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五讲 中国古代民族和对外关系高考复习

第五讲 中国古代民族和对外关系高考复习

时间:2022-03-26 来源:乌哈旅游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第五章 中国古代民族和对外关系

◆考纲要求:

1.准确掌握并分析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正确认识各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突出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观点。

2.正确认识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战争冲突是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暂时的,不存在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但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3.正确认识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民族融合的概况,使学生明确民族融合是古代历史发展的现象,是进步的。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民族融合的规律。

4.掌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和民族构成的演变过程,正确认识政治、经济与人口迁移的关系。

5.准确掌握并分析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成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闭关政策及其影响。

◆课标要求:

1.理清几个重要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重要历史线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2.分析归纳各朝统治者的民族政策。 3.正确认识民族关系中的战争性质问题。

4.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政策、表现、重大事件和影响。

◆教学指导

复习本专题时,应该把它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用相互联系的观点从整体上分析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阶段特征。要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评价问题。如复习民族关系时,既要看到汉族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也要重视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狭隘的民族立场上,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民族间的关系是多样化的。民族之间的战争不能用侵略与被侵略的观点分析,但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 1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对南北朝、两宋、清初的民族融合和民族之间的矛盾要特别关注。在复习对外关系时,既要看到中国经济、文化对外国的影响,也要重视我国吸收外国长处以利于自身的发展。还要用发展的观点,全面正确的评价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实行的闭关政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专题学习进度:2课时 ◆考点解析: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概况、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还包括古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以及侵略与被侵略的斗争等。

一、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民族构成的演变经历了五个时期:

1.先秦时期:这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的时期。其内容包括华夏族的产生、华夏族与蛮夷戎狄的混融。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2.秦汉时期: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稳定,民族界限比较清晰。“汉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也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时期。周边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

4.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构成变动的步伐相对缓慢。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

5.元明清时期:元朝以后,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固定下来。虽然元朝曾把女真、契丹称为“汉人”,但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元朝建立以后,民分四等,实行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

明朝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民族关系颇为紧张,清兵入关初满汉民族矛盾尖锐。

二、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 2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1.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中原汉族成为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周边少数民族成为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

2.由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各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育、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贸易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产生。

3.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需要而发动的。游牧民族

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进行征服。

三、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融合,是历史上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

1.上古神话中黄帝蚩尤的传说与华夏族的形成,实际上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大融合。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3.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充 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其中北魏更为突出。

4.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

5.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

- 3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6.清朝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度。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7.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民族融合是受经济规律支配的。落后民族在先进地区建立政权,终要适应相对发展的经济基础,引起本民族的改造,为被统治民族所同化。

四、古代人口迁移

古代人口流向有两类:一是由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二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

1.第一种流动的主体是少数民族:

(1)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特点是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武装入侵进行。

(2)情况:战国到东汉时的匈奴,西晋后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唐初的突厥,五代至宋的契丹,宋元时的女真、蒙古,明代蒙古瓦刺与满洲都先后南下中原。

2.第二种流动:

(1)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期是政治中心,成为争夺政权和异族入侵的主要目标,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终于导致北人南迁。

(2)情况: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祸纷纷南迁。唐朝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使北方战乱不绝,致使北民南迁,一直持续到五代十国后期。北宋靖康之乱使黄河流域居民大量迁入东南地区。

3.人口迁移具有重大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中原人口过于集中的情况,人口渐趋合理分布;北人南下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这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 4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1.秦朝征服越族后,设象郡、桂林、南海三郡, 对珠江流域进行管辖。 2.两汉在西北设西域都护;在云贵川设郡县。

3.唐朝在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在东北设黑水、渤海都督府。

4.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台湾),在边疆设云南、辽阳、岭北等行省。 5.明朝在东北设奴儿干都司。

6.清设将军、办事大臣管辖边疆,在台湾设台湾府。

六、中国古代主要少数民族发展概况

1.匈奴:我国北部蒙古高原的古老少数民族。战国时建奴隶制政权,秦汉时与中原政权处于和或战的状态。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北匈奴雄踞北方,并控制西域。后经东汉的反击,匈奴或降于鲜卑、或南投汉朝.大漠南北不见踪迹。西晋时,居住于山西中、南部。304年,贵族刘渊建汉,后灭西晋。十六国时,建前赵、北凉、夏三个政权。

2.越族:散布于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派兵攻打越族,设置郡县,移民。汉武帝时,继续建立郡县,加强同越族的联系和管辖。三国时的山越人与汉人共同开发江南。

3.羯族:西晋时内迁,后建后赵。

4.氐族和羌族:西晋时内迁,居西北及北部。十六国时,氐族建前秦、后凉、成汉。后一度统一黄河流域。淝水之战后,统治瓦解,羌族在十六国时建后秦。其一支党项族在北宋时建立西夏,后被蒙古所灭。

5.鲜卑和契丹:十六国时,鲜卑建前蒸、后燕、西秦、南凉、南燕五个政权。其拓跋部建北魏,后分裂为东西魏。契丹是鲜卑族的一支,唐末开始农耕和定居。后建立契丹国,改为辽,与北宋对立,后被金所灭。

6.突厥:六世纪中期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后控制兴安岭至里海广大地区,隋时分裂。唐时,大败东突厥,唐在其旧地设都督府。后西突厥也受唐管辖。

7.回纥:维吾尔族的祖先。8世纪强大起来。唐时,其首领接受册封,改名为回鹘。

- 5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9世纪,其政权瓦解,大部西行迁入甘肃、新疆。

8.南诏: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唐时分布于云南西北洱海一带,称六诏。后由南诏统一。唐玄宗时被册封。五代十国时,南诏改名为大理,统治云南、四川等地。南宋末年,被蒙古所灭。

9.吐蕃:藏族的祖先。7世纪时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唐时,与唐和亲会盟。 10.蒙古:北方古老民族。12世纪时,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政权,先后灭吐蕃、畏兀尔、金,建立元朝,灭南宋后统一全国。后被明所灭,入北方大漠,分裂为鞑靼和瓦刺两部。明末清初,又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清军人关后,先后臣服清。康熙时,准噶尔部发生过叛乱。乾隆时.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1.满族:其祖先是靺鞨,7世纪时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8世纪时,唐设黑水都督府,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五代时,黑水发展为女真。北宋时建立金,后与南宋对峙。1234年被蒙古所灭。明时,居于辽东的建州女真强大起来,统一各部,于1616年建立金。后皇太极称帝改称清。1644年灭明入关统一全国。

七、中外经济往来,互通有无

1.西汉:我国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欧洲。

2.东汉:我国铸铜、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朝鲜名马等特产运到中国;我国铸铜、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3.唐朝:朝鲜的人参等输人我国,我国的茶叶等输入朝鲜;波斯的胡椒等输入我国,我国的瓷器等输入波斯;纺织等技术传人大食。

4.北宋:越南占城稻传人我国。

5.明朝: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烟草等传人我国;我国的丝绸、瓷器深受西洋各国欢迎。

八、中外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1.西汉:印度的佛教传到我国。

- 6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2.唐朝:我国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大食、北非和欧洲;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高丽乐、中亚舞蹈、西亚宗教传人我国。

3.南来:我国指南针传到阿拉伯、欧洲等。 4.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欧洲。

5.明朝:《本草纲目》《天工开物》流传国外,欧洲水利技术传人我国。

九、睦邻友好,友谊长存

1.东汉:日本倭奴国王、大秦王派使臣来我国;甘英出使大豢未果。 2.唐朝:日本、大食、天竺派使者来华;我国派使臣去天竺。 3.元朝:亚洲、东欧、非洲等地区派使者访问大都。

4.明朝:郑和访问亚非许多国家,亚非一些国家国王和使臣访问我国。

十、西方殖民者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明清时期,我国开始遭到殖民者侵略。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滑军入关时,沙俄乘机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中国爱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率军取得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都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难点解析

1.对古代“汉法”与“旧俗”之争的认识

(1)“汉法”是指中国内地的封建剥削方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旧俗”是指边疆少数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古代鲜卑、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均采取了接受“汉法”的措施。“汉法”与“旧俗”之争的结果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2)西晋时陆续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原来还保留着自己的语

- 7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言、习惯和部落组织,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少数民族逐渐学会先进的农耕技术,成为农业居民。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后,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契丹族首领阿保机接受汉族封建文化,任用汉族读书人制定典章制度。党项族仿照汉族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党项族仿照汉族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金世宗进行改革推行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蒙古族是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贵族攻占中原地区初期,把游牧生产推广到中原,后来才”退牧还耕”,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要求改变其保守落后的“旧俗”,这势必会促进蒙古族封建化速度,使元朝统治取得汉族地主阶级支持。建立清朝的满洲族,入关后在经济上逐步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和恢复农业生产。在政治上完全沿袭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我国古代落后民族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大都是非强制性的。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属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中国古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的“1日俗’被中原农业民族的“汉法”所替代,证明了马克思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外,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大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臣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道,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材料三 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材料四 楚材又请遗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大常礼乐生,乃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讲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与焉。

- 8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以上材料均据《元史》 根据材料回答

1.概括提炼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不得摘抄材料原文) 2.从元朝推行“汉法”的情况可得出“汉法“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元朝的历史就材料2中的“其故何如”作答,并指出由此可得出什么规律? 参考答案:

1.a.重用汉族知识分子;b.采用汉族的官制;c.任用汉族人做官;d.建立都城,学习汉族的礼节仪式;e.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f.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

2.“汉法”,是指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制度、统治思想、经济观念等封建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当时的中原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后,只有改变落后的“旧俗”、适应中原地区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才能取得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巩固其统治。

规律:落后的征服民族必然会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2.对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认识

(1)宋代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繁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不断改进,给发展海外贸易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明代的海外贸易并未能得到正常和顺利的发展,其重要原因在于明政府严厉实行海禁政策,政府将来华贸易的外商当作朝贡使团的组成部分加以管理。这种官方独占的朝贡贸易制度实际上限制了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出于防备倭寇等政治上的考虑,明政府严禁民间入海“通番”。由于封建政权的强力约束,明代海外贸易始终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其发展是不充分的,因而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2)清初,由于郑成功海上抗清力量的活动,清朝实行了“海禁”政策,对外贸易

- 9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基本停顿。统一台湾后,清政府才复开海禁,但外资的组织形式是官府监督下的专利商制,即由一些受国家准许的大商人组成公行,垄断外贸。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专制政权把外贸看作示恩于“外夷”的行为。妄自尊大地认为“天朝无所不有”,外贸受到很大限制。乾隆时期,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非法活动增多,清政府的外贸政策从此鹤收越紧,加上18世纪以后国内社会危机渐渐出现,清王朝由盛转衰,更加害怕外来势力和人民群众接触会加剧国内不稳定因素,因此越来越走向闭关自守。闭关自守导致了航海业的衰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无法成长,扼杀了中国的生机与进取精神,使中国社会越来越陷入了闭塞、停滞的困境。闭关自守的最终后果是使中国陷入了关不能闭、国不能守的境地。

※[例2]结合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呈现的新趋势。同时暴露出什么新问题?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1.新趋势:①殖民者开始对中国侵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明末清初,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此外,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②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收复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③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2.新问题及影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或海禁政策),禁止了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殖民者入侵起了抵制作用,但是不利于中国的发展,最终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

3.正确认识和评价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民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战与和的形态表现出来。 (1)战争形态:

- 10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①民族掠夺战争。匈奴及秦汉之间;突厥、回纥与唐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等发生过这样的战争。

②民族征服战争。如金灭辽、金灭北宋、蒙古灭西夏、元灭南宋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

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如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等。 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内迁民族中的流民反抗西晋统治的起义。

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一国之内的问题,不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交战双方没有“内”“外”之分,但是战争却有是非之别。在评判是非耐,不能使用“侵略”与“被侵略”以及“亡国”等提法。所谓应有是非之分,就是说战争应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别。

(2)和平形态:

①和亲。如汉与匈奴、唐与吐蕃的和亲。 ②边境贸易。如北宋的榷场和明朝的互市。 ③会盟。如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

和平形态是民族间和睦相处的主要形式,它既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又达到了中央政权政治上的稳定,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例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若父母。”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试结合秦汉到隋唐的有关史实加以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

①唐太宗的看法有很大的片面性。

②秦到唐朝的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例如,秦朝在南方的越族地区设置三郡,迁徙中原人与之杂居;两汉政府主动同西域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建立亲善和睦关系;三国时诸葛亮注意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他们发展经济;北魏孝文帝的改

- 11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隋时西域商人有不少来到长安和洛阳,等等。

③不过,历史上也有的政权曾采取过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如王莽政权、西晋政权,但这绝不能说明“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

④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之间亲善相处,平等友好地交往,这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⑤当然,唐太宗奉行的民族政策更加开明,他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对周边各民族普遍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这一点看,唐太宗为了美化自己,完全否定了历史上民族政策的成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因而是不对的。

◆考点突破

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偏见、歧视、隔阂和战争,但也存在着经济文化交流的友好合作关系。自秦汉以来,我国就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局面是长久的,分裂时期是暂时的。这就有利于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杂居融合,彼此影响,取长补短,有着相互依存,利害共同的关系。故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2.唐朝和清朝前期对外政策原因和影响的不同:

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清朝前期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其产生的原因是:唐朝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是亚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唐朝统治者比较开明,重视发展对外交往:清朝前期空前强化的中央集权政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西方资本主义则迅速崛起并发展,不断侵扰我国边境。由于唐清两朝对井政策的不同,所以影响也是不同的:唐朝的对外交往,不但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增强了国力,而且也促进了与唐朝交往国家的发展。清朝的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外联系,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使近代出现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 12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内聚性:

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荡300多年,但分裂不是辐射式的,而是向心式的,不是越分越散,而是越分越合。第一步汉末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时已形成天下归三的局面。第二步西晋短暂的统一尝试,因条件不成热酿成八王之乱而瓦解,北方重新分裂,即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再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各据半壁江山,初显天下归二之势:苻坚急于求成,尚未站稳就迫不及待欲灭东晋,结果导致淝水之战,一败涂地,北方人民第三次陷于混乱,即十六国后期。此后鲜卑族崛起,统一北方,形成南北朝对峙,终于稳定了天下归二之势。第三步南北朝各自经历改革演变,北方逐渐强大,打破均势,隋取代北周并完成统一,天下归一。

4.正确理解唐太宗治理少数民族的开明政策:

①唐太宗在治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基本政策是“治安中国”与“绥之以德”。“治安中国”就是使中原汉族王朝安全强大,周边少数民族就会服从管辖。为此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致使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国家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因此,周边少数民族向往中原文化,接受唐中央政府领导。

②“绥之以德”就是对少数民族要以德服人。唐太宗所处的时代,是各民族经过长期的战乱、分裂而趋向融合、南北统一的时代,由于唐太宗的家族本身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典型,他的祖母、母亲、妻子都是鲜卑族人。特别是由于唐太宗具有远见卓识和杰出的才能,能够从维护封建王朝长远利益和边疆安定考虑问题,因而他比以往任何封建帝王都懂得民族政策的重要,以仁义取信于各民族,不轻易诉诸暴力镇压。这就是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实行民族接近政策即怀柔政策。

③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完全不用武力是不可能做到“四夷自服”的,所以在实际上唐太宗又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这就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即用招抚和征讨两种手段,达到维护国家统一、版图完整的目的,促成“胡越一家,自古未有”的民族和睦局面。这对于维护多民族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增强

- 13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都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5.北魏、元朝和清朝民族致策的主要区别

北魏、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或局部统一的政权。因此,其民族政策的核心都是如何处理与汉族的关系问题。

①北魏的拓跋部统治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卑心理,以致刻意改俗,强制“汉化”。 ②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则以强烈的民族沙文主义心理出发,极力排斥汉人。元统治者为维持统治地位和特殊利益,推行民族分化政策。利用南北之间的地方主义和宋金对峙以来的隔阂,把汉族分为“汉人”与“南人”两个等级,制造分裂,以利控制。

③清代满洲统治者与他们都不同。一方面积极吸收汉文化,尤其大力发扬其中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则对汉族传统的“华夷之辩”等民族情绪严加防范。

◆同步巩固训练(见附件5)

- 14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附件5:同步巩固训练测试题

(中国古代民族及对外关系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构成华夏族主子成分的是①黄帝②炎帝③尧帝④舜帝⑤蚩尤⑥大禹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⑥ 2.西周时期,对其统治中心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东胡 C.严允 D.山戎 3.春秋诸侯争霸促进民族融合主要体现于

A.汉族政权“尊王攘夷”抵制边地各族的进攻 B.犬戎攻破镐京,帮助推翻西周汉族政权 C.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 D.少数民族大量迁往内地与汉族杂居

4.下列哪项不是管仲相齐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并施行“尊王攘夷”行动的 A.援助燕国打败山戎的进攻 B.帮助卫国挫败狄人的侵犯 C.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楚国 D.打败攻破镐京的犬戎 5.秦朝修建万里长城的本来目的是

A.秦始皇好大喜功,显示其威风 B.巩固北方,保护北方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C.加强和匈奴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统一中国作防御准备

6.贾谊(前200年-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所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 D.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

- 15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7.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突出说明了 A. 秦朝国威和文明对世界影响深远 B.汉朝文明对世界影响深远

C.商文化在世界上有特殊地位 D.秦的统一和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影响当时世界 8.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了东汉时期我国国际交往情况的是

A.佛教在这一时期传人中原地区 B.开始探索到达西亚、欧洲的商路 C.欧洲国家与东汉政府开始直接交往 D.与日本各小国的交往开始形成 9.西汉文帝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尽量避免出兵其主要意图是

A. 预防内忧外患 B.促进民族间友好 C.为了休养生息 D.推行儒家文化

10.导致西晋之后封建国家长期分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南方经济发展使南北方形成均势 B.南方政权内部斗争激烈 C.北方长期处于分裂、战乱的局面 D.南北方民族矛盾的尖锐 11.对东晋、十六国历史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北方民族矛盾突出,南方阶级矛盾突出 D.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民族融合北方战乱破坏民族融合的进程 B.北方破坏严重,南方经济发展 12.对下列这一民族称呼的先后顺序是①靺鞨②女真③黑水④满族⑤满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⑤④

13.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过程 B.社会封建化过程 C.民俗汉化过程 D.南下开发过程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统一了黄河流域 C.巳认识到汉族文化的先进性 D.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 16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15.唐宋两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不同现象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的优劣 B.封建制度的强化 C.封建国家的盛衰 D. 民族政策的正确与否

1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②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③蒙古分裂为漠北、漠南、漠西三部④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 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17.自汉朝至明朝,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首推

A.铁器和纸张 B.丝绸和茶叶 C.瓷器和丝绸 D.纸张和火药 18.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直接到达非洲的朝代有①唐朝②北宋③南宋④明朝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9.对唐朝设市舶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管理 B.唐政府设立的外贸管理官员 C.说明广州是唐朝外贸的重要港口 D.说明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0.“生女直旧无铁,邻国有以甲胄来鬻者,倾资厚贾以与贸易,亦令昆弟族人皆售之,备器械,兵势稍振,前后愿附着众。”这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A.契丹族向封建制转变 B.女真族同邻国的贸易为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C.铁器的使用证明了西夏是封建制政权 D.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21.“宋之为国,始终以议和而存,不议和而亡,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为勃兴之运,天下所兴,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此话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投降妥协是亡国之策 B.两宋受少数民族威胁 C.两宋苟且偷生屈辱求和 D.两宋兵力弱 22.宋元时期民族关系所具有的特征是

①既有战争,也有议和②由多民族政权对峙到走向统一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④新的

- 17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少数民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民族融合 B.削弱汉族地主势力 C.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 D.加强军事防御力量 24.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B.各民族间的战争 C.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D.各民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25.元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令空其人以为牧地。”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 B.统治者重视调整政策发展经济 C.统治者重视缓和阶级矛盾 D.落后民族被中原较高文明征服

26.下列地区归顺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的先后顺序是①西域②黑龙江流域③西藏④台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④③①②

27.秦、唐末、元朝时我国古代居民迁徙的共同特点是

A.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内迁 B.大批北方居民迁居江南 C.许多中原人民迁到边疆地区 D.南方沿海居民迁往南洋

28.下面有关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表达中,正确的是①唐在广州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使②南京时与非洲已有了贸易往来③明初对外贸易主要是贡赐性质的④雅克萨之战后,尼布楚归属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中国古代吸取外来经济、文化的诸项史实中,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学习天竺的熬糖法②佛教传人中国③从越南传人占城稻④从吕宋传入原产美洲的

- 18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甘薯、烟草

A.③①②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0.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A.游牧民族农业化 B.少数民族封建化

C.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二、材料解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高帝自将兵往击之,冒顿纵粗兵30余万围高帝于白登。……使刘敬结和亲之约,奉宗室女翁主(诸王之女)为单于阏氏(妻子),岁奉匈奴絮缯酒食物各有数,约为兄弟以和亲,冒顿乃稍止。

——摘自《汉书》

材料二 (唐中宗诏曰)朕之小女,长自宫围,言适远方,岂不钟念?但朕为人父母,志恤黎元,始允诚沂更新和好。……降(下嫁)彼吐蕃赞普,即于今月廿七日,朕亲自送于郊。

——摘自《唐大诏全集》

材料三 夏五月,亮渡沪,进征益州,生虏获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亮以方务在北,而南中好叛乱,宜穷其作,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夷汉亦思反善。亮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不为悉矣”。秋,遂平四郡。

——摘自《华阳国志》

材料四 贞现四年,有司上言:“林邑国蛮,表疏不顺,请发言讨击,”大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必欲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

——摘自《贞现政委》

- 19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回答:

(1)材料1、2采取的相同政策是什么?其背景又有何不同? (2)材料3采取了什么政策?其依据是什么?

(3)材料4不讨伐林邑的观点是什么?借鉴了什么历史经验? (4)依据材料3、4,你得到什么启示? 32.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八月辛己)诏行中书省唆都(人名)、蒲寿庚等曰:“诸番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仰慕中华)之心,可因番舶诸人(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礼宠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摘自《元史》卷10

材料二 元自世祖定江南,凡邻海诸郡与番来往还互易船舶者,其货以十分取一,粗者十五分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大抵皆因宋旧制而为之法焉。

——摘自《元史》卷94

材料三 明朝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段(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境外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打一百棍),挑担驮载之人减一等,货物车船并入官(官府没收)。予内以十分为率,三分付告人(举报者)充赏。

——摘自《大明律》

回答:

(1)元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怎样的政策? 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元政府实行这种政策在财政上的重要目的。

(2)你如何评价元朝的外贸政策?

(3)明朝对外贸易政策有何变化?从中国封建社会演变的历史趋势分析这种变化的实质。 三、问答题

- 20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33.恩格斯曾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同化,而且大部分还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马克思指出;“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试用蒙古族建立元朝、满族建立清朝并入主中原统一中国管辖中国的有关史实证明马、恩论断的正确性。

34.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趋势?后果怎样?

- 21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归纳问题的能力。①②符合题意。

2.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历史地图的能力。解题时还应注意严允即犬戎。联系西周主要诸侯国和西周灭亡的史实可得正确答案。 3.C

4.D【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其中D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5.B

6.A【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阅读理解材料和依据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贾谊的生卒年代:前200年-前168年,以及材料的出处《过秦论》,可判断BCD三项都发生在贾谊死后,不可能是材料所说的军事行动,故可排除。 7.A【解析】把中国称为China,即秦的译音,说明秦朝国威和文明对世界影响深远。 8.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ABD三项都发生在西汉,故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9.C 10.D

1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解题时应克服思维定势,注意“不确切”三字。

12.D【解析】本题为排序式选择题,重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知识和排序能力。靺鞨族原

- 22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居住黑龙江凇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七世纪中叶以后,其中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女真族是唐朝时的黑水靺鞨,契丹称他们为女真,满洲是女真族发展起来的,辛亥革命以后称满族。由此可知正确选项应为D。 13.B

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中ABD三项都是改革的背景,C项才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15.C

16.D【解析】本题为排序式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排序组合能力。①发生在东汉初年,②发生在隋朝,③发生在明末清初,④发生在14世纪末。 17.C

18.B【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特别注意“直接”二字。

19.B【解析】此题为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掌握知识和正确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市舶使的含义:是唐朝在广州等地设置的对外贸易官署,其职责为检查出入海港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政府专卖品等。由此可知B项不正确。 20.D【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以及依据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段材料直接摘自课本,讲的是铁的使用对女真族发展的作用,故说明的根本问题应是D。 21.C

22.D【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概况,四个组合项都符合题意。

23.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朝代不管推行什么政策,其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其统治。

- 23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24.D

25.D【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准确理解材料,在此基础上可找出正确答案。

26.A【解析】此题为排序式组合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①②③④四个地区归顺我国中央政府管辖分别是在西汉、唐朝、元朝、清朝,由此可得正确答案。 27.C 28.B

29.C【解析】本题为排序式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①发生在唐朝,②发生在西汉末年,③发生在北宋,④是在明朝中后期。由此可知正确答案应为C。 3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四个备选项都是民族融合的作用,但主要历史作用应是D。

3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速读材料、正确理解材料、以及依据有效信息和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的“相同政策”在材料1、2中有明确信息;“背景又有何不同”应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去分析。第(2)问中的“政策”和“依据”都需根据材料并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去归纳。第(3)问在材料4中有明确信息。第(4)问中的启示应从分析材料3、4入手去归纳。

【参考答案】

(1)和亲政策。汉初社会极端贫困,无力打退匈奴的进攻。唐朝国力强盛,但重视加强同少数民族的联系。

(2)安抚政策。诸葛亮重视改善同少数民族的关系。 (3)穷兵黩武,会招致亡国。前秦苻坚的败亡。

(4)处理和对待民族关系,不能依靠武力。应持平等友好态度,加强民族团结。 32.【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阅读理解材料、最大限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及依据有效信息和相关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的“政策”和“目的”可依据

- 24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材料1、2去分析。第(2)问评价元的外贸政策应从政治、经济条件入手,着重分析其历史作用。第(3)问中的“变化”应依据材料3和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去分析。其中的“实质”应联系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即社会演变的历史趋势去归纳。

【参考答案】

(1)对外开放,自由贸易。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元朝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实行对外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既活跃了中外贸易,促进了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由鼓励对外贸易到限制对外贸易。明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为维护封建统治,明政府实行海禁,这是明朝专制统治走向没落的表现。 33.【解析】

本题为材料问答题,旨在考查考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材料的观点,正确领会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理论的内核,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观察历史、分析问题。用元清史实证明观点时,不要堆砌史实,而是要达到以论述史、以史发论、史论结合的理性升华的高度。

【参考答案】

(1)①元初蒙古族南下攻占黄河流域时,曾把良田改为牧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对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遭到中原人民的奋起抗争。②元世祖改变了破坏农业的做法,采取了重视鼓励农业生产的措施,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继承汉族封建统治的中央集权制并发扬光大,设立“行省”,设立管理少数民族的宜政院;加强民族融合,使进入黄河流域的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契丹、女真)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均被称为“汉人”,这表明他们已经完全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

(2)①满洲兴起时,就同汉族交换武器、粮食、盐和丝织品,在关外29年的准备中,一方面与明军交战,一方面进入辽沈地区后迅速地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适应了辽沈地

- 25 -

高考历史复习方案

区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②入关后战争延续了20年。许多地区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清初统治者逐步调整统治政策,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清初沿用明制,完善中央集权制;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满清政权实现“汉化”。

(3)元清两代这种现象说明了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要被先进的生产关系所代替,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现象是这种经济规律的反映。

34.【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逐问解答。概括明以前中外关系特点,跨度大、内容多、分散性强,故难度较大。可从明以前朝代中选择典型的(如唐朝)作参照,再与其它朝代类比,由个别上升到一般。概括时可从地位、方式、政策等方面归纳。回答明清闭关自守原因时,可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分析后果时应注意逻辑性,理清闭关自守与落后挨打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特点:①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②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③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

(2)趋势: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3)原因:①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②外因是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的东来。

(4)后果:闭关政策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从而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

- 2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