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经典语句
篇一:修行语录
智慧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面对过往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极端的思想会越想越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一念善就是天堂,一念恶就是地狱。
是非当,赞美作警惕;嫌弃当反省,错误作经验,任何批评,都是宝贵的一课。别人骂我,不谅解我,诽谤我,我反而应兴起一分感谢的心理,感谢他们给我修行的境界。纯正的心不怕别人来诽谤,只要做得正,做得诚,任人怎么去诽谤,反而更能升华我们的人格。
人一生遇到不顺心的事太多,如果每一件都斤斤计较放不下,就很难有快乐的时候。快乐是一种心情,只有心性坦然,不去过多计较生活中的纷扰,没有世俗的附庸与不安,心胸才能如大海般宽广,心情才能如蓝天般明净。
忍耐,能够成就宽阔的胸襟、豁达的个性,让自己广结善缘。有所得时不会过分贪求,有所失时也不会过分烦恼。人生的道路,无论是崎岖或平坦,都要靠自己去走。没有一个人是永远的赢家,也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失败者;修得忍耐心,就能无欲则刚、能忍自安。
篇二:李净宇道长修行语录
第 1 页 共 17 页
李净宇道长语录
1有高度,没有穿透力,太理想的幻想,太想当然的当然。独眼观世界,那是不行的!
2话说出来没有不对的,说出来一定是有道理根据的,事没有不好的,做出来一定是有效果的!为什么做不出来?不接地气的问题?那肯定是,为什么不接地气? 是扎根后接地气 ,还是接地气后扎根? 其实很简单,不悟道怎么修行?对道都不理解修也是徒劳无功!
3事情简单化,是需要先经历过事情复杂化过程后才能简单化,这就是简单不了的原因。
4考虑人的感受,不注重风水环境人事物客观事实的,一定摔跟头!
不愿意付出,一天想金盼银,那是一辈子的乞丐命! 不总结教训,不观察事情的情况,一味地想当然,自私,那是一辈子的失败命!
5古以来 中华民族以农耕而生存,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密切联系的人的生存,生活! 作为炎黄子孙,道祖后裔,应当正确理解农耕文化,发扬农耕文化,农耕文化:靠自己吃饭,靠辛勤劳动吃饭,一片耕耘一片收获!饭的一口一口吃,地的一寸一寸种,锄
头一下下来,踏实稳重,等诸多都是从农耕而来!
第 2 页 共 17 页
而农具,也是有文化的,比如,锄头铲子,给我们斩草除根,铲除奸邪,……太多的知识,太多的文化!锄头才是真正的法器!
炎黄子孙,必须注重根!扎根!只有扎根才能生长,农耕就是根!老祖宗就是根,文化,信仰就是根!故 我们要体验原始农耕文化,重现炎黄精神,与天地,祖宗沟通!接气场,扎深根!
6在于阴阳平衡,制衡,棋盘如人生,妙的很,进退攻守,虚实真假,动静次序……以诚信与天地沟通,以忠诚感动神灵!以扎根谋求生长,以信仰领导路线!
7山西太原到河南郑州,一路,从车窗望去,山脉尽毁!好风好水之地实在难找!其原因在于,人,与自然,与道,的不和谐,不一体,私欲过火!而毁人毁己,毁后代,毁社会,毁地球!很可怕!无大局观念,是一种可怜!可恨! 8无文何以博古今,行天下,交四海,走江湖? 9情不一样,时间不一样,立场不一样,角度不一样,看待事物都不一样,又想起纪晓岚的话:“平静的以旁观者身份来回想一下事物”,真是妙!妙!收获太多!
10站桩,法事修行,感悟:
万事皆由行定,定行者,心也!
心乱,而行乱,则事乱,
心稳,而行稳,则事稳!
第 3 页 共 17 页
万法归宗,皆一心也!心不可乱,心如何不乱?乃君子必修之功课,
心乱,则虚浮无根,事必摇摆多变,故而不成!心稳,则扎实沉根,事必坚定不移,故而成矣!
如何心稳,心乱为何?是物质,还是精神?是精神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精神?
看似区别,实无区别,精神,物质都不可少,都是互相作用,此乃阴阳之理!
通过心,表现行,而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这是修行的过程,不怕问题,一一解决,修行日增!
怕问题,逃避问题,忽略问题,自以为是 不当问题,则人不就,事不成,功倒退!
时间管控,合理安排,合理思想,合理行动,与二十八宿,东南西北中五斗,日月星,水火风,精气神,合明天地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正确认识天,认识地,认识自己,崇无尚有!无为而无不为,有为而有不为!
柔弱,刚强,弱小,强大,…………认真的从天地精神的层面去理解问题!发现关键点!才能正确把握方向!否
则一切徒劳!
小则成大,欲大者,必先小之,欲强者,必先弱之! 大则小,强则若,虚大则实
第 4 页 共 17 页
小!空强则虚弱!
不能合理的安排,虚和实,务虚与务实的衔接,分辩,执行,则是乱来!
时间性,空间性,事物性,更要合理安排!协调统一,什么时空点,做什么事,不能甲时间办乙事,乙时间补甲事,则事事不成!
一口井,一直挖,只会出现一种结果,出水!而也要注意方法,工具,时间,方向!不能有错误,这里打三尺,那里挖一米,则永远不出结果!
仔细理解其中之意,之精,之神,之联系,而协调统一,确定方向,路线,……要有高度,也要有深度,要有专度,也要有广度,要有实度,也要有虚度!
大道妙不可言,一切尽在身边,愿以此功德,回向诸位友
乙未年清明,净宇道子
11依床长叹,可怜半卷周易,不顶方圆之铜。
仰天长啸,可恨世态炎凉,人心寒冷如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尊贵虽有差别,命分却无差别? 夫人者,皆修行,非人者,也皆修行,有高下分,有尊贵分,有强弱分……谁没难过?
第 5 页 共 17 页
夫丈夫也,不可无胆,失胆 则无魄力 无魅力 无担当!无毅力,做事拿不起,放不下……
然度有限,胆若大,则成莽夫一个,横冲直撞,也无魅力一说,
上上者,胆大心细,事可成,人可就,业可宏,名可留,子可荣……
12近几日,发现社会一个普遍问题,父母对孩子爱的方式太错误!举几个例子
例一,母亲带8岁儿子理发,孩子头皮软,理发师在为其推头时,会蠕动皮肤,孩子不舒服老爱皱眉头,其母在旁边观看察觉,便质问理发师,并言,我们是掏钱来消费的,你怎么让孩子这么不舒服,随后吵了几句,发也没理完,扭头带孩子走去……
例二:一名学生,因上课玩,被老师打屁屁两下,回去后跟妈妈讲,哭的好厉害,其母亲找老师质问,并转学…… 我是在想,母亲对孩子的爱,关心,照顾,虽然应该理解,可是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老师打不得,骂不得,理发还的舒服,公主,皇帝一样,这样的孩子,我为中国的明天好忧愁,这种人能承担什么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各种压力,能顶的住吗?见过点事情没?经历过点风吹没?还能不能一起快乐的玩耍了? 散步碰到小学生放学,学生们根本不懂躲人,看着人
篇三:佛经修行经典名句
第 6 页 共 17 页
佛经经典名句摘录
一、《金刚经》
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5、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6、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8、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9、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10、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第 7 页 共 17 页
11、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12、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3、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1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1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1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二、《地藏经》
1、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祗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 “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 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 尔
第 8 页 共 17 页
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 “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槃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 如是三白佛言: “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2、“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3、“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地藏菩萨语)
4、 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
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佛陀对普广菩萨的开示)
5、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主命鬼王语)
6、 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
第 9 页 共 17 页
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佛陀对普广菩萨的开示)
7、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主命鬼王语)
8、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是五无间罪,虽至极重,动经亿劫,了不得出。承斯临命终时,他人为其称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渐消灭。(地藏菩萨语)
9、 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毛发沙尘等许,所受福利,不可为喻。
10、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佛陀开示)
11、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佛陀付嘱地藏菩萨)
12、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觉林菩萨语)
三、<圆觉经 >
第 10 页 共 17 页
1、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2、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3、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4、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5、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当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
6、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7、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第 11 页 共 17 页
8、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9、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10、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11、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12、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13、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14、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15、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爱,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16、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第 12 页 共 17 页
17、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18、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19、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20、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21、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22、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于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四、《楞严经》
1、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第 13 页 共 17 页
2、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3、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
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4、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
第 14 页 共 17 页
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5、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6、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7、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8、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
第 15 页 共 17 页
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9、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0、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11、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
12、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
13、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
14、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15、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
第 16 页 共 17 页
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
第 17 页 共 1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