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 复习资料1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
2、最小因子定律
3、竞争排斥原理
4、冻原
5、边缘效应
6、社会等级
7、红皇后效应
8、耐受性定律
9、生物种
10、种群间的协同进化
二、简答题
1、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成考复习资料
2、简述关于群落演替过程的主要观点。
3、简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4、简述初级生产量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5、何为光周期现象?简述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成考复习资料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3、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4、冻原 :冻原又称为苔原,是寒带植被的代表,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形成一个大致连续的地带。
5、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6、社会等级: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7、红皇后效应: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种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进化生物学家Van Vallen将捕食者与猎物之间这种协同进化关系描述为红皇后效应。
8、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9、 生物种:生物种概念认为种是一组具有相似形态和遗传特性的可以相互交配的自然种群,它们
成考复习资料
与其他种群之间具有繁殖隔离。
10、 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
二、简答题
1、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答: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1)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环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2)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3)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里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天系,反映客生态规律性,楼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2、简述关于群落演替过程的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经典的演替观:①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阶段的群落。②前一阶段群落中物种的活动促进了下一阶段物种的建立。
成考复习资料
个体论演替观:初始物种的组成决定群落演替后来优势种。强调个体的生活史特征、物种对策以及各种干扰对演替的作用。
3、简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
①能量流动: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② 物质循环:环境中的物质经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归环境的过程。
③信息传递
4、简述初级生产量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初级生产量: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
测定方法:
1)收获量测定法:定期收割植被,干燥到质量不变,然后以每年每平方米的干物质质量来表示。取样测定干物质的热当量,并将生物量换算为J/(m2•a)。为了使结果更精确,要在整个生长季中多次取样,并测定各个物种所占的比重。
(2)氧气测定法:即黑白瓶法,根据初始瓶(IB)、黑瓶(DB)、白瓶(LB)溶氧量,即可求得:初级净生产量=LB-IB;呼吸量=IB-DB;总初级生产量=LB-DB。
成考复习资料
(3)CO2测定法:用塑料帐将群落的一部分罩住,测定进入和抽出的空气中CO2含量。
(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将放射性14C以14CO32-的形式,放入含有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的样瓶中,沉入水中经过短时间培养,滤出浮游植物,干燥后测定放射活性,然后通过计算,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
(5)叶绿素测定法:提取叶绿素后,在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光吸收,再通过计算,化为每平方米含叶绿素多少克。
5、何为光周期现象?简述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把植物分为4类:
① 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小麦。②
短日照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玉米、高粱。③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如:甘蔗。④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
响的植物,如:蒲公英、四季豆。
成考复习资料
《生态学》 复习资料2
一、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最小因子定律:
2、生活型:
3、层片:
4、动态生命表:
5、林德曼效率:
6、生态幅:
7、植被:
8、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9、哈温定律:
10、密度制约因子: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群落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
成考复习资料
2、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3、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物种形成的方式。
5、简述种群调节的主要理论观点。
成考复习资料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2、生活型: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3、层片:指有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4、动态生命表 :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
5、林德曼效率: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
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7、植被:覆盖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的总体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8、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9、 哈温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
成考复习资料
态。
10、 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了种群数量,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二、简答题
1、简述群落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
①促进模型: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于自身生存,而促进了后来其他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替代有顺序性、可预测性和具有方向性。
②抑制模型:演替具有很强的异源性,植物种的替代不一定是有序的,每一个种都在试图排挤和压制任何新来的定居者,使演替具有很强的个体性。演替并不总一定朝着顶级群落的方向发展,所以演替的详细途径是很难预测的。该学说认为演替通常是由个体较小、生长较快、寿命较短的种发展为个体较大、生长较慢、寿命较长的种。
③耐受模型:早期演替物种先锋种的存在并不重要,任何种都可以开始演替。物种替代伴随着环境资源的递减,较能忍受有限资源的物种会取代其它种。演替就是靠这些种的侵入和原来定居物种的逐渐减少而进行的,主要取决于初始条件。
2、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
②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死亡。
成考复习资料
③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3、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1)生物因素: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2)干扰: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3)空间异质性;
(4)岛屿效应。
4、简述物种形成的方式。
①异域性物种形成:与原来种由于地理隔离而进化形成新种。
②邻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布区相邻,仅有部分地理隔离的种群。占据很大地理区域的物种在其分布区内的不同地点,可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使种群内的次群分化、独立,虽没出现地理屏障,也能成为基因流动的障碍而逐渐分化出新种。
③同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化种群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该模型通常需要宿主选择差异、食物选择差异或生境选择差异来阻止新种被基因流淹没。
5、简述种群调节的主要理论观点。
(1)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成考复习资料
①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认为生物种群主要是受对种群增长有利的气候的短暂所限制。因此,种群从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增殖到环境容纳量所允许的数量水平,不会产生食物竞争。
②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和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虽然承认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动态有作用,但认为这些因子仅仅是破坏性的,而不是调节性的。有些学者强调食物因素对种群调节的作用。
(2)内源性种群调节理论
①行为调节:社群等级、领域性等行为可能是一种传递有关种群数量的信息,特别是关于资源与种群数量关系的信息。通过这两种社群行为可把动物消耗于竞争食物、空间和繁殖权利的能量减到最少,使食物供应和繁殖场所等在种群内得到合理分配,并限制了环境中动物的数量,使资源不至于消耗殆尽。
②内分泌调节:高密度种群的社群紧张导致的=内分泌失调,得以调节种群数量。
③遗传调节:认为种群中具有的遗传多型是遗传调节学说的基础。假定最简单的遗传两型现象,遗传两型个体交替导致种群数量变化。
成考复习资料
《生态学》 复习资料3
一、单选题
1. 多功能农、副、工联合生态系统类型是指 ( )
A. 由农业生产、加工业以及生活区等子系统构成,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整体
B. 由农业生产、加工业以及生活区等子系统构成,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种植业、渔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整体
C. 由农业生产、加工业以及生活区等子系统梅成,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种植业、啉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整体
D. 由农业生产、加工业以及生活区等子系统构成,它的最大特点是将种植业、畜牧业和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整体
2. 黑核桃树下几乎没有草本植物,原因是其树皮和果实中含有的氢化核桃酮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是植物的 ( )
A. 密度效应
B. 种群调节
C. 竞争作用
D. 他感作用
3. 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 ( )
A. 风速差异
B. 海拔高低
C. 太阳辐射
D. 降水量
4. 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 )
A. 热带
B. 温带
C. 亚热带
D. 寒温带
5. 农药对天敌的伤害常大于对害虫的伤害其原因之一是 A. 农药杀不死害虫
B. 害虫有抗药性
成考复习资料
)
(成考复习资料
C. 农药有选择性
D. 天敌的营养比害虫高
6. 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是 (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淡水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7. 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缩小,绒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 )
A. 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B. 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C. 高山上绿、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D. 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8. 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 )
成考复习资料
A. 兔
B. 藻类
C. 棉铃虫
D. 食用菌
9. 顶极一格局假说的意思是 ( )
A. 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
B. 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各顶极群落呈连续变化
C. 一个气候区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
D. 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
10. 不属于群落成员的是 ( )
A. 亚优种
B. 建群种
C. 特有种
D. 优势种
成考复习资料
11. 在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大约只有10%~20%能够疏通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的则为——所消耗。 ( )
A. 异化作用
B. 同化作用
C. 合成作用
D. 呼吸作用
12. 公式N(t)=Nt-1+B-D-I-E表达人口的增长。其中D表示A. 迁出率
B. 死亡率
C. 迁入率
D. 出生率
13. 营养级划分的依据是 ( )
A. 生物的种类
B. 生物的食性
)
(成考复习资料
C. 生物的大小
D. 生物的密度
14. 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 )
A. 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B. 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 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D. 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15. 反刍动物的瘤胃具有密度很高的细菌,这些细菌与反刍动物的关系是 ( )
A. 捕食关系
B. 共生关系
C. 寄生关系
D. 附生关系
二、判断题
1. 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各种化学物质在生物和土壤之间的循环运转。 )
(成考复习资料
2. 根据植物群落的性质和结构,可将陆地生态系统区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 ( )
3. 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高位芽植物。 ( )
4. 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反射近地面得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 ( )
5. 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S型。 ( )
三、简答题
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并举例说明。
2、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四、问答题
1、论述演替的基本类型。
成考复习资料
答案
一、1-5 ADCAD 6-10 DDBBC 11-15 DBBDB
二、FTTFF
三、简答题
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并举例说明。
2、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三、问答题
1、论述演替的基本类型。
(1)按演替延续时间:
①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计算时间;
②长期演替:几十年~几百年
③快速演:几年~十几年
(2)按演替的起始条件:
①原生演营:起始于原生裸地;
成考复习资料
②次生演替:起始于次生裸地
(3)按基质性质:
①水生演普:始于水生环墳;②旱生演普:始于陆地干旱缺水的基质
(4)按控制演管的主导因素:
①内因性满替:由于群落本身形成的特有生墳导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有利于新群落的代;②外因性演替:由于外界环墳的变化而引起的演替
(5)按群落代谢特证:
①自养性高替:光合作用导致群落生物璽越来越高:②舞养性演替有机污染的水体重,滨苦过程,因微生物的分解而使有机物越来越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