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

时间:2021-08-11 来源:乌哈旅游


小学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

目的、运用与成效

惠州市博罗县罗阳中心小学 李冬梅

摘要: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目的 运用 成效 一、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我在课堂上采用形成性评价目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动机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英语学得很糟糕,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强烈的学习英语的动机。因此,对教师来说,找出激励学生动机的办法是极其重要的。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为了使形成性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平等、宽松的评价氛围,以测试和非测试的方式以及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同伴、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可有多种,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无论何种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教师要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形成性评价时特别要捕捉后进生闪光点,激励后进生。闪光点是施教的支点,能不能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这是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后进生都有他的闪光点。

1

做后进生转化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要细心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并抓住这些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上进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需要阳光、雨露。“润物育苗尽心力,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们要充分研究把握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用我们的爱心、细心和恒心,因材施教,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一定会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

二、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是否能一直保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主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方法来评价学生。形成性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形成性评价反映学生的进步情况。形成性评价方式包括:学生学习档案、各种学习活动的情况记录、小组共同完成的报告。

1、学习档案

学习档案是形成性评价的首要内容。学生本人是建立学习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在建立学习档案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因而自觉把握进步,体验点滴成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亦可产生对自己成果的拥有感,掌握反思学习的技能及决策技能。学习档案可包含以下内容:

①入学考试情况记录。

②学生学习行为记录,如朗读课文、朗诵诗歌、把课文分角色演出等。 ③书写作业的样本,通常由学生自己决定收入自认为最满意的作品。

2

④教师与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评语。

⑤平时测验,由教师评分或在教师指导下同学评分或自己评分。 ⑥自己或同学对其学习态度、方法与效果的评价意见。

我在使用学习档案信息进行形成性评价时,注意各种样本能够达到一定数量,以便能够使 结论有说服力。通常应当在学期开始就确定索要收集的各种样本数量,使数据能够客观反映学生进步过程。到期末这些学生的学习档案收上来再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分数作为平时的成绩,占期末总评的50℅、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占50℅,两个分数的相加就是学生的期末总评分。 2、建立学习档案过程示例

①给每个学生发一个袖珍文件夹,让学生写上自己的名字,并向其解释学生应从每一单元收集至少一篇作业放进文件夹。

②从作业文件夹中选取一篇学生认为最为满意的作业放入学习档案中。让一两个学生解释为何选择这篇。

③引导学生对学习档案内容选择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交流他们的作业。

④指导学生把平时单元评价表俯在所选作业的后面,存入学习档案,并且妥善保存。

通过学习档案的建立,学生逐步从依赖教师向于独立自主地学习。

3、教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

学生能否保持兴趣、激情和旺盛的求和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教师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注入动力。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效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大班制学生的评价要机会均等

3

教师应该把评价当作是一个推动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在充分练习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教师可以先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和展示,后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解答,容易的问题则留给能力较弱偶的学生回答,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展示自我机会。当学生一次读音不准或表演不理想的学生不应立即给他们批评,再给一次机会,或让学生帮助纠正;教师或加重语气正确的语言形式给予纠正。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后,要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对表现不太理想的学生,也要真诚而委婉地给予”Not too bad /.Work harder next time ./Try again ./Any others Any more?”等激励性评价,杜绝“No.Such a silly boy .“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评价。而应表扬他们回答问题的勇气或奖励小贴纸。

②评价的形成应多样化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的速度快,但一旦新奇感消失后其兴趣也随之消失。小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兴趣也是如此。单一的评价形成只能使小学生感到评价的乏味和无意义,而变化多样的评价形成才能够激发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拿一次观摩课为例教师评价学生活动的形式主要有:A、教师口头评价;B、教师物质奖励;C、学生参与评价。但是总体来说,教师采用的评价形式和激励学生的语言过于单一,评价过于追求形式。例如,教师的语言评价仅限于“Good./ Very good ./OK./Excellent. (You’re)Right. / (You’re a)Clever(boy/ girl)./Yes(Yeah).”等词句。除了口头表扬外还不够,教师还运用加分制和一些物质奖励。操作如下:学生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一次就加0.5分;四人小组、整组参与表演、玩游戏、表现得较好的组每个学生加0.5分;得到满五分的学生就可以换一个小笑脸;学生得到十个小笑脸可以换一个大笑脸;学生累计五个大笑脸时可以去老师那里换神秘的精美礼品、棒棒糖等。不

4

适宜过得,要恰到好处。所以我设计了有效地形成性评价表,例如:为学生提供包括自评、互评、师评的三维形成性评价表。这样的评价表可以有效和系统地记录形成性评价的过程,有利于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使其树立自信心,从而促进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如下表) 对学生自己、他人的学习活动评价:

评价内容 学生自评 1、学习英语兴趣高 ☆☆☆☆☆ 2、敢于开口大声说英语 ☆☆☆☆☆ 3、善于倾听别人说话 ☆☆☆☆☆ 4、乐于与伙伴一起学习 ☆☆☆☆☆ 5、完成任务活动效果好 ☆☆☆☆☆ 伙伴互评 ☆☆☆☆☆ ☆☆☆☆☆ ☆☆☆☆☆ ☆☆☆☆☆ ☆☆☆☆☆ 教师评价 ☆☆☆☆☆ ☆☆☆☆☆ ☆☆☆☆☆ ☆☆☆☆☆ ☆☆☆☆☆ 注:(1)等级评定:☆☆☆☆☆Excellent ☆☆☆☆ Very good ☆☆☆ Good ☆☆ Adequate ☆ Try hard

三、形成性评价的成效

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及时采用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教学的关键。

2.及时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和信心,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

3. 及时评价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在英语课堂上真正需求等,以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从而更有效地位学生的学习服务。

5

4. 及时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展现。评价的目的之一在于让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渴望成功,小学生更是如此。此时学生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习英语本身,更在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就更能发挥自身的潜能。

实践证明,能重视形成性评价的老师所教的学生都会先喜欢老师,再喜欢上你的英语课,证明了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学生在期末考试也能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形成性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中不断体验成功与进步。从中认识自我,建立自尊自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便于教师从中获得反馈信息,教师采取任何形成性评价的方式都必须讲求灵活和适度。我们只有对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和优化,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顾建东《如何在课堂上优化合作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10

[3]张玉秀《小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

6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