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动画创作原理
了解动画语言的类型 掌握动画语言的
掌握动画片中声音的创作原则 一、动画片的构成 1、叙事结构
动画片的叙事结构一般在剧本阶段就已经确定。动画片叙事结构基本上可分为戏剧式和非戏剧式两种。作为主流动画片,戏剧式是主要的。非戏剧式结构大多在非主流的动画中采用。 2、画面构成
动画片的画面构成是动画片最重要的存在形式,包括美术风格、构图等。 3、动作
动作包括角色表演、调度即走位设计、镜头运用即场景角度变换、景深变化及机位变化、运动等 4、声音
动画中的声音由人声、音乐、音响组成。 5、剪辑
二、造型因素分析 1、光线 不同光位的选择与造型效果 (1)正面光:又称为“顺光”,正面光照明均匀,阴影少,能隐没被摄表面的凹凸不平,影像明朗;但难以表现主体的明暗层次,画面平淡。
(2)前侧光:属于侧光的一种,与主光轴构成45°左右的角度,形成明显的立体感,且影调丰富,色调明快。
(3)正侧光:又称全侧光。光源位于镜头的主光轴呈90°角。画面反差大,立体感、质感和空间透视感都很强。
(4)侧逆光:当光源从被摄体的侧后方,与镜头的主光轴构成135°左右照明时,即为侧逆光照明。运用侧逆光照明,阴影部位明显,反差很大。勾勒出被摄体的轮廓,因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擅长运用侧逆光,故又被称作“伦勃朗光”。 在选用侧逆光照明时,应注意对其阴影部分加辅助光照明,以使暗部的影调层次和质感得到应有的表现。
侧逆光照明是拍摄低调照片的好光位。只要被摄主体和环境色调均为深色调,就很容易拍摄成低调作品。
(5)逆光:在逆光照明下,被摄物正面处于阴影中,可以拍摄成剪影照片。
(6)顶光:光源从主体的顶部垂直向下照明,便是顶光照明。被摄体在顶光照明下,水平面明亮,垂直面阴暗。
(7)脚光:有时作为辅助光可用以消除人物鼻子或下巴底下过重的阴影。 顶光加逆光效果 2、线条 任何画面中的任何形体轮廓最基本形态都表现为线条 ,从造型艺术的角度上讲,线条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的结果。
·线条的作用
1
线条是形成动画画面透视的主要元素
线条和线条的有机结构是画面结构的重要手段 线条具有象征意义
线条是构成动画画面的基础 线条的作用:
线条本身还能表现形式美
3、影调
影调——不同亮度的景物会形成有明暗差别的影像,这些明暗差异所产生的黑白灰级差,谓之影调
影调可以增强画面的透视感 影调可以突出重点
影调是构成画面形象的基础 影调在画面造型中的作用: 影调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 影调可以加强画面的气氛
动画创作者进行影调配置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明暗光线区分影调 利用虚实区分影调 4、色彩
色的基本特性 色的象征究意义
红色——热烈、喜悦、勇敢 黄色——醒目、庄重、高贵 蓝色——安静、深远、幽清 绿色——生意、健康、活泼 白色——清洁、坦率、古朴 紫色——柔和、幽婉、华贵 黑色——沉着、恐惧、严肃
色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色的饱和度和色的明度 色彩意义形成探渊
色彩语言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
色调对表现时间、环境、气氛等作用有很大的渲染作用。
色彩处理强调和谐与对比,和谐与对比相辅相成,过分强调和谐,色彩将失之平淡,甚至产生灰暗,致使画面眉目不清;过分强调对比,会造成色彩堆砌,以致喧宾夺主,杂乱无章 色彩对人物性格具有刻画作用。 色彩对情绪具有渲染作用。
三、构图要素分析 1、构图的实体要素
主体 ————画面中的主要对象
突出主体的方法:构图处理、光影布置、色彩配置、虚实处理、动静对比 陪体 ——陪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它是指与拍摄主体有紧密联系的对象,是画面中陪衬
2
主体的景物或人物
·陪体在画面中的作用:
帮助主体说明、揭示画面所要表现的中心含义 陪体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突出主体
陪体还有均衡画面、渲染气氛和美化画面的作用 处于画幅之外的陪体给人以联想和为镜头转场提供方便
前景、背景 ————前景是指在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或景物 ·前景在画面的中作用:
前景有烘托主体或直接帮助表达主题的作用 前景能增加画面的层次,表现空间深度 前景能均衡美化画面.使构图增加变化 前景能“框”起主体,具有装饰趣味 前景有利于影调和色彩的对比
————背景是指画面中主体背后的景物
·背景在画面中的作用:
背景能表现人物和事件所处的时空环境 背景能表现主体所处的空间之大小
背景能烘托主体,使它的形状及轮廓显著
背景还能造成各种画面气氛、情调,帮助解释内容
2、空白 ————空白是指画面中没有任何物像的部分,它是处于背景位置、实体对象之间的单一色调的空隙,它在画面中起隐性结构作用 ·空白在电视画面结构中的作用: 空白是画面空间分配的重要手段
空白是构成画面影调、色调的重要元素 空白使画面简练 空白可以营造意境 3、景别 ————指主体在画面中所占的空间大小,是表现内容,突出重点的手段,也是集中观众注意力,表达情理的手段 景别主要有以下几类: 远景—— 全景—— 近景—— 中景—— 特写—— 大特写—— 4、角度 ——镜头高度的变化:平视、俯拍、仰拍
——镜头方向的变化:正面、侧面、斜侧、背面
四、剪辑
剪辑的一般规律
·必须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 ·合理运用蒙太奇手段组接画面
3
·镜头组接要符合轴线规律
·合理运用动接动、静接静的规律 ·画面组接要注意时间长度 ·注意影调和色彩的和谐统一 ·镜头组接要注意节奏表现
五、动作
1、画面内部运动 ·角色的表演 ·创造的运动
不同景别,对运动的表现效果不同
——景别大,则物体影像小,影像位移不明显,动感表达弱 ——景别小,则物体影像大,影像位移明显,动感表达强 不同的组接技巧,产生不同的动感 ——方向、时长、节奏
不同的动作表现形式,产生不同的动感 ——快镜头、慢镜头、静帧 2、 电视画面外部运动 ·推镜头
摄像机向被摄物体方向不断推进,或者改变摄像机焦距使画面边框由远而近向主体接近的拍摄方法而获得的镜头
——镜头向前推进,画平面向被摄主体方向接近,画面表现的视点前移,形成一种较大景别连续递进的过程,具有大景别转换成小景别的各种视觉艺术特点。 ——具有明确的推进方向和终止目标——最终表现的是被摄主体 。 ——被摄主体物在画面中由小变大,环境由大变小 推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突出主体物和重点形象 ——突出表现主体物的细节
——交代和介绍整体与局部、环境与主体物之间的关系
——推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艺术的作用 ——推镜头速度的快慢可以调整电视画面的节奏 ——推镜头可以加强和减弱运动物体的动感 推镜头应注意的问题: ——有其明确的表现意义
——起幅和落幅都是静态结构,画面构图要规范、严谨、完整
——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物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 ——推镜头的速度一定要注意和主体物及画面内情绪和节奏保持协调一致 ·拉镜头
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物或变动摄像机的镜头焦距(从长焦变至广角)而获得的镜头 拉镜头的画面特点:
——镜头向后运动,画平面从被摄主体退向远方,画面表现的视点后移,具有小景别转换成大景别的各种视觉艺术特点。
——被摄主体物在画面中由大变小,环境由小变大 拉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4
——交代和介绍局部与整体、主体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画面结构在拉摄的过程中呈现多结构变化
——从容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画面,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的想象和猜测 ——拉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后退式蒙太奇艺术的作用 ——起幅画面主体形象鲜明突出,有先声夺人艺术效果 ·摇镜头
通过摇摄而产生的一种电视镜头语言,在拍摄中,摄像机的位置不动,通过摄像机本身的光学镜头水平或垂直移动而拍摄的镜头 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展示空间、扩大视野,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
——介绍、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的内在联系,具有暗示、提示、补充、说明、对比等作用
——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
——对一组外形相同或相似的物体用摇镜头逐个展示时,可以形成和产生一种积累的效果 ——通过对某个活动物体的跟踪摇摄引出被摄主体物 ——表现一种主观性镜头
——用非水平的倾斜摇和旋转摇来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与气氛 ·移镜头
利用摄像机在活动物体上的运动而拍摄得到的镜头 移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移动拍摄在开拓画面空间
——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等复杂的场景方面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 ——创造出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从而表现出更加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可以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向轴线的变化
——形成了多样化的视点,可以表现出各种运动条件下的视觉效果 ·跟镜头
摄像机跟随运动的被摄体一体运动而拍摄的电视镜头 跟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
——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对象 ——主体不变、环境变化,通过运动的主体引出环境 ——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同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对纪实性电视片和电视新闻的拍摄有着重要的纪实性意义
六、声音
·1、动画声音的构成
语言——对白、同期声、解说词 音响——环境音响和背景人声 音乐——客观音乐、主观音乐
不同的组接技巧,产生不同的动感 ——方向、时长、节奏
不同的动作表现形式,产生不同的动感 ——快镜头、慢镜头、静帧
5
·2、声音的功能 ——能使画面活起来
——多层次、多色彩的表现因素 ——使画面立体化 ——增加信息量 ——画面组接多样化
·3、各类声音在节目中的表现功用 ·语言性声音
可以使电视具有完整叙事的能力 有助于电视叙事方式的精炼和集中 克服画面的局限,揭示深层次的主题 使画面更加真实自然 提供转场 ·音响
创造真实感、 传递信息、渲染现场气氛 ·音乐
概括揭示主题、烘托气氛、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抒情 4、声音创作的原则 ——符合节目主题要求
主题确定了声音的取材、确定了声音的形式 ——符合客观规律
包括生活规律和心理规律
——基于一定的影视理论,又不墨守陈规 5、各类声音创作的要求
——解说词:处理好解说与画面的关系、符合听觉习惯 ——音乐: 音乐与节目主题及风格和谐统一 不要过多选用中性音乐 全片音乐风格力求一致
处理好音乐与解说印象之间的关系 ——音响:音响与画面应基本保持同步 音响要有明显的空间感 音响与解说、音乐要和谐 6、声音创作的综合处理技巧 ——声音的主次原则
在声音中,采访人物的同期声、解说词是主要的,音乐、音响是次要的。 ·在同一时间里只能有一种声音为主
·有两种声音时,主次声音的音量比例要控制好 ·两种以上声音出现时,次要声音不要太长 ——综合处理的一般方法 ·声音相互补充 ·声音互相转换 ·声音互相对列
——语言、音乐、音响之间的关系: ·连贯、交替、补充、呼应
6
7、动画声音的拾取 ——语言性声音 ——音响
拾音注意的问题:
——克服声音发闷、发空、啸叫、失真、不清晰、混响不好,以及环境干扰
8、声音的后期创作 ——拟音 ——调音 ——声音编辑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