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时间:2020-01-01 来源:乌哈旅游
第十章 茅 盾

第一节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在1927年发表《幻灭》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茅盾的第一部小说《幻灭》于1927年9、10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

《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

《动摇》对担负革命领导职责的男主角方罗兰在激烈斗争中进退失据状态的描写,《追求》对张曼青、王仲昭、史循等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彷徨无路的心态的刻画,分别为置身大革命时代不同阶段的知识分子留下了精神写照。

1930年2月,《虹》由开明书店单行出版。《虹》的主人公梅行素仍然属于时代女性系列,她在努力挣脱旧式家庭、婚姻的束缚,寻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也曾遇到挫折,受到精神重创,但她最后选择了投身于方向明确的社会革命。

在《蚀》和《虹》之间,茅盾先后创作了5个短篇,后来结集为《野蔷薇》。这组小说,以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为主要的表现内容,主题与情调都和《蚀》基本属于同一谱系。

左联前期茅盾创作的短篇小说《大泽乡》《豹子头林冲》《石碣》,题材取自历史著作或古代小说。

1932至1933年间,茅盾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如《林家铺子》(1932)和“农村三部曲”《春蚕》(1932)、《秋收》(1933)、《残冬》(1933)。

20世纪30年代,茅盾是左翼文学创作的重镇。他的《子夜》、“农村三部曲”等作品,显示了左

1

翼文学的实绩,也确立了左翼文学创作的范式——社会剖析小说。

1941年5月,茅盾在香港写作的日记体长篇小说《腐蚀》,通过一个参与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女性赵惠明的内心独白,从特殊的视角,展示抗战时期诡谲变幻的政治风云和复杂的社会关系。

1942年茅盾写于桂林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讲述了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夕的时代浪潮在一个江南小镇掀起的涟漪,引起的社会和人物命运的波动。

抗战胜利前夕,茅盾创作了话剧剧本《清明前后》,写一个为支持抗战而把工厂迁移内地的民族工业资本家,在大后方遭受官僚、买办的挤压,濒临破产的遭遇。

《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形象P191-192

《幻灭》静女士、《动摇》方罗兰、《追求》章秋柳:她们天生丽质且观念开放,在她们的身上,革命的激情和性爱的冲动,追求圣洁的理想与寻求肉欲的享乐和刺激,复杂地纠结在一起。

1.内容:作品以大革命失败前后空前尖锐剧烈的现实斗争为背景,表现“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1)革命前期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 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2.人物分析: A.柔弱纯洁型: 《幻灭》中的章静 《动摇》中的方太太梅丽,方罗兰之妻

B.性解放崇拜型:《幻灭》中的慧女士;《动摇》中的孙舞阳;《追求》中的章秋柳。

2

第二节

《子夜》是茅盾于1931至1932年间创作的长篇小说,1933年出版。

吴荪甫形象P194-196

1.吴荪甫具有民族资本家性格的基本特征,是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见识广博、过人的胆略、智谋手腕和心机。果断干练。敢于收购和联合弱小企业,并与代表帝国主义买办势力的赵伯绦斗法。

2.具有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既有自私、贪婪、专断的一面,又存在着悲壮的一面。在搏斗中显示了他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残酷镇压、分化工人队伍,表明其阶级本质上的虚弱和反动。在他身上既表现了民族意识,又体现了资本家的阶级属性,二者是互相交融在一起的。

3.(吴荪甫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式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就是在吴荪甫身上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也是《子夜》的主旨所在。 )

《子夜》的结构艺术P195-196

《子夜》的艺术特色P194-198

1)宏大严谨的叙事结构:“网状结构” 。

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作

3

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经纬交汇地建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

2)擅长心理描写。

尤其对人物的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并且明显的运用了象征主义

的手法。首先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其次,对人物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

3)同时,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吴老太爷的一切言行总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太上感应篇》。富有象征意味的色彩与声响的描写与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刻画相映生辉。

4)茅盾小说的创作特色(参考P191-197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二编第二个十年第十章茅盾)

①在题材的选取和主题的开掘上,注意题材和主题的时代性,自觉的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够反映时代面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

②在艺术结构上,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 “采用多线交叉,然后两条主线先后发展的结构方法”,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情节复杂,时间跨度小,而人物众多,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形成一种立体交叉结构。如,《子夜》在一开始就在吴老太爷的吊唁仪式上把几乎全部重要任务都推上台前,组成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为下文埋下伏笔,构成“网状结构”。

③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着重表现人物的社会关系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主要的两大系列,一是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一是时代知识女性形象系列。

4

④在小说艺术表现上,注重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社会历史的剖析和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

第十一章 巴 金

第一节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是他1928年写完中篇小说《灭亡》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灭亡》的出世标志着巴金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作品塑造了一个恨人类的主人公——杜大心。

中长篇小说无疑代表着巴金建国前创作的主要成就。比较著名的有:《灭亡》(1929)、《死去的太阳》(1931)、《家》(1933),《爱情三部曲》(包括《雾》(1931)、《雨》(1933)、《电》(1935))、《春》(1938)、《秋》(1940)、《火》的第一部(1940)和第二部(1942)还有《憩园》(1944)、《第四病室》(1945)《寒夜》(1947)等。

《雾》的主人公周如水是一个倾向革命的新青年,《雨》的主人公吴仁民属于某个革命组织里的成员。《电》的女主人公李佩珠身上集中了作家关于革命者的理想。

30年代是巴金中长篇小说的丰收期,也是巴金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出版了《复仇集》、《光明集》、《电椅集》、《抹布集》、《将军集》、《沉默集》(一)(二)、《沉落集》、《神·鬼·人》和《长生塔》10个短篇小说集。

巴金短篇小说个性特点P202

① 在形式上,巴金多“用第一人称写小说”。这是由于作家所写的内容多半“写的是感情,不是生活”,而第一人称写法无疑比较适合抒发情感。

5

② 在人物塑造上,巴金注重对人的心灵的探索,并从人的心理的角度来透视社会。因此他往往注意认得复杂性格,而不愿做简单的“好人坏人”的伦理判断。

③ 从小说的结构上看,巴金早起短篇小说中往往有一个说故事的主人公来对读者娓娓长谈,有时大故事里套小故事,或几个似乎互不相关的故事互相交织,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

巴金创作的外来影响P203-204

第二节

巴金的《家》写于1931年,最初在上海《时报》上连载,原题为《激流》,1933年出版单行本时改名为《家》。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1938)、《秋》(1940)是巴金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家》,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

《家》描写了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其中高觉慧与婢女鸣凤构成了第一个悲剧事件;高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构成了另两个悲剧事件。他们的不幸都与高老太爷直接间接地相联系着。鸣凤的死激化了家庭内部的矛盾,直接唤醒了它的第一个叛逆者——高觉慧。在觉慧的直接影响与帮助下,高觉民起而抗婚,并取得了胜利。

《春》主要描写的是淑英抗婚的故事以及与之相对的蕙表妹的悲剧事件。

《秋》描写了周枚与高淑贞的悲剧以及觉英、觉群的堕落。

觉慧形象P205-206

6

觉慧是封建家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封建制度的掘墓人。

他是一个新人的典型。他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制度的恨出发,走向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最后又走向社会斗争。觉慧是20十几初在现代新思潮冲击下被五四运动首先唤醒的中国青年人,是封建主义大胆的勇敢的叛逆者,也是满怀热情的可爱的革命者。

觉慧首先是一个大胆的叛逆者,“五四”新思潮给了他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武器,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朽以及罪恶。他参加进步学生的示威游行,热心为进步刊物撰写文章。他平时不坐轿子,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他责备觉新的软弱,积极支持觉民抗拒包办婚姻,明目张胆地反对长辈们装神弄鬼的迷信行为,最终义无返顾地走出了这个他所憎恨的大家庭。

觉慧又是一个单纯幼稚,不成熟的革命者。他对鸣凤的爱情远不及鸣凤对他的爱那么坚定、忠贞。在这个问题上,他一直是犹豫不决的,最后在关键时刻他恰恰忘掉了自己先前的承诺,反而在痛苦之余“把那个少女放弃了”。

觉新形象P206具有双重性格的动摇的痛苦挣扎者

宗法制大家庭崩溃过程中的“长子”的典型,新旧交替时代的二重性角色,徘徊挣扎于多重人事矛盾和精神冲突的漩涡之中的二重人格负载着时代和历史文化内涵。

觉新原先是一个“相貌清秀”、“聪慧好学”的青年,思想进步,心地善良、正直、忠厚,对未来有自己的憧憬和理想。但他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父亲的一句话以及一次荒唐透顶的拈阄决定了他的婚姻。他奉行“作揖主义”,处处依着长辈的意志躬行他所反对的那一切,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利益和荣耀。他也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对现实不满,但他又受旧思想的束缚而无力挣脱。现实和理想的

7

尖锐冲突,造成了觉新性格的两重性。

(意义:控诉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批判和否定“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的人生态度,对过渡时代的中间意识的思考。)

《激流三部曲》的艺术成就P206-208

①它结构宏伟且精于构思。以“三部曲”的形式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以及大河奔流的历史趋势。《家》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情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全书人物众多,事件繁复,以事件为主线索,以场面串联故事的结构,把大大小小的实景联结在一起,前后呼应,形成作品的完整性。

②“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高公馆里的各种矛盾的激烈对抗,就是当时社会上各种尖锐矛盾的缩影,而高家的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就集中体现了几千年中国社会封建专制主义的法则。

③注重发掘人情美与抒情化人物塑造方法。塑造人物时,重在刻画人物的心灵美、人性美。小说还吸收了屠格涅夫抒情小说的经验,建构散文化结构。采用散文语言。情节的发展让人物自己来行动,并无预设的人物行动纲领。

④带有作家强烈道德判断的风俗画描写。对吃年夜饭的描写,对放花炮的描写,作者的目的在于揭示这些风俗画面后的阶级对立,和否定这些风俗画面背后的社会表征。

《激流三部曲》的文学史地位P208

1.五四时代生活的形象记录。它充分表达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描绘出五四时代的一幅杰出的社会

8

人生的插图。

2.抨击封建专制的丰碑。继鲁迅小说之后全面而深刻地解释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弊端和罪恶,诅咒着它的必然灭亡。

3.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典范,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作品之一。

从《家》到《寒夜》巴金艺术风格的转变P302-303

1.由“热”变“冷”,作家在《家》中对旧社会的仇恨和热情洋溢的抨击,开始变为对黑暗现实的冷静、客观的分析和剖析,刻画的重点由外部事件转入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呈示。

2.主题上,青春理想变成凡人琐事,叙述重点由外部事件转入内心世界。这主要反映在英雄主义色彩逐渐黯淡,反抗的激情和对未来社会的向往逐渐收敛,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愈益发扬,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揭露愈益深沉含蓄。

3.在艺术表现上,主观激情转化为客观写实。深沉而压抑的控诉,取代了反抗斗争的呐喊,对于生活现象本身饱含情愫的客观描述,取代了作家主观激情的直接倾泻。

4.心理刻画上,改变《家》中直抒胸臆的写法,而是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展示人物内心的矛盾运动的过程。一种建立在具体可感的生活之上的现实主义成为巴金后期小说所遵从的基本原则

第十二章 沈从文

第一节

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1926年出版第一个小说集《鸭子》。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边

9

城》、193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及其他许多优秀短篇,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成熟。

《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八骏图》、《某夫妇》、《大小阮》、《有学问的人》等作品展现的是病态的都市人生。

取材于传说和佛经故事的《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和《月下小景》等作品,从现代文明之前的历史中寻绎理想的人生形式,以此赞颂神性。

《柏子》、《会明》、《灯》、《丈夫》等篇,在对乡下人性格特征的展现的同时,对湘西乡村儿女人生悲喜剧进行了价值重估。

沈从文两类小说的特点P210-211

1、乡村生命形式——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

①古朴美好健全的人性神话传说:《龙朱》《神巫之爱》《月下小景》《扇陀》。(从现代文明之前的历史中寻找理想的人生形式,以此赞颂神性。)②湘西世界:《萧萧》《柏子》《丈夫》《三三》《边城》《长河》(在对乡下人性格特征的展现的同时,对湘西乡村儿女人生悲喜剧的价值重估和沉痛反思。)

2、城市生命形式——以都市生活为题材,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

被都市病态文明异化了的人性《都市一妇人》《绅士的太太》《八骏图》

10

沈从文小说的独特特征P212-214

① 小说通过对人性世界和病态世界的对比,严肃地探讨了人生,讴歌了健全的人性形式,建构成从人性道德角度去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这一人性观点是继承了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观念,所以他坚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性立场和文化精神。

② 从整体上看,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温柔、清新、淡远的牧歌情调。《雨后》《三三》《边城》等,本身就富有牧歌因素的爱情。酉水西岸的吊脚楼、茶峒的码头、碧溪的竹篁等,精心勾画了一幅湘西风景图和风俗画,再加上作者温柔的笔调,就创造出了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境。

③ 创作主体情感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是沈从文小说的特色。《柏子》《萧萧》等对人生实存状态的描写是一种写实主义的把握,同时沈从文又把自我情绪投注到主人公身上,将现实与梦幻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为了加强抒情性,沈从文还善用象征手法。《菜园》里 的菊花,《夫妇》中的野花,乃至《边城》都是一种整体的象征。

④ 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是沈从文小说的又一特色。他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收到古典文学的影响,但根本上还是得力于丰富的湘西生活的经历。无论是叙述语言的流动飘逸,还是人物语言的生动风趣,都源自于他的湘西山水语言的积累。他的小说语言是在杂糅古典文学的句式、提炼湘西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二节

《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原载1934年《国闻周报》第11卷,1934年9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

11

《边城》的艺术特点P215-217

1. 投注主体情绪的人物塑造

2. 蕴含文化品格的景色描绘

3. 淳朴民俗民姓的重彩渲染

4. 语言简朴自然含蓄

翠翠形象P216

翠翠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领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自然即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

翠翠是一个自然之子。代表着天地自然之精华,是青山绿水养出来的,没有一点杂质、邪念。她像一只小兽物,一头黄麂,以小动物的眼睛来看世界的,这个生命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似乎与人事没有一点关系。 翠翠的形象不仅提供给读者一种典型的湘西生活样式,更是作者一向所崇尚的那种美丽的让人忧愁的境界的营造。同时,翠翠是作者美的理想的化身:从外表到内心皆美好无比,她恬静、温柔、纯净、忠贞,简单而执着,充满古朴之美。女性形象的柔美无比,映照了湘西边城的恬淡自守的生命样式。

第十三章 30年代新诗

12

第一节

新月派在1927年以后的活动由北京转移至上海,新月派诗歌的主要创作力量是徐志摩、陈梦家、孙大雨、叶公超、梁宗岱、林徽因、卞之琳等人。他们的主要阵地是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和1931年创刊的《诗刊》(季刊)。新月派后期活动以经营新月书店和刊行《新月》、《诗刊》为主,1933年6月无形解体。1931年9月,陈梦家编选《新月诗选》。

1932年5月,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现代》所刊诗歌中相当多的诗都包含着先锋意识,当时就有评论称为现代派。戴望舒是主将,施蛰存、金克木、林庚、何其芳、徐迟、废名等人。此后,卞之琳在北平编《水星》文艺杂志(1934年10月—1935年3月),所刊诗歌与《现代》呼应,共同推动着这股新诗潮向前发展。1936年10月,戴望舒主编《新诗》杂志,并邀请卞之琳、冯至、孙大雨、梁宗岱参与,把现代派诗潮推向高潮。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性诗集有《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汉园集》(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三人合集,故有“汉园三诗人”之称,1936)、《预言》(何其芳,1945)、《二十岁人》(徐迟,1936)、《春野与窗》(林庚,1934)等。

殷夫原名徐伯庭,学名徐祖华,另有笔名白莽等,生前曾自编有《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诗集》等4本诗集。写出了一些动人的作品,如《别了,哥哥》、《血字》、《议决》、《一九二五年的五月一日》等,这些诗被称为“红色鼓动诗”。

1932年9月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中国诗歌会于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黄浦芳(蒲风)、穆木天、杨骚、森堡(任钧)等,1933年2月创办《新诗歌》。中国诗歌会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影响较大的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王亚平、柳倩等。

臧克家是一位出自新月诗派之门又兼收各派之长的诗人。1932年开始在《新月》月刊上发表新诗,1933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以后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1934)、《自己的写照》、《运河》

13

(1936)等诗集。他的《烙印》、《老马》、《当炉女》、《难民》等,都是有名的诗篇。臧克家在当时便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乡土诗人”。

艾青于1933年初在狱中第一次以“艾青”的笔名创作了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1936年10月,他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引起了很大反响。艾青被胡风誉为是“吹芦笛的诗人”。

田间受苏联未来派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创作的影响,给30年代的诗坛带来另一种特异的风格。他这时期先后出版了诗集《未明集》(1935)、《中国牧歌》(1933)、叙事长诗《中国农村底故事》(1936)等。

后期新月派P218-219

新月派后期诗人传承五四新诗艺术主潮,张扬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专注于主体精神世界的抒写,继续执着于新诗艺术美的追求。主要创作力量是徐志摩、陈梦家、饶孟侃、林徽因、卞之琳等人,主要阵地是《新月》月刊和《诗刊》季刊。他们的诗歌宣言是“我们只为着诗才写诗。”后期新月派诗人熟练运用象征主义,主张纯粹的自我表现和为艺术而艺术,向内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的开掘,显示了与世界现代主义思潮的合流。向外扩展,跳出坚执的小我,扩大生活视野和作品题材的拓展。

现代诗派P219-221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得名于《现代》杂志,对30年代初的新诗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施蛰存和戴望舒是代表。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现代诗派创作特点 现代诗派在中外诗歌艺术的融汇点上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诗歌美学,其共同的审美原则是追求隐藏自己和表现自己之巧妙结合的朦胧美;在表现方法上反对即兴创作和直接抒情,运用

14

隐喻、象征、通感等手法实现情绪的意象化,把心中隐约的、难以描述的情绪,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现代派诗歌意象繁复、内涵丰富、组合奇特,被称为“意象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P221

政治抒情诗的兴盛是30年代初重要的文学现象。郭沫若出版的诗集《恢复》是典型的政治抒情诗,抒写了革命情怀,表达对敌人的愤怒和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念。此外,蒋光慈、殷夫等人也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殷夫《孩儿塔》一集,表现了鲜明的个性特点,取材上大处着眼、小处着笔,深入挖掘,艺术上结合形象性和议论性,语言即精警凝练又有一定的大众性。因善于表达革命斗争的激情,被称为“红色鼓动诗”。鲁迅曾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对殷夫的诗歌以高度评价:“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剑,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趋者的爱的大矗,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的所谓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所,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中国诗歌会P221-222。

中国诗歌会是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是个团体,成立于1932年,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等,出版会刊《新诗歌》,在内容方面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在形式方面提出“要是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这是一个与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后改为半月刊﹑月刊),后又创办了《现代诗歌》、《诗歌季刊》等刊物。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共同特色是: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诗歌为武器,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坚决斗争;在艺术形式上,大力提倡和实践诗歌大众化。《新诗歌》还出版过“歌谣专号”,刊登大量采用民歌﹑民谣﹑小调﹑鼓词﹑儿歌形式写作的新诗。1935年曾提出“国防诗歌”口号,1937年出版了“国防诗歌丛书”。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了大量体现他们的诗学主张的诗歌: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15

臧克家诗作P223

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 被称为“农民诗人”、“乡土诗人”

田间诗作P223

诗集《未明集》1935 《中国牧歌》1933 叙事长诗《中国农村底故事》1936

第二节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20年代后期始,陆续在《无轨电车》和《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作,是现代诗派的代表性作家。192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底记忆》后,先后有《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灾难的岁月》(1948)等四部诗集出版。

戴望舒的成名作是发表于1928年8月《小说月报》第19卷第8期的《雨巷》,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叶圣陶称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卞之琳著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汉园集》(1936,与人合集。汉园三诗人: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 合著了《汉园集》。)、《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2)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雕虫纪历(1930-1958)》(1978年版,1984年增订版),是卞之琳新诗的重要选集。

戴望舒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P225-228

早期诗作的特点:1、大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也有抑愤之音/2、两类抒情形象:苦闷忧伤的孤独者,飘忽愁怨的少女。(雨巷、乐园鸟、寻梦者)

16

成熟期诗作的特点:1、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抒情意象,在微细的琐屑事物中发现诗/2、运用象征隐喻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手法,委婉地展现主观心境,把情绪和意绪客观化/3、摆脱音乐的束缚,自然的现代口语服从于情绪展开需要的内在节奏,创造具有散文美的现代自由体诗。(秋蝇)

抗战爆发后爱国主义诗歌的特点:1/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民族苦难中审视个人的不幸2、诗句朴素,有坚实的力度和崇高的韵致/3、写实与象征结合的手法,半格律的自由体形式。(我用残损的手掌)

卞之琳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P228-231

(1938以前)

1、多写下层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用冷隽的调子掩盖着深挚的感受

2、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哲理,追求感性和理智的统一,把哲理的思考溶化在象征性的意象之中,开辟以冷静的哲理思考为特征的现代智慧诗

3、融会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戏剧性处境,化合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暗示,常写戏剧性处境,作戏剧性独白或对话

4、以暗示和象征手法,构成隐晦的艺术境界/5、强调基于言语本身的音乐性,讲究格律,尤其是音顿、音韵和体式。

(1938以后)诗风趋向明朗浅白,严谨的格律诗。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17

第一节

朱穰丞、袁牧之主持的辛酉剧社提倡 “难剧运动”以钻研演技,曾上演过《文舅舅》(即契诃夫《万尼亚舅舅》)等。

上海的中共地下党员沈端先(夏衍)等人策划于1929年6月5日成立艺术剧社,参加者有冯乃超、郑伯奇、陶晶孙、钱杏邨等,社长郑伯奇。艺术剧社第一次提出 “无产阶级戏剧”(“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领导。艺术剧社编辑出版了《艺术》月刊、《沙仑》月刊(夏衍、冯乃超主编)和《戏剧论文集》,宣传“普罗列塔利亚戏剧”主张。

1930年8月,在沈端先等人策划下,以艺术剧社为中心,联合辛酉、摩登、南国社等戏剧团体,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又改组为以个人名义参加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

“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

夏衍创作了多幕剧《赛金花》、《自由魂》(即《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其中历史讽喻剧《赛金花》曾被誉为“国防戏剧的力作”。

洪深,与欧阳予倩、田汉并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洪深创作的左翼剧作《农村三部曲》,包括独幕剧《五奎桥》(1930年)、三幕剧《香稻米》(1931年)、四幕剧《青龙潭》(1932年)。

《这不过是春天》(三幕剧)是李健吾的代表作。李健吾以“刘西渭”笔名发表了许多文学评论,备受文坛称誉。这些文字后来结集成《咀华集》等。

1937年夏衍创作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作《上海屋檐下》(三幕剧),以上海弄堂房子的五户

18

人家展示了一幅幅悲凉、无奈的人生画图:小学教师赵振宇夫妇、失业在家的黄家楣夫妇、小姐施小宝、老报贩李陵碑、小职员林志成。以匡复、林志成、杨彩玉三人的爱情纠葛为结构主线。

30年代中期,田汉《回春之曲》,曹禺《雷雨》、《日出》、《原野》,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南国社P234-235

田汉带领下的南国社以其富有清纯魅力的感伤艺术激动着江南的青年,公演剧目有田汉的《古潭的声音》、《第五号病室》、和王尔德《莎乐美》等。他们的演出抒发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动摇与苦闷”的心声,以“泪的感伤情调”引起共鸣。

艺术剧社P234

1929年由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沈端先(夏衍)等人策划成立,参加者有冯乃超、陶晶孙、孟超等人。剧社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重点),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命运的领导,意在使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主义潮流转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主要刊物为《艺术》月刊 《沙仑》月刊和《戏剧论文集》。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P235

国防戏剧P235“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记》《放下你的鞭子》)

1930年代喜剧创作P235-236

洪深的戏剧创作P236-237洪深 领导复旦剧社 排演《西哈诺》等外国名剧

19

李健吾的戏剧创作P237-238代表作 《这不过是春天》1934 《梁允达》1934 笔名“刘西渭” 他最有名的评论集是《咀华集》

夏衍的戏剧创作P239-241

三幕剧《上海屋檐下》 戏剧艺术:(以《上海屋檐下》为范例)1、 夏衍遵循真实性的原则,选取平凡人物和日常生活;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自然、平实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2、用简洁、朴素的对话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复杂情感,用无言的动作、典型的细节来透视人物心灵的秘密,流露出含蓄深沉的抒情特色。如《上海屋檐下》,黄父临走时悄悄留给孙儿的几块血汗钱,也是传神的细节。(划出的重点:)3、讲究结构艺术。《上海屋檐下》在同一时间、统一地点,将五户人家的故事同时展开,五线并进。五股生活流,纵的线索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但又有横线相连结,像蛛网般纵横交织。虽然五线并进,但还是有主次的,其中匡复、林志成、杨彩玉三人的爱情纠葛为结构主线,另外四条线索交错缠绕,相辅相成。4、戏剧重在创造和人物心境相契合的氛围,这种氛围带有明显的象征性。作者将自然气候与政治气候联系起来,将人们在两种环境中的感受、心境融合起来,创造了富有诗意的戏剧氛围。

第二节

曹禺是一位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剧作家。《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从西方引进的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曹禺经过五年酝酿,终于在1933年完成了四幕悲剧《雷雨》。之后他接连发表了《日出》(1936年)、《原野》(1937年),显示出富有魅力的戏剧风格与悲剧艺术才华,以及深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描写戏剧冲突的卓越才能。

20

曹禺1940年创作《北京人》。他还根据巴金小说改编了话剧《家》,翻译了《柔蜜欧与幽丽叶》。

1936年,曹禺发表了又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四幕剧《日出》。从《雷雨》的家庭悲剧到《日出》的社会悲剧,曹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新的发展。

《日出》剧作围绕着银行家潘月亭与李石清斗法的三个回合,对上流社会内部勾心斗角的丑态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庸俗愚蠢、故作多情的富孀顾八奶奶,油头粉面、下流卑污的面首胡四,以为有了金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结婚离婚的洋奴张乔治,狡黠势利的茶房王福升,凶狠残忍的流氓打手黑三,形成了旅馆里污浊、糜烂、混乱的生活场景。剧作通过方达生寻找小东西,来展示社会最底层人们的苦难遭遇。翠喜为生活所迫,操着皮肉生涯。小东西终于逃不出金八的魔爪,只能悬梁自尽。

《日出》曾获1936《大公报》“文艺奖金”。

曹禺在第三个剧本《原野》(三幕剧,1937年)中在塑造仇虎形象的同时,剧本还成功地塑造了花金子与焦大星的形象。

三幕剧《北京人》曹禺选取一个典型的没落士大夫家庭,写曾家三代“北京人”。曾皓是封建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的代表,作者尤其通过他与愫方的关系,将这个心灵刻画得入木三分。曾家的管家少奶奶曾思懿虽然干练泼辣、能说会道,但她对曾家实际上是败事有余。曾文清与愫方是曹禺倾心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曹禺在愫方与瑞贞这两位受欺压的女性身上投射了一线光辉,昭示出人类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

周朴园形象P243

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雷雨》悲剧的罪魁元凶。 ①他专横暴戾、冷酷无情地压制、摧毁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使公管成为能窒息人的黑暗王国,他就是黑暗王国的专职

21

魔王。这最突出的表现于他和蘩漪的关系中。蘩漪是有个性、有思想、追求幸福的女性,在周公馆这个黑暗牢笼十八年,形成她抑郁乖戾的个性。第一幕中的吃药,作者采用“大写特写”的喜剧手法,突出表现周朴园的专横暴戾、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正式周朴园这种性格造成了蘩漪与周萍的乱伦关系,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美丽幻想。蘩漪、周萍、周冲的悲剧,都是周朴园的封建专制造成的。 ②第二条线索是周朴园和侍萍的关系,三十年前周朴园为了要和有钱小姐结婚,把刚生了孩子的侍萍赶出家门,造成了侍萍一生的不幸。在以为侍萍死后,又把侍萍作为他的第一夫人怀念,当侍萍真正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又想用金钱来封侍萍的口和赎自己的罪,他这种态度是对他的怀念的虚伪性最本质的揭露。

蘩漪形象P243-244

一个鲜明独特、复杂而富有深度的艺术形象。她的性格是抑郁乖戾、热情强悍、极端而尖锐的一种悲剧性格。这是由于封建性的家庭和环境造成的。蘩漪聪明美丽,而周朴园要的是“服从”,他冷酷无情地压制、摧毁蘩漪的个性尊严。她在周家被折磨了十八年,这是她性格形成的典型环境。三年前,周萍的出现,燃起了她被压抑的热情。她需要爱、能爱,不顾一切的爱上了周萍并把一切都交给了周萍。日子一长,周萍悔恨和蘩漪的关系,想摆脱和蘩漪的关系。这使蘩漪不能忍受父子两代的欺负,她要做困兽的搏斗,要破坏周萍四凤的关系。她的反抗是极端的,在《雷雨》中她最具有“雷雨”的性格。她以尖锐的语言揭露和控诉周朴园和周家的罪恶,撕破他们道德家的伪善面目,她和专横的周朴园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正面交锋,是她推动剧情向高潮前进。绝望的可怕的前途使蘩漪走向了最尖锐而极端的困兽搏斗。

(典型意义)蘩漪这一形象揭露了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压抑、践踏人性、蔑视人的尊严的罪恶,机器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尊严、权力的深沉思考,把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使剧本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22

陈白露形象P247

性格复杂的艺术形象,她是半殖民地大都市中的交际花。一方面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为此她和张乔治等都市群丑厮混,强颜欢笑,维持她习惯的享乐生活。这实际上是出卖色相、自甘堕落的生活。另一方面,她精神上又厌恶这种生活,内心里厌恶张乔治等人。夜阑人静,会有一种没有归宿的感觉。但又不甘心漂泊无依的非独立生活。她玩世不恭,游戏人间。她清醒认识自己生活在黑暗中,但她沉溺太深无法自拔。 同时,她是个有正义感不能自救却想救人,为拯救小东西甘冒风险,这里表现她敢作敢为的倔强性格。她念着“太阳升起但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觉”而自尽,最终成为黑暗社会的殉葬品。陈白露悲剧的意义在于揭露了金钱物欲世界对人性的异化、扭曲,使一个漂亮聪明的年轻女性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激起人们对金钱世界的憎恶。

《雷雨》艺术特色P245、248

《雷雨》的结构艺术P248

《雷雨》的回溯式结构 。“锁闭式”结构又称“回溯式”结构,其特点是:出场人物少,地点集中,剧情展示的时间短,从戏剧冲突临近高潮的地方开始,前面的事件作为回叙成分融合到剧情当中,将“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结合起来,基本符合“三一律”要求。此类剧作的长处在于集中紧凑,容易取得戏剧性效果。

1、是戏剧中“锁闭式”结构的杰出范例

2、它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24小时内

3、地点 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

23

4、登场人物经过极严格的选择,一共八个人

5、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把过去的事情用回顾的方式——回溯式——渐渐透露出来,推动情节迅速向高潮发展,情节集中紧凑。

1.“闪回”,增加剧作在时间空间上的容量,紧张的召唤结构。

2.网状结构,“过去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紧密结合,用前者不断推动后者的急剧发展,从而把戏剧的机组忠言冲突交织到一起。多条线索交错并进,冲突得以聚散分合,错落有致。

3.戏剧的吞吐,戏剧冲突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张弛有致。三组主要矛盾:周鲁两家、历史与现实、阶级与阶级。

从《雷雨》到《日出》看曹禺思想与艺术的新发展P246-249

从《雷雨》的家庭悲剧到《日出》的社会悲剧,曹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新的发展。

《雷雨》主要是从家庭内部关系剖析人性,《日出》则揭示出现代都市社会中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现象,进一步剖析人性的复杂与异变,探索人生出路。

《雷雨》着力表现封建专制主义对人性的压抑与扼杀,《日出》则剖析金钱化社会中人性的迷失。曹禺对那个腐烂的社会抱着“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憎恶的感情和抨击的态度。

《雷雨》属于锁闭式结构。时间集中,从第一幕到第四幕时间不到20小时;地点集中,三幕都在周家客厅;剧本巧妙地以明线、暗线交织布局,以幕前情节推动现在的剧情。《日出》则是人像展览式的结构,“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没有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让陈白露将一个个人物引出。每个角色都占有相等的轻重,交响陪衬。共同烘托一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结构联

24

系的是“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一基本观念,用的是“横断面的描写”。

曹禺剧作艺术特色P252-253

1、人物:①圆形人物,多侧面,精细刻画出人物灵魂。

②复杂情感的化身,戏剧冲突建立在人物内心复杂性之上。

2、冲突:心灵交锋,内心的交战,从人物灵魂深处提炼种种矛盾构成内在冲突。

①曹禺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则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则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

②表面的争执、外部的冲突都包蕴着剧中人的内心交战。一切外在的冲突、争辩与日常生活场景,都是为了酝酿、激发与表现内心冲突。

③《雷雨》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北京人》在隐约闪烁、迂回曲折的冲突中展开人物心灵上同样错综复杂、严重尖锐的搏击。在他们平淡的看似无心的言词中,都有心灵的刀枪你来我去。即使愫方的沉默无声,也是她对待这些矛盾的具体行为--心灵的态度。

3、结构:面临危机开始,回溯式。(见雷雨结构特色)

4、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①《雷雨》与《原野》中的人物怀着深仇宿怨,语言的进攻性更强烈。那种感情的巨大冲击力呈现出紧张激荡的浓郁风格。

25

②《北京人》的人物语言更为简洁凝炼,具有委婉深长的抒情诗意。剧中人物的教养、身分和戏剧冲突的特点,决定了戏剧语言是在隐晦曲忻中包蕴了尖锐的内在动作性和抒情性。

③在愫方、曾文清形象的塑造上,曹禺的语言艺术又有发展。他往往只用一两个词,一句简短的活,甚至几个语气词,来表现人物的复杂情致与内在动作,用无声语言即停顿来抒情。

④《北京人》诗情语言简约含蓄、欲说还休的特色,又与我国占典诗词抒情语言的凝炼含蓄的特征相贯通。这些都使曹禺戏剧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的杰出贡献P253-254

1.深刻集中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出色地描写了封建没落家庭及其众多人生,并以《雷雨》《日出》《北京人》为代表,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

2.发展了我国悲剧艺术,进一步开拓了悲剧艺术的表现领域与精神刻画的深度。古代悲剧向来以表现英雄伟人为主,曹禺从现实生活提炼出悲剧冲突,描写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悲剧,反映出悲剧的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3.曹禺戏剧的高度艺术成就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奠定了为五四以来这一新生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第十五章 30年代散文

第一节

30年代小品散文蔚然可观,取得较大成就的有林语堂、郁达夫、丰子恺、夏丏尊等,林语堂、周作人等提倡闲适、性灵、幽默,独树一帜,其创办的《论语》(1932)、《人间世》(1934)、《宇宙风》

26

(1935)拥有广大读者群。

报告文学成为30年代散文园地的一个新景观。

丰子恺30年代结集出版了《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

李广田在北京大学求学时与何其芳、卞之琳结为诗友,合出过诗集《汉园集》,被称为“汉园三诗人”。其30年代所作散文收为《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三集。

丽尼的第一个散文集《黄昏之献》,第二个散文集《鹰之歌》。

陆蠡著有《海星》、《竹刀》和《囚绿记》。

瞿秋白的杂文多收在《乱弹及其他》一书中,他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在五四以来首次对鲁迅思想与杂文创作作出了系统的论述,深刻地分析了鲁迅杂文的性质、特点和价值,并高度评价了鲁迅在现代文化史、思想史上的地位。

30年代出现了一批青年杂文作者,其中有《不惊人集》、《打杂集》的作者徐懋庸和《推背集》、《海天集》的作者唐弢。

20年代初,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开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

30年代先后选编了几部大型报告文学集,1932年阿英编纂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我国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报告文学集。1936年,茅盾仿效高尔基主编《世界的一日》的做法,发起征文运动,在此基础上主编成《中国的一日》。这是对群众性通讯报告写作的一次检阅,是稍后梅雨主编的《上海的一日》的先导。此外,比较重要的报告文学集还有1936年梁瑞瑜遴选通讯报告编辑而

27

成的《活的记录》。

夏衍的《包身工》 “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也逼真地写出了山西军阀不事抗日、专事“防共”的情景。

论语派。因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论语派以林语堂为首,主要作家有周作人、陶亢德、邵洵美、章克标等。后又创办《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表现性灵的创作。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内容多为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的轶事趣闻和谈虎说鬼、品茶品酒、草木虫鱼,侈谈身边琐事的闲适文章。论语派文学上的主张及其作品,体现了三十年代一部分自由知识分子的心态。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30年代前期,引发了鲁迅等左翼作家对他们的严厉批评。论语派脱离现实、脱离时代的需要,但是论语派对小品文散文表现形式的解放、表现方法的丰富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三节

林语堂提倡幽默小品,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林语堂是《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之一。其“语丝”时期的散文集《剪拂集》显得激昂慷慨、浮躁凌厉。

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嗣后又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两刊,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表现性灵的创作。

林语堂将英文humour译成幽默,加以提倡。从其幽默观出发,林语堂在小品的题材和风格上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小品要“语出灵性”,“凡方寸中一种心境,一点佳意,一股牢骚,

28

一把幽情,皆可听其由笔端流露出来”。

从1932年《论语》创刊到1936年赴美国,林语堂发表的各种文章(多为小品)有近300篇,其中有一部分收在《大荒集》和《我的话》中。

1936年居留美国后,林语堂继续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所著《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孔子的智慧》、《庄子的智慧》、《苏东坡传》等二十余种著作,颇受欢迎。

何其芳1936年前创作的散文收入《画梦录》、《刻意集》中。

何其芳的《画梦录》与曹禺的《日出》、芦焚(师陀)的《谷》一起,于1937年获得《大公报》的文艺奖金。

1936年以后,何其芳所作《还乡杂记》、《星火集》等,以朴实的笔触和高昂的格调状写现实人生,风格发生了从诗意画梦到质朴写实的蜕变。

林语堂的幽默理论P264-265

1930年代林语堂小品文的特点P265-266

① 首先,在创作主张上,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散文与当时处于主流的左翼作家截然不同,他们远离主张战斗的批判现实的文风,而追求对现实作冷静超远的旁观,追求除去讽刺的心灵启悟、幽默、闲适与抒情性灵。他们以民主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的面貌出现,坚持的是一种“不左不右”,“不党不派”的超然立场。

② 在艺术上,林语堂的多数小品文都追求幽默的情味,这成了他突出的艺术个性,他的幽默从

29

容智,行文结构也化板滞的轻松,变矫情为自然,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③ 娓语式笔调是林语堂小品文的主要范式,他将谈话的艺术引进散文创作,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林语堂和周作人都是现代散文闲话 一派的宗师。

④ 林语堂的小品尽管有意超离现实,其幽默有时带洋味,又缺乏当时主流文学所具有的那种对现实的批判力度,但其融会了东西方的智慧,使人读来饶有趣味,又可以获得许多知识,文化含量是比较高的,因此说他从学养文化方面另辟一途,在当时和后来都有相当的影响。

何其芳散文的特色P267-269

以《画梦录》为代表的独语体散文。一方面写出了处于边缘状态的青年知识分子孤独的灵魂的独语,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现代散文向诗、纯文学的逼近,向散文艺术本体的回归。运用绚丽精致的语言、繁复优美的意象和轻灵玄妙的笔调,委婉地传达内心的复杂情愫,从而创造出瑰丽飘逸的艺术境界,具有秾丽精致之美。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1940年代文学、文化发展的新景观P277

1. 抗日救亡的现实直接推动民族意识的强化,形成以民族意识凸显化、普泛化和现实化为特征的抗战文化。

2. 民族矛盾突出,政治立场对立,使40年代文学思潮形成自身复杂性。

1940年代文学思潮形成自身复杂性的原因P277-278

30

a. 这一时期文学存在的区域化状态对文学思潮发展的影响。

b. 由于战争把文学与时代社会政治的关系扭结得更紧密,不同文学观念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广泛争议及更复杂化。

第一节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会议选出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丁玲、吴组缃、许地山、老舍、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姚蓬子、陈西滢、王平陵等45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文协”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38年5月4日创刊,至1946年5月终刊,共出版71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在民族意识召唤下民族解放时期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形成。会议提出了 “文章入伍、文章下乡”的口号,号召作家们“拿笔杆代枪杆,争取民族之独立;寓文略于战略,发扬人道的光辉”。

作为对抗日救亡文学的回应,国统区文学界在理论上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包括1937年8月至1939年员10月关于如何利用旧形式的论争、1938年10—12月间有关对鲁迅风杂文的论争、1938年12月至1939年底对所谓文艺与抗战关系话题的争论、从抗战初持续到1940年前后的有关歌颂与暴露和对小说《华威先生》(张天翼著)的论争、1939—1940年以重庆文艺界为主的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1940年4月至1942年7月间关于战国策派问题的论争、1945年至1946年间重庆文艺界结合话剧《清明前后》(茅盾著)和《芳草天涯》(夏衍著)所展开的关于文学作品政治性与艺术性的论争、1944至1948年间在胡风和舒芜与左翼文艺界之间展开的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大规模论争等。

1945年11月10日,《新华日报》组织对茅盾、夏衍的话剧《清明前后》、《芳草天涯》进行座谈,

31

通过对两剧的评价来深化与统一对于政治性与艺术性关系的理解。

国统区文艺界对于民族形式问题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民间形式是不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问题。以向林冰为代表的一方,坚持认为“现实主义者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辩驳一方葛一虹等人从肯定五四以来新文学成就的方面来确立自己的观点。

战国策派因西南联大教授陈铨、林同济、雷海宗、贺麟创办的杂志《战国策》而得名。他们提出“民族文学便是表现民族意识的文学”,以恐怖、狂欢、虔恪为文学的“三大母题”。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P278-279

“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简称,1938年3月成立于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全国规模最大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起人包括全国文艺界各方面的代表人近百人,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文协”还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鼓励作家深入现实生活和实际都涨产生了积极作用。“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整个抗体战争时期唯一的文艺刊物,它对推进抗战文艺运动促进抗战文艺创作的繁荣,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战国策派P283

也称战国派,是出现于抗战中期国统区的一个思想文化和文学流派,得名于他们编的《战国策》和《战国》刊物。主要成员为陈铨、林同济等。战国策派鼓吹“尚力政治”,错误的称当时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重演”,抹杀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根本区别。文艺思想上提倡反理性的“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战国策派的思想观点适应了但是国民党专制主义政策的需要。但是《野玫瑰》写国民党间谍抗日锄奸,不能完全否定。

32

1940年代国统区文学界在理论上展开的论争P279-283

作为对抗日救亡运动的回应,国统区文学界在理论上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主要体现在各种各样对有关抗战文艺理论命题和艺术创作的论争。包括1937年8月至1939年10月关于如何利用旧形式的论争、1938年10—12月间有关对鲁迅风杂文的论争、1938年12月至1939年底对所谓文艺与抗战关系话题的争论。

第二节

1936年,初到延安的丁玲,创办了根据地第一个文学团体——中国文艺协会(11月22日,陕北保安),以《红色中华·红中副刊》为会刊;1937年11月14日,成立了抗战爆发后根据地第一个以文学团体为骨干的抗日文化组织——陕甘宁特区文化救亡协会(又称边区文化救亡协会),简称“文协”,先后出版《边区文艺》、《文艺突击》等刊物;1938年9月11日,成立了根据地第一个文艺联合会性质的文艺团体——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战联合会,简称“文抗”(亦称“文联”),1939年5月14日,改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1941年8月“文抗”第五次大会后,“文协”基本上被“文抗”取代),先后编辑出版《大众文艺》、《中国文艺》、《谷雨》等文艺刊物。1938年4月10日成立鲁迅艺术学院,编辑文艺刊物《草叶》。

延安文艺整风前,一批体现五四精神、从现代知识分子视角出发、针对革命队伍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工农兵身上的落后意识进行暴露、批评的文艺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小说方面,主要有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等;杂文方面,主要有丁玲的《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罗烽的《还是杂文时代》,萧军的《论同志之“爱”与“耐”》,艾青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王实味的《野百合花》、《政治家·艺术家》等。

延安文艺座谈会分别于 1942年5月2日、16日和23日开了三次会,毛泽东在 5月2日首先作了讲话(即《讲话》的“引言”部分);经过文艺家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讨论、热烈争论之

33

后,毛泽东又于23日作了总结(即《讲话》的“结论”部分)。

作为对《讲话》所确立的工农兵方向的积极回应,陕北根据地掀起了群众性的、轰轰烈烈的新秧歌剧运动。代表性作品有《兄妹开荒》(王大化、李波、路由)、《夫妻识字》(马可)、《牛永贵挂彩》(又名《牛永贵受伤》,周而复、苏一平)、《小放牛》(尚之光、王世俊)等。

新秧歌剧运动的热潮,孕育与催生了民族新歌剧《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在1945年4月的诞生。《白毛女》的素材来源于1940年在河北西北部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延安鲁艺的师生对这个生活素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提炼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革命化主题。

新秧歌剧运动的热潮,也推动与促进了传统戏曲的改革,新编了平剧(京剧)《逼上梁山》(杨绍萱、齐燕铭执笔)、《三打祝家庄》(李纶、任桂林、魏晨旭)等。马健翎在秦腔、郿鄠戏等地方戏曲改革中做出了成绩,其代表作秦腔《血泪仇》(1943)影响最大。

以李季的民歌体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为代表的解放区“信天游诗派”,强化了艺术的宣传、鼓动和教育功能。阮章竞1949年创作的《漳河水》把长篇民歌体叙事诗推向成熟。

新秧歌剧运动P290-291

作为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积极回应,陕北根据地掀起的群众性的、轰轰烈烈的新秧歌剧运动。这些新秧歌剧以鲜明的革命内容来置换旧秧歌中的封建迷信、低级趣味,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绝大多数的新秧歌剧充满着对新生活的歌颂与对旧社会的控诉。代表作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且新秧歌剧运动的热潮,孕育催生了民族新歌剧《白毛女》。

《白毛女》P291

34

《白毛女》是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创作背景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农兵群众结合。在同一个时期,延安的共产党人还发动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这使得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意识到要创作出一个全新的反映共产党的理念的艺术作品。

《白毛女》的主题是“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P288-290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基本内容包括: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是革命文艺发展的根本方向;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和文艺的源泉与典型化问题;党的文艺工作者与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和党的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文艺批评的标准和“人性论”等问题;文艺界需要有一个严肃的整风运动,文艺工作者必须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反映革命根据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讲话》的伟大意义:《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文献。它从当时历史条件和解放区文艺界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的历史经验,从根本上解决了革命文艺发展的方向问题,奠定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础。它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当时延安文艺整风的深入发展。而且极大地推动了解放区革命文艺运动的空前高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讲话》中有的提法已经不适应今天的新情况,要重新认识,对待《讲话》“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第十七章 40年代小说(一)

35

第一节

本时期的小说通俗化探索与其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章回体小说主要有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以及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冯至(《伍子胥》)、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金锁记》)、钱锺书(《围城》)、苏青(《结婚十年》)、徐訏(《风萧萧》)、无名(《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等则以他们的中长篇小说创作奠定了自己在文坛的地位。

1940年代对民族历史与现实进行文化探询与反省的文化分析小说P296

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沈从文的《长河》,或比较东西方文明的不同,或追索传统的田园生活方式在现时代的“常”与“变”,隐现着对民族文化机运的沉思;巴金的《憩园》、老舍的《四世同堂》则对中国式的家族文化进行了叩问。师陀在《结婚》中,抨击了畸形的现代都市文明毁灭人性的罪恶。同样流露出爱恨交织的文化情结的还有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0年代表现知识者对人生与生存意义的求索追寻小说P296-298

钱锺书的《围城》对人的生存状况和存在价值进行了具有讽喻性的思考,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致力于对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探讨与拷问,而冯至的《伍子胥》则写出了对于人的生命的诗意感受。

《财主底儿女们》因其受法国罗曼罗兰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影响,又被称为“中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财主底儿女们》试图通过蒋家第二代,尤其是蒋蔚祖、蒋少祖、蒋纯祖三人不同的思想历程,表现“以青年知识分子为辐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底动态”。大儿媳金素痕出身于南京资产阶级的暴

36

发户,她疯狂的财产争夺战从内里摧坏了大家族。蒋少祖是蒋家第一个叛逆者,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他不仅无力改变历史的进程,在幻灭中终于与他先前所叛逆的封建家长蒋捷三和解。蒋纯祖与蒋少祖一样,背叛家庭,反抗传统,但是他始终是一个不妥协、不安定的追求者、漂泊者,在他的内外双重的孤独反抗中,充满了痛苦与焦虑。在历经挫败后从时代的暴风雨中落荒而逃,最后病死。

1940年代上海文坛以张爱玲、苏青为首的女作家小说P298-299

张爱玲在《金锁记》、《倾城之恋》中刻画女性的变态性爱心理,精细深刻又缠绵沉醉。苏青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1944年)以纪实笔法写现代女性挣脱家庭成为职业妇女的道路,其幻想、失落、痛苦、情欲饥渴的心理被表露得相当直率透彻。

1940年代以徐訏和无名氏为代表的都市大众传奇小说P299-300

徐訏有《鬼恋》、《吉卜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长篇小说。《风萧萧》于1943年连载于《扫荡报》,很快风靡大后方,也因此曾有人称1943年为“徐訏年”。

无名氏在报纸连载长篇小说《北极艳遇》(单行本出版时名《北极风情画》),1944年无名氏的又一浪漫言情长篇《塔里的女人》问世。

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是沙汀历来为人所称道的作品。从1941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沙汀的主要作品是合称“三记”的三部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和《还乡记》。

《寒夜》的主要人物仅三个:汪文宣和他的母亲(汪母)以及妻子曾树生,他们都是读书人。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思想守旧,胆小怕事,顽固地想照陈旧的法规维持全家族的生活;被残酷的战争现实击碎了幻梦的祁老人,心中逐渐萌生了仇恨和反抗的种子。祁天佑虽求安分守己和一家

37

人的温饱却不可得。祁瑞宣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在尽孝和尽忠不能两全的境地中优柔寡断、苦闷不已;后来终于从矛盾、苦闷中得到解脱,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往日闭户读书的诗人钱默吟曾经是个名士气十足、埋头于诗书花草之中的老夫子,后来勇敢地跨入了反抗者的行列,虽身陷囹圄却坚持操守气节。青年司机钱仲石勇敢地与敌人同归于尽。而祁瑞丰、冠晓荷、大赤包等人竟恬不知耻地倒入了敌人的怀抱,成了汉奸。

《寒夜》P302

《寒夜》是巴金继《家》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也标志着作家在艺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小说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且通过他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暴露了抗战后期国统区的黑暗现实。作品出色的现实主义成就主要表现在:通过汪文宣这个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从而表现出作家非凡的艺术功力。对现实社会生活解剖的深刻,对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细腻,这两方面是《寒夜》现实主义成就的最重要成分。《寒夜》的最大成就在于详尽细腻地描写一个人的屈辱心理,深刻地表现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病态灵魂,并以异常冷峻的笔调剖析这个家庭悲剧的社会原因。

1940年代中长篇小说创作丰收的具体表现P295-296

1.本时期发表、出版的小说数量超过了前两个十年。

2.形成了一支颇为可观的创作队伍。30年代以成名的如巴金、老舍、沈从文、茅盾都有重要作品问世,30年代初登文坛的作家如萧红、艾芜、张天翼、沙汀等达到成熟,新走上创作道路如路翎《财主底女儿》、冯至《伍子胥》等确立文坛地位。

3.本时期中长篇小说更显试了作家对于社会、人生、艺术多样化的深入探索。

38

1940年代沙汀的讽刺小说P301-302

沙汀小说在内容上总是以辛辣的笔触,无情地暴露和嘲讽国民党基层政权及土豪劣绅等的罪恶与腐朽,对劳动人民寄以深厚同情。抗战后,揭露统治阶级以抗战为名,争权夺利,巧取豪夺,又成为他描写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的短篇代表作是《在其香居茶馆里》(1940)是通过联保主任方治国与土豪邢么吵吵因抽壮丁而发生的一场矛盾冲突,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基层政权的腐败,官僚土豪的卑劣,和他们对人民的欺骗与迫害。小说写的是新任县长扬言要“整顿兵役”,联保主任方治国借机投书向县长告密,使得已经被“缓过四次兵役的邢幺吵吵的儿子被抓进县城,于是方邢二人在其香居茶馆里公开争吵,谩骂,以至于大打出手,正当二人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县里传来消息,新县长接受邢幺吵吵大哥的贿赂,借口他的儿子排队报数时报错了数,“没有资格打国仗“,从而将邢幺吵吵“开革”回家。小说并没有正面描写抗战,但却通过兵役问题写出了在抗战中国民党上下勾结、营私舞弊的政治内幕。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方与邢的争吵,暗里却表现了未出场的新县长所谓抗日的真面目。因此,小说以极强的讽刺性揭露了国统区的官场滥竽充数,在当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沙汀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他按照生活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冷静,客观的描写笔锋刻划出了众多的旧时代农村基层统治者猣的喜剧形象,提炼了来自生活而又不落俗套的独特情节,寄沉痛于冷峻的嘲笑,蕴机智于绝妙的讽刺,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笔法简练,如《其》中全篇只写了一个场面,这个场面又是一个故事的高潮部分,但却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将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井然有序地交代出来,这样的结构安排颇具匠心。另外四川的风土人情、朴素的方言土语,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郁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喜剧风格,在现代讽刺小说方面取得不容忽视的成绩。

从《四世同堂》看老舍小说创作的艺术发展P303-305

结构特点

一、全景式、多线索的广阔场景。1、《四世同堂》从时间上来说几乎跨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

39

2、从空间上说,它的笔触遍及北平的小胡同、大杂院等,简直就是一副沦陷了的北平社会的全景图。

二、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呈辐射型、网络状展开。它以小羊圈胡同的祁家四代人为中心,间以多重矛盾,既有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又有维护民族尊严者与出卖民族利益者的矛盾,也有同一个家庭内部的上与下之间、正与邪之间的矛盾,但结构严谨、匀称、完整。

文化反思色彩

《四世同堂》有一个鲜明的特色,这就是比较浓厚的文化反思色彩:小说中心的祁家,实质上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祁老者引为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结构。老舍抓住了维系这个堡垒的内在文化纽结,把它置于小羊圈胡同的具体环境和广阔深邃的民族抗战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加以表现,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思。

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性的劣根性,显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

思想内容

老舍的宏篇巨著《四世同堂》由三部连续性的长篇《惶惑》《偷生》《饥荒》组成。反映的是抗战期间北京沦陷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作品以祁家为中心,广泛地描写了北京市民阶层的各式人等。

小说的思想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点:

1、是异族统治下灵肉遭受折磨的痛史。亡国奴的生活是惨痛的。物质极度匮乏,人民陷于饥饿之

40

中,生命没有保障。祁天佑安分守己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日寇枪杀;钱默吟老诗人被日寇抓住严刑拷打长期监禁;祁瑞宣作为教师面临着要他教日语的苦恼。

2、是憎恨侵略者、民族败类,也恨惶惑与偷生的国民性的恨史。小说描写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也刻画了一批汉奸形象。如大赤包、蓝东洋、冠小荷等。汉奸没有好下场,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体现。

3、是颂扬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激励人民奋起抗争的壮史。如通过爱国诗人钱默吟,他深明大义,重视民族气节;祁瑞宣和老三后来也一起抗日等,颂扬了民族气节和中华民族不甘沦为亡国奴的抵抗精神。

第二节

钱锺书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次年,出版长篇小说《围城》。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在与鲍小姐的相互追求与引诱的游戏中,在苏小姐、方鸿渐、唐小姐的错位追求中,在与孙柔嘉的婚恋中,在谋职中,无一不是以追求始,以幻灭终。

《围城》的主题思想P306

一、《围城》是一部采用西方“流浪汉”小说模式的作品。其浅层主线就是主人公方鸿渐的恋爱婚姻史,但《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二、《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41

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锺书的本意。“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钱锺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三、《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锺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围城》所包含的三层意蕴P306-307

1.第一层,是比较浮面的,如该书出版序言中所说,是“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具体讲,就是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世态世相的描写,包括对内地农村原始、落后、闭塞状况的揭示,对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的讽刺。

2.第二个层,即“文化反省层面”。 以写“新儒林”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

3.第三层: “哲理思考意蕴”。 人生旅途中无处不是:“围城”。“围城”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甚至是诅咒:无论冲进,逃出,都是无谓的,人生终究不可能达到自己原来的意愿往往是你要的得不到,得到的又终非你所要的,人生就是这么一个可怜的“寻梦”。你选择的永远不是你想要的。

42

《围城》的艺术特色P307

一、对于人物的隐秘心理和心理转折有深入细致的把握与表现,尤其是人物情感变化中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二、与革命作家的暴露性讽刺不同,《围城》的讽刺自成一体,举凡道德、风俗、人情,无不笼罩在作品的讽刺之下,古今中外的警句妙喻,随手拈来,织成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文章。

三、小说的叙述语言自成特色。就叙事、议论而言,议论成为小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通过议论,作者由具体的生活细节举一反三,旁逸斜出,引申至对于社会人生的批评,在表现人生中发挥作者批评人生的智慧。

四、作者善于经营新奇、犀利、多样的比喻,比喻往往发展为象征,形成贯通全书的反讽。

第三节

张爱玲1943年在周瘦鹃所办的《紫罗兰》创刊号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当即引起海上文坛的广泛关注。1944年8月出版小说集《传奇》,同年12月出版散文集《流言》,一举成为40年代上海沦陷区最走红的女作家。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曹七巧最初为黄金而锁住爱欲,结果却锁住了自己;爱欲折磨了她一生,也折磨了她一家。她的儿女长安、长白是苍白的生命。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P308-310

1.既有传统小说叙事的痕迹,又有现代派的味道,注入诸如注重写人物意识的流动,注意暗示和象

43

征,善用联想,特别是对人物病态心理的描写与揭示等等。

2.具有清晰的时代感,将社会生活具体地表现出来,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底蕴。

3.以对人性的探索为中心,意象具有鲜明的都都市特征。

第十八章 四十年代小说(二)

第二节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界集大成的作家。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

第十九章 40年代小说(三)

第一节

赵树理在解放区小说创作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他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和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通过描写农村和农民日常生活中的矛盾,表达了他对解放区农民命运的思考。

长篇小说创作在解放区文学创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先产生的是以章回体写的抗日英雄传奇故事,有柯蓝1944年发表的《洋铁桶的故事》、马烽和西戎1945年写成的《吕梁英雄传》、孔厥和袁静1948年完成的《新儿女英雄传》等。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是反映土改斗争的两部作品,1951年分别获得前苏联斯大林文学奖第二、三等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工作组领导群众如何揭露出狡猾、隐

44

蔽的大地主钱文贵为线索,揭示了农村阶级关系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作品所塑造的工作组组长文采、村主任张裕民、地主李子俊老婆、恶霸地主钱文贵以及农村少女黑妮等人物,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解放区还产生了一大批表现各条战线人民生活和生产斗争的长篇小说。欧阳山的《高干大》,写任家沟合作社的发展历史;柳青的《种谷记》通过解放区农村组织互助,进行大生产运动的故事,描写了农民由个体劳动走上集体劳动的初步转变;草明的《原动力》描写东北一个水力发电厂在解放后的复工过程,工人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成为建设新中国的 “原动力”。

第二节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所着力刻画的小二黑和小芹,是解放区农村的新人形象;小二黑、小芹的恋爱,既要面对金旺、兴旺兄弟这样的农村封建恶势力的破坏,还要面对来自父母二诸葛、三仙姑基于封建迷信和旧婚姻观念而产生的阻挠。

1943年10月,赵树理还创作了《李有才板话》,这部作品也是赵树理早期的代表作之一。阎家山农民长期受到地主阎恒元的压迫,阎家山成为抗日根据地后阎桓元表面上失去了权力,但暗地里仍通过打击、分化农民干部,收买落后干部和农民,达到继续操纵村政权的目的。直到县农救会主任老杨来到这里才发现了问题,并通过走群众路线,改造了村政权,清算了阎恒元一伙。作品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农民形象,小顺、小保、小元、小明等小字辈人物是成长中的青年农民形象,老秦是属于不觉悟的老一代农民的形象,李有才是作品中塑造得最好的人物形象。

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是抗战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农民铁锁的经历,写了20年间一个村庄的历史性变迁。

孙犁先后出版《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等作品集。

45

山药蛋派。1940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首的山西农村土生土长作家马烽、西戎、胡正、孙谦、束为等,他们的作品充满浓郁的山西地区的乡土气息,被称为“山药蛋派”。创作的基本特色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先进农民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努力使创作忠实于农村现阶段实际和自己的切身感受,不回避生活的阴暗面;重视作品的民族性、地域性和通俗性,采取传统的表现形式,人物性格由人物语言和人物行动来表现,很少作静态的细腻的心理描写。目前仍有人在坚持与发展。

荷花淀派。1945年5月孙犁发表《荷花淀》,在文艺界影响很大;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作家先后受过孙犁的教育和培养,在创作中又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荷花淀》的艺术风格,在1950至60年代形成了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的文学流派。创作的基本特色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大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作品较少正面描写重大的政治斗争,而将笔触伸向冀中一带的农村,通过日常生活的画面,反映时代和社会风云;不回避环境的艰难和农民身上的某些缺陷,但努力揭示生活中的诗意美和劳动者的心灵美、人情美;充满浪漫主义气息,乐观向上精神,情节生动自然,心理刻划细腻,语言清新朴素,具有散文韵味,充溢诗歌情调,风格清新隽永。

赵树理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P328-331

①“问题小说”。小说抓住了当时现实斗争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如何识别地主,发现真正的基本群众,如何支持农民的民主改革要求,如何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等。

②民族化。对中国传统的评书体形式加以改造,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书体的小说形式。

a. 在小说结构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评书、章回体小说中注重故事连贯性和完整性的写法,抛弃了传统呆板的套式,加以革新,适应了中国农民的欣赏习惯。

b. 在人物塑造上,赵树理既注重在叙述故事中介绍人物,又注意以人物的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尤其注重将人物放到具体的情境中去加以表现,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动态地展现人物的

46

性格。

c. 在小说语言方面,赵树理注重使用经过提炼、纯化了的北方农民口语,加入必要的现代词汇,偶尔融入说书的语调,创造出一种既质朴通俗、简洁有力,又生动活泼、幽默有趣的语言。

“赵树理方向”: 解放区文学在建构自身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文学创作方向。当赵树理把解放区农村的新人形象有意置于民主与封建的冲突范畴中加以独创性地描写时,便无形之中托出了解放区文化整合的示范典型:政治革命所要求的功利性因问题的切实与答案的合情合理而得以最大限度的外化;民主与封建冲突的主体本身,顺接了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传统;地道的乡村风格,又使作品在与工农兵情感类型的对应中获得空前的轰动效应。

《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P328-329、330-331

这部小说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者学习了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和古典小说的长处。这主要表现在:

(1)在结构上,采用单线发展的手法。情节连贯,故事性煮划构严谨,首尾照应。作者按照民间习俗,老百姓爱听故事晌习惯,善于把矛盾斗争,一环扣一环地集中起来,发展下去。

小说开头写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神仙,接着写小芹,再引出金旺兄弟,后写小芹的恋爱对象小二黑,然后矛盾爆发,出现了第六节(“斗争会”),第七节“三仙姑许亲”。而第八节“拿双”是矛盾的顶点,最后几节,由区政府出面支持新人物,惩罚坏人,教育帮助落后。分章分节的形式,集中地叙述人物和事件,既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又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结局,对前面的人物有所交待,又首尾呼应,造成结构的严密。特别是大结局的“大团圆”符合中国民间的喜剧欣赏习惯。戏剧性强,情节出现多次逆转。在人物塑造上,以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性格;在情节开展中,

47

运用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

(2)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展现人物的心理。“不宜栽种”“恩典恩典”——二诸葛的迷信、迂腐。“米烂了”“看看仙姑” ——泼、赖。三仙姑去区里见区长的言、行、打扮这—细节。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部小说真正做到了大众化(群众化、口语化)不但在人物对话上,而且在—般叙述的描写上,都是口语化的。

(3)人物的类型化。将主要人物分成三类,分别灌注了三种具有抽象理论特性的观念。

(4)山西的地方特色。语言的山西风味——对于三仙姑“下了霜的驴粪蛋”的比喻;给人物起诨号的手法。具有浓重的淳朴的地方风味,又幽默有趣。

总之,《小二黑结婚》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形式。获得了群众的赞赏。

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P331-333

①诗意抒情风格。孙犁的小说并没有很强的故事性,也很少对生活细节做精致的描绘,往往是抓取个别的生活片段、场景,渲染上或浓或淡的主观情感色彩。艺术上追求浪漫主义色彩。

②侧重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的层面上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努力表现劳动者的宽阔胸襟和乐观、健康、纯洁的品性,着力描画翻身农民在艰苦斗争生活中所蕴育的诗意人生,揭示他们平凡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

③着意刻画和赞美的主人公都是妇女,塑造了诸多的妇女形象。这些青年妇女各具神采,都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刚毅的性格以及革命的激情、欢乐的精神。作家正是从这些纯真健美的青年妇女身上

48

挖掘出了时代精神的美。 其中写得最传神、最动人的是他的代表作《荷花淀》。作品的动人之处是,作者不仅描绘出了荷花淀着诗情画意的环境,更写出了丈夫、妻子们细致的内心情感活动,刻画了以水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妇女形象。

④以散文的笔法来写小说。以一条简单的情节线索串联起几个重要场景,用饱含诗情而又灵巧轻捷的笔触加以精雕细琢,将写景叙事、抒情写人融于一体,从中发掘出生活的诗意和人情美的光华。

《荷花淀》的艺术特色P332-333

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如《荷花淀》写白洋淀一个妇女从送夫参军到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贯穿的是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

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小说写了水生嫂等一群劳动妇女的群像,水生嫂识大体,顾大局,送夫参军打日寇的爱国情操和刚毅性格,也写了她对丈夫深情款款的柔美性情。

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荷花淀》中,白洋淀的自然风光美和水生嫂心灵手巧的劳动美,交织成一副似诗如画的月下编席图,是对和平劳动生活和祖国美丽河山的颂歌。夫妻月下话别、妇女寻夫、伏击战,都写人情美和自然美交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融诗、散文、小说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第二十章 40年代新诗

第一节

七月诗派以文学杂志《七月》而得名,包括胡风以及艾青、田间、亦门、鲁藜等。七月诗人以胡

49

风的理论为纲领。

田间出版有诗集《未明集》(1935年)、《中国牧歌》(1936年)和长篇叙事诗《中国,农村的故事》(1836)。抗战爆发后,他写了抒情长诗《给战斗者》,在《七月》上发表后,社会反响很大。他写了《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多一些》、《给饲养员》、《义勇军》等著名的街头诗。田间的诗歌采用短小、断裂的诗行以形成快速急迫的节奏效果。因此,有“擂鼓的诗人”之称。

绿原的第一本诗集《童话》1942年12月被胡风编进“七月诗丛”第一集出版。

西南联大诗群凝聚在《文聚》杂志、香港《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等刊物周围,谈诗、发表诗。冯至创作了一生中最经典的《十四行集》,卞之琳发表了《慰劳信集》,闻一多编选了《现代诗抄》,燕卜荪写成了长诗《南嶽之秋》等。

七月诗派P336-337

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重要诗歌流派,得名于《七月》杂志。主要诗人有艾青、田间、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等杂志为主要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地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

西南联大诗人群P338-339

西南联大在战时,聚集了一批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出名的诗人、学者,如闻一多、朱自清、卞之琳、李广田、冯至,以及来自英国的青年教师、诗人,他们大多对于西方诗歌了解较深,且写现代派风格的诗,这影响了学生们形成一股爱诗、爱谈西方现代派的诗、爱仿效西方现代派学写新诗的风气,师生们奉重知性的诗人艾略特、叶芝、里尔克等为自己的楷模,加上特定的时代环境迫使敏感而多思的

50

那一代知识者热衷于生命岑在探求、自我灵魂拷问,这就促成了一个以主知的现代主义为标志的西南联大诗人群。他们聚集在《文聚》杂志、香港《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等刊物周围。其中,冯至创作了《十四行集》。

第二节

艾青1933年1月14日写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该诗于1934年5月在《春光》第1卷第5号上发表。

1936年11月,艾青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自费在上海群众杂志公司出版。胡风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

抗战爆发,艾青奔向抗日的中心地武汉,写下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并很快在1938年1月16日汉口出版的《七月》第3集第1期上发表。

《向太阳》这首表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反抗日本侵略的抒情长诗,在《七月》上发表,轰动了文坛。

1937年1月,艾青的第二本诗集《北方》出版。

叙事长诗《吹号者》标志着艾青40年代创作的最高成就。

艾青的长篇叙事诗《火把》在山城重庆以及根据地的各种集会上被争相朗诵。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P341-345

①寄寓于土地、波浪和太阳这三类意象体系,凝聚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

51

和人民疾苦的忧愤。

②忧郁的调子与对光明的热烈渴望、追求交织在一起。这种忧郁的诗情将读者引向庄严、崇高的境界,含蕴着催人奋发的巨大力量。

③把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融汇于创作中,创造性地使中国新诗达到成熟。

④富有散文美。运用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变化中的统一,形成参差中的和谐、运动中的均衡。提倡“口语是美的”、“口语是最散文的”。

⑤体现绘画的光彩和音乐的律动,用标准而鲜明的色彩描绘生活,让诗的节奏通过语言的自然音节和内在节奏呈现出来,擅长通过光线、色彩、声音和富于动态美的动作来增强形象性。

第三节

九叶诗派这个40年代诗歌群体的名称,是80年代初期因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九叶集》而被学术界追认的。诗派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杭约赫、穆旦、郑敏、唐湜、杜运燮、唐祈、袁可嘉。

辛笛、杭约赫、唐祈、唐湜汇同北方的穆旦(查良铮)、杜运燮、郑敏、袁可嘉,从《诗创造》中分了出来,办诗刊《中国新诗》。1948年11月《中国新诗》被国民党特务查封,这个诗派建国前的活动也就到此结束。

穆旦1945年9月,完成重要诗篇《森林之歌——祭野人山死难的兵士》(后来改题为《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1947年5月出版《穆旦诗集》。

九叶诗派P345、346、347

52

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穆旦等九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集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向和境界,善于运用较大跨度的跳跃性来形成“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九叶诗人创作特点:运用现代派的感觉方法、意象抒情技巧,以及按反修辞逻辑构成的词语、反语法规范导致的跨跳句式等策略以造成一种特具张力的弹性语言,来写一些不是一眼就能懂的诗,并藉此作自我灵魂的拷问、民族兴衰的沉思,展示了这批追求民主的知识分子矛盾而又充满智慧的灵魂。他们从情性感悟向知性经验升华,力图将体验与思辨融为一体,让肉体感觉包含“思想”。

穆旦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P349-350

1.追求以超验感应生命真谛,其抒情思路显示为生命从肉性世界超越而向灵界转型的过程。

2.致力于感性与知性的结合让经验玄想直接成为可感的对象。

3.擅长于在谬理悖论、反差对比、矛盾对撞中营建诗行,结构诗篇。

4.接受西方影响,采用理性联想的途径来构成意象语言,欲达到的目的是悖谬推论的理趣功能,而反对传统诗歌意象语言那种兴发感动的情味功能,所以他的诗歌语言貌似口语化,却比非口语化的特殊语言更特殊,更远离日常言语活动的性能。

5.穆旦追求“诗应该写出‘发现底惊异’。”这种诗歌表现技巧的独特发现,确有令人惊异的效果,加深接受者随陌生化而来的诗意的理性推延。

第二十一章 40年代戏剧、散文

53

第一节

1937年7月15日,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

“好一计鞭子”(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就是当时盛演大江南北的三个短剧。

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阳翰笙在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有《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等。

陈白尘抗战期间创作的多幕剧《乱世男女》(1939年)和《结婚进行曲》(1942年)受到各界好评。抗战胜利前后,以《岁寒图》(1945年)和《升官图》(1945年)为标志,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出现了一个艺术高峰。

三幕讽刺喜剧《升官图》围绕两个强盗的升官梦展开,在梦中,他们冒充知县和秘书长,在他们与省长、假知县、假秘书长、财政局长、警察局长、卫生局长、工务局长、教育局长等一群官僚大员的广泛接触过程中,暴露出来各级官僚的腐败糜烂。

夏衍的《法西斯细菌》将政治宣传与戏剧艺术结合得较好。《芳草天涯》以细腻而独特地描写了知识分子的恋爱婚姻心理而显示出夏衍戏剧的独特魅力。

田汉的二十一场剧《丽人行》以多场式、多线索、开放化、报告员串联全剧等戏剧手法,是对话剧结构形式的创新。

54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P352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全国戏剧界的群众团体。1937年12月31日在汉口成立。1937年11月,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武汉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大批戏剧团体、戏剧工作者云集武汉。 协会要求全国戏剧界人士摒除一切成见,巩固超派系超地域的团结,以戏剧为民族解放战争服务。 协会定每年10月10日为全国戏剧节(1943年后改为每年2月15日举行)。1938年5月,协会会刊《戏剧新闻》月刊在汉口创刊,吴漱予等人负责编辑,约出15期。

第二节

从1941年12月至1943年春,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1941)、《屈原》(1942)、《虎符》(1942)、《高渐离》(1942)、《孔雀胆》(1942)、《南冠草》(1943)等六部大型历史剧。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P361、363-365

主要通过历史人物、历史环境来表达主题和各种思想,每个人物都很鲜明。在剧中,作者思接千载,虚构了一个对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最有表现力的典型环境,在矛盾的逐步深化中,因果衔接,层次分明,动静相成,出色地运用对比烘托手法,描绘了主人公屈原、婵娟和南后、宋玉等正反两方面人物栩栩如生的性格。同时,独白也是《屈原》中突出的手法。《橘颂》、《雷电颂》这些感情激越、含义深刻而明显的诗的独白,既鲜明地揭示了主题,又贴切地反映了屈原及作者自己作为诗人的浪漫艺术气质。

郭沫若历史剧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P360-366

①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但不拘泥于历史。根据剧情和表达主题的需要,他遵循“失事求似”的历

55

史剧创作原则,往往适当改动历史事实,虚构人物和事件。

②浓烈的诗意与优美的抒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③英雄悲剧。郭沫若的悲剧人物都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和志士仁人。他们热爱祖国、捍卫真理与自我人权,勇于抗争,不计成败,体现出无畏的献身精神,以及人格的伟大与刚强。郭沫若的悲剧冲突庄重严肃,格调高昂悲壮,富有悲剧崇高感,其悲剧精神是崇高悲壮。

第三节

“鲁迅风”杂文流派出现于孤岛时期的上海,主要作者有巴人(王任叔)、周木斋、唐弢、柯灵、孔令境等。1939年1月,《鲁迅风》杂志创办,是这一流派最终形成的标志。1941年,周木斋病逝,巴人奉调印尼,“鲁迅风”杂文流派解体。在这一时期,同人们合出过杂文集《边鼓集》、《横眉集》等。

“野草”杂文流派因《野草》而得名。《野草》是一个专登杂文的小型刊物,由夏衍、宋云彬、聂绀弩、孟超、秦似等5人合编,1940年8月在大后方的桂林创刊,1943年6月出至第5卷第5期休刊。1946年10月,在香港复刊,续出11集,另有新集2本。

梁实秋从1940年开始写作《雅舍小品》。

张爱玲的《流言》和苏青的《浣锦集》,则大多以日常人生为题材抒写一己的人生感悟,并在散文艺术上作些打磨。

“鲁迅风”杂文流派P367-368

“鲁迅风”杂文流派:出现于孤岛时期的上海,主要作者有巴人、周木斋、柯灵、孔令境等。于1939年1月创刊的《鲁迅风》杂志,是这一流派最终形成的标志。1941年,周木斋病逝,巴人奉调

56

印尼,“鲁迅风”杂文流派解体。这一流派以继承鲁迅精神和鲁迅杂文为己任,强调以杂文为武器进行战斗。“鲁迅风”在上海四周沦陷后,利用英法租借这个特殊环境,围绕着抗日救亡这一中心问题写出了许多战斗性杂文,确实发挥了“袭击当前大敌”的作用。

“野草”杂文流派P368

因《野草》而得名,《野草》是一个专登杂文的小型刊物,有夏衍、秦似等5人合编。“野草”杂文家在反抗日寇、反对投降,在批判周作人、“战国策”派等方面,较为集中地发表了笔锋犀利的文章。

40年代杂文的特点P367

1. 杂文创作向全国扩展。

2. 作者队伍迅速壮大。

3. 杂文数量大大增加。

4. 在风格流派上更趋多样化。

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