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行政中心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

行政中心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

时间:2020-04-15 来源:乌哈旅游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有关批文及文件

(1)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以及有关地形图。 (2)建设用地红线图 1.1.2建筑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JGJ50-2001 J114-2001 GB50045-95(2005年版) GB50067-97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8)其它设计规范详见各专业设计说明书

1.2设计合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要求、说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 1.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1.3.1 建筑

(1)设计中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方针和法规,结合城市环境及城市规划的构想,协调项目与区域环境的人文关系,总平面规划设计强调建筑布局的整体性,景观完整性和视觉上的动态性等原则。

(2) 按照国家及武穴市规范要求进行节能设计。

(3) 按防火规范要求,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极限均为一级。

(4) 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卫生间防水等级为一级,建筑外墙防水等级为一级。 (5)建筑物使用年限为50年。

2 总平面设计说明

2.1 设计依据

2.1.1 《武穴市城市总体规划》 2.1.2 武穴市规划局城市设计指引

2.1.3 《武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1.4 设计合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要求、说明以及有关技术资料 2.1.5现行的国家、行业、湖北省及武汉市的设计规范、规程、标准、措施 2.1.6 本工程采用武穴市城市坐标系,标高采用黄海高程。

2.2 场地概述

:本项目工程地块坐落在武穴市城东新区集会广场以北。位于城东新区南北主轴线的正中位置。集会广场占地面积52659平方米,本项目用地面积为15751平方米。

2.3 总平面布置

2.3.1基本构思及指导思想

(1)通过对项目的全方位分析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设计理念:

1).总体规划上吸取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特点,遵循轴线布局,体现出行政建筑的理性与秩序。 2).建筑形态运用庄重、大气、沉稳的建筑语言,体现出行政建筑的内敛与典雅。

3).功能组织力求分区合理、高效舒适,交通便捷,充分满足政府办公建筑的内在功能需求。 4).景观规划上因地制宜,运用理性与自由相结合的处理手法,使得园林空间张弛有度,特色鲜明。 (2)总平面布置: 1).功能分区

本项目工程地处武穴市城东新区中心位置,从城市各个方向均需营造建筑重要形象界面。形成各方向建筑物庄重大方的视觉特征。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四部分办公用房从功能到外观上应有机紧密组合在一起,由统一形象入口进入,使整个行政中心办公楼产生一个整体大气的建筑形象。为了与城东新区路网结构及市民广场相协调,行政中心办公楼以弧形造型布局较为合适。其弧形的圆心位置有市民广场圆心、26号路中点、刊江大道中点三种选择。经方案比较,本方案以26号路中点为圆心,正立面弧长142米,背立面弧长180米,如此既保持了视觉上的建筑弧度感,形成伸展的建筑主立面,又可避免因弧度过大造成的建筑体量的变形。 2).交通组织

本方案按政府机关办公楼的特点来进行交通组织,便捷流畅的人行、车行路线分设在不同层面,架空层设计了通畅便捷的车行路线,交通核心分列中央大厅两侧,合理分散人流,人行通过南北台阶直达建筑一层层门厅,人、车互不干扰。

外部人、车经架空层与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体系结合,形成缜密的立体流线设计,体现了安全与通达的特点。 3).景观与绿化布置

场地内开阔的广场与绿树遮掩的生态公园相映成趣,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的软地面与广场硬地交织在一起。本方案将广场与绿化设计成点、线、面结合的形式,南面开阔以烘托建筑形象,北面以面状绿化及树木形成围合,使建筑处于绿树掩映之中。

2.3.2无障碍设计

(1)各建筑入口,均设有无障碍坡道。 (2)场地道路、广场均设无障碍坡道,盲道。

(3)客梯为无障碍电梯,内设置扶手,以及应急呼叫按钮等。 (4)主入口设无障碍坡道。

(5)建筑内设置无障碍楼梯和无障碍卫生间。 (6)高层电梯厅的净宽不小于1.8米。

3 建筑设计

3.1 设计依据(见总说明)

3.2平面设计

为体现市政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及与人大、政协的密切合作关系,创造各部门之间相拥相合的建筑空间形象,本方案按政府机关办公楼的特点进行平面布置,将交通核心分列中央大厅两侧,使办公空间相对集中,在中心拥有一个通敞明亮的生态中央大厅,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通过这样的组织,办公区完整、灵活、分合自由,既可以适应各部门不同的需求,又合理地分散人流,使各办公区相对安静,减少不必要的窜流与干扰。分区简洁明确,一目了然。所有功能房间均方正,方便使用。

架空层主要安排设备用房和停车库,四大家经各自停车库,由专用电梯进入办公空间,彼此不相干扰。各职能单位分区停车,管理方便。

一层由南北大台阶进入,南向主立面设车行坡道直达观礼台,中央大厅南北通透。二层平面设东西内庭院,与一层中庭形成立体、层次丰富的庭院组合。

三至八层南向办公室为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办公区,共设49间办公套间,各部门领导办公与相关联职能部门办公之间联系紧密,各职能部门按相关要求设接待室和会议室。 九层结合建筑立面设计了周边一圈回廊,沿回廊可观赏城东新区美丽景色,常委会议室也设于此层,保证相对安静的会议氛围。

3.3 立面设计

行政中心办公楼建筑采用稳重、大方、对称、端庄的建筑基本特点。建筑表皮利用石材与玻璃的组合形成纵向线条,使大楼更加显得挺拔。 外墙采用“三段式”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元素,比例协调, 顶层设圆柱回廊,中底部为方柱,以应“天圆地方”的文化寓意。 屋顶上设计了水平飘板飞檐,两侧文化走廊宛如张开的双翼,环抱市民广场,象征着武穴日益开放、上下同心的精神面貌。

3.4 建筑防水设计 3.4.1 屋面防水

(1)防水等级一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25年。

(2)防水层次为3道设防,即两道柔性防水卷材和一道防水涂料。

(3)设防要求:按倒置式屋面做法;所有防水材料的四周均卷至屋面完成面或种植土以上300mm ;屋面竖井、女儿墙阴阳转角处、天沟、檐沟应附加一层防水材料。 3.4.2 卫生间、厨房防水

(1)防水等级为Ⅰ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

(2)防水层次:地面:两道柔性防水层;墙面:一柔一刚防水层。防水材料: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及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3)卫生间地面起坡处理。 3.4.3 地下室防水

(1)防水等级为Ⅰ级。设防标准采用抗渗混凝土自防水再附加两道柔性防水层的做法。。 (2)附加防水层位置:附加防水层设在迎水面(即外防水)

(3)地下室顶板设防:临空且具有覆土层的地下室顶板,排水坡度为0.3%~0.5%,顶板防水层应与侧壁闭合。 3.4.4 外墙防水(按Ⅰ级设防)

外墙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墙面抹灰层设分仓缝,竖向按楼层分,横向间距≤4.0m。(涂料及面砖墙面均设缝)。

五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5751.00M2 总建筑面积: 31051M2

架空层面积: 7861M2 建筑基地面积: 7169M2 容积率: 2.04 覆盖率: 45.52%

4 结构设计

4.1 工程概况

拟建筑项目位于武穴市城东新区十九号路与二十号路中心处。 4.1.1 建筑规模

1 本工程为地上十层,建筑面积约31000平方米。 4.2 自然条件

4.2.1 本工程设计基准期 50年 4.22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4.2.3 建筑安全等级 二级 4.2.4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4.2.5 风荷载

1 基本风压:WO=0.35kN/㎡(n = 50) 2 地面粗糙度:C类

3 风荷载体型系数:主体结构取1.4,檐口,阳台,雨棚等上浮力取-2.0。 4.2.6 基本雪压:0.35kN/㎡。 4.2.7 地震参数

1 本工程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2 建筑场地类别:II类,场地特征周期:0.35s。 3 结构阻尼比 0.5

4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一般设防类。

4.2.8 地下水:主要为水量不大的上层滞水,水位埋深0.2~1.4m。

4.2.9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黄石市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武穴市市委市政府办公楼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0一一年五月)本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1 地形地貌 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冲积Ⅱ级阶地。场地为耕地,地势较平坦。地面标高在14..87~16.58m之间。

2 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 根据现场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地工试验成果,该楼基地层自睛面下分述如下: (1) 耕表土层(Qml)

①耕表土:灰色,干,松散状态,主要由粉砂、粘性土组成。表层已耕植化,含植物根系,结构松散,强度不均。该土层全场区内均有分布,厚度0.20~0.90m,平均厚度0.28m。 (2) 粉砂、粉土互层(Q4al)

②粉砂、粉土:褐黄色,饱和,松散状态,切面较粗糙、摇振反应快,干强度低,具有中等偏低压缩性,土质较为均匀。该层场地平面均由分布,顶板埋深0.20~0.90m,厚度1.10~1.90m,平均厚度1.53m。

(3) 粘土、粉质粘土互层(Q3)

③粘土、粉质粘土:黄色,呈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切面较光滑,土质不均匀。该层场地平面均由分布,顶板埋深1.40~2.30m。厚度6.20~12.80m,平均厚度6.84m。 (4) 粉质粘土夹粘土层(Q3al)

④粉质粘土:灰色,呈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切面较光滑,土质不均匀。该层场地平面均由分布,顶板埋深7.80~14.30m,厚度6.70~17.50m,平均厚度16.17m。 (5) 砾砂层(Q3al+pl)

⑤砾砂:青灰色,饱和,密实状态,中等偏低压缩性,砾石成分主要为石英。土质不均匀。该层场地平面均由分布,顶板埋深24.00~25.800m,厚度0.90~1.70m,平均厚度1.25m。 (6) 强风化砾岩层(Q3al+pl)

⑥砾岩:紫红~灰白色,岩石经风化后岩芯呈砂状,少数短柱状,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土质较为均匀。顶板埋深25.10~27.40m,最大揭露厚度12.50m,未揭穿。 3 地下水情况

场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地下承压水,其中上层滞水赋于第(1)层耕表土中,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影响,水量一般不大。勘察期间实测上层滞水水位埋深0.20~1.40m,空隙承压水赋存于⑤层砾砂层中。

根据邻近场地地下水质分析资料及Ⅱ级阶地环境水特征,根据武穴市地区经验,认定该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

al

4.3 设计依据与要求

4.3.1 总图、建筑、给排水、电气、通讯、通风、空调、环保等专业所提资料。

4.3.2 根据黄石市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武穴市市委市政府办公楼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部分资料 4.3.3 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规定和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范》(GB/T 50476-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J186-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2005年版)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4.3.4 设备荷载、活荷载如表2.3.6 4.3.5 其它荷载

1 水箱间、水池、设备荷载按实际荷载作用。 2 室外地面按实际情况考虑。

3 非承重墙加气混凝土砌块,楼梯、卫生间墙容重为≤8KN/m 3, 其它容重为≤7.0KN/m3。

表4.3.6 设备荷载、活荷载

序号 1 2 3 4 标准值 组合值 频遇值 (kN/m) 0.5 2.0 3.0 2.0 2准久 值系数 0 0.4 0.5 0.4 荷载类别 系数 0.7 0.7 0.7 0.7 系数 0.5 0.5 0.6 0.5 不上人屋面 上人屋面 屋顶花园室外平台 卫生间 5 6 7 8 9 走道 公共楼梯 停车库 电梯机房 门厅 2.0(2.5) 3.5 2.5 7.0 2.5 0.7 0.7 0.7 0.9 0.7 0.6 0.5 0.7 0.9 0.6 0.5 0.3 0.6 0.8 0.5 注:荷载分项系数1.4,大于4 kN/㎡时取1.3。

4.4 主要结构材料:

4.4.1 混凝土强度等级:

1 垫层:C15 2 主体: C25~C40

3 楼层梁、板、楼梯:C25~ C40(详见初步设计结构图纸) 4 竖向构件柱、剪力墙:C30~C40(详见初步设计结构图纸) 5 构造柱、过梁等次要构件:C25 4.4.2 钢筋:板、梁、柱、基础HRB400 4.4.3 型钢、钢板、钢管: Q345-B

4.4.4 焊条: E43(HPB235级钢筋、Q235-B焊接),E50(HRB335、HRB400级钢筋焊接、Q345-B焊接) 4.4.5 各层梁、柱、墙断面尺寸:详见初步设计结构图纸。

4.5 结构设计

4.5.1 结构体系

1 办公楼:框架结构 4.5.2 抗震设计

主体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4.6 地基基础

本项目地基基础根据黄石市佳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武穴市市委市政府办公楼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0一一年五月)(详细勘察)进行设计。 根据勘察报告,用静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以⑥强风化砾岩作基础持力层。

4.7 主体计算

4.7.1 计算软件及参数选择

本工程计算主要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2010新规范版本)SATWE进行分析计算。 4.7.2 根据建筑物的长度,设两道防震缝将办公楼分三块计算。(从左至右分为A、B、C)

4.7.3主要计算结果

Max-D/h:最大层间位移角

Max/Ave: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比

办公楼A、C部分间位移角, 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比

有害位移角占总方向 地震作用 风压作用(W0=0.35/㎡) 位移角的百分比例 Max-D/h X Y

办公楼B部分间位移角, 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比

有害位移角占总位移角的百分比例 1/1860 1/2467 Max/Ave 1.24 1.13 Max-D/h 1/2106 1/1817 Max/Ave 1.13 1.14 Δui-1/Δui 0.68% 0.60% 方向 地震作用 风压作用(W0=0.75KN/㎡) Max-D/h X Y

1/3048 1/2542 Max/Ave 1.24 1.01 Max-D/h 1/3020 1/2084 Max/Ave 1.25 1.03 Δui-1/Δui 0.46% 1.16% 办公楼A、C部分周期

周期 平动系数 T1(s) 2.1574 0.99 T2(s) 2.0887 0.76 T3(s) 1.9143 0.26 0.8873 扭平比 ( 0.17+0.82 ) ( 0.59+0.17 ) ( 0.25+0.01 ) 办公楼B部分周期

周期 平动系数 T1(s) 2.0342 1.00 T2(s) 1.8710 1.00 T3(s) 1.5808 0.02 扭平比 0.7771 ( 0.00+1.00 ) ( 1.00+0.00 ) ( 0.02+0.00 ) 4.7.4计算结果分析

1 周期比,周期比最大值为0.8873;

2 位移比部分大于1.2小于1.4,,该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但不属于结构平面布置特别不规则结构;

3 各楼层的抗侧向刚度大于相邻上一层的70%及大于相邻上三层平均值的80%,各楼层抗剪承载力大于相邻上一层的80%,按《抗规》属于坚向规则结构; 4 剪重比,部分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已按《抗规》调整,亦满足规范要求;

5 刚重比, X、Y向刚重比均大于20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6 柱轴压比,剪力墙轴压比均满足规范要求; 7 梁剪压比均满足规范要求;

8 超筋超限:各栋楼个别梁超限,属抗扭超限,适当调整梁上次梁梁端弯矩及考虑楼板对梁的贡献可满足要求; 4.7.4 结论

综上分析表明,该项目的结构设计能够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结构的承载能力可以得到保证。

5.给排水专业

1.设计依据

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2009版) 1.2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 67—2006) 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1.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年版) 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版) 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1.9 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湖北省武穴市. 总用地面积:15751.00㎡,总建筑面积: 31051㎡,本建筑共9层,建筑高度约42.00米。属一类建筑办公楼。 3. 设计范围

给水系统、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设计、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的设计。 4.室外给水排水工程 4.1室外给水工程设计 1水源

市政两路供水(设有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约0.25MPa,引入管管径DN150。 2 用水量

2.1用水定额:

2.1.1办公楼人员用水定额:40L/人.班,时变化系数1.5 .使用时间8h. 2.1.2浇洒绿地用水定额:2.0 L/ m2.天。

2.1.3浇洒道路及场地用水定额:0.5 L/ m2.次,每日2次。

2.2用水量(见下表) 项 目 办公楼 用水量标准(升/人.日) 50 数量 时变用水时最高日化系数 间(h) 用水量(m3/d) 1.2 8 125.0 2500 未预见水量 空调补水 15% 2% 8500 m3/d 25000 m2 20000m2 1.0 1.0 1.0 10 8 8 30.5 170 37.5 40.0 402.5 道路、广场冲1.0L/m2.d 洗 绿化用水 合计 2L/m2.天 3 给水管道系统

1)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

2)本工程一路供水,给水引入管至红线内经一座水表井后与本工程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环状给水管相连接,且表后设低阻力倒流防止器。 3)管材

①管材采用PE管,电熔连接。

②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0Mpa。

4)水表井及阀门井均采用砖砌。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和盖座,位于行车道上者为重型;位于非行车道上者为轻型。 4.2室外消防给水工程设计 1室外消防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2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

3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其上设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m,距道路边不大于2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管材采用PE管,电熔连接,管道耐压不小于1.0Mpa。 4 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给水系统,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水,发生火灾时,由城市消防车从消防水池取水井或现场室外消火栓取水经加压进行灭火,或经消防水泵接合器供室内消防灭火用水。 5本工程从市政给水管道上接一根DN150的引入管。在小区内布置成环状给水管网。 6建筑物内消火栓灭火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消防水泵接合器设置在本楼的东北侧。 4.3室外污水工程设计

1 城市污水管道情况:位于市政道路有城市污水管道,允许本工程污水排入。 2 本工程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排水制度。

3 污废水最高日排放量为给水最高日用水量的90%,即361m3/d。

5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埋地聚乙烯双壁波纹塑料管,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 4.4 室外雨水工程设计

1 城市雨水管道情况:位于市政道路有城市雨水管道,允许本工程雨水排入。

2雨水量

雨水量计算:Q=фqF ф(径流系数)=0.65

3 室外道路边适当位置设置铸铁雨水口,收集道路、人行道及屋面雨水。 4 室外雨水管道采用埋地聚乙烯双壁波纹塑料管,承插连接,橡胶圈密封。 5 雨水口、雨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 5建筑物内给水排水设计 5.1生活给水系统

1 用水量:本工程建筑各部分的用水量,详见本设计说明书表1.1。

2水源为市政自来水。通过设置在架空层的生活水池和变频加压泵组向给水系统供水。 3给水系统:

1)系统设置:根据建筑高度、建设标准、建筑内使用功能、水源条件、节水、节能和供水安全等原则,本工程设有两个给水系统。

本工程架空层至三层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四至九层由变频泵加压供水:

2)加压给水系统采用一套变频加压调速泵组供水,其供水流量不小于设计秒流量。各分区最不利点水压不小于0.1Mpa,最低用水点静压不大于0.35Mpa。地下室架空层设有一有效容积42m3的生活水池,生活泵均为软启动,其自动控制由供货厂家负责编程并调试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3)管材:给水管:立管、主干管采用钢塑管,螺纹连接。 室内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5.2 生活热水系统

1.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箱设于屋顶,最高日热水总用水量3m3 /d。热水采用太阳能。 2.生活热水量详见下表

套房生活热水(60℃)用水量

序号 1 用水名称 套房 单位数量 60 用水定额 50L/人·d 供水时 间(h) 10 最高日用水量(m3/d) 3 注:冷水计算温度为5℃,热水出水温度为60℃。 2.1.生活热水系统在竖向分区方式与生活给水系统相同。

2.2.本系统为全日制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为保证生活热水的供应温度,设计采用机械循环管道系统。各区的生活热水回水管道均自设2台热水循环水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设计小时热水

量:1152.00 (L/h)。设计小时耗热量:237119.52 (KJ/h)

3.管材及保温

1)主干管、立管采用钢塑管,丝扣连接,卫生间内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2)热水供水及回水管采用聚氨酯泡沫制品保温。 5.4生活污水系统

1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洗浴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系统。 2 最高日生活污水排水量为361m3/d。

3排水管道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压力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接。 5.5卫生器具

1本工程全部卫生洁具均采用陶瓷制品。

2卫生间采用水箱容积不大于6L的3/6L两档式冲洗水箱。

3 公用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龙头,台式或立柱式洗手盆,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开关冲洗阀。污水池采用陶瓷芯手动水龙头。 4全部卫生洁具五金配件均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5.6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暴雨强度公式与室外雨水排水设计相同。

2屋面雨水采用内落式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87型雨水收集,然后重力自流排至室外雨水井。 3 雨水管采用承压排水塑料管。 5.7室内消防工程设计

1本工程为一类建筑办公楼,消火栓按一类高层设计,办公楼各层按中一级设湿式系统,架空层库按中危险II级。 2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

1)消防水源为城镇自来水,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系统均从院区集中水泵房引来,在本楼架空层设一座480m 3的消防用水水池,供消防车取水用。在屋顶设有18立方的消防水箱与喷淋系统共用,及消火栓、自喷系统稳压装置

2)火灾延续时间:消火栓系统为2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1h。 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详见本说明书表1.2。 3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

1) 室内采用临时高压制消火栓给水系统。消火栓加压给水泵与消防水池一起设在院区集中消防泵房内,共设两台消火栓给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2) 消火栓系统竖向不分区。

3) 本工程内各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4) 每个组合消防柜内均配置DN65消火栓一个,DN65 L25m麻制衬胶水带一条,一支DN65X19直流水枪,启动消防水泵按钮和指示灯各一只,MF/ABC3的磷酸铵盐灭火器两具。 5) 地下一层至3层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以满足栓口压力不大于0.50Mpa的规定。 6) 消火栓系统在本楼北侧设置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 7) 系统控制

① 消火栓给水加压泵由设在各个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泵启泵按钮和消防控制中心直接开启消防给水加压泵。消火栓水泵启动后,水泵运转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和消火栓处。该消火栓和该层或防火分区内的消火栓的指示灯亮。

② 消火栓给水加压泵在泵房内和消防控制中心均设手动开启和停泵控制装置。 ③ 消火栓给水备用泵在工作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工作。 8) 管材

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时,采用沟槽式连接件或法兰连接,DN≤100时采用丝扣连接。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 保护范围

除小于5m2卫生间、泵房、楼梯间和电气用房不适于用水扑救的设备房不设喷洒头外,其余部分均设喷洒头保护。 2) 设计参数

地上按中危险I级,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为160 m2,持续喷水时间1小时,最不利点喷头处的工作压力为0.1Mpa;地下按中危险II级,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 m2。系统设计用水量为30L/S。 3) 系统设计:

① 本工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竖向不分区 。

② 本工程在架空层设有2套湿式报警阀,每组报警阀担负的喷头数不超过800只。

③ 喷头:楼内办公区采用DN15mm闭式下垂式装饰型玻璃球喷洒头,动作温度为68℃、K=80,吊顶内采用闭式直立型普通玻璃球喷洒头,动作温度为68℃、K=80;地下车库采用闭式直立型喷洒头,动作温度为68℃、K=80。

④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或每层均设置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

⑤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两台消防给水加压泵,贮水池与消火栓系统合建,位于院区集中水泵房内,两台水泵为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办公楼楼北侧设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取水井取水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

⑦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平时由设在屋顶的消防水箱设专用水管接至报警阀前供水管,保证系统的供水压力。发生火灾时由给水加压泵从水池取水加压供水。

⑧ 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或楼层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DN25的放水阀。每个报警阀前后的控制阀门均采用信号阀。 4) 系统控制 湿式系统:

a. 火灾发生后喷头玻璃球爆碎,向外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显示火灾发生位置并发出声光信号。

b. 系统配水管道压力下降,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动作,并自动开启自动喷水给水加压泵,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敲响水力警铃向人们报警,给水加压泵在消防控制中心有运行状况信号显示。 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加压泵,应在泵房的控制盘上和消防控制中心的屏幕上均设有运行状况显示装置。 5) 管材

① 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管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DN≤100)或沟槽式连件连接(DN>100)。

全部管道的耐压均为1.6Mpa。

5消防排水 1) 2)

消防电梯坑底的侧面设有集水坑,坑内设有两台消防潜水泵排除消防排水,两台泵为一用一备,集水坑的有效容积为2m3。 消火栓灭火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排水,利用地下一层其余废水潜水泵坑的潜水泵进行排水。

6气体灭火系统 1) 2) 3)

发电机房、高低压配电各为一个防护区,均设置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 其设计参数为:灭火浓度9%,喷放时间不大于10S。 气体灭火系统由专业公司设计、安装。

7移动式灭火装置: 1) 2)

变配电室属E类火灾,灭火器按中危险级配置,设置MFT/ABC20推车式磷酸铵盐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24m。

地上部分属A类火灾,灭火器按中危险级配置,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20m,每个配置点设2具MF/ABC3的磷酸铵盐灭火器。,

3) 架空层车库属B类火灾,灭火器按中危险级配置,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12m,每个配置点设2具MF/ABC4的磷酸铵盐灭火器。

6.电气专业

强电设计 1、设计依据:

电气设计依据如下:

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09 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4)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 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3-94 6) 《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2004 7)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 8) 甲方提供设计资料

9) 其它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提供的资料。 2、设计范围

1).10KV供配电系统 2).低压配电系统 3). 电力系统 4). 照明系统

5).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联结系统 3、 变配电

3.1. 负荷等级:本工程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和消防控制中心、通讯、电脑机房、变配电室等重要场所以及其他甲方指定必须持续供电的设备用电均属一级负荷;电梯、生活水

泵等用电属一级负荷。负荷计算:

变电所设置部变压器计算视在变压器负荷率备注 电压等位 编号 容量KVA) 容量(%) 级 (KVA) 10KV 架空层 T1 630 /0.4KV T2 T3 630 630 630 2520 T4 总计

3.2. 供电系统:

1) 电源及进线:高压电源由市政提供一路10kV电源。

2) 应急备用电源: 为保证消防用电及消防控制中心、重要设备等重要场所的供电可靠性要求,设置发电机。当市电停电时,发电机自动启动,在30S以内对用电负荷恢复供电,市电和发电机电

源之间设有电气联锁和机械闭锁,防止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并列运行。

3) 变配电所内设4台干式变压器。T1与T2、T3跟T4变压器低压联络,分列运行,互为备用。

3.3. 设备安装:

4) 配电柜:高压环网柜、低压配电柜均安装在基础槽钢上。高压电缆下进下出线;低压电缆、密集母线在柜顶上进上出线。 5) 变压器:变压器采用SCB11节能型干式变压器,直接落地安装,变压器周围设置铁栏栅。

3.4. 线路敷设、高压柜、低压配电柜、控制柜进出线沿电缆桥架或电缆沟敷设。

3.5. 继电保护: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采用智能型低压断路器设短路与过载保护;低压配电回路装设智能数字测控电表。

3.6. 功率因数补偿方式:在变配电室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0;荧光灯、气体放电灯单灯就地补偿,采用电

子镇流器或节能式电感镇流器使其功率因数不小于0.90。

4、动力与控制

4.1. 动力负荷使用电压为380V,照明负荷使用电压为220V。消防设备为双电源供电,在末端自动切换。大容量的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小容量的动力设备为树干式供电。 4.2.设备选型:

(1)落地安装配电柜、水泵控制柜采用XL-21动力箱;制冷机房控制柜采用XL-21柜体;挂墙安装配电箱、控制箱JX箱体。 (2) 气体自动灭火设备的控制箱由供货厂商配套。 4.3.线路敷设:

(1)由低压配电柜引出一般干线电缆沿托电缆沟敷设至各楼,竖井内采用梯式桥架敷设。由低压配电柜引出消防干线电缆沿密闭式桥架敷设。 (2)由干线桥架至非消防配电箱、控制箱或设备线路,沿金属线槽或穿钢管在吊顶内敷设或穿钢管暗敷。

(3)由干线桥架引至双电源互投箱或消防设备动力箱、控制箱的线路穿钢管暗敷,当回路多、容量大时用耐火电缆沿密闭桥架敷设。

4.4.消防设备、疏散照明与火灾报警控制盘联动。

5、照明:

5.4.灯具选型:一般场所为T5细直径荧光灯;大空间场所为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节能型灯;楼梯间、走道为紧凑型电子节能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停电时可自动切换由蓄电池供电并在5S内点燃,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

5.2.除正常照明外,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变配电室、防排烟机房、电话、网络机房、电梯机房等处设应急工作照明,应急时间不少于180分钟;公共楼梯间、主要走道、应急出口及电梯厅前室等处设自带隔镍电池的疏散指示及安全出口标志灯、楼层应急标志灯。

5.3.应急照明节能自熄开关,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自动控制点亮(强制点燃)。

5.4.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2000《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的有关规定。 5.5.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要求见节能措施内容。

6、防雷、接地及等电位连接保护:

6.1. 本工程防雷等级划分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按人员密集场所设防。

6.2. 利用屋面周围钢构架作接闪器,四周钢构架必须可靠焊接连通;在建筑物的天面女儿墙、梯间、屋檐阳角处及易受雷击的部位装设∅12热镀锌圆钢明敷避雷带组成不大于10m×10m(12mx8m)的网格防直击雷,并利用建筑物柱内主钢筋(当钢筋直径≥∅16mm及以上用2根,当钢筋直径≥∅10mm及以上用4根)作为防雷引下线,其间距要求不大于18m,同时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地板、地梁作为防雷接地装置。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构件、构架物等应与防雷接地系统连接。

6.3、为防高电位引入,凡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电缆金属外皮均应作接地处理

6.4、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底板地梁桩作为自然接地体做法详见国标03D501-4。

6.5、本工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采用TN-S制,即工作中性线(N线)与保护地线(PE线)从变压器中性点开始分开设置。室内凡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及外露金属构架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可靠焊接。金属外壳及外露金属构架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可靠焊接。

6.6、建筑物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工作接地、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接地、弱电系统的设备接地,采用共用接地装置(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若实测达不到要求须补打接地极。

6.7、在建筑物部分柱子上(距室外地面0.5M) 装设若干块镀锌钢板(100x100x8mm)以供实测接地电阻,接人工接地体和等电位连接用。

6.8、本建筑物在变电所内设总等电位联结箱(MEB),并在计算机房、消防控制中心、水泵房、空调主机房等设备间、电气竖井、电梯机基坑和屋顶机房、潮湿场所如卫生间等处预留等电位连接板。具体做法详见《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标准图集。局部等电位箱底边距地0.3米。

6.9、强、弱电竖井内沿梯形桥架竖向敷设一根40X4热镀锌扁钢作为接地保护干线,接地干线应与每层(或每三层)与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联结,并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7、用电安全:

7.1. 为防护直接接触电击,末端线路选用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7.2. 为防范电气火灾,配电线路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值为500mA。 7.3. 分级保护方式的上下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差不得小于0.2S。 8、其它:

由于供电部门对变配电系统、变配电布置及用电指标等有新的要求,故初步设计文件务必须经供电局审批,方能进行施工图设计。

7.弱电(智能化)设计

1、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中有关弱电部分的规定; 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5).《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7).甲方工程设计委托及有关设计要求; 2、设计内容

按设计要求,本工程智能化设计由专业智能化设计公司完成。本次设计弱电系统内容包括:

2.1.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2.2. 语音、数据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2.3.CCTV闭路监视、监控系统 2.4. 防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2.5.有线电视系统

3、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3.1.本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等级为一级。

3.2. 本工程在架空层设置消防控制室,对全区的消防进行探测监视和控制。室内设中央电脑、火灾报警控制器,CRT图象显示屏,打印机,消防广播设备, 消防对讲电话及119直通电话,联动控制柜、电梯运行监控设备,UPS不间断电源及备用电源等。

3.3.火灾报警---楼宇某处发生火灾,该处探测器动作,消防中心报警柜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手动报警按钮供火情发现者向消防中心报警,其上对讲电话插孔供消防人员和消防中心联系用。重点部位设消防对讲电话,共26门。

3.4.火灾时,可自动或手动接通相关区域事故广播,警铃。

1)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楼层发生火灾 ,应先接通火灾层及相邻的上下层;

2) 首层发生火灾 ,应先接通本层 ,二层及地下层;3) 地下层发生火灾 ,应先接通地下层及首层。

4.水灭火---

1) 喷淋泵可在消防中心自动或手动启停 ,亦可在水泵房控制和压力开关控制 ,水流指示器做楼层显示 .消防中心可接受闸阀开关信号。 2) 消防泵可在消防中心手动或自动启停 ,亦可在水泵房手动控制和各层消防按钮启动 ,消防按钮带启泵显示灯。 5.防排烟风机控制---

1) 地下一层火灾报警后,消防中心可手动或自动启动地下室相关防火分区内的排烟风机及补风机。

2) 一层~二层中某防火分区火灾报警后,消防中心可手动或自动启动对应的排烟风机,对该防火分区相关区域进行排烟。 3) N层火灾报警后,消防中心可手动或自动启动屋面的排烟风机,并开启N层排烟阀,对该层内走道进行排烟。 4) 地下层~屋面中第N层火灾报警后,消防中心可手动或自动启动屋面的加压风机,向封闭楼梯间加压送风。

5) 地下层~屋面中第N层火灾报警后,消防中心可手动或自动启动屋面的加压风机,并开启N层及N±1层送风阀,向合用前室加压送风。 6.确认火灾后,消防中心可停非消防电源。 7.确认火灾后 ,消防中心强制电梯返回首层 。

8.自动灭火---柴油发电机房设自动灭火装置,由消防专业公司设计及施工。本次设计在中心接受自动/手动、预警、施放及故障的报警信号。气体灭火时,自动停柴油发电机房内排、送风机。 9.管线敷设:火灾报警总线为ZRRVS-2X1.5;DC24V电源线为ZRBV-2X1.5(干线ZRBV-2X4);消防对讲电话线为:ZRRVS-2X1.0;消火栓启泵反馈灯电源线为ZRRVS-2X1.0。干线沿耐火线槽敷设(消防电话干线与其它消防线分槽敷设);分支线穿PVC管暗敷设。

10.安全接地:在消防控制室设接地端子箱,内置专用接地板。从接地板用一根接地干线ZRBV-1x25mm2穿阻燃PVC硬塑料管PC32沿墙、楼板暗敷到总等电位盘,与大楼的总接地端子板连接。系统接地与大楼防雷接地等共用接地体,消防控制中心接地板处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12.其它:设置火灾监视与控制系统。 4、CCTV闭路监视、监控系统

4.1 保安监控中心设在一层监控机房;内设中央处理机,视频录像,打印机,视频自动切换器及模拟操作云台装置等。视频自动切换器可接受多个摄像点的信号输入,定时自动轮换(1~30S)并输出监控信号,也可手动任选一个摄像机的画面跟踪监控、录像、打印。

4.2 在本工程的各主要出入口、电梯前室、电梯轿箱内、公共走道、控制指挥中心、计算机房、变配电室等重要场所设置摄像头,要求图像质量不低于四级,实施24小时实事监控,并预留室外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接口。

4.3 控制本工程的所有摄像机的电源,均由主机供给,主机接入本工程的UPS电源系统,USP容量及位置专业公司定。

4.4 除至电梯轿箱内的摄象机线缆由弱电井桥架引上外,其余摄像机吸顶(吊顶)安装或墙上安装底距2.2m,馈线穿JDG25管沿吊顶或墙暗敷。 4.5 系统的深化设计由承包商负责,系统中的设备元器件均由承包公司成套供应,并负责安装、调试。 5、语音、数据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5.1 5.2

为满足建筑物信息化、网络化的需求,在本工程一层设置一个弱电机房。弱电设备配置,由专业公司定。 语音信号由市政网提供,在弱电机房内设置数字式程控交换机、语音总配线架(MDF)等。

5.3 5.4 5.5 5.6

数据网络信号室外采用单模光纤引入,垂直主干线采用多模光纤,语音垂直主干线采用大对数双绞线,语音、数据水平系统均采用6类线缆. 每层弱电井水平配线电缆长度不超过90米,末端工作区按具体功能要求分设1~4孔语音和数据信息插座。 数据、语音主干线沿一层弱电桥架、一层弱电管沟及弱电井内的竖向弱电线槽架敷设。

.由IDF配出的语音、数据线从弱电井开始至各工作面均沿架空网络地板或穿PVC20管沿墙或埋楼板暗敷。

5.7 设有网络设备的弱电井内均设置UPS电源。分配线架采用2个19″标准机柜落地安装。 5.8 办公部分按8m 左右一组信息点设置。

5.9 系统的深化设计由承包商负责,系统中的设备元器件均由承包公司成套供应,并负责安装、调试。 6、有线电视系统

6.1.、有线电视系统节目源由一层弱电机机房引入至各层弱电竖井。

6.2、在各房等处设有线电视出线口。系统按860MHz双向邻频传输系统设计,系统出线口电平为67±4dB,图像清晰度应在四级以上。

6.3、本楼内有线电视垂直主干线缆采用同轴电缆SYWV75-9经垂直桥架在弱电竖井内敷设,水平主干线缆采用同轴电缆SYWV75-7经水平桥架敷设,分配分支线缆采用同轴电缆SYWV75-5穿套接紧定式镀锌钢导管沿墙面敷设。

6.4、所选用的分支分配器、放大器都为双向传输型;线缆必须为阻燃型,四层屏蔽。 6.5、所选择的终端插座要求为带单分支调频-电视双联插座。 7、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本工程设置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监控和防止电气设备或线路因绝缘损坏形成的接地故障和异常状态,以便及时消除大内电气火灾隐患。

八、其它

预留智能化系统相关房间及通道。

8. 暖通专业

1、工程概况及主要设计依据

本工程位于湖北省武穴市城东开发区,办公楼共9层,建筑高度43.85m,属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约31051m2。 主要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093-2005); 5. 依据甲方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任务书。 6. 本院建筑及其它专业提供有关的设计文件。 2、设计范围

本工程的设计范围为: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3、设计资料(参数) 3.1室外气象参数

夏季空调干球温度 35.7℃ 冬季采暖干球温度 -1℃ 夏季空调湿球温度 38.5℃ 冬季空调干球温度 -4℃ 夏季空调日平均干球温度 32.3℃ 冬季空调相对湿度 77 % 夏季通风干球温度 33℃ 冬季通风干球温度 4℃ 夏季大气压力 1002.0kPa 冬季大气压力 1023.0kPa 夏季风速 2.2m/s 冬季风速 2.1m/s 3.2室内设计计算参数(空调):

3.3主要设计指标:

建筑面积 冷负荷 冷指标 建筑面积 热负荷 热指标 31051m² 4382kw 141.1w/ m² 31051m² 3314kw 106.7w/ m²

夏季 冬季 新风量 噪声房间名称 相对温度℃ 湿温度℃ 相对湿m³/h.dB(A) 备注 度% 度% 人 办公室 25 <60 20 <50 30 <45 集中空调系统 会议室 25 <60 20 <50 30 <40 集中空调系统 大堂 25 <60 18 <50 20 <55 集中空调系统 接待 25 <60 20 <50 20 <50 集中空调系统 休息 25 <60 20 <50 30 <40 集中空调系统 4、空调设计

本工程根据甲方要求设置集中空调系统,具体为: 4.1. 空调冷源及水系统:

设计选用2台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台装机容量2110kw,配套选用2台冷却塔,2台冷冻水泵,2台冷却水泵,制冷机组及水泵安装于架空层制冷机房内,冷却塔安装于屋顶。制冷机冷媒为R134a,制冷机冷水进出口温度为 7/12℃,冷却水进出口设计温度为32/37℃。

空调采暖采用热水锅炉供热,热水锅炉房甲方另建,本次设计仅在制冷机房预留采暖循环水泵的安装位置,配套选用2台热水循环泵(一用一备),热水循环泵安装在制冷机房内。 4.2. 空调水路系统:

本工程空调水系统型式为两管制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立管及水平管路均同程设置。冷水集、分水器设置压差旁通装置。系统采用开式膨胀水箱定压方式。冷水、冷却水系统采用旁流水处理装置。

4.3. 空调风路系统:

空调设计以竖向分层、横向按防火分区设置空调系统为原则,同时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本工程办公室、会议室等房间采用低噪声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从室外吸入的新风经新风柜过滤、降温、除湿至室内空气状态焓值并经风机加压送至各室内风机盘管的送风管,与经风机盘管加压、冷却、除湿后的回风混合,最后由散流器(带人字闸)或双层百叶风口送入室内。一层大厅采用低风速全空气吊顶式空调机。一层大报告厅和多媒体会议室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 5、通风设计

5.1本设计需通风的房间及其通风换气量列于下表:

房间名称 制冷机房 变配电室 休息室卫生间 换气次数(次/时) 换气次数(次/时) 房间名称 送风 排风 送风 排风 7 8 水泵房 7 8 8 10 电梯机房 自然补风 8 周边房40m3/p·公共卫生周边房间间空调8 h 间 空调新风 新风 注:1).公共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由窗户或周边房间的渗透补充进风。 2).各房间的排风系统由各自的空调新风补充进风。 5.2. 架空层水泵房:设机械排风系统P-J-3及机械送风系统S-J-3。 5.3. 电梯机房:设机械通风系统P-DT-1~6。

6、防排烟设计

本工程所有防烟楼梯间均能满足自然排烟条件,对不具备自然排烟的前室、内走道和房间设置了排烟系统,具体为:

6.1.架空层发电机房及储油间:平时设排风系统P-J-1,排风选用防爆风机。工作时排风量按机组消除余热计,排风机机组自带;进风量按消除余热的排风量与燃烧空气量之和计算,设机械进风

系统S-J-1。排烟处理、进排风消声处理由环保专业公司统一完成。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的油箱应设通向室外的通气管,并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由工艺专业公司统一完成。

6.2.架空层变配电房:设机械排风系统(兼火灾后排气)P-J-2及机械补风系统S-J-2。当变配电房发生火灾时,设置于该房间的70%%dC电动防火阀电动关闭并连锁关闭风机,房间进行气体灭火。灭火结束后,70%%dC电动防火阀电动开启,联锁启动风机进行火灾后排气。

6.3.架空层制冷机房:设与平时相结合的排烟系统P(y)-J-1及补风系统S-J-4,排烟兼排风风机选用双速风机,平时风机低速运转,火灾时,排烟风机高速运转。防火阀电动开启,联锁启动风机进行火灾后排气。

6.4.中庭:大堂中庭设机械排烟系统Py-2-1、Py-3-1、Py-8-1~2。 6.5.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地上房间及不能满足自然排烟要求的走道:

一层~九层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Py-WD-1~6。排烟量按每平方120m3/h进行系统计算。房间和每层内走道设排烟口(常闭),火灾时,消防控制室自动(也可手动)开启排烟风机和着火层

排烟口,进行排烟。

6.6. 在不具备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前室设8个机械加压送系统Zy-WD-1~8。前室均设电动多叶送风口(常闭);风机设在屋面上。火灾时,消防控制室自动(也可手动)开启加压风机和着火层及其上下各一层前室的送风口,向前室加压送风。

7、节能及消声减振

7.1. 节能:围护结构热工设计采取措施(详建施),保证达到国家标准;选用重量轻、单位风机功率供冷(热)量大的机组,减少输送系统的动力能耗。

7.2.消声减振:制冷机房、新风机房四周内壁及顶板需做吸音结构处理,且选用防火隔声门和隔声窗。新风机组送风管均设阻抗复合式消声器。所有水泵、冷冻机组、新风机组、风机均作减振或隔振处理。

7.3.水系统输送能效比:

空调冷冻水系统输送能效比为0.0194(小于0.0241)。 空调冷却水系统输送能效比为0.0192(小于0.0241)。 7.4.冷水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额定制冷冷水机组类型 量 (kw) 水冷离心式冷2110 水机组

输入功率 (kw) 400 性能系数 (w/w) 5.275 规定最小性能系数 (w/w) 5.10 7.5.保温、保冷材料的选择:根据系统温度不同和防火要求,分别选择保温材料及其经济厚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