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国民性的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论国民性的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时间:2021-02-14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国民性的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作者:谷木荣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30期

摘 要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力量,它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然而,它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这过程中,它的实现与国民性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国民性发展为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人的现代化是国民性发展的历史性递进和深化。因此,在新的世纪和时代,还需深化国民性的发展以推进人的现代化,从而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关键词 国民性 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依赖于知识的进步、发展和创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价值观念的转变、精神素质的提高,即离不开人的发展、人向现代化的发展。人的现代化已成为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它是现代化的中国发展的重点。

1 国民性的源起及含义

国民性问题之前一直是一个被热烈讨论和争议的问题,时至如今,关于它的研究还是有分歧,以至于有人说“从事民族性研究是一件注定要受指责的事”。①这种不同思想之间的摩擦使得国民性研究始终不能形成一种思想的共识和实践的力行。 1.1 国民性的源起

国民性是一种外来词汇,产生于西方,日本译用,然后传入中国。晚清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则把国民性的概念引进中国以发展中国国民理论。国民性是属于所谓“先由日本人以汉字的配合去„意译‟或部分„音译‟欧美语言的词,再由汉族人民搬进现代汉语里面来,加以改造而成的现代汉语外来词”。②

中国人自己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国民性是受了严复所介绍的社会有机体说的刺激、影响。通过严复的讨论,引发了中国的改革者、新学家们对国民性的关注。如20世纪初梁启超名噪一时的《新民说》、邹容“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的《革命军》等。 1.2 国民性的含义

对于国民性来说,一直是一个不确定的话语,也没一个确定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认为:国民性是用来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的集合概念。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③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和卡丁纳,将国民性视为一种文化性格,是一种文化成员具有的普遍性的行为模式。④我国学者周晓虹认为: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的群体人格,是一国国民或一民族成员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单个民族的国家来说,国民性是指这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品质;对于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国民性是指在历史发展中,在多民族共同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接受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国民性是一种精神素质,一种大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稳定的且共同起作用的精神素质。 2 人的现代化与国民性发展的关系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向现代化迈进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社会中却存在制约着人的现代化的因素,尤其是国民性的发展状况。它的发展对于人的现代化演变、发展以及实现具有关键性作用。 2.1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

首次提出人的现代化概念的学者是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在他的《人的现代化》一书中,对现代化的具体情况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他以后,关于人的现代化问题在世界范围兴起了研究热潮。

如何理解人的现代化?首先,我们需要对“现代化”的概念有所把握。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它包括从传统社会、政治向现代社会、政治,传统经济、文化向现代经济、文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依据此,人的现代化可界定为:由传统人向现代化人的转变,是与现代文明、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呼应的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即人的自身的现代化。

所以,简单概括之,人的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具有实现向现代化目标发展的人应该具有的精神素质。它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中的人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

2.2 人的现代化与国民性发展的关系

21世纪是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更新和运用,⑥所以人们需要获得新知识,包括新的思想方式、新的价值观念等等,即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实现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实现,现代化的人所应具备的各种精神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则与国民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国民性的发展为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明确提出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然而,不管是国民性改造思想还是批判思想,根源都是对国民素质和精神的认识:揭露国民精神的“劣根性”,批判国民素质的扭曲;主张“精神的转型”,主张“素质的改造”,从而改造国民的种种“劣根性”。人的现代化,主体是人,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是人的精神的“美化”和“改造”。所以,国民性的发展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是人的现代化实现的要求,人的现代化的推进和发展有赖于国民性发展,国民性的发展为其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准备。

(2)人的现代化是国民性发展的历史性递进和深化。人的现代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人的精神素质提高和发展的最终目标。它是传统向现代的一种转变。然而人的现代化并不只是现代的“专利”。在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问题的提出就使人们认识到:不论是破旧世界还是建设新世界,都要依靠觉醒中的一代新人。所以,他们要求实现人的解放,造就一代新人。而且,不管是严复的“三民说”,还是梁启超的“新民说”,思想家们对于人的现代化的认识都没离开国民性这个主题,都围绕着国民性。所以,在向现代化逐步迈进的中国,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发展和进步有其历史的轨迹,它是历史进程中国民性发展的递进和深化。 3 如何发展国民性以推进人的现代化

人是万物之灵,而且人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的一切行为受其思想和观念的支配。观念和意识属于精神素质层面,国民性也是一种精神素质,它集中体现了民族素质的精粹。可以说,它是人的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它的发展对于推进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加强国民性的发展是推进人的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教育,依赖于教育的发展。 3.1 完善国民性发展的途径: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是人们从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上,从人的现代化上来认识,进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的最终目标在于“满足全体儿童、青年、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从根本上讲,人的现代化有赖于全民教育目标的实现。

由于人口的众多和教育资源的匮乏,我国之前实行的是精英主义的教育政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向现代化的迈进和发展,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成为必需。历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全民教育,在新的水平上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从而使国民性得到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 3.2 优化国民性发展的途径: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思想经历了从兴起到逐步完善,从理论走向教育实践的过程。它是一种概念化的教育原则和制度化的教育体系,是加强人的精神素质建设、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终身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传播,是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和飞跃。它使人终身与教育结缘,使人生模式发生重要的变化。它贯穿人一生的整个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它强调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它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现代化气息的精神素质,它培养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协调和统一的现代化的人。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与人的现代化的推进、演变和发展相伴相随。 注释

① 尚会鹏.中国人和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

② 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88.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88.

④ 周晓虹.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兼评英克尔斯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2(5).

⑤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76.

⑥ 彭坤明.知识经济与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