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2016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时间:2021-08-30 来源:乌哈旅游


: 彭钻 黄金珍

黄子叶 李梦雅

宋宣昌 章颖

张颖智

团队: 幸运5+2 团队成员 1

目录

一.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 二.世界旅游业发展概况 三.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四.中国旅游业竞争企业分析 五.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六.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2

第一章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

一.旅游的定义论述 1.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具体来说,“旅”是指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产生位移;“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为旅游。 2.旅游者的定义

因为旅游是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所以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 二.旅游业相关概述 1.旅游业的定义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2.旅游业的特征

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从整体上看,旅游业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环节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依赖性;

1) 旅游业依赖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的基础建设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旅游

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周全完善才能给旅游者带来更高的视觉和体验感受。

2) 旅游业也依赖于社会不同人群所反映出来的互动信息。比如:现在的越来越

多的青年人表现出了对国外旅游、游学的需求;更多的中年人开始选择自由行、自驾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对自然风光的观赏旅游。

(2)综合性

旅游酒店、交通、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体现了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其他许多行业的发展,也能够受其他行业的发展情况影响。

(3)脆弱性

旅游业容易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战争等影响,如:社会经济出现危机时,旅游业发展变得缓慢,因为旅游人群范围变小。再比如:03年的“非典”到来时,人们因为关注传染问题所以不去旅游。

(4)季节性

主要指淡季和旺季的区别。不同地点的淡旺季分法往往不同,北方地区的冬季往往是旅游旺季(因为能够提供滑雪,温泉等项目),而南方地区的春夏则是旅游旺季。

此外,一般来说,法定假日是大部分人群旅游的黄金时期,寒暑假是学生的旅游的黄金时期。

(5)波动性

3

由于本身的脆弱性和季节性以及时代潮流和观点的改变,旅游业的发展往往具有波动性。随着时代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经历和文化知识的掌握,因为旅游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当地的文化,所以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

(6)涉外性

主要是指接待外来旅游者以及国人去境外旅游。全球化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认识到东方古国的美丽,来到中国观光,中国人也更加乐于迈出国门,开眼看世界。(出国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学习文化、技术,购物等等)

(7)旅游业是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建造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

3.旅游业的组成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

(1)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

(2)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 (3)旅游服务,是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 4.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与转型 三.我国旅游业的政策环境 1.我国假日旅游市场监管情况 (1)假日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

1) 旅行社市场内部恶性竞争。一些企业为了巩固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常常采取恶

性削价或掠夺性定价的手段,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

2) 强买强卖,强制交易。因为旅游业及娱乐,交通,餐饮,住宿等多项服务于一体,

所以常常有违法的旅行社强迫游客消费或捆绑销售门票等。

3) 欺诈行为众多。其中包括旅游产品欺诈,价格欺诈,广告欺诈等等。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 信息掌握不全面或不对称。一方面,供求双方掌握信息的程度不同。由于受时间,

地域,财力等多方面条件限制,消费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旅游产品经营者处于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管理部门不了解消费者的信息,在“看不见的手”在市场失灵无法调控时,担当信息职责的“看得见的手”也不能完全发挥作用了。 2) 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守法的经营者往往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来吸

引顾客时利润最大化,但某些经营者则采用违法的手段增大自己的利润。

(3)规范旅游假日市场的措施

已实行和试运行的有: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场法制体系,健全旅游信息分享网络平台,加强旅游质量监督和对违法者打击力度,加强消费者维权意识等。 2.我国国家、省、地市三级旅游质监体系情况

(新华网报道)日前在安徽黄山举办的全国旅游质监所长培训班上,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介绍,至2007年10月宁夏旅游质监所成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已全部建立了质监机构,一些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级城市和县市旅游局也全部成立了旅游质监所,国家、省、地市三级旅游质监体系基本形成,并在规范市场、消费维权和构建和谐旅游环境方面,展开广泛的国际和国内区域间合作。

近年来,全国各级旅游质监部门不间断地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治理和打击旅游市场恶性竞争、“零负团费”、虚假广告、欺客宰客行为,查处“四黑”(黑社、黑车、黑导、黑店)、违法“一日游”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3年至2007年上半年,全国各级旅游质监所累计受理和处理投

4

诉66060件,为旅游消费者理赔6613万元。(记者王立武) 3.对旅游业发展政策取向的思考

(1)对旅游业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与分析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旅游业的各个市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呈需求疲软的趋势,然而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和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多,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则相对稳定。 (2)对调整我国旅游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针一直是把入境旅游放在首要位置,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在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满足人民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应当更加重视国内旅游的发展,鼓励旅游企业更加关注国内旅游的同时,鼓舞旅游消费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 旅游业对互动信息流的依赖性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3期 3. 我国假日旅游市场监管研究--《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11期 4. 对旅游业发展政策取向的新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01期 5. http://www.jiaodong.net 2007-12-02 17:32:37 新华网 6. 百度百科

第二章世界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总述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1年3月3日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2011-2021旅游业经济影响报告》中表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增长遇到了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但旅游业却一直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成为推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 推动世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1) 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及与其相关的国民收入稳步提高,使人们有能力支付价格不菲

的旅游旅行费用。

(2) 交通运输技术的巨大进步,使长途旅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缩短了国家与

国家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村”的理念成为现实。

(3) 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人权、民生状况的不断改善,使人们可以有大量的闲

暇时间用于旅游旅行。

三、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特点

(1) 旅游业增长速度快。研究表明,就全球旅游者数量而言,从1950年到2000年

的50年中,基本每隔十年就会翻番;就世界旅游业收入增长速度而言,过去60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6.9%,也基本是每隔十年左右就会翻番。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国际旅游业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投资占投资总额的12%以上。国际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权重可见一斑。

(2) 旅游业波动增长趋势,地区发展不平衡。

(3) 经济波动、政治状况、自然灾害以及疫病爆发对特定地区乃至世界旅游业的影

响巨大。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从2007 年8 月开始迅速席卷美、欧、日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影响深远。许多国家经济状况急速恶化,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也同时给世界旅游业带来巨大冲击。特定地区的敏感性更

5

加明显。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1年日本大地震与核危机都会直接影响到某个地区或国家在特定时期内旅游业的表现,有些重大事件如战争的爆发甚至会对特定时期的旅游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4) 世界旅游市场逐步出现分化,呈现 “三足鼎立”格局。最近十年来,经济全球

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5) 旅游已基本实现休闲化、大众化和社会化,成为人们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基

本权利,成为最重要的市场方向,世界已经进入“旅游时代”。

四、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1)线上旅游消费将继续渗透,传统旅游产业互联网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2)中远程旅游渐趋兴旺。随着更加快捷、安全、舒适、经济的新型航空客机投入运营,续航技术日新月异,距离在旅游限制因素中的作用日趋减弱,人们外出旅游更加快捷和方便。加之闲暇时间增多,今后将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中、远程旅游的行列中来。

(3)国际旅游对旅游安全更为重视。在具备闲暇时间和支付能力的条件下,惟一能使旅游者放弃旅游计划的因素就是对安全的顾虑。因此,各旅游接待国或地区都愈来愈重视安全因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力求从每一个环节把好安全关。针对一些不安全因素为游客预先代办保险,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游客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一旦事故发生,可以将其对市场的冲击力减少到最低程度。

(4)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底,国际旅游人次可望达到6.6亿,旅游收入将增至5000 亿美元,旅游业将取代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同时,它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5)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将向东转移。欧洲和北美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两大传统市场。80年代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一批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国际旅游业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新的分配组合。尤其是东亚、太平洋地区,近些年来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7.5%。在迈向21世纪的发展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将呈进一步缩小之势,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选择度假者必定会增加,区域性国际旅游将大大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也相应东移,使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业的“热点”区域。

(6)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趋向分散化。当代世界经济正在迅速分化和重新改组,初步形成了北美、西欧、日本、独联体、东欧和第三世界等6 大经济力量相抗衡的态势,直接影响各地区国际旅游客源的发生、发展、消长和转移,从而导致客源市场分布格局由目前的集中渐渐走向分散。

(7)国际旅游方式趋向多样化。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旅游者越来越不满足多年一贯制的观光旅游,而希望能够在旅游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积极的探索、参与和休息,这样就要求旅游企业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那些单纯游山玩水的消遣观光,将逐渐为多样化的旅游方式和项目所取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方式是由其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市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不同的旅游方式也有不同的产品、价格、市场对策等,同时旅游者也有不同的消费要求和消费特点。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文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将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2016年度旅游市场趋势预测报告》

6

360doc个人图书馆

绥棱教育信息网

第三章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改革开放前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挟带其巨大的资源优势和国际市场积蓄多年的需求存量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国际旅游大舞台上异常活跃、极富生命力的新生力量。从1995年我国发展旅游业至今,国内旅游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整体来看,国内旅游业总体呈稳步上升的态势,除个别年份有所下降,每年的增幅几乎接近平均涨幅。 1.第一周期

1995至2002年为第一周期。国家先后推出了“双休日”和“长假期”制度以及随后出台的《中国公民资费出国旅游暂行管理办法》显著地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此阶段突出特征是出游人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收入增幅大于出游人数增幅。 2.第二周期

2003至2007为第二周期。2003年由于“非典”疫情导致国内旅游人数增幅及收入增幅皆下降,“非典”疫情结束后,国内旅游市场迅速恢复。此阶段出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呈现几乎同时的爆发式增长。 3.第三周期

2008至2010年为第三周期。国家政策旅游导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旅游局首次明确地把国内旅游放到了优先地位,把国内旅游作为基本立足点,激发过吗旅游消费,培育消费热点,这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内旅游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出游人数与旅游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但增幅略低于第二周期。 二.中国旅游业基本特征 1.制度红利集中释放

2009年国家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简称41号文件),2013年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4年8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1号文件),出台多部促进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此后,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得以建立。此外,文化、体育等领域也陆续出台政策,为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2.消费分层加速

7

伴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多元化的发展,2014年旅游消费亮点众多。传统的景区景点观光、历史文化旅游等依然备受欢迎,中医药旅游、养生保健游、体育健身游、户外探险游、工业遗产游、会展奖励旅游、研学旅行与修学旅游等也蓬勃发展,自驾车游、房车游、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更是热闹非凡。 3.出境入境分化

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出境旅游规模1.14亿人次,同比增长16%;出境旅游花费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与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2014年我国入境旅游持续走低,既与世界经济复苏低于预期、国际旅游市场竞争加剧等外部因素有关,也受人民币升值、物价提升、雾霾严重、安全事件等宏观因素影响,更与旅游产品相对老化、营销手段亟待升级等内在因素有密切关联。 4.旅游投资风险收益双向累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10月底,全国较大型的并购和融资项目多达120项。新一轮的旅游投资热潮呈现4个明显特征:

⑴兼并收购日渐成风。2014年,以携程、万达、京东、众信等为代表的知名企业围绕旅行和旅游服务的诸多环节加快了横向和纵向的兼并收购。

⑵在线旅游成为热点。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在线旅游获得的投资多达50余项。

⑶内外市场双向发展。一方面,天巡(Skyscanner)、Priceline等境外企业看重中国旅游的市场规模和巨大潜力,竞相进入;另一方面,万达、海航、复星、绿地、安邦等国内企业也加紧海外并购的步伐。

⑷大型项目层出不穷。其中百亿元以上投资规模的项目达百余个。旅游投资泡沫化和旅游项目被房地产“绑架”的风险值得警惕。 三.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存在直接效应,而且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即旅游消费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还通过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间接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生产要素总量与经济社会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旅游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基本呈上升趋势,期间略有波动,但波动不大。国内旅游消费与入境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中介贡献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且呈现交替演变趋势,但从长期看,国内旅游消费将取代入境旅游消费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刺激内需、缓解消费不足、催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消费热点,但尚未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且在新常态形势下也凸显了消费结构不合理、资源禀赋模式未能充分发挥、区域发展不均衡等众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1.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陈憧,杨建龙)——《价值工程》2016 2.306doc个人图书馆 中国旅游业发展新特征与新趋势

3.中国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苏建军,张毓,孙根年)——《消费经济》2016年2月第32卷第1期

4.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郭沙)——《消费市场》2016年06期

第四章中国旅游业竞争企业分析

一 旅游行业整体竞争格局

旅游行业涉及的子行业较多,包括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运输和旅游景区等,各行业

8

由于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不同,竞争状况各有差异,但竞争均已较为充分,其中尤以旅行社、酒店、旅游交通运输等表现最为明显。整体来看,各类旅游企业竞争实力受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等因素影响,其中大中型旅游企业的经营状况要好于小型旅游企业。并且中国国内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2012-2015上半年,我国旅游行业中三大游运行情况

2015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在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逆势上扬:一方面,旅游消费总额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旅游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旅游业已逐步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扩大内需的新增长点。具体来看,上半年,全国实际完成旅游投资 3018亿元,同比增长28%;上半年三大游中,出境旅游人数6190万人次,同比预计增长16%; 国内旅游人数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 9.9%;入境旅游人数6510万人次,同比增长4.5%,复苏明显。 1. 我国出境游情况

具体来看,出境游持续火爆,成三大游中最大亮点。

9

2.我国入境游市场增长变化情况

在经历了连续三年入境游人数的负增长后,今年以来,入境游人数开始呈现复苏。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 6510 万人次,同比增长 4.5%。具体来看, 2015Q1,全国累计接待入境游人数3,137.71万人次,同比上升 3.96%,其中过夜游客 1,311.21万人次,同比上升 2.15%,旅游外汇收入 128.04亿美元,微降0.4%。进入二季度,入境游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累计接待入境游客3,372.29万人,同比增长4.95%。

3.出境游依然高增长

近几年,出境旅游人数增速保持在 20%左右,高增速状态未见放缓迹象,15年出境游有望延续高增长。 携程于 3月发布的 《2014中国在线出境旅游报告》概括了如下出境游特征:1. 跟团游和自由行双量齐升;2. 二线城市增长最快,涨幅最高达到 300%,如天津、长沙等; 3. 韩国成最大赢家,东南亚稳步回升; 4. 出境游消费增长 50% ;5. 签证门槛越来越低;6. 出行人群 80 后占一半以上,情侣和家庭出游增多;7. 出境游高峰出现在 7—8月和 10月:出境游时长方面,4—6天的天数是主流占比为 60%;8. 在线预订增长大幅超过线下预订,携程手机端预订人数全年提升 15倍以上。我们判断出境游市场的黄金成长期在 15年将得到延续。

10

出境游持续高增长

因此中国旅游业竞争的重点之一在于国内国际市场之间的竞争,如何提高国内竞争力成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相比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我国旅游业的竞争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市场。 二 旅游行业企业间竞争格局分析 从主要竞争企业看中国旅游业发展

11

报告选取以上几个旅游上市公司作为标本来追踪近年来旅游类企业的经营情况从而分析中国旅游业主要竞争企业的发展。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旅)是以共青团中央直属企业中国青旅集团公司为主发起人,通过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26日公司创立,12月3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国旅行社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138)、北京市首批5A级旅行社,现有总股本4.1535亿元。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旅游、高科技、风险投资、证券行业的投资;经营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承办国内会议及商品展览,以及高科技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旅游资源配套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等业务。上市以来,中青旅秉承“发展决定一切”的价值取向,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完成企业公司化改造和公司市场化改革,向着国际化大型旅游运营商的愿景目标不断迈进。公司持续推动企业制度、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大力推进旅游主业运行模式的变革。通过细分市场,重塑流程,走专业化道路,推动旅游主业扩张,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中青旅健康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发展战略和国际化大型旅游运营商的发展目标;继续坚持“发展决定一切”的价值取向;继续坚持“品牌扩张,规模优先”的发展战略;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创新发展”的发展方针;继续坚持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的双轮驱动模式;继续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规范是企业发展的保障,队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信息技术是企业致胜的

12

关键”的管理原则;继续坚持“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成为一个创新超越、客户信赖、社会尊重的国际化现代旅游企业。

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旅游企业集团之一,是以经营旅游业为主,涵盖酒店、旅行社、汽车、购物、餐饮、会展、娱乐、景区等业务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首旅集团自1998年成立来积极推进流程再造,进一步完善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产业链,导入全新的经营理念,发挥品牌集聚效应,强化网络管理,对酒店、旅行社、餐饮、汽车服务、旅游商业等板块进行业务整合,实现板块互动。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旅游企业集团之一,是以经营旅游业为主,涵盖酒店、旅行社、汽车、购物、餐饮、会展、娱乐、景区等业务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首旅集团自1998年成立来积极推进流程再造,进一步完善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产业链,导入全新的经营理念,发挥品牌集聚效应,强化网络管理,对酒店、旅行社、餐饮、汽车服务、旅游商业等板块进行业务整合,实现板块互动。

杭州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杭州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授权经营国有资产,通过控股、参股、投资、购并、转让、租赁等形式,从事资本经营业务的旅游企业,成立于2002年6月,是一家集合了零售百货、宾馆酒店、旅游服务、综合物业开发等业态的现代企业型集团。其经营宗旨是:发挥国有资产出资人作用,采取新体制、新机制动作,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做强做大国有资产,积极推进\"旅游西进\"战略,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旅游资源,发展和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加快杭州市风景旅游城市建设。

这些主要旅游企业同为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但是各有不同的经营理念与发展战略,因此这些就构成了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全球第5次并购浪潮昭示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体系更高程度的综合化决定了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渐增强。我国旅游产业是对外开放最早,引进外资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我国旅游企业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国际化竞争。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成长走的是一条引进来再走出去,引进与走出共同发展的道路。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旅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增长,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在全球资源的配置上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国际化学习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提出“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积极引进外资旅游企业。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旅游企业的国际化成长已成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在推动我国旅游产业在更广阔的空间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并积极积累海外经营经验的同时,有利于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和提升国家形象。因此,旅游企业国际化既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实选择,更是我国旅游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

参考资料

2014-08-29中国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中国产业信息网) 中商情报网《2012-2016年中国旅行社市场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第五章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国内旅游市场同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根据国家旅游局的规划安排,到2020年,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我国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主导产业,旅游业增加值占到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超过百分之四十,将使我国旅游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公共服务的功能更大幅度得到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以及就业容量显著增

13

加,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将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对应。 1.市场规模扩大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民更加富裕,人们更多地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因此对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旅游者的足迹遍布五湖四海,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

国内旅游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并由此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今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将得到满足,而旅游恰恰是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又是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后盾。 2.出境游成为热点

自2014年我国出境游突破亿人大关。根据金棕榈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包括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的第一客源地。而随着中国游客对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行程安排越来越偏向休闲与深度游,时间与费用越来越不是问题,中国还将会成为更多国家的第一客源地。 3.城乡相对独立的二元结构

我国城乡经济相对独立的二元式结构在旅游市场上体现得较为明显。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在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数超过了城镇居民时,但人均旅游消费仍然与城镇居民有着很大的差距。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收入仅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这对于未来旅游消费和旅游收入的扩张、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十分不利,并且有可能阻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因为大多数农村居民都选择在国内或者周边地区外出旅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旅游消费空间的提升,因此未来应该多多关注农村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以确保国内旅游产业快速、稳健、可持续发展下去。 4.跨界交融

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跨界交融逐渐成为常态。随着新美大的腾空出世,机票市场的竞争格局也相应产生了变化,携程、阿里与新美大三足鼎立,建议旅游企业不要贸然进入竞争混战。而所谓的在线旅游和传统旅游其实已经没有太多分别,所有的旅游企业都将成为OTS(Online Travel Serve)线上线下已无分界岭,对于旅游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相亲......无论是业内寻求创新的“旅游+”,还是业外寻求增值的“+旅游”,旅游发展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姿态。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1.经营管理、开发利用与监督制约

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弱点,这些企业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于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从而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构成了极大威胁。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些旅游企业急于获得经济利益,开发时急功近利,进行掠夺式开发,经营时对资源过度利用,使资源超负荷运转。我国旅游行业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使我国旅游业发展缓慢,导致我国旅游业在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旅游需求,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2.观念落后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理论界都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开发的监督、规划与管理。加上某些经营者的短视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了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与过度利用。另外,由于部分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

14

展意识,触摸、攀爬古迹,在古迹上乱刻乱画,随意丢弃垃圾,在保护区内狩猎、野营。这些不良行为使许多名胜古迹的原始风貌和自然存在受到严重威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生态环境恶化

水质下降、空气质量下降以及噪声增加。游客增多,交通运输量增大,污水排放量增加,相关设施排碳量增加,导致环境污染。同时,有课的大量聚集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堵塞,给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不便。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会侵害该旅游景区的生态系统,尤其是在一些环境脆弱敏感的区域。

三.建议与对策 1.可持续发展

从国家角度来看,要强化旅游管理,提倡生态旅游,建立健全旅游监督制约机制,改善经营管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环境保护教育的力度,增强公民环保意识。

从旅游企业角度来看,大力开发文化旅游,对旅游景区进行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环境。 从个人角度来看,文明出游,提高自身旅游素质。 2.创新发展

我国正在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买进,而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对于旅游智库的诉求也更加迫切。通过建设旅游智库从而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质增效。旅游智库应着眼于公众的基本利益与迫切需求,就旅游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理性分析和专业引导;同时,应使旅游智库成为中国旅游软实力的对外交流与展示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业发展形势与趋势分析(黄爱青,王海滨)——《产业观察》2014年02期

2.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陈憧,杨建龙)——《价值工程》2016 3.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罗颖)——《旅游管理研究》2016年1月下半月刊

4.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以智库建设推动中国旅游创新发展(宋瑞)——《旅游学刊》第31卷 2016年第2期

第六章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旅游行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力度大的新型服务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大陆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随着国际旅游行业的转移,全球旅游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中国也面临着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大大推动了旅游理论基研究的发展。中国旅游产业的潜力很大。旅游产业潜力是对产业发展前景的一种测度,顺应这一趋势,能够促进中国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国发展旅游行业的可能性 1.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三大国。同时,中国处于亚欧大陆的最东边,面朝太平洋,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拥有许多天然的优良港口,地理位置优越。同时,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悠久,名山大川无数,具有优良的旅游条件。

而且,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支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当地的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政

15

策,主动在电视、网络等平台投放广告,吸引游客来到当地旅游消费。

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这篇广阔的徒弟产生了兴趣。所以,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学习。同时,他们的到来也会引来更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

2.旅游消费能力具备

2015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5.2万元。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对于中国本身来说,随着GDP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精神文化领域的消费。长时间的在大城市工作的他们,渴望亲近大自然,感受源远流长的文化。同时,经济的发展会增强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是他们有能力去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二.中国发展旅游的瓶颈

1.人口数量大,旅游景点拥挤 我们都知道,每当“十一”“五一”等节假日以及寒暑假,旅游景点的人都会特别多。每当高速公路免费放行的时候,高速公路上也会经常出现拥堵的现象。当游客数量远远超过了旅游景点的负荷能力时,就会造成看景无门只见人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的旅游要么坐视不理,允许游客大批的来到旅游景点;要么限制人数,只允许合理人数范围内的游客进入。前者会造成旅客不能享受到旅游带来的快乐,只会为拥挤的情况而烦心,而且也有可能会对旅游景点造成破坏;后者则会造成未能进入旅游景点的人感到扫兴,甚至会因此和相关部门造成矛盾。

2.缺乏专业的人才

中国在近十年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也随之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缺乏旅游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置了专业的培养旅游业人才的专业,部分高校即使设置了相关的专业,但是由于考生对旅游业缺乏相关的认识,对旅游业的就业前景没有明确的了解,所以,报考人数较少,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同时,旅游业内部规范制度不完善。根据了解,成立一个旅行社十分容易。而且,多数导游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培训,多数是从社会上或高校中随意招聘的一些人员来做导游。旅游业的管理者也没有对旅游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培养、招聘专业人才的重要性。

3.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环境污染加剧 每当游客离开一个旅游景点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成堆的垃圾。对于历史文化景点,这些垃圾仍然有可能通过清洁工的努力进行清理。但是,对于自然景点,对于那些悬崖峭壁,对于那些名山大川,清理游客留下的垃圾变得十分困难,甚至会污染当地的水等资源。

面对这种情况,当地的居民会抵制游客的到来。同时,也不排除当地的政府会在居民的压力下采取相应的政策控制游客数量,甚至禁止游客观光旅游。 三.中国发展旅游的保障措施

1.接轨国际,完善产业链

相对于中国,美国、西欧等国家的旅游业发展较成熟,而且人口较好、土地广阔。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友好,期待和中国开展合作。中国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积极地与其他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努力学习对方成熟的经验,互动学习,共同开发巨大的旅游市场。

同时,要与当地的其他商家合作,使旅游、购物、观光、餐饮一系列服务配合默契,扩大游览的范围,进行相互的宣传,实现双赢。

2.培养人才,完善制度和法规

旅游经济对人才在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培养熟悉专业流程的人员,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旅游企业、高等学校各方应该携起手来,培养出专业的人才,

16

适应旅游对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其次,应尽快完善有关旅游发展的相关法规和旅游行业内部的规范制度,建立区域间有效的协调制度,提高效率和游客的满意度。

此外,还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对游客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提高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做到绿色旅游。

3.重点突出,细分市场

我们都知道,现在旅游有许多的类型。根据旅游的人群,可以分为青少年的夏令营、冬令营,适合老年人的夕阳红旅游等。根据旅游的出行方式,可以分为自驾游、邮轮旅游等。根据是否购物,可以分为纯玩和非纯玩。旅游类型的划分方法有许多,所以类型也有许多。

对于这多种多样的旅游类型,应该根据需求的大小和市场的走向选择重点,增加相应的资源投入。

同时,对于各个地区不同的旅游资源,可将其进行划分,细分市场,对各个小市场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规划,扬长避短,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