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与挑战

时间:2021-05-25 来源:乌哈旅游
NEW SILK ROAD HORIZON大陆桥视野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与挑战

刘兴民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科学院

【摘  要】本文紧紧围绕“互联网+”这一核心主题,通过分析互联网+的具体内涵以及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新特征,指出互联网的巨大影响作用,然后阐释了互联网+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冲击和挑战,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冲击;挑战

这是互联网+的时代,也是全球化的时代,更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各国有志之士的共识。

一、互联网+时代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新特征

互联网的汹涌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因网络发展而产生诸多新的行为:如手机族,咫尺间却宛如天涯若比邻的人际关系;实时通讯:改变了人们间的思想交互方式;黑客盛行:网络上的道德伦理新PK;破解者(cracker):重新定义正义与非正义的内涵;快闪族:使思想教育的离线与在线飘忽不定。游戏玩家:以游戏币和其他特殊物品来重新定义新时期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因子。如图4所示,在理科生中,有百分之四十七的人对自己购买的衣服时基本了解,在这类人中,理智外向型占主导,他们可以合理分析一个事物的好坏,判断是否合适以后才会购买,而又有百分之五十二的文科生是不太了解的,他们只是盲目的追求外表好看的衣服或者事物,没有自己的理性和科学的判断,他们不拘小节的性格也让他们成为有自信的人,但这种方式的购物对于大学生来说实在是不可取的。对于那些完全不知道的人来说,在完全不知道细节的情况下进行购物,这是属于冲动型消费,这类人在生活中也是属于被动型的或者是非常强势型的,就是两类极端的合体。

图4    被调查的大学生对所购买服装的认识度

图5    被调查的大学生购买服装的类型

2.6购买服装的类型

从适合大学生年龄段的常见的购买服装类型中选取了10种类型,调查大学生们购买服装的类型,结果见图5。外国有学者对这个问题做了深一步的探讨。在单一的和花哨的类型中,文科生在单一的类型中占主要,暗示了文科生有非常明显的女生性格,而在花哨的占主要的理科生具有更加男性化的性格。对于舒适度的选择上,理科生是非常注重舒适的,是非常理性的选择,有清晰的头脑的。从追随时尚的角度来看,文理科和艺术生多数是选择独特的,这也反应了现在的大学生是以自己的判断为主的,重视自己的感觉,对流行不太关心的,属于内向性格的,所以在自己感兴趣的和听取别人意见的选择中也是有更多的倾向于考虑自

己感兴趣的,这也强调了有个性的人属于冲动型的,缺少思考的,果断的。绝大多数的学生购买价格适中的服装也是对自己有较为合理的定位的,可以科学的分配资金,从这点看出大学生都是居安思危的。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比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还没有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因此,他们在消费上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及消费实力的滞后,对他们的消费心理及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服装企业在进行市场定位时,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及需求等特征,真正的满足大学生消费群体的需求。

通过上述的调查结果分析显示,价格是大学生购买服装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由于他们的经济尚不独立,所以他们所能承受的价格也就比较低,因此,服装的定价一定要适中,同时,服装销售者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促销活动来吸引大学生们的注意;其次,大学生们还是一群年轻并且理智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会盲目地跟随潮流,追逐名牌,他们追求自己感兴趣的舒适度高的并且能展现自我服装,因此,服装企业可以以多样且舒适的面料为主,努力开发出款式多样并且能凸显自我个性的服装;再次,购物环境也是大学生们选择购物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购物环境可以促进大学生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同时,网购也已成为大学生购物的主要购物手段,因此,服装销售者们要注重环境的布置以及服装的摆放,努力营造出一个舒适自由、宽敞明亮的购物环境来吸引大学生消费群体的眼球,促进他们的服装消费,同时,服装消费者也要注重网络销售这一重要的销售手段来满足大学生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国联. 服装心理学[M].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9.[2] 赵平,吕逸华,蒋玉秋. 服装心理学概论[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1.

[3] 张焕庭. 服装心理学初探[J]. 心理学探新,1990(01):53-55.

[4] 徐萍. 消费心理学教程[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

[5] 金勇进,蒋妍. 抽样技术[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

[6] 卢思峰,何耐铭.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3(01):32-35.

[7] 王绍玉,冯佰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中国青年研究,2002(05):21-23.

*通讯作者:刘蓉

  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24期  307

问题探讨・Problem Discussion

同时,人们原有的行为转由网络作为媒介,由面对面的交流转变为网络交流 由在杂志发表文章转成网络发表文章,由笔友转变为网友,电脑游戏转变为在线游戏,由邮购及直销转成网络购物。

其次,网络触发全球的新文字与新文体。如注音文:为了快速打字而发展出来的特殊用字习惯,常以注音符号的子音部分来代替本字,此文体流行于网络论坛、网络聊天室及电子布告栏上。颜文字:利用文字来组成图形以表达心情等。常见例子有:囧、XD、︰)、Orz等。火星文:主要以注音文及英文字母的发音来代替中文字以达到特殊的阅读效果,但通常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此文体亦流行于网络论坛、聊天室、BBS等处。缩写:以英文为母语的网络用户常利用字母来代表一段文字以节省打字时间。例如:OMG=oh my god、BTW=by the way、FYI=for your information等等。

再次,互联网引发的信息泛滥更易使人陷于价值与事实的迷惘之中,各国政府和企业为了网络安全和工作效率,纷纷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对某些网站或者服务的访问。例如在一个公司里,为了防止员工在上班时间访问网站或使用如腾讯QQ、Skype等软件进行聊天而导致劳动效率大幅度下降,公司的网络管理员通常会使用硬件防火墙封闭来自目标服务器的端口服务或仅封锁部分网络协议,这样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服务都会瘫痪或部分网络聊天工具不能被正常连线,公司的员工就不能在上班时间访问网络页面或仅可以访问网络页面但不能使用聊天软件。一方面降低公司互联网接入的流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安心工作。这又产生了另外一种新的对决行为:翻墙与筑墙,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最后一点是网络审查,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互联网审查是一种对网络承载的内容进行审查,并对部分内容进行过滤、删除、关闭等行为,内容审查通常伴随对相关人员与组织的行政与法律处理。网络审查主要针对危害国家安全、侵犯版权与个人隐私、通过网络进行违法活动以及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宣传和教唆等行为。许多国家都有相关立法,并且在政府设有相关部门进行监控和管理。如我国的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以及新闻宣传等部门联合承担相关行政权责,并辅以防火墙等技术手段对网络活动进行规范管理。虽然互联网审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言论自由,但是目及今日世界的动荡与战争,网络审查是必须和确然的,即使号称最民主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

二、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冲击与挑战

互联网的风潮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和政治迅速变革的中心力量。之所以互联网浪潮来势凶猛,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二战以来世界冷战格局的遗绪与反动,取代冷战的“分隔”,代之以“平面化”的全球互联互通;隐匿起可见的“刀光剑影”,改换以经济和技术为主的“无形之手”,铸成“互联网+”时代的基本特征: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反观我国,一个自1840年以来就谋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龙”被安置在这样一个世界格局中:中国自始就被迫与西欧遵循同一经济—文化逻辑,在中心—边缘的结构中挣扎,而面对“互联网+”和改革开放的双重阵痛,中国人注定要经受加倍的思想和行为磨难。具体而言,这就是当前人们思想和行为面临的新时空,在“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错综复杂格局里,一个改变和转型的时代降临了。

(一)西方模式与中国模式的纠葛

互联网+毫无疑问崇尚“全球治理”,淡化国家与民族的旧有区隔,用现今的流行语即是“国际惯例”,随之带来的就是所谓“普世价值”—民主、自由、公平、竞争、公民、人权……,这些观念对当代国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基本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原有的与国际游戏规则矛盾冲突的“惯例”,逐渐改变和消解。但是这只是全球化浪潮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特色”正越来越赢得世人的认同和遵循,国外有“北

京共识”,国内更经常可见“中国可以说不”。这实际上又陷入了一个老命题:世界的,还是民族的?在这样两股时而互相矛盾时而和谐统一的潮流纠葛里,造成今日国人最明显的一个思想总体特征:带有一定分裂性人格特征的思想元素被生硬地组装在一起,时而和谐平静,时而矛盾疯狂,社会总体呈现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降,是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时代,转型时期社会变革的潮流和由此导致的强烈的社会振荡,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渠道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面对这种态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分散化和复杂性的趋势,这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念裂变在当下中国的具体反映,其表现有:一面是个性张扬,另一面是共性缄默;一面是逐利索取,另一面是趋乐奉献;一面是传统保守,另一面是崇洋激进;一面是竞争开放,另一面是随流封闭。这些相互矛盾、冲突的思想行为表征,使得人们的思想道德判断呈现出多重标准、多座标系的特点,即口中同时念念不忘“ABC”和“之乎者也”的现“新新人类”遍布四周。

(二)差异与趋同的两难

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即是现代化,现代化即是工业化,工业化即是西方化,现实是一个以欧美为中心、“东方”边缘化的情势。中国要现代化,就不得不部分“西化”,于是一个差异与趋同的两难境地产生了。全方位的开放,使得中国融入世界,世界落地中国,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中国的独特价值,开始目光转向,了解甚至模仿“中国特色”,因此,部分国人迷信“美国的今日就是中国的明天”,同时有部分国人则断言“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趋同与差异并立的过程,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自我而不迷失民族性?这一难题同时也伴随和诘难着所有新时代的国人。

在差异与趋同交织中,我国的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1.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现代化建设为中心;2.是从封闭半封闭转向全方位开放;3.是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是从人治转向依法治国。在这样一个差异与趋同两难的境地里,中国社会正经历五千年未有之变局。

(三)市场经济与自由平等间的暗合

2001年,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全世界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同,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能否在全面施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又保持其纯然的民族性?答案可能各具特色。因为来自西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中国大行其道的背后,关联着诸多西方核心价值观—个性、自由、平等、法治、竞争等理念,甚至还包含西方世俗化的基督教元素。这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令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症结:理论上讲得头头是道的大道理一遇到实践就不灵了。这证明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变了,面对市场经济与自由平等的纠结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还需要不断地“摸着石头过河”。

全新的环境必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1.如何学习宣传好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具体路线和方针及政策,提高国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人们思想理论的认同度;2.如何引导国人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历史责任感;3.如何在吸取人类优秀成果的同时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始终保持我国的优良传统,并且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文化中不适合或者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元素;4.如何贯彻依法治国的原则,增强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新形态和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2015年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率先提出。“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的移动与泛在,以及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及应用,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308 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24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