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时间:2022-08-23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作者:鱼利明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1年第02期

编者按:2010年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孙双金的边陲弟子,来自新疆农业大学附小的“青年名师”鱼利明,应南宁市教科所之邀来南宁作课,他那声情并茂的引读、深厚的古文素养和那言意兼得、师生情感和谐共鸣的教学境界,深深打动了广大听课教师的心,而接下来品析其教学特点的过程,更让一线教师们受益匪浅。本刊择录其中精粹,供大家鉴赏。

【关键词】 朗读 知音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 9889(A).2011.02.014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中安排文言文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要求。小学教材中所选文言文虽然只是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点滴,却是小学生亲近我国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考虑到教材选择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小学阶段教学文言文的方法又往往区别于中学阶段。

《伯牙绝弦》这篇课文讲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一段故事,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都有详细记载。伯牙贵为上大夫,琴技炉火纯青;子期虽为樵夫,却精通音律。二人虽是偶遇却成就了一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奇。全文共用77个字,表达了朋友之间真知己的境界,传为千古佳话。

“讲解只能让人知道,而朗读使人感受”,本课在理解文意上不是难点,因此不再设计逐字逐句的分析,而是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言文的魅力。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本课一为传说,二是时空距离较远,学生很难产生共鸣,因此,我将史书中有关二人的故事加以提炼整合,以此作为贯穿全文教学的线索,带领学生在品味故事的同时,通过入情入境的阶梯式朗读,来充分把握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以此获得语言的发展,凸现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教学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变通地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 3.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理解“知音”的真意。 教学过程:

一、 巧设谈话,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 生:老师好!

师:你们是五年级的学生,在这之前学过文言文吗? 生:没有!

师:好!那咱们今天就来一次和文言文的亲密接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是六年级的一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说这句话不是要吓唬你们,而是要给你们树立信心,有难度才有挑战嘛!(生点头。)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来自新疆,有同学去过新疆吗?(生纷纷摇头。) 师:没有!我跟第一节课(上《老人与海》一课——编者注)的一个同学非常有缘,他的老家就在新疆。咱们班虽然没有同学去过新疆,但是有没有同学听说过新疆啊?(寥落的几个声音应答“有”。)

师:好!(出示屏幕上的词语)在我们的屏幕上有一些词语,你觉得哪一个词语可以形容新疆?

课件出示词语:

落木萧萧沧海茫茫飞瀑连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秋风瑟瑟云朵悠悠春雨绵绵 烟雨蒙蒙黄沙漫漫白雪皑皑 生1:黄沙漫漫。(众生笑。)

师笑:我猜到了,他肯定会选这个词语,提起新疆,人们想到的都是漫漫黄沙。 生1:因为我学过的课文《丝绸之路》里有讲到新疆,课文里面有插图,图上有很多沙漠。

师:所以对新疆的印象就是黄沙漫漫?此言差矣!现在的新疆可不都是黄沙漫漫的啊。希望你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生2:我觉得还有白雪皑皑,因为那里有天山。天山很美!我的老师说,天山的雪很多,所以我觉得是白雪皑皑。

师:人都说新疆是瓜果之乡,还是歌舞之乡,当然新疆还有许多绮丽的景色吸引着我们。现在,咱们南宁可以说是春意盎然,到处布满浓浓的绿意。可你知道吗?昨天我来的时候,乌鲁木齐还是零下十几度呢!出门都需要裹得跟棉花包似的,这可是新疆的初春独有的风景。那我想问一下,你们想用哪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生1:我觉得可以用“云朵悠悠”,因为我觉得我的家乡很美,天上都是白云。

生2:我觉得还有“春雨绵绵”,因为前一段时间一直在下雨。现在,我的家乡已经到了春天,很美丽。

生3:我想用“烟雨蒙蒙”这个词语,因为前几天南宁下了毛毛细雨,所以说我想用烟雨蒙蒙这个词来形容我的家乡。

师:同学们,在生活当中,学会积累词语,用词语去品味和描绘自己的家乡多好!学习语文就要这样!

二、 从“善”入文,初识文本 师:这节课呢。我们要学习的是—— (板书:伯牙绝弦) 生:伯牙绝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再读一遍! 生:伯牙绝弦。

师:读的时候,还可以在这儿稍作停顿(在“伯牙”与“绝弦”间划一斜线),再读一遍。(生读。)

师:课文大家都作了预习,现在鱼老师来检测一下。拿起你的笔,写下故事中主人公的姓名。

师:(生写完后。)我请一位同学写到黑板上(一生上讲台板书。),她写的时候你们干什么? 生:看。

师:不,是观察!仔细观察,看她写得对不对。 师:(生写完后。)好,面向同学们!她写得对吗? 生:对。

师:咦?课文当中可没有写俞伯牙,你怎么写了“俞”字?我还是问问你吧! 生1:因为我查的资料中写有俞伯牙这几个字。

师:她通过查资料知道主人公的全名叫俞伯牙,所以她把完整的姓名写上,多好!通过资料来辅助我们学习古文。

师:好,我继续听写两个词语——善鼓琴、善听。

(在学生写完之后,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去写,再次提醒其他学生“注意观察”。) 师:好,面向同学们,他写的对吗? 众生:对;不对!

师:意见不统一呀!认为不对的同学说说为什么? 生:善鼓琴的“琴”字下面多了一点。

师:这个字可容易出错了,请你亲手擦去吧,这次记住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记住了。

师:那老师要问一下你,善鼓琴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喜欢弹琴。 师:那善听呢? 生:是喜欢听琴。

师:那你把“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连着说一遍。 生:俞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喜欢听俞伯牙弹琴。

师:你看!连起来,课文中第一句话的意思她就弄明白了,了不起!虽然出了一点小小的错误,但是瑕不掩瑜。

师:这里的“善”除了喜欢,还可以怎么理解? 生:还可以理解为擅长。 师:你擅长什么?

生:我擅长打羽毛球、拉小提琴。 师:那你能不能用古文的方式来说一说? 生:吾善拉琴。

众生:吾善画;吾善舞;吾善游泳…… 师:课文中出现了几个“善”字?意思一样吗? 生:四个,不一样。

生1:根据注解我知道前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两个“善哉”都是语气词。 师:“哉”是语气词,“善哉”在一起表示赞叹的意思。同学们,我们赞叹一个人可以怎么说?

生:太棒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表示赞叹的词语肯定不仅仅只有一个“太棒了”,还可以怎么说?

众生:太好了!非常好!真好呀!太完美了!棒极了!太精彩了!很好!非常棒! 师:鱼老师也要禁不住对你们说一句——“善哉”。咱们学习古文的时候可不能把它翻译成感叹词,要有一定理解、学会变通才好。“善”字在古文当中还有很多运用,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善”字多种用法的句子)。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当中会显现不同的意思,尤其是在古文中,这种一字多义、一字多用的现象会有很多。

三、 读法指导,理解文意

师:这篇课文同学们回家读了几遍?手势告诉我,实话实说。(生手势应之纷纷。) 师:我们来听一听读了一遍的和读了五遍的有什么不一样!我先请读了一遍的同学读,其他同学注意,他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师:(生读后。)他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生:读准了。

师:原来是胸有成竹呀!难怪你只读一遍。

师:那我们来听听读了五遍的同学。这一次,请同学们注意,她在朗读时,句子的停顿和节奏是否恰当。

师:(生读后。)我想把掌声送给她,不知道你们跟我有没有一样的想法?虽然只读了五遍,可是每一遍都是那么恰到好处,都是那么有价值。你看,这篇古文在她的朗诵下已经让我们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谢谢你!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就学着她的样子。(生齐读全文。)

师:好,古文的朗诵除了要有节奏,还要有韵味,要像品茶一样,只有慢慢地品,才会有唇齿留香的感觉。来,放慢节奏,再读一遍。(生放慢节奏再读全文。)

师:在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时,这个“兮”和“若”中间一定要有停顿。(生读。)那么,下一句就变成了——“洋洋兮/若/江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说咱们还没有读它一百遍,我想七八遍也有了,不知道文章的意思是不是已经“自见”了呢?谁来说一说古文的大意。

生1: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喜欢听。在伯牙弹琴时,只有钟子期才会理解它的意思。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再也没有人懂他弹琴了,所以把琴砸烂,从此不再弹琴了。

师:你有很强的概括能力,文中具体内容就用了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善哉!谁能对应文章内容,说得再具体一些?

生2: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真好!高峻的样子很像泰山。” 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很好!水势浩荡的样子很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的心意。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所以把琴摔碎了,决定终生都不再弹琴。

生3:鱼老师,我觉得,“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是“真好听呀!我仿佛看见了那一座巍峨的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我认为是“真好听呀!我仿佛看到了奔腾不息的江河”。 生4:我认为都对,他们只是在形容泰山和江河的词语上有所不同。

师:我喜欢(同学们)这样带着不同的观点和疑问去学习。刚才鱼老师说过了,学习古文就要学会“变通”,不一定要字字对应,现在明白了吗?好!看来理解文章,也不是难事,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去看看。 四、 故事串联,入情悟读

师:传说,伯牙和子期的相识源于一段偶然。有一年中秋,伯牙出使楚国,船至汉江口却遭遇了风雨天气,于是在山中与避雨的樵夫钟子期偶遇。两人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伯牙情不自禁地操起瑶琴,鼓起曲来——

(课件出示“伯牙善鼓琴……洋洋兮若江河”;指生读,师相机指导,再次强调古文的停顿和节奏。)

师:这段话要想读好它,有两个词非常关键,那就是“善哉”。刚才我们讲过“善哉”表示“赞叹”的意思,我们赞叹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怎么去赞叹? 生:(大声)太棒了! 师:还可以怎么赞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VeryGood!

师:英语都上来了!可以!同学们刚才表示赞叹的时候我们都采用语气上扬的方式,太棒了!太好了!难道我们所有的赞叹都是这样吗?我还可以说(语气柔和、意味深长的样子。)太——好——了!是不是?

师:这样,男同学是豪放派,来读读这段话,把你的赞叹声读出来。 (男生齐读。)

师:女同学属于婉约派,注意读好这两个“善哉”,来,一起读。 (女生齐读。)

师:你看,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读出自己的感情来,表示赞叹的话不见得只有慷慨激昂才叫赞叹,有时候小桥流水也是赞叹。

师:刚才我们聊了很长时间的俞伯牙,你知道俞伯牙是“何许人也”吗? 课件出示俞伯牙的简介: 俞伯牙

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以高超的七弦琴演奏而出名,曾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①”之语。

①仰秣:仰起吃草的头。 (指读;学生在“秣”字处停下。)

师:鱼老师要考考你,“秣”是一个形声字,你可以读它的声旁(学生未应答。),就是它的右边。

生:仰秣(mò)。

师:“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是什么意思?你可以结合下面的注解再加入自己的想法,学会变通。

生1:伯牙弹琴好听,连六匹马儿吃草的时候都仰起头来听。

师:这里的“六”是不是指的六匹马呢?这是一个虚数,说明吃草的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众生:很多。

师:看来伯牙的琴技的确是出神入化,连马都会静静聆听,我想,既然他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不仅仅只会表现文章中写到的巍峨的泰山,广阔的江河……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呢?

生1:还会表现那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 生2:还会表现那潺潺的溪流。 生3:我觉得还会表现广阔的草原。

生4:还可以表现蒙蒙的细雨,水流很急的瀑布。

生5:还可以表现清脆的鸟鸣声……在草原上奔腾的骏马……

师:是呀!伯牙的琴声正如同学们所说,一定还可以表现那——萧萧落木——(生)茫茫沧海……(将课前出示的ABCC的词语换成CCAB的结构去说。)

师:此时此刻你们都是钟子期,伯牙鼓琴的时候,他的心里想到的是巍峨的泰山,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们仿佛看见泰山屹立在眼前,于是你会这样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心里想到的是流水,听到伯牙的琴声,你们会这样赞叹——(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此时伯牙心里想到的是那萧萧的落木,透过伯牙的琴声,我们仿佛看见了那深秋的山林在经历秋风的洗礼后的萧瑟与落寞,于是你会怎样赞叹? 生:善哉!萧萧兮若落木。

(师引生说:善哉!茫茫兮若江海!——善哉!连连兮若飞瀑!—— 善哉!瑟瑟兮若秋风!——善哉!悠悠兮若云朵!……)

师:好一个善问的鱼老师,好一群善听的同学,这正是鱼老师所念,同学们必得之,这也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可不是一般的朋友了,这就叫做—— 生:知音。(师随机板书:知音)

师:我想这应该是知音最初的含义了。偶遇知音,伯牙不禁惊喜万分,过去没有人能听得懂的音乐,现在子期居然能心领神会。伯牙盛邀子期留下来好好地叙上一宿,你们想:在这个无眠的夜晚,两位千载难逢的知音,会做些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1:他们一定会喝酒。 师:是呀!古人常以酒会友。

生2:伯牙会弹琴,子期听琴,还时不时地会停下来谈论曲谱。 师:这就叫——以琴会友。 生3:他们会一边赏月一边弹琴。

师:是呀!古人常以明月来寄相思,用明月来见证友情! 生4:他们一边吃饭一边弹琴。 生5:一边喝酒一边赏花、赏月。

生6:我觉得伯牙会说起自己的往事,会很伤心,能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很开心。 ……

师:正如你们所说,不管是以酒会友,还是以琴会友,最关键是—— 众生:以心会友。

师:这才叫做知音!第二天清晨,伯牙还有要事在身,二人不得不在汉江边上洒泪而别。在分别的这一刻,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7:伯牙还会再次弹琴,直到看不见人,听不见琴声。 师:是呀!以曲相送情难舍!

生8:我觉得伯牙会把头别向子期,然后转头就走了。 师:走得很潇洒,可是心却留在他的身边。

生9:伯牙可能会把自己比较珍贵的东西送给钟子期,给他留作纪念! 师:将他的信物留作纪念!正所谓“睹物思人”! 生10:我觉得伯牙可能会和钟子期结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正如这位同学所说,伯牙、子期面对青山结拜为兄弟。他们约定来年中秋在此相聚。 师:伯牙子期的相识、相知应该说是人间快事,我们在朗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读出自己的感情。除了刚才朗读时要知道他的节奏、韵味,更要注意情由心生,情自口出。 (指读、指导读、音乐伴读……)

师: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汉江口,谁知,迎接他的却只有一块冰冷的墓碑。(课件出示:“子期死……终生不复鼓”;生入情朗读。)

师:伯牙不禁悲痛欲绝道:“天不该灭我知音,地不该亡我知音。天下可以无伯牙,不可以无子期呀!”为什么他会说“天下可以无伯牙,不可以无子期”呢?

生1:因为伯牙觉得,世界上只有钟子期才能听得懂他的琴声,他死了,再也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了。

师:此曲只为知音弹,唯有知音才能赏。

师:子期死,伯牙不禁想到当他弹琴时心里想到的是高山,再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去赞叹——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流水,再也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去赞叹——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知音已死,此曲为谁而弹?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生1:伯牙十分悲愤,为什么老天要让我遇到的知音那么快就死去?! 生2:老天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呀?!

(指导朗读“子期死……终生不复鼓”;师三次引读。) 五、 出示短歌,体悟“绝弦”

师:故事读到这里,你对文章的题目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1:文章用了故事的结局作题目,让人读来荡气回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2:伯牙绝弦,断的不仅仅是琴弦,更是心弦。

师:在子期的墓前,伯牙曾经写下这样一首短歌来追悼知音钟子期—— 课件出示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坯(pǒ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师娓娓道来,生情不自禁地吟诵。)

师:往日的情景历历在目,今日的伤怀谁人知晓,唯有这三尺瑶琴伴君而行!子期已死,这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去听?唯有这段故事千古流传。 (课件出示全文,学生伴着《高水流水》的古筝曲齐读。) 六、 拓展延伸,回味“绝弦”

师: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谱成了一首同样感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此时此刻,正回荡在我们的耳畔。(放“高山流水”曲。)现在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想一想,知音偶遇、知音相识、知音相赞、知音相送时的情景。

师:课文学到这里,你们可以背下来吗?(生伴着音乐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师: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的故事讲述了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在即将下课之前,鱼老师将另外三首诗(略。)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心去感悟关于知音这个永恒的话题。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板书: 伯牙/绝弦 俞伯牙知 善鼓琴

钟子期音善听(责编白聪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