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追求真理

追求真理

时间:2021-07-16 来源:乌哈旅游
追求真理,服务人民

——读《马克思传》有感

“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学家。”这是百科上对马克思的简介,可见人类社会对马克思的高度赞誉。可是,单单凭这些头衔,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真正了解马克思。

我想简单地介绍和评价一下马克思。 思想的萌芽

马克思的故乡是德国莱茵省的特里尔,这是一个充满自由气息,崇尚自由与平等的城市。马克思的父亲精通法律,对古典哲学的思想颇为熟悉,马克思所上中学的校长维登巴赫是一个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他们都崇尚人道主义,希望把下一代培养成关心社会进步、具有高尚品德的人。马克思在特里尔浓厚的热爱自由与平等的人文气息成长起来,从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他中学时就对社会下层人民的穷困感到难过,中学毕业时的作文中写到:择业的目标应当时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马克思中学时就有如此通透高尚的领悟,与特里尔的人文气息的熏陶,父亲和中学校长的培育是分不开的。那些优良的思想深深地扎进了马克思的心头,驱使他向着真正伟大的人物而努力。即使后来历经坎坷,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他依旧选择了他所确定的“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再也没有力量使他放弃。

马克思怀着少年伟大梦想时的进入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十分努力,曾经选修九门课,日日夜夜用知识充实自己。在广泛的阅读中,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态度。马克思在毕业论文中写道:“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神!”宣告了自己与科学与自由的敌人势不两立的态度。

忘我的工作精神

毕业后,马克思创办刊物,发表言论,引起轰动,但受到普鲁士当局的控制,马克思意识到仅仅在哲学领域对反动势力旁敲侧击是不够的,必须从政治领域对普鲁士国家制度正面展开攻击。马克思心系贫苦群众,针砭时弊,成为了《莱茵报》的精神领袖,但由于普鲁士的压迫,他用自己的退出保住了报纸。但马克思并没有停下战斗,他决定去国外创办刊物,继续向这个丑恶的制度开火。在法国,马克思对人类摆脱压迫走向完全解放的路径做了一个出色的考察,之后,马克思的手稿全文被发表,标题是《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这部手稿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并且马克思在这里结识了一生的挚友——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见如故,思想一致。从此以后,他们开始了毕生的合作。他们合作写了一部批判鲍威尔兄弟的著作。下一步他们想尽快写出经济学著作,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矛盾以及它未来的命运。两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都年轻力壮,精力充沛,工作起来可以彻夜不眠。从1866年开始,写作《资本论》这个延续几十年的漫长艰辛旅程进入了最后的百米冲刺,一切都很顺利,但命运作弄人,病魔偏在这个时候袭来,这一次又差点送了命。马克思为追求人类解放而忘我的工作精神贯穿了他的一生。

浪漫的爱情

大学时期还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和燕妮确定恋爱关系并且私定终身。这个视富贵于浮云,独具慧眼的女人,始终是马克思事业道路上的拥护者。

马克思转学到柏林大学时,经常写信给燕妮。他把自己炽热的感情都化作诗的语言,倾注在献给燕妮的诗集中。他曾写道:“燕妮,任它物换星移,天旋地转,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太阳。”可见马克思对燕妮炽热火辣的爱。他们成婚后,燕妮担负起家庭主妇的职责。燕妮本是贵族小姐,从小衣食无忧,却义无反顾地嫁给马克思,跟随马克思颠沛流离,为生活发愁,为日常琐事,照顾孩子,缝缝补补忙的团团转。可见,燕妮对马克思真诚无私的爱。他们谁也离不开对方,偶有小别,他们的爱情很快便化成抑制不住的思念。燕妮经常开玩笑地

把马克思叫做“我的大孩子”。晚年,燕妮的去世让马克思悲痛不已,燕妮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成为他身上有血有肉的一部分,她的离世仿佛撕开了他的血肉。两年之后,马克思带着对燕妮的思念,安详地睡去了。

马克思是时代的巨人。他一生都在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实践了普罗米修斯精神,他无论经历怎样的残酷和苦难,也不放弃对真理和信念的执着追求,就像普罗米修斯那样宁可被神永久锁在高山岩石上,也绝不会屈服。所以,2000年他被英国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马克思传》是一个历史的宝库,马克思的思想和精神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作为21世纪的青年有必要读一读它,我们有理由相信,敬仰马克思,将他开创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江西师范大学

邹菲菲

2015255020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