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中考备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赏析精选10首达标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2023中考备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赏析精选10首达标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时间:2020-11-22 来源:乌哈旅游
中考备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赏析达标检测10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在表现什么?(2分)

答: 2.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2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 ”字和“ ”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分)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前两句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 2.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些诗句体现出来的?(2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2分)

答: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五、阅读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你是否同意这首诗的风格是“沉郁悲壮”的?为什么?(2分)

答: 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词中哪两个典型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2分)

答: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2分)

答: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评价此词道:“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请就此观点结合原文简析理由。(2分)

答: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 九、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 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请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2分) 答: 十、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本词上、下片各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 2.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答案: 一、

1.答案 表现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在翻译的基础上,把握“百战”“十年”的夸张手法和互文手法的运用,再做解答。

2.答案 “霍霍”,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能力。注意赏析角度的限定“遣词造句”,再按赏析题的一般思路加以赏析即可。

二、 1.答案 争 啄

解析 题干中的“生机和活力”是答题的关键,“争”和“啄”生动地突出了这一点。 2.答案 (示例)诗中的初平之水、早莺、新燕、浅草等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他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或喜悦之情、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的感情)。

解析 本诗体现早春特点的景物要全面关注。表达的情感要从全诗来考虑 三、

1.答案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十五”极言出征年纪之小,“八十”极言归乡年纪之大,突出出征时间跨度之久,进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兵役制度。

2.答案 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感情的把握与诗句的印证。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作答。

四、

1.答案 优美的自然景色;淳朴的乡村民俗。

解析 首先明确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题目所考查的颔联和颈联分别是诗的三、四句和五、六句。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浓郁,花色明艳。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时,忽见柳色浓郁,花色明艳,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显而易见作者是从自然风光和地理形势来描写山西村的。“箫鼓追随春社近”,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所以颈联主要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

2.答案 “无时”一词写出诗人随时都想去山西村,表达了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情感。

解析 此类题应先解释词语,再结合诗句,联系上下文,揣摩诗人情感。“无时”即随时,没有固定时间。尾句写出诗人但愿从今往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

景,不亦乐乎!由此可以揣摩出诗人与村民相处融洽,喜爱山西村的真挚情感。

五、

1.答案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失意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作答。

2.答案 同意。因为诗人借助登楼所见所感,以天地的苍茫广阔来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失意之情,所以使全诗具有了一种“沉郁悲壮”的风格。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风格的辨识,实质上也离不开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作答即可。

六、

1.答案 细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天下事”: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答案 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功名的理想。 七、

1.答案 抒发了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

解析 对诗歌感情的正确把握,源于对诗歌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果读懂了诗意,对其情感的把握也就没有问题了。

2.答案 不好。原诗富于形象性,以小见大,改后语言平淡、直白,缺乏诗味。

解析 本题属于比较鉴赏题,也是对典故作用的考查,用心体味,抓住诗味的浓淡来作答。 八、

1.答案 (示例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境界十分开阔。“天”“云”“雾”“星河”“千帆”动态十足。“接”与“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示例2)全词中船摇帆舞,星河欲转,虚实结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开阔的图卷。 解析 本题考查作品风格的赏析,抓住动词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词,加以合理解释,围绕题干中“豪放派风格”解说即可。

2.答案 暗含对南宋社会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需要联系写作背景作答。 九、

1.答案 上阕表达了词人不愿过贵妇人生活,意欲突破家庭束缚、追求自由、投身革命的思想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联系写作背景作答。

2.答案 (示例1)“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示例2)“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又刚健质朴。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的赏析。感情基调是由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决定的,语言风格的赏析要从分析具体词句的表达效果切入。

十、

1.答案 上片借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解析 本题考查从写作手法角度进行语言赏析,先依据具体词句确定所采用的写作手法,赏析的指向往往是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答案 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像孙权一样的英雄来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解析 本题考查具体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先理解语句大意,再结合写作背景作答 十三、

1.答案 顾:回头,回头看(或济:渡)。

解析 借助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准确解释。

2.答案 “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愿望。

解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尚曾在渭水的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太阳旁边经过,后被商汤任用,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对自己能够从政仍有期待。

十四、

1.答案 不能。一个“卷”字,极言打猎队伍行走之快、人数之多、出猎场面之壮观,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而用“过”字则没有这种效果。

2.答案 “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