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时间:2022-11-06 来源:乌哈旅游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黄秀英

佳 木 斯 大 学 理 学 院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佳大理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黄秀英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自然地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学习,应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大气中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天气演变和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的基本规律;了解人类对天气的影响和改造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胜任中学的教学任务,带领中学生开展课外气象活动.

教学任务:

第1-4章:气象学基础理论 (讲授54学时,实习20学时) 第 5 章:天气学基础理论 (讲授18学时,实习4学时)

第6-8章:气候的形成,分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讲授38学时,实习12学时)

*课程安排如下:

教 学 内 容 授课时数 实习内容及时数 第一章 大气概述 4 气象要素观测 6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6 第三章 大气的水分 4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12 第五章 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14 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 10 第七章 气候带与气候型 16 66 6

*试题类型

1.选择题(含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5 - 20分 2.填空题 20 - 25分 3.判断并改错(找出唯一的一处错词或字并改成正确的) 15 - 20分 4.根据要求作图 10 - 20分 5.连线题 5 - 10分 6.根据要求填图 10 - 20分 7.根据温度、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 5 - 10分 8.根据所给温度、降水资料回答问题 10 - 15分

9.简答题 10 - 20分

1

10.读图并回答问题 10 - 15分

*教学参考书:

序号 书 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教学要点及试题:

绪 论

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

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

《 气象学与气候学 》 《 气象学与气候学 》 《 气象学与气候学 》 《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 》 《 气象学 》 《 气象学 》 《 天气学教程 》 《 大气·天气·气候 》 《 山地气候 》 《 地理气候学 》 《 世界气候 》 《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 》 《 中国云图 》 作 者 周淑珍 中山大学 张苑莹 卜永芳 陈世训 关伯雄 张元箴 张超、马骋琦 施尚文 傅抱璞 盛永禹 上海师范 中央气象局 出版社 高教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师大出版社 高教出版社 农业出版社 江苏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高教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高教出版社 中央气象局 一.选择题:

1.( )是气象学的研究范围

a.风 b.雨 c.冷却 d.台风 e.雪 f.龙卷 g.蒸发

2.( )是天气学的研究范围

a.霜 b.台风 c.凝结 d.龙卷 e.温度

3.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关系是( )

a.气候学包含气象学 b.气象学是气候学的基础 c.气象学和气候学是独立的

二、填空题:

2

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 )中的一切( )和( )的科学,以( )为研究对象。用( )表示。

2.天气学是研究( )不同的区域内所发生的( )的( )及( )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 )的科学,以( )为研究对象。

3.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 )或( )内大气中的( )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4.气候学是研究地球上的( )、( )、( )规律的科学,以( )为研究对象。 5.气候是指在( )、( )、( )和( )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 )的综合。

6.气象学是气候学的( )基础,天气学是气候学的( )基础,气候学是( 的综合。 三.问答题: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2.本学科在实际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3.根据以前学过的专业课和日常生活讲述一、二个有关气象或气候应用的小例子。

第一章 大气概述

重点:

1.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 2.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成因

# 1 - 1 大气的组成 要求:

1.熟练掌握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

2. 掌握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的来源及分布 3. 理解固体杂质、液体微粒的作用

一.填空题:

1.大气中物质的存在有三种形态,即( )、( )、( ) 2.地面—90km的范围中大气的组成是( )、( )、( )。

3.大气是( )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 ),此外还有含量不定的( )和( ))、( )

3

微粒。

4.干空气是指不包含( )、( )、( )的大气。其含量占整个大气的( )%, 主要成分是( 、 、 ),占干空气的( )%;次要成分是( 、 、 、 、 ),占干空气的( )%。

5.90km以下大气的分子量是( ),90km以上大气主要成分是( 、 )。

6.氧来源于水的离解,其方程式是(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是( )臭氧分解的方程式是( )。

7.大气中的氧参与有机物的( )、( )、( )过程。

8.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比为( )%,主要集中于( )km以下,具有( )分布特点。参与植物的( )作用,能吸收( )和( )的长波辐射。

9.O3的作用是( ),使大气增暖,另一个作用就是( )。 10.大气中的水汽量随高度而( ),随纬度而( )。

11.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具有( )变化的气体,可以吸收来自于地表的( )辐射,可以放出( )辐射。

12.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主要集中于( )。并具有( )分布特点,其作用是( )和( )。 13.液体微粒是指悬浮于大气中的( )、( )和( )等水汽凝结物。

二.选择题:

1.0 - 90km范围内,大气是由( )组成的

a.干洁空气 b.O2 c.CO2 d.水汽 e.杂质与微粒 f.杂质 2.干空气是指不包含( )的大气。

a.水汽 b.杂质 c.惰性气体 d.液体微粒

3.干空气占整个空气质量的( )%。

a.99.97 b.99.96 c.99.98 d.99.99 4.90km以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a.臭氧 b.氮 c.氧 d.氩 5.( ) 可以产生大气中的氧。

a.离子交换 b.光合作用 c.闪电 d.水的电解 6.氮的作用是( )

a.参与有机物的分解 b.缓解氧化 c.吸收长波辐射 d.肥料 7.臭氧在( )km处量最多

a.20 - 30 b.20 - 25 c.15 - 25 8.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作用是( )

4

a.破坏能见度 b.减弱地面长波辐射 c.水汽的凝结核心

9.( )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a.臭氧 b.水汽 c.二氧化碳 d.固体杂质 e.氮和氧 三.判断并改错:

1.大气底层臭氧量少,是因为氧原子少。 ( )

2.大气中的气体由于临界温压高,因此都以气体形态存在。( )

3.大气中的水汽其容积变化范围是0 - 4% ( ) 四.简答题:

1.二氧化碳的来源及作用

2.臭氧在高空中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作用 3.水汽在大气中的作用 五.作图题:

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曲线

# 1 - 2 大气的垂直结构

要求:

1.熟练掌握大气垂直方向的五个分层,温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2.理解大气高度的划分

一.填空题:

1.在( )℃、( )mmhg条件下,( )%的大气集中距地面( )km以下的层次中,离地( )km的大气中质量仅占( )%,大气中的( )和( )随高度而逐渐变小。

2.气象学规定在大气中有( )出现的最大高度,称为( ),其高度为( )km。密度法规定的大气上界高度为( )km。

3.在垂直方向上根据大气( )、( )、( )和( )将大气分为( )个层次。 4.对流层的上界因纬度而不同,低纬( ),高纬( );又因季节而不同,夏季( ),冬季( )。在本层中集中了( )大气,( )水汽。 5.对流层中的平均温度递减率为( )℃/100m。

6.在对流层中按( )和( )分为三层。最下层称为( ),范围是( )km。 7.( )层又称电离层,具有( )的能力。

5

二.选择题:

1.物理上界的高度是( )km。

a.2000 b.1000 c.1200 d.3000 - 4000

2.密度法规定的大气上界的电子浓度是( )个/cm,质点浓度是( )个/cm,高度是( ) 3

3

km。

a.10 - 10

2

b.102 - 10

3

c.103 - 104

a.1 b.2 c.3

a.2000 b.3000 c.2000 - 3000

3.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 )

a.大气温度 b.水汽 c.大气成分 d.垂直运动状况 4.对流层在低纬的上界高度是( )km

5.在对流层中,因( )而分( )层

a.气温 b.气流 c.天气现象 d.水汽分布

a.3 b.2 c.4

6.对流层中( )层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层次 a.1 b.2 c.3 d.4 7.平流层中的温度升高是因为( )

a.臭氧多 b.氮、氧分子多 c.空气运动快 8.中间层温度随高度而( ),原因是( )

a.降低 b.升度 c.不变 a.臭氧 b.氮、氧分子 c.太阳辐射

9.在中间层的( )km处,仅白天出现一个电离D层 a.60 - 70 b.60 - 80 c.60 - 90 10.( )层具有无线电波的反射能力

a.中间层 b.平流层 c.暖层 d.散逸层 11.在大气的垂直五层中,有( )个层次温度随高度而升高 a. 2 b.3 c.4 12.( )层中偶尔会出现贝母云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三.判断并改错:

1.对流层上界高度随季节而有变化,夏季低,冬季高。

6

) a.13 - 14 b.15 - 16 c.17 - 18

2.对流层中温度、湿度分布不均是因为地表性质不同而产生的 ( )

3. 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大约2km的层次中有一个温度随高度升高变小或不变的过渡层。 ( ) 4.平流层中水汽、尘埃含量少,是因为此层远离地表。 ( )

5.中间层又称高空对流层,有时能观测到夜光云。 ( ) 四.问答题:

1.在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2.在对流层中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有何特点?为什么? 3.在对流层中空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4.平流层中温度随高度有何变化特点?为什么? 5.在平流层中空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6.平流层中为什么水汽、尘埃含量少?

7.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8.暖层中温度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9.暖层中空气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10.为什么低纬对流层顶高度高,而高纬对流层顶高度低? 五.作图题:

画出大气垂直结构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 1 - 3大气的基本物理特性 要求:

1.熟练掌握各主要气象要素的定义、单位及公式 2.掌握干空气、湿空气的状态方程 3.能利用仪器准确测定主要的气象要素

一.填充题:

1.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称为( )

2.气压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 3.在气象学上,气压的单位是( )、( )、( ) 4.1mb = ( )达因/cm2

= ( )帕

7

5.标准大气压是指在( )的海平面上,温度为( )℃时,所测到的水银柱的为高度为( )的大气压强。

5.1mmhg = ( )mb,1mb = ( )mmhg

6.气温表示大气( )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有( )、( )和( ) 7.气温高低的实质就是( )

8.摄氏温标与华氏温标换算的表达式是( ) 9.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换算的表达式是( ) 10.摄氏温标与绝对温标换算的表达式是( ) 11.湿度是指表示大气( )程度的物理量 12.绝对湿度的单位是( )和( ) 13.比湿的表达式是( )

14.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 )和同温度下的( )的百分比,表达式是( ) 15.饱和差的表达式是( )

16.在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中,其中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有( ),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物理量有( )

17.气流运动的物理量是( ),地面风用( )表示,高空风用( )表示,NNE表示( )风,SSW( )风

18.空气的状态用( 、 、 、 )表示 19.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 ) 20.干空气状态方程的表达式是( ) 二.选择题:

1.1个标准大气压 = ( )mb

a.1000 b.1013 c.1013.5

2.水汽的比气体常数(Rw = 1.608Rd)比干空气( )

a.小 b.相等 c.大

三.是非题:

1.相对湿度数值愈小,表示当时空气饱和程度愈远 ( )

2.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Td只与空气中的水汽含水量量有关 ( )

3.露点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其值愈高水汽量愈多 ( )

4.大气中是产生蒸发,还是凝结,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含水量 ( )

8

5.大气中水汽凝结量的多少,主要决定于空气是否饱和 ( )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重点:

1. 太阳辐射及太阳常数

2. 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 3. 全球水平气温的分布特点 4. 如何判别大气稳定度

难点:

1.大气稳定度能量的判别 2.乱流逆温的形成过程

# 2 - 1 太阳辐射

要求:

1. 熟练掌握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常数的概念,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特点,影响直接辐射的因素 2. 掌握太阳辐射的波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及影响因素

一.填空题:

1.太阳表面的温度为( ),地球每年从太阳上获得( )的热量,仅为太阳热量的( )。 2.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 )以上,都在不停地以( )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 )。

3.电磁波的范围是(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太阳辐射的波长是( ),它包括部分( )、全部( )和部分( ),属于( )辐射。 4.地面和大气辐射的波长为( ),属于长波辐射。

5.物体的Α、、P之间关系是( ),分别代表物体的( 、 、 )能力。

6.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是( ),属于( )光,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 ),再其次是( )。

7.任一地点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是( ),大气上界的太阳常数是( )。

9

8.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有三种被削弱的方式( 、 、 )

9.大气层中主要的吸收物质是( 、 、 、 、 ),且具有( )吸收特性,仅占太阳辐射的( )%。

10.氧气最强的吸收带是( ),属于( )部分。

11.臭氧最强的吸收带是( ),属于( )部分,而且还吸收( )。 属于( )部分。

12.天空出现白色是因为( )多。 二.选择题:

1.地表面的最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是( )um

a.0.475 b.8 c.10 d.10.2 2.通过大气的太阳辐射被吸收的仅是( )

a.红外 b.可见光 c.紫外 d.红外和紫外 3.当天空出现青蓝色时,说明大气中的粒子直径( ) a.> b.与无关 c.小于 d.= 4.当天空出现白色时,此时大气中的粒径是( )

a.> b.与无关 c.小于 d.= 5.通过大气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为( )%

a.50 b.40 c.45 d.55 6.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最高地区是( )

a.青海 b.西藏 c.黄河流域 d.新疆

三.是非题:

1.物体辐射某一波长的辐射,在同一温度下决不吸收此波长的辐射 (

2.温度愈高,黑体的放射能力愈强,波长愈长 (

3.黑体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随温度升高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 (

4.太阳常数是指垂直于太阳光的地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 (

5.大气主要吸收带位于太阳辐射光谱两端能量较小的区域内 (

6.分子的散射强度与其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 (10

) ) ) ) ) )

7.大气愈厚,太阳高度角愈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少 ( )

8.到达地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日总量最大值在赤道 ( )

9.阴天由于散射辐射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比晴天多 ( )

10.大气透明度愈高,空气中所含水汽、固体杂质愈多 ( ) 11.加热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 )

12.由于太阳辐射光谱与黑体相似,因此黑体的定律也适合太阳辐射( )

13.物体的温度愈高,其单色辐射极大值对应的波长愈短 ( ) 四.问答题:

1.为什么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2.推导地表面I=I0sinh

3.什么是太阳辐射光谱,其能量是如何分配的? 4.什么是太阳常数,数值是多少? 5.太阳高度角与直接辐射有何关系? 6.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特点是什么? 7.分子散射和粗粒子散射有何异同点?

8.为什么天空有时是白色的,而有时则是青蓝色的? 9.大气厚度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少有何关系? 五.作图:

1.太阳高度角大小与受热面积大小的关系图 2.太阳高度角与大气层厚度的关系图

# 2 -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要求:

1.熟练掌握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地面辐射差额的概念、大气逆辐射的概念 2.掌握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窗、温室效应、辐射差额等概念

11

一.填空题:

1.地表面辐射能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 2.地面属于( )辐射,最大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是( )um。

3.水的最强吸收波长是( )um,最弱是( )um,此波段又称为( )。 4.地面有效辐射击的公式是( ),影响因素有( 、 、 、 )。

5.地面辐射差额的公式是( ),白天为( )值,气温( ),夜晚为( )值,气温( )。纬度愈低,Rg >0的时间愈( )。

6.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而逐渐减小,在( 、 )辐射差额为0,在( 7.大气放射辐量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 ),另一方面决定于大气中的(8.“大气窗”对地表起到( )作用。 9.烟幕预防霜冻的原理是( )。

10.大气辐射差额是( )值,说明大气的热能是亏损。

11.高低纬间有水平气流的运动,是由于( )引起的。 二.选择题:

1.“大气窗”的能量占地面总辐射量的( )%

a.10 b.30 c.20 d.15 2.“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 )

a.水 b.大气逆辐射 c.CO2 d.尘埃 3.地面辐射的75 - 90%集中在近地面的( )m气层中

a.60 - 100 b.40 - 50 c.50 - 60 d.30 - 50 4.大气对长波辐射的主要吸收体是( )

a.氧气 b.臭氧 c.水 d.二氧化碳 三.问答题:

1.为什么大气和地面均属于长波辐射? 2.有云的夜晚为什么比晴朗的夜晚暖? 3.大气窗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4.为什么高低纬间温差不是愈来愈大? 四.是非题:

1.地面辐射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 ( )

2.“大气窗”中的地面辐射占总能量的30% ( )

12

、 )辐射差额小于零。 、 )

3.大气逆辐射是指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的大气辐射 ( )

4.在地面有效辐射中,地温高于气温,则有效辐射是正值 ( )

# 2 - 3 大气的增温与冷却

要求:

1. 熟练掌握干空气绝热直减率、湿空气绝热直减率及应用范围,大气稳定度的概念和判断方法,大气的不稳

定能量

2.掌握大气的非绝热变化的几个方面

一.填空题:

1.传导是依靠分子的热运动将( )从一个分子传给另一个分子。

2.辐射发生于( )间、( )间,是( )最重要的热量交换方式。 3.对流是( )重要途径。

4.白天乱流的方向向( )传输热量,夜晚则向( )传输热量,但强度( ),是( )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

5.潜热交换主要是在( )中起作用。

6.泊松方程是( ),此公式表明,干绝热变化中气压降低温度呈( )。 7.干空气任一高度处的温度表达式是( ),其中温度递减率是( )。 8.大气稳定度是指( )使( )具有( )或返回原来位置的( )或( )。 9.当大气层结使气团加速运动时,称( ),反之则( )。

10.当<0时称( ),=0称( ),这样的大气层结是( )。

11.条件性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是( ),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是( ),对于饱和空气则是( )。

12.影响正不稳定能量的因素有( 、 、 )。 13.不稳定能量的类型有( 、 、 )。 二.问答题:

1.为什么rm2.气压不变时,温度对rm有何影响? 3.温度不变时,气压对rm有何影响? 4.干空气的大气稳定度的判据是什么? 5.饱和空气的大气稳定度的判别据是什么?

13

6.什么是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如何判断? 四.作图:

1.湿空气绝热上升过程示意图 2.判断大气层结正不稳定能量示意图 3.绝对不稳定能量示意图 4.绝对稳定能量示意图 5.潜在不稳定能量示意图 五.计算题:

1. 中纬度某日某地地面温度是10℃,探空资料表明r=0.65℃/100m,对流层顶温度是-55℃,求对流层的高度?

2.山高3000m,迎风坡山脚温度为20℃,对应的露点温度为15℃,rm=0.5℃/100m 求:①凝结高度?Z-Z0=123( t0-td) ②高山顶的温度? ③背风山脚的温度? 3.求:①500m以内的r及rm(rd) ②500-1000m以内r及rm(rd) ③1000-1500m以内的r及rm(rd)

④作图:标出饱和高度、自由对流高度、正负不稳定能量区 ⑤判断此大气层结的稳定情况

# 2 - 4 气温的变化

要求:

1. 熟练掌握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日变化的特点及原因,全球气温的水平分布特点;辐射逆温、乱流逆温的形成过程

2. 掌握影响气温日、年较差变化的因素,年变化的原因,平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的形成

一.填空题:

1.气温随时间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即( 、 )。 2.气温的( )变化和( )变化均属于周期性变化。

3.气温的日变化特点是一天当中有一个( )和一个( ),前者出现在( ), 后者出现在( )。

14

4.气温的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的( )和( )之差,影响因素有( 、 、 、 )。 5.在中纬度地区影响气温年变化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 )。 6.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时间是( ),最低时间是( )。

7.气温的年较差是指一年中( )和( )之差,影响因素有( )和( )。 8.纬度愈高,太阳辐射的年变化愈( ),相应的气温年变化也( ),在我国华南的气温年较差比华北地区( )。

9.在对流层中,气温的日较差随高度而( ),年较差随高度而( )。

10.温度梯度是指在( )图上,,垂直于( ),( )的变化值,它表示温度在( )方向的变化程度。

11.在海平面气温分布图上中,如果等温线愈密,温差( );等温线愈弯曲,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是( );等温线东西向分布,影响气温的因素是( );若南北向或与海岸平行,则温度受( )影响大。 12.北半球7月海平面气温分布比1月份( ),则夏季的南北温差比冬季( )。

13.热赤道是指月平均气温在冬、夏( ),并随太阳直射点移动,平均位置在( )。 14.北半球冬季最低气温位于( 、 )。

15.逆温层中温度的直减率特点是( 或 ),其作用是( )。 16.1月份北半球陆上的等温线凸向( ),海上则凸向( )。

17.根据逆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五种类型( )、( )、( )、( )、( )。 18.在对流层的下层,大约( )km以下,在纬度( )的地区,冬季温度随高度增高有( )的现象,此现象称为( )。

19.下沉逆温多出现在( )。 二.选择题:

1.( )地点气温日变化大

a.山顶 b.高原边缘 c.盆地中部 d.平原 2.海陆之间的反射率可相差( )%

a.10 b.20 c.15 d.10 - 20 3.海上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时间是( )

a.1和7 b.2和8 c.1和8 d.8和2 4.地面温度的升或降主要决定于( )

a.太阳辐射 b.辐射差额 c.有效辐射 d.太阳高度 5.辐射逆温常形成于( )

a.早晨 b.夜间 c.晴晴朗无云的夜晚

d.晴朗无云、少云、微风的夜间

15

6.在中高纬度大陆上冬季逆温层的厚度为( )m

a.300 b.400 c.200 - 300 d.300 - 400

三.是非题:

1.正午,太阳辐射最强,气温也最高 ( )

2.一天当中夜间气温最低 ( ) 3.纬度越高,气温的日较差也愈大 ( )

4.一年中气温的日较差最大值在夏至

5.泰山顶上的日较差比泰安市的气温日较差小

6.晴天的气温日较差比阴天小

7.一年中冬至太阳高度角最小,因此也是气温最低的日子

8.气温的年较差随着纬度而增大

9.气温的年较差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大

10.在海平面上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愈密,两者的温差愈小

11.在南半球,有寒流经过的地方,等温线凸向极地 四.问答题:

1.气温日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而不是正午12时? 3.为什么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4.为什么一年中气温最大值在大暑而不在夏至? 5.为什么一年中气温最低值在大寒而不在冬至? 6.为什么北半球1月份等温线分布比7月份密? 7.为什么北半球7月份南北温差比冬季小? 8.为什么北半球在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极地?

16

( ) ( ) ( ) ( ) ( ) ( ) ( ) ( )

9.辐射逆温是如何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10.用图解释乱流逆温的形成过程? 五.作图:

1.乱流逆温形成示意图 2.辐射逆温形成示意图 3.北半球全年气温分布曲线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重点:

1.气压随高度分布的定性解释

2.气压场的表示方法,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3.促使空气运动的力

4.地转风、梯度风的概念、形成、风压定律

5.大气环流的概念,三圈环流的模式及风带、气压带的形成,实际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难点: 1.等高面图、等压面图的形成

2.水平地转偏向力的由来

3.三圈环流的形成、风带、气压带的形成

# 3 - 1 大气压力的变化 要求:

1.熟练掌握单位气压高度差、单位高度气压差的公式及意义 2.掌握引起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因素 3.理解气压的日变化、年变化

一.填空题:

1.大气静力平衡的条件是( ) 2.静力学方程式是( )

3.垂直气压梯度的表达式是( ),单位是( )和( ) 4.低层大气中由于空气密度( ),单位气压高度差( ) 5.在低层大气中由于空气密度( ),气压随高度递减( )

6.单位气压高度差的公式是( ),单位是( )、( ) 7.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种( 、 )

17

8.气压日变化的特点是一般情况下,一天当中有( )个高值,( )个低值,影响因素有( 、 、 )

9.在高山地区高空气压的最高值在( )季,最低值在( )季 二.选择题:

1.温度高的地方比温度低的地方,气压随高度降的( ) a.快 b.一样 c.慢 2.在气流辐合区中气压( ),气流辐散区中气压( ) a.升高、降低 b.降低、升高 c.升高、升高 3.冬季有冷空气来临时,沿途各地的气压将( )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4.低层气流辐合,空气将产生( )运动

a.乱流 b.下降 c.上升 5.气压日变化的周期为( )小时

a.12 b.24 c.8 6.1500m高度上气压的数值约为( )mb

a.900 b.700 c.850

三.是非题:

1.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降低的速度愈快 (

2.密度愈大,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大 (

3.温度愈高,气压数值愈高 (

4.夏季大陆地面的气压值最高 (

5.高空气流辐散必然引起地面气流的辐合上升 (

6.随着纬度的增高,气压变化的振幅减小 (

7.冬季陆地上的气压比海洋高 ( 四.问答题:

18

)))))))

1.温度对气压有何影响?

2.水平气流的辐合、辐散对气压有什么影响? 3.气压的年变化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4.空气密度的变化对气压有何影响? 五.作图:

1.气流的辐合、辐散与空气垂直运动关系的示意图 2.同一气柱中单位气压高度差与密度的关系示意图

# 3 - 2 气压场

要求:

1.熟练掌握等压面图、等高面图的来由,气压场的基本形式 2.掌握气压场的对称系统、不对称系统的垂直变化特点

一.填空题:

1.在等高面图上,用( )表示( )的气压分布状况

2.在等高面图上,数值由中心向外递减的区域称( ),对应的空间形状是( );数值由闭合中尽向外递增的区域称( ),对应空间的形状是( )。 3.在等压面图上,用( )表现( )特征。

4.空间的等压面是一个( )面或( )面,等压面以上各点的气压值比等压面上的( )。 5.在等压面图上,等高线愈( )说明等压面的坡度愈陡。

6.在等压面图上,中心数值高的区域代表( ),中心数值比四周低的区域代表( )的等压面。 7.等压面图反映( )的特征,也反映出( )。 8.等压面图上的等高线单位是( )

9.1位势米=( )J/kg 1位势什米=( )位势米。 10.位势高度与几何高度的换算关系是( )。

11.在海平面上,气压场的基本形( 、 、 、 、 )。

12.深厚的对称系统是指温度场中的( )中心与气压场中的( )中心重合。

13.在温压场不对称的高压区中,其中心轴线在北半球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向( )倾,南半球则向( )倾。 14.地面上闭合的高低压系统,到高空以( 、 )形式存在。 二.选择题:

1.海平面与空间一组等压面相割,得到许多闭合的交线,此交线是( ) a.等高线 b.等压线 c.等温线 2.( )系统属于深厚的对称系统

19

a.蒙古高压 b.副热带高压 c.东北冷涡 d.青藏高原的热低压

三.是非题:

1.通常用等高面图表示气压的空间起伏形势 ( )

2.在等高面图上,等高线愈密,说明等压面坡度愈大 ( )

3.低层是高压,高空一定也是高压 ( )

4.冷高压随着高度的升高,等压面不断上凸 ( )

5.西北地区的热低压属于深厚的对称系统 ( ) 四.问答题:

1.为什么等高面图能反映出气压的水平分布特点? 2.为什么等压图能反映出气压的空间分布特点? 3.等压面与等高面是什么关系?

4.解释暖高压(冷低压)系统随高度的变化特点? 5.解释冷高压(暖高压)系统随高度的变化特点? 6.在北半球高(低)压区的垂直结构特点是什么? 7.什么是气压系统?

8.什么是等压面,有何特点? 五.作图:

1.等高面图形成示意图 2.等压面图形成示意图 3.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图

4.暖高压(冷低压)垂直变化示意图 5.冷高压(暖高压)垂直变化示意图

6.温压场不对称时高压(低压)垂直变化示意图

# 3 - 3 大气的水平运动

要求:

1. 熟练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地转风、梯度风的形成及风压定律;热成风 2.掌握惯性离心力、摩擦力的大小、方向;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20

3.理解摩擦层中风的运动特征

一.填空题:

1.水平气压梯度是指垂直于( )方向,单位距离内( )的改变量,它是( )量。 2.水平气压梯度的方向是从( )指向( ),单位是( )。 3.单位距离内水平气压梯度愈大,等压线愈( )。

4.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指在( )存在时,作用在( )空气上的力。 5.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公式是( ),方向是从( )指向( )。 6.( )是促使空气运动的原始动力。

7.水平地转偏向力是促使空气偏离( )方向的主要原因。

8.任一纬度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大小是( ),在( )最大,在( )最小,它是一个假想的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 ),不改变其( )。 9.物体静止时,地球上不受( )的影响。

10.在北半球,由于有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总是向它运动的( )方偏转。 11.在北半球,下水道口水流的方向是( )。 12.由于空气运动速度不同而产生的摩擦力为( )。

13.( )和( )是假想的力,只改变气流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14.( )和( )是实力,即改变气流的方向,也改变速度的大小。 15.地转风的条件是( ),方向是( )

16.梯度风的条件是( ),北半球高压区气流是( )时针,低压区中的气流是( )时针的。 17.实际大气中,低压区中的梯度风比高压区中的风速( ) 18.梯度风遵守( )的风压定律。

19.风随高度有变化是因为( ) 10.热成风受( )和( )的影响。

11.随高度的增加,只要( )不变,热成风的大小和方向就( )。

12.在北半球对流层中,温度分布总是( ),因而无论低层吹什么风,随高度的增加都逐渐转为( )风。 13.在北半球,摩擦层中,低压中的空气总是( )方向流动的,而高压中的空气总是( )方向流动的。 二.选择题:

1.( )力是实力。

a.G b.C c.R d.A 2.在自由大气平直的气压场中,空气受( )力的作用。 a.A b.C c.G d.R

21

3.摩擦层中平直的气压场,空气受( )力的作用。 a.A b.C c.G d.R 4.地转风的风速大小是( )。

5.在同一气压场中,Vg、Vc、Vac的关系是( )

a.Vac > Vg > Vc b.Vac > Vc > Vg c.Vc > Vg > Vac

6.在同北半球,热成风的方向是( )

a.东风 b.西风 c.北风 d.南风

7.( )是促使空气运动的原始动力。

a.C b.A c.R d.G

8.汽车转弯时,人总是要倒向车的外侧,这是因为( )的作用。

a.A b.C c.G d.R 三.是非题:

1.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成反比。

2.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实际上发生了左、右偏转现象。

3.随着高度的增加,地转风的风速是逐渐减小的。

4.在同一气压场中,高压区的梯度风风速比地转风小。

5.当空气运动的曲率半径很大时,可以忽略惯性离心力的影响。

6.热成风的大小和方向随着高度的增加是变化的。 四.作图:

1.在下列气压场中分析各质点的受力及风向或气压场 北半球:

自由大气:地转风:

梯度风:

22

) ) ) ) ) ( ) (((((

摩擦层:地转风:

梯度风:

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对称:暖高 - 冷低

冷高 - 暖低

垂直:

南半球:

自由大气:地转风:

梯度风:

摩擦层:地转风:

梯度风:

23

风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对称:暖高 - 冷低:

冷高 - 暖低

垂直:

五.问答题:

1.什么是白贝罗风压定律?

2.在同一个气压场中,Vg、Vc、Vac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3.为什么实际大气中Vc>Vac? 4.摩擦层中的风压定律是什么?

5.北半球暖高、冷低区风随高度有何变化规律? 6.南半球暖高、冷低区风随高度有何变化规律? 7.南半球冷高、暖低区风随高度有何变化规律? 8.北半球冷高、暖低区风随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 3 - 4大气环流

要点:

1.熟练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三圈环流、风带、气压带的形成;实际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2.掌握海陆分布、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理解锋区、急流及大气环流的变化。

一.填空题:

1.大气环流是指具有( )规模的比较大的( )运动。 2.大气环流根据它的尺度共有四种( 、 、 、 )。 3.影响大气环流的因素有( 、 、 、 )。 4.( )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基本因子。

5.在( )和( )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圈环流。

24

6.北半球共有( )个气压带,即( 、 、 、 )。 7.北半球共有( )个风带,即( 、 、 )。

8.从大气环流中得知,大气环流以( )环流为主,但也存在着( )环流,比( )环流弱,这是大气环流的( )规律。

9.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冬季大陆地面是( ),海洋是( ),空气从( )流向( ),形成( )风,夏季大陆地面是( ),海洋是( ),空气从( )流向( ),形成( )风。 10.由于北半球海陆是相间分布的,因此冬季高空大陆西岸是气压( ),东岸则是气压( ),夏季高空大陆西岸是气压( ),东岸则是气压( )。

11.实际大气环流中,高空环流状况在冬季形成( )。

12.大气环流在方向上,以( )环流为主,在垂直方向上则体现为( 13.北半球行星锋区有两条( 、 )。

14.在地球上按地区急流有三种( 、 、 )。 二.选择题:

1.季风属于( )环流。

a.大 b.中间 c.中 d.小 2.中环流的活动时间是( )天。

a.1 - 2 b.2 - 3 c.3 - 4 d.4 - 5 3.南半球赤道信风的方向是( )。

a.NE b.SW c.SE d.NW 4.( )大气活动中心是永久性的。

a.蒙古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北美高压d.亚速尔高压 5.( )大气活动中心是半永久性的。

a.夏威夷高压 b.北美高压 c.印度低压 d.冰岛低压 6.( )槽位于140°E附近,强度最大。

a.北美大槽 b.东亚大槽 c.欧洲浅槽 7.( )环流能产生大范围的天气现象。

a.经向 b.纬向 c.经向 — 纬向

三.作图题:

1.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 2.北半球三风四带示意图 3.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 4.南半球三风四带示意图

5.海陆热力差异影响下的冬季高空槽脊分布

)。 25

)和(

6.海陆热力差异影响下的夏季高空槽脊分布 7.地形影响气流分支绕行示意图 四.问答题:

1.赤道低压带是如何形成的? 2.副热带高压带是如何形成的? 3.低纬环流圈是如何形成的? 4.极锋是如何形成的?

5.海陆热力差异对地面环流有何影响? 6.海陆热力差异对高空环流有何影响? 7.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动力作用有哪些?

8.青藏高原在冬季、夏季地面的大气活动中心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9.实际地面大气环流的特点是什么? 10.实际高空大气环流的特点是什么?

第四章 大气的水分

重点:

1. 影响饱和水汽压大小的因素 2. 大气中水汽的凝结条件 3. 人工降水的原理

难点:降水的形成条件

# 4 - 1 蒸发与凝结的基本原理 要求:

1.熟练掌握影响饱和水汽压的因素,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条件 2.掌握水的动态变化及判断方法

一.填空题:

1.在常温常压下,大气中的物质只有( )有三态变化,其他物质由于没有达到( )温度,而以(形态存在。

2.温度愈高,饱和水汽压按( )规律迅速( )。

3.不同温度下的空气,降低同样的温度,高温时的饱和空气凝结水量比低温时( )。

26

4.当T=( )时,E

过冷

=E冰。

5.冰晶效应的条件是( )。

6.大小水滴共存时,产生水汽转移现象的条件是( )。 7.空气达到饱和的途径有( 、 )。 8.空气冷却的类型有( 、 、 )。 9.大气中,凝结核的作用是( ) 二.选择题:

1.( )情况属于饱和状态。

a. e = E b. e > E c.e < E 2.在混合云中,产生冰晶效应的条件是( )。 a.E冰

> e >E水 b.E水>e > E冰 c.e > E水>E冰

三.是非题:

1.饱和水汽压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大。 ( ) 2.E过冷

< E冰

( )

3.水中杂质愈多,其饱和水汽压值愈大。 ( )

4.蒸发面下凹愈深,其上面的饱和水汽压愈大。 ( ) 四.问答题:

1.温度对饱和水汽压有何影响? 2.冰晶效应是如何形成的,有何意义? 3.为什么E

< E水?

4.为什么E凹最小?

5.为什么在混合云中有水汽转移现象,对云滴有何影响? 6.大气中水汽的凝结条件是什么?

# 4 - 2水汽凝结物

要求:

1. 熟练掌握露、霜、雾淞、雨淞、雾、云等的概念;雾的形成条件、云的形成条件、分类。2.掌握各类雾的形成、云的特点。

27

一.填空题:

1.露是指近地面的( )空气因与( )地面接触而( )到( )时,空气达到( ),如果( )>0℃时,则在地面或地面物体( )成( )的水滴。

2.如果地面物体或者植物叶子上凝结成露,说明土壤( ),( )会加剧。 3.露的条件是( 、 或 、 )的夜晚。

4.“雾水见晴天,霜重见晴天”说明( 、 )是好天气的标志。

5.霜是指近地面的( )空气因( )到( )时,且( )<0℃,则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形成( )结构的( )物。

6.霜冻是指农作物受伤害或死亡的( ),而霜则是( ),农业上要预防的是( )而不是( )。 7.雾淞是指水汽在( 、 )和物体( )表面上形成的乳白色( )的凝结物,多形成于( )的天气,在东北地区称为( )。

8.根据雾淞的( 、 ),共分为( )类,即( )雾淞和( )雾淞。

9.晶状雾淞是指( )蒸发后,凝华而成的,其特点是结构( ),条件是温度( ),有( 、 )。 10.粒状雾淞的条件是气温( ),( )雾,( )风,其结构特点是( ),形状是( )。 11.粒状雾淞是指( )碰到( )的物体表面后迅速( )而成的。

12.雨淞是指出现在( 、 、 、 )等地面物体上的一层( )的而又有( )的冰层。

13.雾是指( )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 )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 )的( )物。 14.蒸发雾的条件是冷空气与暖水面的( )的差值。 15.雨淞常出现在( )地区。

16.云是指漂浮在空中的,由( 、 或 )组成的( )中的水汽凝结物。 17.根据温度云可以分为两种( 、 )。

18.根据成分云可以分为三种( 、 、 )。 19.根据上升气流云可以分为三种( 、 、 )。 20.积状云中有( 、 、 )。

21.积状云是由于空气( ),发生( ),因此水汽产生凝结而形成的。

22.积状云的特点是垂直发展( )、呈( )状态、底部( )、顶部( )的状态。 23.淡积云是由( )组成的。

24.浓积云是由( 、 )组成的。 25.积雨云是由( 、 和 )组成的。 26.下午出现淡积云是( )的预兆。 27.早上出现浓积云是( )的预兆。

28.典型的层状云系从前到后是( 、 、 、 )。

28

29.波状云中主要有( 、 和 )。 30.波状云形成的条件是( 和 )。

31.荚状云总是在( )出现,它是( )的预兆,如果出现在( )之前,将有( )天气。

32.出现白霜时,气温比露点温度( ),即出现( )也出现( )。 33.出现黑霜时,气温比露点温度( ),只有( )而无( )。 二.选择题:

1.有露出现时,露点温度必须是( )。

a.>0 b.=0 c. 任意 d.< 0

2.在农事活动中,主要预防的是( )。

a.霜 b.白霜 c.黑霜 d.白霜和黑霜 3.( )是白色的固体的水汽凝结物。

a.霜 b.雾 c.雾淞 d.雨淞 4.( )水汽凝结物形成时要有雾出现。

a.霜 b.雾淞 c.雨淞 d.云 5.( )形成时没有雾出现。

a.霜 b.雾淞 c.雨淞 d.云 6.雨淞出现时的气温条件是( )℃。

a.0 b.- 5 c.0 - 5 d.- 2— - 5 7.( )水汽凝结物是在大气中形成的。

a.雾 b.云 c.降水 d.露 8.“十雾九晴”是指( )。

a.平流雾 b.锋面雾 c.辐射雾 d.蒸发雾 9.重庆的雾属于( )。

a.平流雾 b.锋面雾 c.辐射雾 d.蒸发雾 10.伦敦的雾属于( )。

a.平流雾 b.锋面雾 c.辐射雾 d.蒸发雾 11.( )称为砧状云。

a.浓积云 b.积雨云 c.淡积云 d.层状云 12.卷云的组成物质是( )。

a.过冷却水滴 b.冰晶 c.水滴 d.a和b 13.( )云有彩色的晕圈。

a.卷云 b.积雨云 c.高层云 d.卷层云

29

14.“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是指( )。

a.卷云 b.积雨云 c.高层云 d.层积云 15.( )会产生雨雪幡。

a.积雨云 b.雨层云 c.高层云 d.层积云 16.“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指( )。

a.雨层云 b.卷层云 c.卷积云 d.高积云 16.“瓦块云,晒死人”是指( )。

a.卷积云 b.雨层云 c.高积云 d.层积云 17.在日、月照射下,( )有华出现。

a.卷积云 b.高积云 c.层积云 d.雨层云 18.( )是晴天的标志。

a.下午的淡积云 b.荚状云 c.上午的絮状云d.高积云 19.( )是凝华物。

a.露 b.霜 c.雾淞 d.雾 20.( )凝结物出现在物体的迎风面上。

a.霜 b.雾淞 c.雨淞 d.雾

三.是非题:

1.霜是冻结在物体表面上的。 ( )

2.霜冻是地面物体表面上的白色固体凝华物。 ( )

3.在农事活动中,人们主要预防的是霜。 ( )

4.晶状雾淞的条件是浓雾、微风。 ( )

5.雨淞的形成温度是0°— -15℃。 ( ) 四.作图题:

1.淡积云的形成示意图 2.浓积云的形成示意图 3.积雨云的形成示意图 4.层状云的形成示意图 5.波状云的形成示意图

30

6.荚状云的形成示意图 五.问答题:

1.露的形成条件? 2.霜的形成条件? 3.霜与霜冻的区别?

4.晶状雾淞与粒状雾淞的形成、特点、天气条件方面有什么区别? 5.霜、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6.雾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7.辐射雾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8.平流雾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9.云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10.雾与云有何不同?

# 4 - 3大气降水

要点:

1.熟练掌握降水形成的微观条件,人工降水的原理 2.掌握降水的类型和分布

一.填空题:

1.降水是指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 )和( )水,常见的有( 、 、 2.降水的多少用( )来表示。

3.习惯上把半径小于( )um的水滴称为云滴。 4.标准云滴的半径是( ) 。

5.半径大于( )um的水滴称为雨滴。标准雨滴的半径是( )um。 6.形成降水的宏观条件是( 、 )。

7.降水形成的微观条件是( 、 )。 8.凝结凝华增长的条件是( 、 、 )。 9.降水的冲并增长速度的大小主要与( 、 )因素有关。

10.形成降水的初期以凝结凝华增长为主,当云滴半径达到( )um的时候,以(11.( )过程是云滴增大到雨滴的关键。

12.按降水成因分,降水的类型有( 、 、 、 )。 13.按降水的时间和强度划分,降水的类型有( 、 、 )。 14.地球上有两个雨带即( 、 )。

)。 31

)增长为主。

15.冷云不降水的原因是缺少( ),人工降水的方法是在云中撒入( )和( ), 目的是使云中产生( )。

16.暖云不降水的原因是缺少( ),人工降水的方法是在云中撒入( )或( ),这两种物质具有( )性。

17.降水量的分布受( 、 、 、 )的控制。 二.选择题:

1.( )云属于冰成云。

a.卷云 b.积雨云 c.卷积云 d.雨层云 2.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的条件是( )。 a.e > E

b.e > E角 c.e > E边

d.与e无关

3.形成柱状雪花的条件是( )。 a.e > E

b.e > E角 c.e > E边 b.e > E角 c.e > E边

d.与e无关

4.形成片状雪花的条件是( )。 a.e > E

d.与e无关

5.( )的降水是阵性的。

a.高层云 b.积雨云 c.层云 d.卷层云 6.( )的降水是连续性的。

a.浓积云 b.雨层云 c.高层云 d.层积云 7.印度的乞拉朋齐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 b.台风雨 c.地形雨 d.锋面雨 8.中雨的强度是( )mm/日。

a.10 b.25 c.10 - 25 d.10 - 20 9.大雨的强度是( )mm/日。

a.25 b.25 - 50 c.50 d.30 10.暴雨的强度是( )mm/日。

a.50 b.100 c.50 - 100 d.60 - 80 11.大暴雨的强度是( )。

a.100 - 200 b.100 c.200 d.>100 12.中纬度的降水类型是( )。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13.在冷云中撒入( )可以进行人工降水。

a.NaCL b.AgCL c.KCL d.干冰 14.在暖云中撒入( )可以进行人工降水。

32

a.NaCL b.AgCL c.KCL d.干冰 三.问答题:

1.降水形成的宏观条件是什么? 2.降水形成的微观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雪花基本上是六角形的? 4.全球降水带在地球上是如何分布的? 5.为什么赤道降水多?

6.在15°— 30°地区为什么是少雨带? 7.为什么中纬度是多降水区?

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过程

重点:

1.气团的概念、分类、形成条件,锋的概念、分类、冷暖锋天气. 2.锋面气旋的结构与天气.

3.寒潮的定义、源地、路径、天气。

4.副高各部位的天气及季节活动对我国东部雨带的影响.

5.赤道辐合带的类型;台风的定义、源地、形成条件、降水原因。 难点:

1.锋内气压场的特征。 2.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条件。 3.阻塞高压的形成。

4.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规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 5-1 气团和锋 要求:

1. 熟练掌握气团的定义、分类、形成条件;锋的定义、分类、冷暖锋天气。 2.掌握气团的变性;锋的温压场特征。

一.填充题:

1.天气系统所占据的( )和( )统称为( ).

2.气团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存在着( )相对均匀,并变化不太剧烈的大块空气. 3.影响气团变性的因素有( )、( )、( )、( )。

33

4.根据气团的源地和下垫面性质,气团分为( )、( )、( )和( )。 5.根据热力分类法气团共有( )和( )气团。 6.冷气团属于( )气团,暖气团属于( )气团. 7.影响我国的气团多数是( )变性气团.

8.锋是两个性质不同的( )之间狭窄而又向( )气团倾斜的过渡带. 9.锋的结构包括( )、( )和( ).

10.根据锋面两侧气团的移动方向和结构特征,将锋分为( )、( )、( )、( )。 11.锋内气压场的特点是锋线位于( ),等压线通过锋线时呈( )式弯折,折角指向( ). 12.锋面天气就是指锋面附近的( )、( )、( )、( )等要素的分布情况. 13.影响锋面天气的因素有( )、( )、( )。

14.暖锋的锋面坡度( ),移动速度( ),多数位于高空槽( ),云系从前到后分别是( )、( )、( )、 ( ),在( )中降水,属于( )性降水,降水区位于( ),这种锋面多出现在我国( )和( )地区. 15.根据冷锋和高空槽的配置、( )、锋上的( )和( )将分为两类即( )、( )。

16.I型冷锋,移速( ),位于高空槽( ),云系从前到后分别是( )、( )、( )、( ),降水在锋( ),属于( )降水。

17.Ⅱ型冷锋坡角( ),移速( ),位于高空槽( ). 二.选择题:

1.副热带高压属于( )尺度的天气系统.

a.半球 b.大 c.洲际 d.中 2.台风属于( )尺度的天气系统.

a.中 b.大 c.半球 d.洲际 3.锋面属于( )尺度的天气系统.

a.半球 b.洲际 c.大 d.中 4.低纬度信风带属于( )尺度的天气系统.

a.半球 b.洲际 c.大 d.中 5.我国主要受( )气团影响.

a.赤道 b.冰洋 c.变性 d.热带 6.( )锋位于高空槽前的气流上升区内.

a.暖锋 b.Ⅱ型冷锋 c.Ⅰ型冷锋 三.是非题:

1.极地东风带属于洲际尺度的天气系统 ( )

2.地理分类法表明了气团变性的程度. ( )

34

3.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变性较快. ( )

4.锋内水平温度梯度比气团内小. ( )

5.在海平面图上,等温线和地面锋平行,愈向高空,锋区位置愈接近地面锋. ( ) 6.在锋内,愈向高空,锋区的厚度愈小. ( )

7.在锋内,地面锋线是气流的辐合线. ( )

8.准静止锋就是指锋面静止不动的锋. ( )

9.I型冷锋通常位于高空槽后的下沉气流区中. ( )

10.Ⅱ型冷锋常有风沙,大风天气,又称为\"干冷锋\". ( )

11.Ⅱ型冷锋降水属于连续性的. ( )

12.华南准静止锋的云系在锋面之下,降水是连续性的. ( )

13.华南准静止锋是由于地形而形成的. ( )

14.昆明准静止锋是由于冷锋演变而来的. ( )

15.锋面能否移动主要决定于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势力. ( )

四.根据要求作图:

1.画出北半球暖锋垂直剖面示意图 2.画出冷锋垂直剖面示意图

3. 暖式锢囚锋垂直剖面示意图 4. 冷式锢囚锋垂直剖面示意图

5.锋的示意图

35

6.在教材199图5.2中画出水平锋区和垂直锋区的示意图 7.在教材201图5.4中标出任意一点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8.教材200图5.3主要锋带的相对位置.

9.教材204图5.8中根据气压场判断锋附近的风向. 五.问答题:

1.气团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2.锋面为什么是倾斜的? 3.锋内气压场的特点是什么? 4.有哪些因素影响锋面天气? 5.气团为什么会变性? 6.冷锋和暖锋天气有何不同? 7.教材212复习思考题 8.

#5-2 温带气旋与反气旋

要求:

1.熟练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强度、分类;锋面气旋的结构与天气;寒潮的定义、源地、路径、天气、条件。

2.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锋面气旋的形成.

一.填充题:

1.在北半球,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 )的一种大型的( )时针旋转的涡旋;反气旋是指中心气压比四周( )的一种大型的( )时针旋转的涡旋. 2.气旋各反气旋是按( )特征来命名的, 3.低气压和高气压是按( )特征来命名的.

4.气旋和反气旋的范围是以( )长度来表示的.

5.气旋在地面呈( )状,反气旋在地面呈( )状,因此,反气旋的范围比气旋的范围( ). 6.气旋与反气旋的强度是用( )来表示的.

7.气旋中心气压值升高时,称( ),降低时称( ). 8.反气旋中心气压值升高时,称( ),降低时称( ). 9.按形成和主要活动地区分,气旋分为( )和( ).

10.按形成和主要活动地区分,反气旋分为( )、( )、( )。 11.按热力性质分气旋分为( )和( ).

36

12.按热力性质分反气旋分为( )和( ). 13.在锋面气旋中,前方是( )锋,后方是( )锋.

14.锋面气旋中,暖空气呈( )式上升,冷空气呈( )下沉,

15.在锋面气旋的垂直结构中,槽前是( )区,槽后是( )区,槽前有( )气流,槽后有( )气流,低压中心轴线随高度向( ) 区倾斜.

16.入侵我国的寒潮,多数发源于( )一带.

17.入侵我国的寒潮,北路来自于( )附近的洋面,影响我国的( ).

18.入侵我国的寒潮,西北路来自于( )附近的洋面,经( )、( )进入我国. 19.寒潮来临时,气温( ),产生( )和( )天气. 20.寒潮的爆发条件是( )过程和( ). 二.选择题:

1.气旋的中心强度值为( )mb.

a.1000-1010 b.970-1000 c.970-1010 2.反气旋的中心气压值平均为( )mb.

a.1000-1010 b.1020-1030 c.1010-1020 3.在高空气压场中( )有利于气旋的生成.

a.槽线附近 b.槽前 c.槽后 4.在高空气压场中( )有利于反气旋的形成.

a.槽线附近 b.槽前 c.槽后 5.锋面气旋的降水性质属于( ).

a.阵性 b.连续性 c.毛毛雨 6.若使锋面气旋强度得到加深,温度槽应比气压槽( ). a.超前 b.落后 c.重合 7.温带反气旋形成时在高空的位置是( ).

a.槽前 b.槽后 c.高空锋区的下方 d.槽线附近

8.中央气象台规定,寒潮来临时,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 )℃. a.8 b.9 c.10 d.11 9.寒潮的北路来源于( ).

a.新地岛 b.泰米尔半岛 c.欧洲西部 10.寒潮活动的最多季节是( )月.

a.1-2 b.3-4 c.11-次年的4 三.是非题:

1.气旋的中心气压值愈高,强度愈强. ( )

37

2.当气旋中心气压值降低时,称之为加强. ( )

3.根据梯度风的原理,在弯曲的等高线中,脊前气流是辐合的. ( )

四.根据要求作图:

1.等高线曲率对地面气压变化的影响 2.锋面气旋的平面图

3.锋面气旋在高空槽中位置的示意图 4.温带气旋在高空槽的位置示意图 五.问答题:

1.在自由大气中弯曲的等高线中气流的辐散对气旋有何影响? 2.在自由大气中弯曲的等高线中气流的辐合对反气旋有何影响? 3.实际大气中,如果温压场不对称,对气旋形成有何作用? 4.实际大气中,如果温压场不对称,对反气旋的形成有何作用? 5.当地面上有锋,而高空中是平直气流时,锋面气旋是如何形成的? 6.当地面上无锋,而高空有槽时,锋面气旋是如何形成的? 7.为什么新地岛一带能形成寒潮的源地? 8.气旋、反气旋为什么会移动?

#5-3 中高纬度高空主要天气系统

要求:

1.熟练掌握阻塞高压的定义、条件;切断低压的定义和类型;西南涡与西南地形的关系。 2.理解阻塞高压、切断低压、切变线等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一.填充题:

1.中高纬度的高空主要是盛行着环绕极地的( )环流.

2.西风环流都是以波状的( )和( )系统从( )向( )运动的,通常称它们为( ). 3.( )mb等压面图的气流特点可近似的代表整个对流层的平均流场.

4.中高纬 度高空大型天气系统有( )、( )、( )、( )、( )。 5.中高纬高空中型天气系统有( )、( )、( )、( )。

6.大气长波造成了( )空气在( )南下,( )空气在( )北上.因此,大气长波反映了( )空气的交换.

38

7.大气长波在高空具有明显的( )的水平结构特点.

8.阻塞高压出现在有( )存在的地区和季节,主要的天气特点是( ). 9.阻塞高压属于( )对称系统,大约位于( )°N

10.切断低压常形成在( )有一定强度而( )又比较活跃的季节和地区. 11.切断低压多出现在( )和( )地区.

12.切变线是指( )和( )的不连续线,或两种( )的界线. 13.西南涡位于高空槽 ( )或槽线( ),多( )天.

14.我国切变线在( )和( )出现最多,使该地区出现( )的天气. 二.选择题:

1.( )属于大型高空系统.

a.西南涡 b.阻塞高压 c.切变线 d.急流 2.大气长波强度较大时,温压场的关系是( )

a.温度槽超前于气压槽 b.温度槽落后于气压槽 c. 二者重合 三.根据要求作图: 1.冷锋式切变线 2.暖锋式切变线 3.准静止锋式切变线 四.问答题:

1.大气长波的温压场特点与地面气压系统的关系如何? 2.阻塞高压的条件?

3.西南涡与西南地形的关系?

4.西风短波槽对地面气压系统的影响?

#5-4 副热带高压 要求:

1. 熟练掌握北半球副高强度的特点,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规律对我国东部天气的影响;副高各部份的天气,梅雨的概念.

2.掌握副高的形状,季节活动规律,梅雨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一.填充题:

1.副高是一个环绕地球( )地区的( )性高压带. 2.副高在北半球夏季分成( )、( )、( )、( )。 3.副高的平均形状是( ),脊线走向是( ).

39

4.副高脊线北上,南撤的移动,属于全球性的,并且北进持续的时间比较( ),速度( );南 撤的时间( ),速度( ).

5.副高南北活动中,经常是北进与( )相结合,南撤与( )相结合. 6.6月中旬,副高脊线稳定在( )°N.

7.7月底-8月初,副高脊线位于( )°N.江淮出现( )和( ),( )和( )进入雨季. 8.副高雨带一般位于脊线以北大约( )个纬度. 9.副高在北半球冬季分成( )、( )和( )高压. 二.选择题:

1.副高的形状是( ).

a.E-W园形 b.S-N长形 c.E-W园形 2.北半球夏季副高的强度比冬季( ).

a.大 b.小 c.一样 3.副高西北侧的天气特点是( ).

a.暖 b.有云雨 c.干 4.副高( )侧有台风活动.

a.东 b.西 c.南 d.北 5.当江淮流域进入梅雨季节时,副高脊线位于( )°N a.20 b.20-25 c.25 三.问答题 :

1.为什么北半球夏季副高强度大于冬季? 2.副高西、西北侧天气特点是什么? 3.副高东、东南侧天气特点是什么? 4.副高西南侧天气特点是什么?

5.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东部夏季的多雨天气是如何影响的? 6.什么是梅雨,分布在什么地方? 7.梅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5-5 热带天气系统

要求:

1. 熟练掌握赤道辐合带的定义、类型;台风的定义、分级、源地、形成条件、天气特征。 2.掌握台风的结构,温压场特征,移动路径,多雨原因.

一.填充题:

40

1.天气学上规定热带地区是指( )的地区.

2.在北半球,冬季副热带高压位于( )°N左右,我国( )、( )属于热带地区.

3.在北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位于( )°N左右,我国( )属于热带地区. 4.热带天气系统包括( )、( )、( )、( )、( )、( )。

5.赤道辐合带是指在( )之间的( )槽内,由( )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 )区,呈( )向分布.

6.赤道辐合带主要有( )和( )辐合带.

7.东风波是指副高( )侧( )气流里,从( )向( )移动的倒V字型槽. 8.台风是指发生在( )海洋上, 中心气压值( ),具有( )结构和强烈旋转的( )涡旋. 9.我国规定,凡是在( )°E以( ),( )太太平洋上出现的( ),中心风力大于( )级, 以年度为单位,按( )时间编号,并在( )后加上( )等名称. 10.台风强度是以近台风中心( )和( )来确定的. 11.台风的发展阶段有( )、( )、( )、( )。 12.台风主要发生在( )°S(N)的海水温度较高的洋面上.

13.北半球有五个台风源区( )、( )、( )、( )、( )。 14.南半球有三个台风源区( )、( )、( )。 15.台风的结构特点的( )的、( )的、( )的( )性涡旋。 16.台风内圈的特点是( )、( )。

17.台风的流出层以( ) 气流为主,最大流出高度在( )km左右.

18.台风的流入层是指( )的主要输入层.

19.台风的天气以( )、( )、( )为主。 20.台风降水位置在( )和( ).

21.台风的西路经过( )在( )、( )一带登陆,影响我国的( )地区。 22.台风的西北路经过( )、( )、( ),在我国的( )、( )沿海登陆,影响( )地区。 23.台风的降水特点是降水( )、( )、( )。 24.西北太平洋的三个集中区是( )、( )、( )。

25.在赤道辐合带中,因低层气流( )常产生( )天气,主要云系有( )和( ),伴有( )和( )天气.

26.1989年国家对热带气旋按级别定为四级,强度从弱到强的名称是( )、( )、( )( )。

27.台风的范围是以( )大小来度量的. 28.台风在水平方向上蝗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是( ). 二.选择题:

、41

1.台风主要发生在( )°S(N)洋面上.

a.5-10 b.5-15 c.5-20 2.北半球台风发生最多的季节是( )月.

a.6-8 b.7-8 c.7-10 3.台风的垂直范围和水平范围的比值约为( ). a.1:30 b.1:50 c.1:40 4.赤道辐合带平均活动在( )之间.

a.25°N-25°S b.25°N-10°S c.25°N-15°S 三.问答题:

1.台风眼中的温度为什么比四周高? 2.台风等压面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什么? 3.台风多降水的成因是什么?

4.为什么西北太平洋出现台风的机会多? 5.全球的台风有哪些源地?

6.为什么形成台风时要广阔的高温高湿洋面? 7.台风为什么需要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 8.台风为什么需要在风速垂直切变小? 9.台风为什么要有合适的流场? 四.作图:

1.赤道无风带辐合带(南、北半球) 2.赤道信风带辐合带(南、北半球)

# 5-6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要求:

1.掌握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条件及雷暴、龙卷、冰雹等的定义,天气特征. 2.基本以自学为主.

一.填充题:

1.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包括( )、( )、( )、( )。

2.雷暴是指( )云中的( )、( )、( ),是一种( )天气。 3.冬季我国只有( )地区有雷暴出现.

4.陆地上的雷暴多发生在( ),盆地的雷暴多发生在( ),海上的雷暴多发生在( ). 5.冰雹是指在强烈发展旺盛的( )中降落下来的( )或( ).

42

6.在气象观测上,直径>( )cm时冰球或冰块称为冰雹. 7.冰雹在云中生成时的云层温度是( )℃,高度是( )mb. 8.龙卷的指从强烈发展的( )的底部向下伸出的( )云柱. 9.冰雹的结构特点是( )层和( )层相间排列. 10.雷暴在中国的分布地区是( )和( ). 二.选择题:

1.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共同具备的首要条件的( ).

a.大气层结不稳定 b.水汽充沛 c.有对流冲击力 d.气流不稳定 2.冰雹形成时需要( )条件.

a.层结不稳定 b.水汽充沛 c.有以对流冲击力 d.气流不稳定三.问答题:

1.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特征是什么?

2.为什么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形成时需要大气层结不稳定? 3.为什么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形成时需要对流冲击力? 4.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5.为什么冰雹在600mb高度最易形成?

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 重点:

1.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 2.各纬度的环流与气候

3.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对周期性风系的作用 4.洋流对大陆东西两岸气温、降水的影响 5.青藏高原对气温的影响 难点:

1.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 2.季风的形成原因 3.青藏高原对气温的影响

#6-1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要求:

1.熟练掌握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

43

2.理解天文辐射气候带,辐射差额的地理分布特点.

一.填充题:

1.天文辐射是指在( )由太阳和地球间的( )位置决定的( )辐射. 2.影响天文辐射的因素有( )、( )、( )。

3.辐射差额在海面上具有( )分布特点,并且随着纬度的增高而( ). 4.辐射差额在( )、( )是正值,仅在长期( )地区为负值。 5.陆地上的最大辐射差额分布在( )地区.

6.热量平衡是指地面辐射差额与其转化为能量( )或能量( )之间的平衡.

7.气候是指在( )、( )、( )、( )长时间相互作用下,某一地区多年的,特有的( )的综合. 二.问答题:

1.为什么夏半年的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是20°-25°N? 2.天文辐射的时空分布特点是什么? 3.日地距离对天文辐射有什么影响? 4.太阳高度角对天文辐射有什么影响? 5.日照时间与天文辐射是什么关系?

# 6-2 气候形成的大气环流因子

要求:

1.熟练掌握大气环流调节海陆间温差,各纬度环流与气候. 2.理解大气环流调节高低纬间的温差,在水分循环中的作用.

一.填充题:

1.高低纬间温度维持稳定,主要是由于高低纬间( )和( )输送热量的结果. 2.在水汽充足的条件下,蒸发的快慢和蒸发量的多少受( )和( )的影响. 3.海上的最大蒸发带在( )°N和( )°S的信风带. 4.北半球赤道西风夏季是( )风,冬季是( )风. 5.南半球赤道西风夏季是( )风,冬季是( )风.

6.水分循环有四个环节即( )、( )、( )和( )。 7.世界上有两个降水高峰区,即( )和( ). 8.南非沿岸有平流雾出现,主要是因为有( )寒流.

9.台湾火烧寮之所以是雨港,原因是( ),迎接( )信风.

44

10. 在赤道与副高之间,由( )完成热量输送,中高纬则由( )和( )完成南北热量的输送.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大气环流调节了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2.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是如何调节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的? 3.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是如何调节海陆之间的热量差异的? 4.大气环流对水分循环有何影响?

5.信风带对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有何影响? 6.在副高东部和西部气流控制下天气特点是什么? 7.为什么北半球的赤道西风强度较大?

8.以欧亚大陆为例说明西风环流在冬季对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 9.以欧亚大陆为例说明中纬度环流在夏季对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 三.画图:

年平均降水量随纬度的分布曲线.

#6-3 气候形成的海陆分布因子

要求:

1.熟练掌握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海陆风、季风的定义,形成原因. 2.掌握海陆分布对雾、降水的影响,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一.填充题:

1.吸收同样的热量,陆地升温的速度比海洋( ).

2.陆地在( )最容易形成对流雨,海面在( )地区,( )最易形成对流雨. 3.地形雨仅出现在( )的迎风坡上. 4.气旋雨多数出现在( )上.

5.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出现两种周期性风系( )风和( )风. 6.海陆风多数在( )地区,是由于( )引起的. 7.( )和( )属于无季风区.

8.海陆风主要是由于( )产生的,多出现在( )地区. 二.选择题:

1.海洋发出的长波辐射比地面同温度下的辐射( ). a.多 b.少 c.一样 2.海面与下层的热量交换方式是( ).

a.乱流 b.对流 c.传导

45

3.日本的北海道多雾是因为( ).

a.辐射降温 b.冷平流 c.寒流 4.台湾的火烧寮降水多,是受( )的影响.

a.太平洋 b.西南风 c.东北信风 5.( )是海洋气候区.

a.北京 b.凡伦西亚 c.伊尔库次克 三.问答题:

1.海陆的热力差异表现在几方面? 2.为什么海上以气旋雨为主? 3.简述海风的形成? 4.简述陆风的形成? 5.季风分布在哪些地方?

6.海陆热力差异对季风有形成有何影响? 7.行星风系的季节性移动对季风有什么作用? 8.青藏高原对季风的形成有何影响? 9.例表比较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10.海雾与大陆雾的区别? 四.根据要求作图: 1.陆风形成示意图 2.海风形成示意图 3.山风形成示意图 4.谷风形成示意图

#6-4 气候形成的洋流因子

要求:

1.熟练掌握洋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2.掌握洋流对大陆东西两岸气温、降水的影响.

一.填充题:

1.按流流的性质分为( )和( ). 2.洋流对气候的作用的( )和( ). 3.0°经线上南北温差小,是因为 ( )强. 4.170°W经线上温差大,是因为 ( )弱.

46

5.热带、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的降水比西岸( ),主要因为东岸属于( )岸. 6.温带、寒带地区大陆西岸的降水比东岸( ),主要因为西岸终年受( )的影响. 7.在热带、副热带地区( )岸多雾,因为风从( )吹向( ). 8.印度洋的洋流具有( )特点.

9.冬季上海的气温比圣迭戈( ),原因是上海冬季受( )的影响. 二.问答题:

1.洋流的形成原因?

2.洋流结构与大气环流是什么关系? 3.洋流的气候效应是什么?

47

#6-5 气候形成的地形因子 要求:

1.熟练掌握青藏高原对气温的影响,地形对降水分布的影响.

2. 掌握中小地形、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地形对降水形成的影响;雪线及地理分布特点,地形与地方性风。 3.理解高大山脉是气候的分界线.

一.填充题:

1.直接辐射的强度随高度的升高而( ). 2.散射辐射的强度随高度的升高而( ).

3.在我国山区,气温的直减率春夏( ),冬季( ).

4.山区是否降水,主要与气流的( )、( )、( )、( )。 5.在空气比较潮湿的地方,最大降水高度( ).

6.影响雪线的因素有( )、( )、( )、( )、( )、( )、( )。 7.在北半球雪线最高的地区是( )。

8.由于地形的影响产生的局部环流有( )、( )、( )、( )、( )。9.高原季风是由于( )和( )的热力差异引起的,冬季是( )风,夏季是( ).

10.布拉风是指在( )或( )经过低矮的隘道向下倾 落的( )风,著名地区是( ). 11.山谷风主要是由于( )引起的.

12.秦岭是我国( )带与( )带的气候分界线.

13.地形中的( )、( )、( )对辐射有影响。 14.喜马拉雅山是( )地区和( )地区的分界线. 15.高山高原上,适合于日光浴,原因是( ).

16.四川重庆之所以是雾都,主要是因为它处于( )中,在夜间或冬季有( )出现. 17.当低压系统或锋面受迎风坡阻挡时,则( )缓慢,产生( )雨和( )雨. 二.问答题:

1.青藏高原对寒潮有何影响? 2.青藏高原对西风有什么影响? 3.青藏高原对暖湿气流有什么作用? 4.盆地对气温的日较差有什么影响? 5.为什么盆地中容易产生雾?

6.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随高度增加? 7.全球雪线的分布特点?

8.为什么说青藏高原加强了我国冬夏对流层季风的厚度?

48

9.为什么说青藏高原破坏了对流层中部的行星气压带各环流. 10.我国山区r为什么春夏大,冬季小? 11.为什么台湾的火烧寮会成为著名的雨港? 三.根据要求作图:

1.青藏高原对西风阻挡示意图 2.全球雪线分布示意图 3.山风示意图 4.谷风示意图 5.焚风示意图

第七章 气候带与气候型 重点:

1.柯本、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的原则及优缺点. 2.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3.能利用所给资料或气温、降水分布图判别气候类型。

#7-1 气候分类 要求:

1.熟练掌握柯本、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的原则及优缺点.

2.掌握气候带、气候型的概念,及上述两种分类法的五带十二型.

一.填充题:

1.纬度带分类法是由( )的( )在( )一书中提出的. 2.纬度带分类法的划分原则是( )、( )、( )。 3.苏本是( )的气候学家,1879年提出用( )作为划分气候的标准.

4.柯本是著名的( )国的气候学家,划分气候的依据是( )、( )、( )5.斯查勒是( )分类法的代表人,他的划分原则是( )、( )、( 6. 中国气候分类法根据( )将全国分成( )带,又根据( )、( )、(区。 二.问答题:

1.柯本分类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2.斯查勒分类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 )。

)将全国分成(个49

)

# 7-2 全球主要气候类型

要求:

1. 熟练掌握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并能利用所给的资料判别;高地气候特 征;小气候的概念。 2.理解其它气候类型的内容.

一.填充题:

1.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在( )、( )、( ).

2.赤道多雨气候区气温的年较差比气温的日较差( ),最少月的降水量( )mm,代表植物的( ). 3.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分布在( )N(S)信风带大陆的( )岸和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 4.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一年中受( )气团和( )气团的交替控制,代表植物是( ). 5.我国的热带季风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 6.热带西岸多雾沙漠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有( )经过的地区.

7.副热带季风主国分布在( )、( )、( ),主要是因为受( )气团和( 团的交替控制。

8.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 )N(S)的大陆西岸.

9. 温带海洋式气候在南半球分布在( )S的大陆西岸,包括( )、( )、( )10.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N的亚欧大陆的( )岸,包括我国的( )、(鲜的( ),日本的( ),俄罗斯的( ),代表植物是( )。

二.填图:

能在各大陆简图中填上对应的气候类型的名称 附: 气候类型统计资料

50

)气。,朝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