岛文学: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活动,其主要成就有杂文与戏剧。史称“孤岛文学”。

3、沦陷区文学:指三四十年代沦亡于日本侵略统治地区的文学,包括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上海沦陷区文学。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乡土文学”与“日常生活”和“永久的人性”文学的对立互补;二是雅文学与俗文学两大文学潮流在对立中互相趋近。

4、战国策派:指西南联大教授陈铨、林同济、雷宗海等于1940年4月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后又在《大公报》办《战国》副刊所形成的一个战时文艺思想流派。他们从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在艺术上倡导“争于力”的“民族文学”,形成鼓吹强权,强健人心的文化潮流。在文学上则以“恐怖、狂欢与虔恪”为母题的“民族文学”来张扬这种强力意志,从而达到强权政权的重建。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一、填空题 1、李有才板话 2、小二黑结婚 3、《小二黑结婚》 4、赵树理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三、术语解释

1、新评书体小说:赵树理在继承和借传统评书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小说形式。其特点一是讲究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二是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展现其性格。三是语言口语化,具可读性。 四、分析论述题

1、首先他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有着最密切的精神联系。其次,首先是从事革命的实际工作者,然后才是作家。再次,他主要是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营养,而与西方文学处于相对隔绝状态。

2、首先,赵树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的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如《小二黑结婚》“大故事套着小故事”。其次,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传统评书式小说的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少有静远的景物和心理描写。再次,语言上吸取了传统说书艺术的长处,琅琅上口。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 一、填空题 1、七月 2、张爱玲

3、荷花淀 4、钱文贵

5、张天翼 《文艺阵地》 6、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 7、暴风骤雨 8、围城 9、风萧萧

10、胡风 七月

11、华威先生 “新生” 12、金素痕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C 5、A 6、C 7、D 8、A 9、C 10、C 11、C 12、B 13、A 14、C 15、D 16、B 17、C 18、A 19、A 2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D 3、CD 4、AC 5、CE 6、BD 7、CDE 8、A DE 9、ABC 10、AC 四、术语解释

1、七月派小说:指以胡风所扶持的,以《七月》、《希望》等杂志为阵地,以路翎、丘东平等为代表的小说流派。其特点是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充满生活血肉感和直视人的心灵的艺术力量。

2、《速写三篇》:张天翼抗战时期的小说集,包括《华威先生》、《谭九先生的工作》和《“新生”》三篇小说。讽刺了抗战时期那些自命不凡,却充满自私、动摇劣根性的知识分子。

3、“新英雄传奇”: 40年代在解放区出现的一种以章回体的形式来叙写抗日军民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的小说,达到了传奇性与革命性较好的统一。其代表作有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等。又称为“革命英雄传奇”。

4、“后浪漫主义”:小说指徐訏和无名氏的小说,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形成的既有浪漫理想,又渗入现代主义精神,体现大众口味的小说。

5、“前线主义”小说:抗战初期产生的反映抗战斗争的小说,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纪实性,往往集报告文学的典型性和小说的报告文学化于一身。

6、“新《儒林外史》”:指钱钟书的《围城》。由于作品展现了抗战时期,以上层沙龙客厅和三闾大学为中心的各色知识分子的卑琐、空虚的形象,因而被称为“新《儒林外史》”。

7、土改小说:指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文学中以解放区大规模开展的“土地改革”斗争为题材,反映这一历史巨变的小说。以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为代表。 五、简答题

1、一是通过人物的复杂心灵解剖来折射现实,二是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2、(1)描写沪、港两地都市市民的婚恋与家庭生活,来透视和洞穿永恒的人性;(2)以充分感觉化的联想式叙述,体现出现代派的先锋色彩;(3)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进行小说故事的结构和人物的设置,体现出古典小说的神韵。

3、曹七巧是一个被封建包办婚姻与资本主义的金钱观念扭曲了灵魂的悲剧女性形象。她由一个受迫害的人变为一个疯狂迫害别人的人,既显示了黄金的罪恶,也揭示出人性

中令人恐怖的阴暗一角。

4、方鸿渐是一个聪明而又软弱的弱质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方面透过他的观察与调侃,揭露了腐败的现实与社会,另一方面,通过他从一座“围城”走向另一座“围城”的经历,探索了现代人自身的悲剧处境。

5、不同与左翼的政治讽刺,《围城》的讽刺是一种熔道德、风俗、人情批判于一炉的机智讽刺;体现出学者的睿智、博雅、新奇与犀利。

6、郭素娥是一个从肉体到精神都陷入“饥饿”而又生命力异常强悍的女子。在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对压迫的反抗中显示了我们民族争取解放的“原始强力”。

7、(1)着意表现刻画农村劳动妇女的灵魂美;(2)以生活画面构成散文式抒情结构;(3)清新、明净的语言风格。

8、华威是一个“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表面上热心抗战,实际却处处阻碍抗战。这一形象既是对当时阳奉阴违阻碍抗战的阴暗势力的揭露,也是对中国人性深入骨髓的权力欲狂的批判。

9、(1)逼真的客观化戏剧手法,造成戏剧性场面与紧张,(2)喜剧性结尾;(3)不动声色的讽刺。

10、(1)真实地再现了农村阶级关系与阶级矛盾的复杂现实。(2)围绕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展示出农民心理与精神的巨大变迁。

11、作品通过主人公陆萍的遭遇与感受,尖锐地揭示了现代科学民主思想与农民小生产者习气的矛盾,第一次在解放区提出了反对小生产习气的命题,是对鲁迅所开创的“改造国民性”主题的继承与发展。

六、分析论述题

1、显性层面上《围城》是对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可以描绘;深层的意蕴的是所有的人物都是盲目的寻梦者,是为命运所玩弄的失败者,这是现代人对自己生命处境的这里思考。

第二十五章 艾青 一、填空题

1、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 2、艾青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ACD 3、ACDE 四、分析论述题

1、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土地”的意象还凝聚着诗人对于劳动者深沉的爱,对他们的命运的关注与探讨。而“太阳”的意象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2、艺术特色有二:一是明朗、质朴、新颖而独特的,充满感性的力量,同时又深沉含蓄而富有启示意义的象征性意象;二是具有散文美的诗歌体式。

历史贡献:30年代以来以中国诗歌会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

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综合,代表着一个集大成的历史高度。

3、艾青的忧郁首先与儿时寄养在大叶荷家有关。其次是巴黎的半流浪生活。再次是抗战时期诗人辗转于中国北方,感时愤世,忧国忧民。艾青的忧郁给读者一种更加深沉的力量。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 一、填空题

1、中国新诗 穆旦

2、胡风 鲁藜 艾青 3、七月 4、鼓点诗人 5、马凡陀

6、李季 漳河水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B 5、A 6、A 7、B 8、C 9、A 10、B 11、B 12、C 13、B 14、A 15、A 16、B 17、B 18、B 19、B 20、C 三、多项选择题

1、BCDE 2、ACDE 3、ABCD 四、术语解释

1、七月诗派:在艾青的影响下,以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希望》等一些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其主要代表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曾卓、芦甸、孙钿、方然、牛汉等。他们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诗歌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2、朗诵诗运动:是抗战爆发后诗歌界为寻找诗歌为现实斗争服务、与人民接近的方式而出现的诗歌运动,主张诗歌成为“听觉艺术”,服务于抗战,高兰、光未然等是积极的推动者。

3、“中国新诗派”:又称九叶诗派,指40年代中后期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其主要代表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

4、民歌体叙事诗:指40年代在解放区盛行的一种诗歌体式,主要是借鉴民间歌谣等资源进行叙事诗创作。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等。

5、鼓点式诗歌:指田间抗战初期诗歌。这种诗歌往往以短促的句式、质朴明快的语言、跃动的旋律,表现闪电式的情感突击,犹如一声声“鼓点”,虽然单调,但却响亮沉重,迸发出一种突进的力。因而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6、“鼓点诗人”: 这是闻一多对抗战初期田间的评价。田间的诗歌往往以短促的句式、质朴明快的语言、跃动的旋律,表现闪电式的情感突击,犹如一声声“鼓点”,虽然单调,但却响亮沉重,迸发出一种突进的力。因而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 五、简答题

1、(1)残缺性与矛盾性; (2)“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3)结构和语言的张力。 2、(1)田间的鼓点式的诗体的第一节就唱出别的诗人在最后一节才唱出来的东西(2)他又利用诗句的分行形式急驰的旋律,有时还加以连续的反复渲染气势。

3、(1)将民间歌谣、戏曲“情人历难而团圆”的模式转化为“在革命”(与爱情)的考验

中成长为新人的革命诗歌模式;(2)在艺术上将陕北民歌“信天游”改造成新民歌体的叙事诗。

4、总体看,“综合”是中国新诗派核心的诗歌观念,指的是现实、象征与玄学的综合。具体看,“现实”既是时代社会的,也是个人的,包括人的内心世界;“玄学”是指追求思想的感性显现;“象征”则表现为暗示与含蓄,特别是意象与思想的凝合。

5、特征有二:从日常生活与自然中发掘内在哲理,并上升到生命的层次;艺术表现上实现了从情感向经验的转变,这种经验是通过里尔克式雕刻或绘画来体现的。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BC 二、术语解释

1、《野草》杂文作家群:40年代在国统区围绕《野草》杂志形成的坚持鲁迅杂文传统的杂文作家群。其主要代表有聂甘弩、秦似、夏衍等。

2、1937年11月上海失守后,留居在租界里“孤岛”中的一些作家继续用杂文抨击敌伪黑暗势力,激励民心,从而形成了一个杂文作家群体。由于这些作家曾于1939年1月创办《鲁迅风》周刊,因而文学史家又称之为“鲁迅风”杂文作家群,其主要作家有巴人、唐弢、柯灵、周木斋等。 三、简答题

1、梁实秋《雅舍小品》的艺术特色有,一是以平凡人生的常见事物为题,二是博雅的知见和幽默的遣趣交织。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B 5、D 6、C 7、B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BE 3、AD 4、BC 5、BE 6、ABD 7、CD 三、名词解释

1、新歌剧:40年代解放区在群众性秧歌剧基础上出现的戏剧形式。它是在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广泛吸取各种营养而建立起来的集戏剧、音乐、诗歌、舞蹈、美术为一体的音乐戏剧形式。《白毛女》是其代表作。

2、“新秧歌剧”: 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对原来流行于西北的秧歌剧进行改造,摒弃了其丑角及男女调情的成分,代之以新型农民形象和劳动的场面,来表现生产劳动、二流子改造等政治宣传鼓动的主题,其音乐节奏也变得快速热烈。这种被改造过的秧歌剧被称为“新秧歌剧”,如《兄妹开荒》。

3、“喜剧双璧”: “喜剧双璧”:是指40年代杨绛创作的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它们是40年代雅俗共赏的“世态喜剧”的代表作。

4、游行戏剧:抗战时期以化妆游行进行宣传演出的一种广场剧。1938年10月中国首届戏剧节期间在重庆大街上首次演出,引起轰动效果。

5、“好一计鞭子”: 抗战初期的街头剧《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的合称,演遍了广大城镇和乡村,很好地发挥了广场戏剧的宣传教育作用。

6、戏剧大众化试验:是指1932-1936年间,熊佛西在河北定县的“农民戏剧试验”。包括提供农民能够接受与欣赏的剧本、培养农民演员并发展为农民自己演剧给自己看、建立适应农民戏剧要求的剧场、探讨观众与演员混合的新式演出方式。是戏剧群众化的一种努力。

7、“红色戏剧”运动:30年代在中央苏区开展的戏剧运动。经历了由红军宣传队到八一剧团到工农剧社再到高尔基戏剧学校等几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专业与业余结合,部队、机关、农村结合的演出系统,具有鲜明的“广场戏剧”的特色。

8、“茶馆剧”: 抗战时期兴起的一种广场戏剧的形式。主要根据西南地区普通老百姓喜欢到茶馆喝茶的习惯,演员扮作茶客,分别入座,造成故事,引起其他茶客注意并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 四、简答题

1、(1)奇特巧妙的构思;(2)漫画式的夸张、讽刺;(3)闹剧的形式。

2、这些人物在政治上能保持民族正气与节操,但在琐屑、沉闷的日常生活中却常常显示出“弱者”的困窘与无能。一方面是黑暗现实在人们心灵的透影,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自身的精神弱点与痛苦。

3、作品通过尚志恢、石咏芬和孟小云之间的爱情纠葛,深刻地揭示了战争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弱点与痛苦;进而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加以了反思。 4、以太平天国内部“杨韦内讧”的灾难,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同室操戈的罪行,表达了“大敌当前,我们不该自相残杀”的时代主题。沿着对这一悲剧为什么会发生问题思考的推进总结了我们民族历史上农民战争、农民政权和农民领袖本身的历史经验,客观上对这些小生产者的历史局限性加以了批判。

5、歌唱成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方式;同时又不拘于西洋歌剧只唱不说的框框,而是参照传统戏曲的形式,适当地加入人物道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歌剧表现形式。音乐则以民间曲调为素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