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时间:2021-02-07 来源:乌哈旅游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摘要: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决定在总结现有课程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科学思想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对教师而言,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对初中物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具有积极意义。

一、注重新课引入的新奇性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是短暂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新课引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新课引入得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达到跃跃欲试的境界。在物理课堂中,引课的方法很多,诸如故事引入法、质疑引入法、温故引新法、实验引入法、计论引入法等。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引人新课,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新问题比较感兴趣这一心理特征,善于选择较为新奇的、有趣的问题,经过巧妙地安排和设计,以强烈地吸引学生去寻求答案、追求知识。

例如,两力的合成—拉健身弹簧导入。黑板前挂了一只健身拉力器,请一位学生上来拉弹簧的下端把手,要求拉到黑板上划线的位置(请一位力气小的女生,没能拉到位)。这位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没能完成任务。谁能来帮她一把?(两位学生共同用力把弹簧拉到了线下)哪位同学能独立地把弹簧拉到线下?(上来一位学生完成)这位同学的力气不小,一个人就顶上了两个同学的力气。换句话说,把弹簧拉到线下,他所施的力与两个同学共同施力的效果相同。当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物理学上就把这个力叫做另两个力的合力。由于实际问题中一个物体往往受多个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用一个力来代替几个力,就会使问题得到简化,因此求合力是很有意义的。

二、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用打气筒打气前后轮胎体积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做功与内能的改变;观察船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思考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

养成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

生活中处处都是物理,我们周围发生的一些事都和物理有关,如天气变化,雾、露水、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小孔成像,打雷,电视,电话,汽车等待老师一方面上课激发兴趣,另一方面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开展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喷气火箭”、“纸锅烧水”、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解释这些现象,通过动手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这样就更加有兴趣学习物理。

三、新课标下提倡探究式教学

探究精神的养成是学生会学的基础。在探究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培养好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达到使学生会学的目的。

新课标中提倡探究式教学。即学生或通过自己的活动,或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方式的主动学习,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均可谓探究过程。探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不能一遇到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总是等着教师给出答案;同样教师也不能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急忙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应该合理地引导学生经过主动的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放得开手脚,不要因为学生的探究过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或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偏离自己的思路设计好了的探究程序,而形成牵着学生的鼻子搞“探究”。因为它不但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反而会使学生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百害而无一利。当然,教学中也不可能处处都让学生活动,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科学规律,而只放不收。

在探究模式上,《物理课程标准》 提出了一种让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最为基本的科学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据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同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这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的必须条件。为了使探究式活动顺利展开,教师还必须负责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文学的,如用电器说明书或某种猜想,也可以是实物的,如用电器或某种实验现象。它们是引起和形成学生探究发现经历的工具,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需要在改造材料的过程中完成发现并改造自己原有的认识。 所以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应该与所要发现的知识具有相同的结构,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且是适宜学生完成发现的。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探究精神的激发等,是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这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强调过程与方法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一种跨越传统教学,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

思想;是一种把传统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改变成使学生会学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郑凌云.浅谈初中物理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