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读促思,读写结合—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以读促思,读写结合—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3 来源:乌哈旅游


以读促思,读写结合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文本解读及教学

设计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写,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对《观潮》这篇课文进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以期达到以读促思,读写结合的教学目的。

《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写,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一、文本解读

从文体来看,写景的文章有以下几个要点: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2.突出景物的具体特点。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4.在景物描写中写进人或动物的活动。下面我将从以上几个要点对《观潮》这一课进行文本细读。

(一)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文章从

- 1 -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三个方面写了钱塘江大潮这一雄奇的景色。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文章采用了总—分的写作方法。第一自然段指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自古以来”是说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仅仅一句话,就突出了钱江大潮的“古”和“奇”。这一段,惜字如金,是文章的总起句。第二自然段讲潮来之前的景象。先讲观潮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八,地点是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再讲潮来之前江面上的景色和等待观潮人的反应,篇幅都不大,属于一笔带过。

第三、四自然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很明显,从使用笔墨上来说,这两段是课文内容的重点。题目为“观潮”,重点必然落在潮水上,而潮水的变化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潮来时是最吸引人的场景。因此作为景物描写,作者详细描写了潮来时潮水声音和样子的变化。

最后一个自然段讲潮头过后的景象。这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讲潮头过后的余波,通过对余波的描述可以想象到潮头到来时的气势之大。第二句讲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说明余波持续的时间很长。第三句讲江水上涨,有两丈来高,这是从水量之大讲江湖的壮观。

(二)突出景物的具体特点

写景文章,重点自然在景物,而且必须抓住景物的特点。作者在第三、四自然段中抓住潮水声音和样子的特点,按由

- 2 -

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

1.潮声:潮来前,不见潮,先闻其声。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潮来时,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潮退时,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2.潮形:潮来前,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潮来时,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退潮时,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地涌来。

文章的语言很美,好多语句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如,“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这是拟人句,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再如,“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是一句比喻句,把浪潮比作了水墙,形象地突出了水浪翻滚得很高。还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也是一句比喻句,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了水浪奔流的速度快,很迅猛的情景。

(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文章大篇幅地在写潮水的汹涌澎湃,而观潮人的心情也随着潮水涌动。作者对这奇景的热爱,赞赏之情已经通过观潮的人反应表现出来了。从开篇第一句话就可见作者自豪之

- 3 -

情,这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是大自然的杰作,这是祖国的秀丽风光。接着再通过描写这雄奇震撼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在景物描写中写进人或动物的活动

文章还从观潮人的一面写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首先出现在第二段,潮来前,“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就一句话,里面有多个词语都从侧面反映出了潮水的奇特,因为奇所以有人等,有人观。如:人山人海说明人非常多,昂首东望说明人们都在期盼着潮水的到来。第三自然段中“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过了一会人群又沸腾起来。”“人声鼎沸”“沸腾”这两个词语写出了人们的激动,亢奋的心情,终于得见钱塘江大潮,情绪不能自已。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解读,教学这篇文章时,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段,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能按一定顺序介绍雷雨到来时的景象。

3.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及阅读感受钱塘潮之“奇”,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 4 -

【教学重难点】

1.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留心周围事物,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雷雨到来时的景象。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潮来前江面是平静的,那么潮来时又是怎样的景象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那就让我们随着录像一起来细细观赏一番吧!(播放录像)

师:同学们录像里这些雄伟壮观的景象我们课文里也有,在哪里呀?(第3、4段)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细细品读其中的语言文字吧!

(二)品读文本,读写结合 1.出示学习任务卡1:

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同桌交流以下问题: 用“﹏﹏﹏”画出潮来时声音的句子,读一读,并用“△”标出声音变化的词语。

师:同学们都明确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了吗?那同桌合作学习开始吧!

(1)同桌交流讨论。

- 5 -

(2)汇报讨论结果。

师:哪个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和同桌找到的潮来时声音的句子?你们同不同意这个同学的看法啊?请你们用手势来表示出来。(生答)看来同学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那我们来看看老师找到的(大屏幕展示)和你们找到的一样吗?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那么潮水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呢?哪个同学来说说你们标出的声音变化的词语?你们找到的和他们找到的是一样的吗?(生答)同学们找得真准确!

(板书: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3)指导朗读: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潮来时声音先是像“闷雷滚动”一样,接着“越来越大”最后如同“山崩地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声音是由小变大的,哪位同学能把潮来时声音由小变大的过程通过我们的朗读声表现出来呢?

(生读)

(教师重点指导读第三句)

师:你为什么把“山崩地裂”读得那么重?在这里作者把潮声比作是山崩地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对呀!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潮来时的气势非凡,谁能够把这非凡的气势读出来?

- 6 -

(生读)你读得很不错。谁还能像这位同学一样来读读?

(生读)你读得也不错!让我们一起把这非凡的气势读出来吧!(生齐读)同学们读得真有气势!

师:让我们再一起合作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读,再来感受一下潮来时声音的变化,请女同学读第一句,男同学读第二句,全班一起读第三句。女同学准备好了吗?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潮来时的声音,那潮来时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老师再交给你们一张学习任务卡,这一次的任务又是什么呢?请我们的班长帮老师把这一次的任务布置给大家,同学们要认真听。

2.出示学习任务卡2(知潮形):

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小组交流以下问题:

用“ ”画出潮来时样子的句子,并用“○”标出样子变化的词语。

师:读一读潮来时样子的句子,想想你最喜欢哪一句?同学们都听清楚了吗?那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吧!

(1)小组交流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

师: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找到的潮来时样子的句子?(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你们都默认他们的看法。那我们来看看老师找到的,跟你们的一样吗?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 7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师:从这四句话中你们发现了潮来时样子的变化吗?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它的变化的?哪个小组来汇报?

(适时板书: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师:其他小组找到的词语是不是也是这些?(小组汇报)我们班的同学真厉害,找得真准确!

师:作者就是用这短短的四个句子就把潮来时样子的变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那么你最喜欢这四个句子中的哪一个呢?谁给大家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生1:“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远处的潮水比作了一条白线形象生动。

生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是从“很快”“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看出了潮水的变化很快。

师:你抓住了重点词语来谈,真会学习!既然潮水变化得那么快我们读这个句子的时候语速就要(快)一点,谁再试着读读?下面请女同学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女生读)女

- 8 -

同学读得不错,男同学有没有信心比女同学读得更好些?(男生读)全班再来读读。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师:同学们,“千万匹”说明白色战马的数量怎么样? (很多)这么多的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发出的声音大不大呀?在这里其实说的是谁发出的声音大?浪潮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说明水势怎么样?(很大)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能很好地体现出水势的浩大,你们知道是哪个词语吗?(浩浩荡荡)同学们真会发现!“浩浩荡荡”这个词语除了可以形容水势的浩大以外还可以形容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出示国庆阅兵典礼上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天安门前走过,接受检阅的图片)。像这种场景我们也可以用什么来形容?

(浩浩荡荡)所以说“浩浩荡荡”这个词语除了可以形容水势的浩大以外还可以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现在同学们理解什么是浩浩荡荡了吗?要是会灵活运用它就更好了,谁能用“浩浩荡荡”来说一句话呢?(生造句)现在让我们把“浩浩荡荡”这个词语再放到句子里请一、二组的同学一起来读读。(生读)读得不错,三四组的同学有没有信心比他们读得更有气势些?(生读)你们也读得不错,请全班一起再来读读。(全班读)全班同学一起读,气势果然更大了。

- 9 -

师:刚刚我们都分享了自己喜欢的句子及喜欢的理由,从同学们的分享中老师发现你们对这部分的内容理解得特别好,现在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理解把这几句话连起来再美美地读一读,好吗?(生读)同学们读得真好,把潮来时样子的变化都通过我们的朗读声表现出来了!

3.知其序:

师:现在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潮水的声音和样子的变化,你们发现作者观察的顺序了吗?(由远及近)

师生一起小结: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描写得如此形象生动的,首先他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由远及近)他抓住了潮水的什么特点来刻画?(声音和样子)为了把潮水的声音和样子写具体,他还用了一系列准确的词语来形容。作者的写法真值得我们学习呀!

(三)学以致用,笔下生辉

师:你能学习作者按顺序描写、抓特点刻画、准确用词的做法来写写我们大自然中雷雨到来时的景象吗?我们先来想想:写雷雨到来时的景象,我们可以抓住雷雨的什么特点来刻画呢?(声音和样子)雨的声音和样子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师:刚下雨时,雨像什么?

师:黄豆、珍珠、硬币、铜钱……师:会发出什么声音? 生:啪啪、噼里啪啦……

师:雨越下越大了,雨又像什么?

- 10 -

生:一根根的线、断线的珠子、瀑布、瓢泼。师: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生:哗哗、刷刷、哗啦啦……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真是个能说会道的孩子!你把雨的声音和样子说得真形象!你真会说话!

师:刚刚同学们把雷雨到时,雨的声音和样子的变化说得很形象,谁能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生说)

师:我们班的同学想象力真丰富,把雷雨到来时雨的声音和样子说得那么形象生动,要是能把风、雷、闪电、乌云等景物的描写也融合进来,我们写出来的文章就更加精彩了!你们能不能做到啊?(能)那就请同学们课后把雷雨到来时的景象写到小练笔作业本上,等老师批改完毕后再把其中优秀的作品和大家分享,好吗?

板书设计:

- 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